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ngwenhui
3786 4

[经济] 怎样学好经济学专业课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1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65 点
帖子
64
精华
0
在线时间
19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9-23
最后登录
2020-4-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现在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学的是金融工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大一学习了《经济学原理》,学的时候觉得一些原理什么的自己都懂了,也能给同学做一些讲解,但是考试的成绩并不理想(虽然成绩不能说明一切,但是也确实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吧。。),现在我们正在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跟学习《原理》有一样的感觉。我们大三就要正式开专业课了,还是有一些担心,不知道怎么样将专业课学得融会贯通,麻烦各位高人给支支招,先谢谢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 学好经济学 怎样学 经济学 专业课 经济学 专业课

沙发
ldhyibai 发表于 2010-4-7 22:47: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那只能说你眼高手低了,书谁都看得懂,重要的是理解它的意思,试着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或者自己分析一些案例。

使用道具

藤椅
dovee 发表于 2010-4-7 23:35: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转黑高飞的经验 考研的准备
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专业课复习已经进入了第3轮了,而且收集的热点问题也是该整理的时候了。虽然网上有往年试题,但是由于没有答案,很多人都感到有点茫然。我今年考试以前也是这样。虽然听过很多师兄说过答题的技巧,但心里还是没底。现在正是复习专业课的关键时候,如果能按照答题的思路进行复习,想必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今年专业课考了103分,除了没有复习到的和比较难的问题,应该说该拿的分我都拿到了。我就把我自己答题的经验告诉大家,让大家有个借鉴吧。如果我没有说到的地方,希望03和02级的同学能补充一下。
   首先是仔细审题,把题目包含的知识点都考虑到。这需要复习时候的全面。比如一个经济学名词问题,要把定义、特点、在国内外的应用等比较全面的写出来,有图形的最好能画出图形。总之越全面越好,让老师知道你在这个问题上至少把握的比较熟练。
   其次,关于热点问题。对于一个热点问题,比如03年的“资产证券化”,全面的答题应该包括定义、问题提出的背景、资产证券化的步骤、国际应用情况、是否适合我们国家处理不良贷款问题等。最后,最好要有自己的观点在里面,比如谈谈我认为……等等之类的话。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答题一定要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前后连贯。要根据题目分数的多少展开自己的论述。不要答没边的话凑字数,不但没有作用,反而会起负作用。
   当然前提条件是要有比较全面和熟练的复习,这样才能保证对题目有一定的认识,有东西可答。另外答题时一定要镇定,不要慌,想好了再写。祝大家成功!

使用道具

板凳
dovee 发表于 2010-4-7 23:40: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云在肩头的经验 一、   专业课考试的特点
1、   范围宽泛。道口综合课考试的涵盖面是很宽的,宏微观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统计、金融法、经济热点(可以涉及国民经济中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复习的课本很多。我用的课本是:高鸿业的经济学,陈共的财政学,黄达的货币银行学、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学、钱荣坤的国际金融学、2002年金融学联考大港(绝版)、中央财经大学的会计学基础和中级财务会计、中央财经大学的统计学、金融法条。其实财政学、货币银行学、会计学、统计学这几门课程都很简单,随便找基本课本就可以了,不必太刻意,我觉得大家编得都差不多。再就是经济热点的搜集整理。要想对经济热点考试做到胸有成竹,必须阅读大量的知名学者关于热点的论述文章。长期的学习,自己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都能够形成一个框架性的体系性的认识,这样考场上不论考到哪个方面的问题,都能够做到处变不惊,都能够应付自如。推荐一些知名专家:林毅夫
> 张维迎 周其仁 樊纲 谢平 董辅仍 吴敬琏 茅于轼 …………
读经济热点文章一定要选名人名家的文章来读,不要在很多小作者身上浪费太多精力。
可以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网站读到他们 的文章。 综合课考试还会考一些新词汇,比如2002年考的信息不对称,与当年诺贝尔奖有关。2003年的可持续发展,公司治理结构等等,这些都是当年讨论比较多的词汇或问题,应该予以注意,并作出整理。
2、   内容浅显。综合课考试都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宏微观经济学只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弄懂就可以了,历年来从来没有考过模型,只有类似效用、无差异曲线、比较静态分析、需求决定因素等等基础概念和知识。但是模型也不能一概不管,比如IS-LM模型AD-AS模型都是非常基本的模型,应该熟练掌握。历年来都没考模型题,必不能断然说以后也不会考,我们把握的原则就是:时间充裕,复习越深约好,时间紧张,救只复习考试可能性大的基础知识。陈共的财政学废话连篇,对于财政学我们只要建立起来财政学的理论框架就可以了。比如财政学框架无非就是收入——支出——预算,涉及到税收、国债、外债、罚没(收入),政府购买、投资、转移支付(支出),赤字(预算)。有了这个框架,框架上的枝叶都可以一并串起来(以财政政策为主线)。涉及到税收、国债……等等问题的具体内容也就可以穿起来了。有了这个框架和框架上的枝叶,我想不论从哪个角度出题都没问题了。金融学考得也比较浅显。基本理论模型,基本概念,等等。比较重要的比如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相对与绝对)、利率评价、货币模型、超调模型、资产市场说(资产选择说)等等,每个概念都考过。金融学还是需要比较充分详细的复习,不能像宏微观那样轻松。会计统计两个星期就足够了(如果有一点基础的华),都是非常基本的内容,而且分值非常低。金融法就是反复背吧,最后一个月开始足够了。要善于琢磨出题者的心态,2002年考银行法内容比较多,因为是新加的。今年新加了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对吗?),肯定要靠不少内容。不要认为必然考那些带1、2、3、4、5的条条框框,看看2002年、2003年是怎么考得就知道了。经济热点必须阅读大量的名人名家的文章,自己进行深入地思考,多于别人交流,能形成自己的观点更好嘛。(但是要注意,考场上答卷子时切不可表现激进。最好能够把学术界的主流观点都能够归纳进去,融合进去,不可偏颇,一定要全面)。最后考试之前一定要猜猜今年的热点题目,自己规范的全面地整理一下各个专题。思路如下:现象(现状,影响,好还是坏,好的是什么坏的是什么,)——本质(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多方面的找原因,弄清楚问题的实质)——解决办法(知道原因了,当然解决办法救出来了,针对每一种原因,分别列出解决办法,或者找出主要的解决办法)。例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现象(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融资困难严重阻碍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带来了负面影响:就业、产出、城市化、……)——实质(内部原因:规模小、风险大、担保难、信用状况;外部原因:所有制歧视,国有商业银行不愿意贷,不准私自募集资金,没有股权融资渠道等等)——解决办法(建立完善信用担保体系、指导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放贷,放开民营银行的行业限制,考虑发展二板市场……)。自己整理的时候不能这么简略,我只是举个例子,说说我自己的思路。对每个专题作一番这样的整理,进考场之前肯定胸有成竹了。
3、   建议每位同仁都拿出专门时间来针对历年试题作一番深入分析,统计一下各门课的分值,归纳一下各门课的出题特点,类型,难易程度,范围等等。历年试题是最好的导航灯。我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有很多时候会感到非常浮躁,觉得心里没底,因为厚厚一个宏观经济学被我一砍剩下的内容很少了,心里很不踏实。这种时候我就把历年试题拿出来认真端详半天,渐渐的心里就平静下来了,逐渐踏实下来了。所以,每位考生都应该对历年试题进行充分的钻研,这样才能够做到方寸不乱,心里才能时刻明白自己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啰里啰唆一大堆,都只是我个人的看法和体会,仅仅供作参考。最后祝愿每位同仁实现自己的梦想,相聚在五道口。谢谢!!! 提醒: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定要注意锻炼身体。一个人的意志的崩溃都是首先从身体的垮台开始的,如果有钢铁一样的身体,完全不必担心考试那几天睡不着觉。呵呵,这可是我的心得哟!
NOELSE2003的经验 综合课:综合课我考得并不是很理想,考试时将前面的题目答得太细,结果后面的问题没有时间去思考,甚至当时想完整地表述自己的思想都没有时间了,许多东西只好挑重要的几点写上去了.因此对于综合课我最大的教训在于:名词解释等前面的小题固然要尽量展开,力图作到让一个不懂经济或金融的人看了以后都能有一个起码的感性认识,但同时要注意时间调配,论述题才是大家拉开距离的地方. 综合课很强调平时的积累和个人的金融学或经济学素养,必须多看一些金融方面的相关资料和杂志,而且这个版里已经有许多非常好的建议,这里只简单地给一些我个人的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借鉴.
1.   西方经济学:高宏业<西方经济学> 大本的或上下册的都可以.其中微观可能主要是一些基本的概念与定义,宏观是一些基本的理论与流派.比如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可以做一个总结对比.看书的时候,应该先看看目录,了解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内部的逻辑联系及自然的衔接.事实上,高的书我最欣赏的是他的逻辑主线非常明确,每一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自然和谐,大家可以仔细体味一下,当时我看了一本经济思想史的书也非常有帮助.此外,由于初试中没有金融学,所以主要强调运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现实的经济金融现象,西方经济学就一定要做到融会贯通.
2.   货币银行学:这个我认为是基础内容,虽然初试可能不考,但事实上这一部分也会相当重要,当时我看了几本书:复旦胡庆康<货币银行学>(内容写的比较好);南开张尚学<货币银行学>(综合性比较强,概念给得很具体);易刚的& lt;货银>,李崇怀的<西方货币银行学>可以参考一下,最好将各个知识点切分开来,对这几本书的观点进行综合.(因为货银的东西虽然也有内在主线但相对各部分较为独立)
3.   财政:陈共的<财政学>,我当时是全看了,但事实上如阿飞,我行说过的,主要看国债,财政收支,税收,外债就基本上可以了,可以再看看社保,但那本书的内容可能有些老化.
4.   会计:一些基本的会计分录,结合货银应该学会编制简单的商行和央行的会计报表,计算一些基本的指标,然后是一些基本的对偶性的概念:如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等
5.   统计:一些基本的指标及定义等,这个阿飞,我行都给过具体的东西(会计和统计我都用的是南开的教材,比较基础而且适合道口的风格,高教的教材可能也可以)
6.   金融法:今年又增了两个法,应该只要看条文就可以了,不过要善于自己结合热点去提炼问题,
7.   热点: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最漫无边际的一部分,除了本身的专业基础以外,需要涉猎大量的经济金融的资料,在对热点的敏锐把握的前提下,可以有选择地看一些文章,包括网上的,个人认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中国银行家>这些杂志都不错,前两个有专门的网站上有电子版.对于热点,还要注意总结,一般国内的文章还是逃不过现状,问题,对策的”三段论”的模式,数据支持会非常少,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报告有很大差别,在考试的时候更不可能去提供数据,所以这个三段论还是适用的,可以从市场参与者角度来分析: 微观主体,商业银行(适当的时候细分为国有,股份,政策性),企业(国企,民企,外企),居民(农民是一个特别的群体,应给出独立的分析,以及按收入划分等),宏观环境:央行货币政策,政府行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市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信用环境,社保体制,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贸易及资本流动等 以上是一些简单的建议,具体的阿飞,我行等师兄前面已有比较全面的介绍了,这里给的只是我个人认为是重点的部分,还有一些纯应试的建议,但我想真正认真塌实地去努力提升自己的经济金融学专业素养才是最重要的,这将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大家都处于备研阶段,这些纯应试的建议可能显得更有意义.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2 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