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114 3

西安晚报:从“最牛班级”想到教育不公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41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0年01月29日 09:53 来源:西安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2010届1班,由49名男生和5名女生组成,目前该班31人已获清华大学保送资格,15人获北京大学保送资格,另外8人也分别获得了上海交大和复旦大学的保送资格,因此该班被称为“最牛班级”。
  同一个班的学生能够有如此成就,确实称得上是新闻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报道中还提到了许多“最牛班级”的学生们“都是多面手而非竞赛机器”的例子。相比他们的成绩,那些洋溢着青春活力,张扬着鲜明个性的排演音乐剧、举办“生日会”,甚至通过“调研”追踪历届校友的人生轨迹,调研成果马上就要出书等等,更加让人欣喜,让人为这些孩子能够拥有如此充实、上进、多彩的青春而喝彩、而激动。
  但是,在为这些孩子祝福的同时,笔者又不禁想到,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最牛班级”的耀眼光芒不能遮挡住诸如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一个“最牛班级”的诞生不能解决深层次的教育问题。在为“最牛班级”赞叹的同时,我们更要想想那些打工子弟学校,想想那些农村学校,想想那些头上没有“名校”光环的“普通学校”。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北京市民办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调研报告》提到,在接受调查的41所学校中,具有办学资格的学校只有20所。这些打工子弟学校条件简陋,98%的学校场地是租用的,存在教师流动性大、教室拥挤、课桌简陋、缺少取暖与降温设施、没有体育设施或设施简陋、食堂卫生条件差、饭菜质量差等问题(2009年2月24日《法制日报》);重庆上万名高中生放弃高考引来舆论一片哗然,2009年4月19日新华网的一篇报道更是针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调查,提出“就业难,收入低”是农村学生弃考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不明白,为什么同样教材同样的试卷,城里的学生只需要601分就可以上重点高中?为什么他们的中考分数比我差得远却可以上?”这是一个农村孩子写给《中国青年报》的一封信(2009年8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上面这些消息只是我们生活中与教育有关的几条新闻。它们发生了,也就过去了。它们不如“最牛班级”这样的新闻具有冲击力。我们不能抹杀“最牛班级”学生和老师们的付出与努力,但我们更应看到,还有更多孩子连付出这种“付出”、努力这种“努力”的机会都没有,比硬件?比师资?比环境?
  绝对的公平当然不可能有。但教育的精髓,本是最大限度让孩子们拥有相对公平的起点,给他们以知识、尊严与梦想,如果任由现在这种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发展,那即使涌出再多的“最牛班级”,也改变不了人们对教育现状的忧虑和希望教育惠及更多学子的期盼。
  我登录了“最牛班级”所在学校网站看了看,从校园建设到名师荟萃,再到多姿多彩的学生活动……无不显示着这所学校的朝气与活力。我想,如果更多学校能有同样的条件,该多好啊!
  (作者李家伟系媒体从业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西安晚报 最牛班级 中国青年报 教育资源 中国青年 教育 西安 最牛班级

沙发
267051911 发表于 2010-1-29 12:40: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哎····这也没办法啊

使用道具

藤椅
lang20052001 发表于 2010-1-29 12:41: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事实啊,教育哪里公平过?
无话可说...

使用道具

板凳
ofzhengyi 发表于 2010-1-29 12:43: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教育不公...深受其害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