楼主: 简单的树根
16098 111

[学科前沿] 价格的均富作用 [推广有奖]

41
论道 发表于 2010-2-4 17:37: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受教了!这么专业以至于我不敢多说什么了!

使用道具

42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2-4 22:41: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4 16:30
这个问题太简单,但是能练习新的思维方式。

Pi/Pj=Pi={niUi/Qi)/(njUj/Qj)

解释:公式中价格P(更确切的说是增量价格)和自己的产量Q成反比。

用大白话讲吧:丰收了,人数不变,原来价格是1元/一斤可以养活全家,现在只要0.9元/斤就可以享受到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了;欠收了,必须卖贵些才能过日子。

虽然价格都和产量成反比,但是和新经典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请提一些现有理论不好解释的经济现象吧。
为何长期上粮食供给增加价格上涨,而电脑供给增加价格下跌。

使用道具

42# 曹国奇
如果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统统靠那一亩二分田生活,粮食的价格会涨到天边去。好在农民有了别的收入渠道,中国人民的粮食在消费中的支出还不算太重。但是毕竟纯农民还有不少,靠技术提高了的产量不足以让农民生活得像个样子,于是靠价格的提升享受当代的生活。

计算机也是一样的道理。生产技术提升的产量超过从业人数的增加,原来一台计算机8000元,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能活的像个现代人;现在由于生产率大幅度增加(计算机行业的人太聪明了),一台计算机4000千元就可以享受当代的生活水平了,这就是计算机价格降低的原因。计算机行业的职工比农民聪明!

人才的重要作用这里可见一斑:正是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使价格降低,让计算机能进入千家万户,而他们却没有劳动意义上的全部收获。价格的均富作用把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谐到整个社会去;虽然不是主动的,是竞争逼的。但是整个社会由此进步。“谁播种谁收获”不是上帝的最终分配法则。

使用道具

期待更复杂的经济现象拿出来,进行应用练习。

使用道具

45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2-5 11:59: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5 04:29
42# 曹国奇
如果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统统靠那一亩二分田生活,粮食的价格会涨到天边去。好在农民有了别的收入渠道,中国人民的粮食在消费中的支出还不算太重。但是毕竟纯农民还有不少,靠技术提高了的产量不足以让农民生活得像个样子,于是靠价格的提升享受当代的生活。

计算机也是一样的道理。生产技术提升的产量超过从业人数的增加,原来一台计算机8000元,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才能活的像个现代人;现在由于生产率大幅度增加(计算机行业的人太聪明了),一台计算机4000千元就可以享受当代的生活水平了,这就是计算机价格降低的原因。计算机行业的职工比农民聪明!

人才的重要作用这里可见一斑:正是这些人才的聪明才智,使价格降低,让计算机能进入千家万户,而他们却没有劳动意义上的全部收获。价格的均富作用把他们的劳动成果和谐到整个社会去;虽然不是主动的,是竞争逼的。但是整个社会由此进步。“谁播种谁收获”不是上帝的最终分配法则。
如果价格的均富作用是竞争机制完成的,则有农民间的激烈竞争能够使得粮食价格上涨,这是可能的竞争结果吗?

使用道具

46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2-5 12:05: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简单的树根 发表于 2010-2-5 04:46
期待更复杂的经济现象拿出来,进行应用练习。
为何部分商品在不同地区间差价很大(剔除运输差价),比如理发、工资;而另一些商品则没有这种差价,比如电视机、衣服。

使用道具

曹兄理解错了。我没有说过价格的均富作用是竞争机制完成的,我说是“上帝”完成的,我勉为其难用社会意志来解释,我曾经建议你在哲学上对“已经看得见手”进行深入研究就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均富作用这个经济现象是谁完成的,我只是发现了这个经济现象!至于论证需要哲学上深入的探讨。

假如没有革新(准备改成创新2字,和熊贝特一致),行业内的竞争导致利润点为0,使新增价格唯一关联于从业人数。在此基础上,价格再在不同行业间发挥均富作用。行业内的竞争分析,论述的概念是利润,价格的均富说论述的才是价格。请区分行业内和行业间的不同。

使用道具

回曹兄:

长虹电视机和雪中飞羽绒服在上海和乌鲁木齐的价格一样,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一个厂商生产的,全国统一售价,是厂商的规定。实际上,零售行业执行的是另外一套价格,同一个品牌卖两个价格,做过生意的都知道。

在乌鲁木齐理发5元钱,在上海理发10元钱,是因为乌鲁木齐的土地太多了,理发店的租金少,所以理一个头收5元就可以买得起电视机和羽绒服;而在上海,寸土寸金,理发行业者需要收10元钱才能赚取足够的钱买电视机和羽绒服。西北房子租金低的惊人,价格完全可以低价销售,实际情况正是如此!

注意均富说和新经典,在推理用词上的明显不同。

我先前叫均富理论为价格的“交换后”决定说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的价格现象必须从分析交换后果的角度去分析之所以用这个价格进行交换的动机。



○最新进展:

准备把“利润革新观”改为“利润创新观”,一是创新包含的内容较广,二是与20年前就喜欢的熊彼特的“创新”概念一致;

为了验证我的均富理论,在市场经济里风雨20年。深切体会到经济的奥秘所在,从中知道美国大资本家是如何发家的:创新!过时的机器虽然能生产出东西来,但是在市场经济里,它无用!我就亲自看到过一个老板把一条刚买到的2手生产线,只开工半年,给拆了,和新技术差一点,还没法改造!没有正确的经济学思想的严重后果。我为了探索价值论真谛,付出了太多的精力和验证实践,所谓实践出真知,均富论岂是凭空而来?没有切身的体会岂敢“新经典”头上动土?!如果我的些许发现能给经济学带来些启示,也值得了。本不该说这些,但是总有人以“低估全世界经济学家的智力”等等怀疑我的观点,其实和智力无关,很多发现是实践的灵感!





沟通是重要能力,看帖请回帖吧!

使用道具

49
曹国奇 发表于 2010-2-5 22:24: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提的这个问题仍然是价格均富。乌鲁木齐工资水平低,所以理发价格低。地价最终是由工资推动的。

价格均富受要素自由流通度(范围)的限制,只能在自由流通度内均富。理发、工资、公交、土地的自由流通度都是地区范围,只能在地区范围内参加均富,自然发达地区其价格高,落后地区其价格地。

电视机的自由流通度是全国,所以它在全国范围内参加均富,都是一个价。显然同一厂家电视机在不同国家价格不一样,因为不同国家间不可自由流通。

使用道具

正确。

流通度这个东西必须作为经济分析的一个要素提出来。流通度这个词,我认为不足以说明群居对经济的影响,名字没有说出来其真正内涵。应该改个名字。叫群居度或者契约度、文化度、凝聚度等比较好。对立名词是自由度、分散度等。

“国家是当今最大的具有严密组织的群体,各种经济要素的自由度不能突破这个界线,市场经济学中强调的自由到此终止。”非常不错!

然后是地区、省、县、最后是城市,城市里说不定还有群居热点,只是群居度不均匀在具体一个城市里可以忽略不计;就象重心一样,群居度对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价格存在一个修正。

群居度对价格的影响,如果做空间分析的话(群居度价格校正系数--群居点坐标),这个函数的图形应该是类似“城市楼群”那样的形状:有高有低,有疏有密。

价格函数也要改变:P=f(n、Q、U、G)  其中,G是群居度。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