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ingyun4319
4801 15

[其他]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悖论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粉丝

博士生

1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28 个
通用积分
0.8518
学术水平
11 点
热心指数
14 点
信用等级
6 点
经验
5095 点
帖子
88
精华
0
在线时间
3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0
最后登录
2024-4-2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理论是现代金融学和财务学理论的基石之一,它是研究人们在给定期望风险水平下如何使期望收益最大化,或者是在给定期望收益水平下如何使期望风险最小化,其所谓“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是多元投资组合的最佳比喻,这似乎已成为现代金融世界中的一条真理,掌握着数十万亿美金的养老基金、投资基金和保险基金经理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资产组合。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确实是这样的吗?人们在规避风险时是在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吗?如果不是的话,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这一行为的发生?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拟采用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检验Markowitz投资组合理论模型的适用性,其具体过程如下:

    现假定一即将毕业的大学生S,目前面临着两种选择:一是考研,二是就业;在毕业前S拥有的时间为T。在考研上,他花费时间的权重为w1,期望收益率为E(R1);在选择就业上,他花费时间的权重为w2,期望收益率为E(R2),那么,按照Markowitz的均值——方差投资组合理论,在一个理性的投资者的情况下,他应该把时间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分配到两种选择上,并且获得的期望收益率应该为:

E(R)=w1*E(R1)+w2*E(R2)     (1)

     但问题是现实生活中的S并没有这样做!大学生S只要认定选择考研的期望收益率大于选择就业的期望收益率(或者选择就业的期望收益率大于选择考研的收益率),那么他就会把所有的时间T用在考研(或就业)上,而不是把时间T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分配到两种选择上。因为这样做的话,理性的投资者S知道这不是在分散风险,而是在增加风险。因为对一个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智力有限的大学生S而言,他不可能在选择考研的同时又选择了就业,除非他是一个非理性的投资者。那么如果是这样的话,大学生S的期望收益率应该为:

E(R)=E(R1)   或者
E(R)=E(R2)                    (2)

   显然,表达式(1)和(2)完全不同,那么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是说,大学生S在哪种情况下才算是真正的理性投资者?

   理论是用来解解释现象的,当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现象的时候,我们说,放弃的应该是理论,而不应是现象……

(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投资组合理论 证券投资 现实生活 投资组合 Markowitz 投资组合 投资基金 现实生活 金融学 证券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accumulation + 80 + 80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80  论坛币 + 8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nkuxl 发表于 2010-3-12 23:00: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还是风险的度量问题
你这个分散,风险是大了,还是小了

使用道具

藤椅
bensonwu 发表于 2010-3-12 23:10: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理性的做法应该是:先就业,有了工作后再上在职研究生,这样既保证了当前收益,又可在读完在职研究生后得到更大收益。也就是说这是符合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理论的做法的。
现在的**高级官员都有研究生以上的学历也是最好的证明。

使用道具

板凳
sunny030015 发表于 2010-3-12 23:12: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模型没有写全,要追求的是期末效益最大化。该模型如果没有约束条件,权重求出的值可以为负数,也就是说不单要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其中一项,可能还要借另一项的时间来做这一项,这些直接取决于效用函数的设定。所以,复杂的现实是不能简单地用模型来说明的,模型的使用需要很多合理的假定和条件。
请大家批评指正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ingyun4319 + 1 ……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lingyun4319 发表于 2010-3-13 17:26: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unny030015 发表于 2010-3-12 23:12
模型没有写全,要追求的是期末效益最大化。该模型如果没有约束条件,权重求出的值可以为负数,也就是说不单要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其中一项,可能还要借另一项的时间来做这一项,这些直接取决于效用函数的设定。所以,复杂的现实是不能简单地用模型来说明的,模型的使用需要很多合理的假定和条件。
请大家批评指正
首先感谢您的回答。但针对您的三句话,我有三个问题:

(1)如果模型没有写完的话,您认为该如何完善?

(2)没有硬性的规定用于哪一项的时间不能少于多少,所以权重不可以为负,最小为零;

(3)最后一句话说的真是大实话,但太笼统。

使用道具

地板
long4 发表于 2010-3-13 23:20: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式的期望效用不用再加权重了,因为你已经选择了考研或工作,应当是全部时间都用在其中之一上。
另外,考研和工作风险相关性也不一定为负或零,而且考研和工作边际收益会递减,考研只要达到一定分数线就可以,再高就没太大用处,不像投资收益越高越好。这样的话反做不到分散风险,而是加大风险,因此人们通常只选其中之一。
另外,证券组合所能够分散的风险只是“非系统风险”,而考研和工作的系统风险是无法分散的,如果预见当年应届生的整体工作形势不好,当然很多人就只选择考研了。
最后,证券组合理论只是一种理论情形,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与现实悖论的地方,并非越分散越好。也不奇怪。
已有 1 人评分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lingyun4319 + 1 ……

总评分: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xhbsky001 发表于 2010-3-13 23:47: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赞同楼上的:证券投资组合关键就是分散非系统性风险,而且证券投资组合理论极端的表现就是股票指数,所以股票的指数就是系统风险,这个是无法分散的。用季羡林老先生的说法就是 有道生术。 组合理论就是术,一个满足非系统风险最小化的方法。而道就是投资者对股指的预期和市场的整体风险。
从现实意义上讲绝大多数基金公司都是组合型的投资。但把所有基金的基金当做一个整体来看,其实投资收益的曲线更接近股指,或者沪深300,或者其他指数ETF。
聪明的人总是以简单的方法看问题,而一般人都是喜欢把问题复杂化,并求得一个逻辑上的肯定。
楼主的提问的前提就有问题,因为没有一个学生能同时就业又能读研的,这两个期望值不能够并存的,也就不存在组合的问题。建议多读点哲学或者思想家的书。

使用道具

8
marswait 发表于 2010-3-14 00:35: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各位的道行不浅啦,一个更比一个高
楼主现在已入 投资 之"魔道"

使用道具

9
lingyun4319 发表于 2010-3-14 14:59: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ong4 发表于 2010-3-13 23:20
(2)式的期望效用不用再加权重了,因为你已经选择了考研或工作,应当是全部时间都用在其中之一上。
另外,考研和工作风险相关性也不一定为负或零,而且考研和工作边际收益会递减,考研只要达到一定分数线就可以,再高就没太大用处,不像投资收益越高越好。这样的话反做不到分散风险,而是加大风险,因此人们通常只选其中之一。
另外,证券组合所能够分散的风险只是“非系统风险”,而考研和工作的系统风险是无法分散的,如果预见当年应届生的整体工作形势不好,当然很多人就只选择考研了。
最后,证券组合理论只是一种理论情形,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与现实悖论的地方,并非越分散越好。也不奇怪。
首先感谢您的回答!

     虽然您对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释,但是您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甚至连您自己也心存怀疑。比如您最后一句“证券
组合理论只是一种理论情形,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与现实悖论的地方,并非越分散越好。也不奇怪。”话到此处,您为什么不进一
步往下追究?既然“有很多与现实悖论的地方”,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些悖论的产生?如果是“并非越分散越好”,那应该如何
进一步完善投资组合理论?

   理论是用来解解释现象的,当理论不能很好的解释现象的时候,我们说,放弃的应该是理论,而不应是现象。

使用道具

10
bensonwu 发表于 2010-3-18 00:08: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选择先找一个较稳定的工作,再上在职研究生,不就可以回避研究生毕业后找工作难的风险,又可以得到拿到高文凭所带来的收益,这种组合方法不是符合Markowitz(1952)的投资组合理论了吗?
所以,证券投资理论不光是研究组合权重的,更重要的是组合方法和评价。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