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流水本无意
1337 0

[咨询文摘] 【独家发布】2020年中国仿制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一致性评价推动国产药进口替代 [推广有奖]

分析师

泰斗

41%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产业研究院行业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威望
0
论坛币
22183 个
通用积分
1011.0596
学术水平
15 点
热心指数
37 点
信用等级
10 点
经验
191172 点
帖子
9938
精华
0
在线时间
214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7-20
最后登录
2023-7-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仿制药新一轮行业洗牌即将到来
我国是仿制药大国,5000多家的药厂,99%都是仿制药企业;19万个药品批文,95%都是仿制药。目前仿制药是我国医药市场的主体,但在“4+7”带量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的影响下,仿制药将面临着产品销量、价格下滑的压力,新一轮的行业洗牌即将到来。
长期以来,我国的制药工业都是“以仿为主”。我国5000多家的药厂,99%都是仿制药企业;19万个药品批文,95%都是仿制药。
1、仿制药仍是我国药品主体
我国制药企业中大部分以仿制药为主,药品也是仿制药占主流,2018年在国内市场上,仿制药占比高达63%。其余为创新药3%,中成药20%,辅助药5%,中药材4%,血制品2%,疫苗2%,胰岛素1%。


2、一致性评价推动仿制药质量提升
近年来,我国仿制药市场一直在改革。早在2012年,CFDA就启动15个试点品种的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涉及20家药品生产企业。具体任务是2018年底要完成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化学药品仿制药口服固体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2016年5月,CFDA出台了具体要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289目录,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开始大力推动。
随着2017年年底第一批口服制剂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截至2019年11月14日,根据中国上市药品目录集数据,我国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批文数达到287条。加上按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批准的仿制药(视同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我国已有128个品种完成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这不但提升我国整体仿制药质量,使得我国仿制药正式进入通用名时代,也为仿制药带量采购在药品遴选上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国产仿制药实现进口替代。


此外,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可以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质量上和原研药一致,由于仿制药投入研究的周期短,研究费用没有原研药那么高,所以价格往往比原研药低很多,如果临床用药上优先选用可以替代的仿制药,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用药费用。
其次,通过一致性评价,我国仿制药在质量和疗效上都会有大幅度提高。最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将促进我国药企的优胜劣汰,目前很多药企为获得更多竞争力已经在加强新药研究。


3、仿制药占“集中采购”大部分份额
2019年9月,第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扩展到全国范围。在首批国家“集采”的25种药品中,中选的仿制药达22个,占88%。仿制药是与原研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剂型、给药途径和治疗作用的替代药品,能降低医疗支出,提高药品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国际上普遍采取鼓励创新和鼓励仿制并重的政策取向。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集采对药企来说,将会迎来一场行业洗牌,以前依赖某个终端市场和渠道壁垒生存下来的企业会面临挑战,这会促使某些有实力的仿制药企转型原研药。
4、政策改革下印度仿制药企不断布局中国市场
从另一方面来看, 自一致性评价、4+7带量采购等一系列改革政策实施,不仅为印度仿制药进入中国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也在无形中加剧了国内仿制药市场的竞争。作为有“世界药房”之称的仿制药大国,印度生产了全球20%的仿制药,而此番众多印度药企大举进入,对中国的仿制药产业将形成一种冲击。2019年以来,印度药企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动作密集,Natco Pharma、太阳药业、西普拉(Cipla)等均有动作。


5、中国仿制药企需转型升级
在政策、竞争等多方压力下,中国仿制药企业亟待转型升级。目前我国仿制药产品最早以低技术壁垒的口服固体制剂为主,通过并购、合作,逐渐向注射剂、缓控释、吸入剂、生物类似物迁移,通过差异化竞争提高技术壁垒。预计未来高难度仿制药仍是蓝海领域,仿创结合是必然趋势。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医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仿制药 市场现状 发展趋势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0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