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ianlimaaaa
1148 0

浅论中国的道文化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博士生

8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445 个
通用积分
2.7000
学术水平
187 点
热心指数
182 点
信用等级
165 点
经验
6682 点
帖子
20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6-8
最后登录
2013-8-20

初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浅论中国的道文化



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始终有两个人影响着我们,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他们两个眼极冷,心极热。凡是吸入他们两著作气息的人,他就知道这是高岗上的空气,使人精神焕发。这两个人就是老子和庄子。老子与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他们主张无为,但老子的“无为”是假无为,庄子的“无为”是真无为。

老子的著作叫《道德经》,翻开《道德经》第一页“道可道,非恒道也。名可名,非恒名也。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这句为千万人传送的话至今还深深影响着我们。从这句话中,老子已经在向我们讲述宇宙的起源,引出了“有”和“无”两个概念。接着老子从多个层面对“无为”和“有为”进行了比较。这书里面说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治大国若烹小鲜,表面看似无为,但最终目的还是想有为的。治大国若烹小鲜,你烹鱼的时候,要用慢火煎,一面一面煎,如果用大火,就全变成鱼渣了。也就是说,他是以无为而求有为,以无为而待有为。也就是说老子采取的无为措施是为了能有为.。进一步说,老子是野心家,大大的野心家。《道德经》第十七章讲:“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说,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这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治国理念一直在封建时代与儒家治国理念并驾齐驱,比如强盛的西汉在文景二帝以前都是以道家治国。事实上,我国古代的统治者表面上用儒家,背后用的都是道家和法家。我们知道,法家也是源于到家,所以司马迁写《史记》之时就把道家和法家列为同宗,认为都是源于老子。
   
在《道德经》一书中,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老子的辩证法。老子的辩证法;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白若辱,上德若谷。意思是,最明白的道理听起来使人糊涂,貌似前进的道路其实是后退的,最干净的就像被侮辱了,最高尚的道德看起来是低下的。他讲弱能胜强,他的哲学是弱者的生存哲学。他说,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意思是说,先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讲的是一种“柔弱胜刚强”的道理
老子说,你做事的时候要忍让,不为天下先。勾践为了能有为,他为夫差尝大便,为夫差当马前卒,一点举动都不敢有,作到了无为,等到勾践成功的时候,他却大肆报复和他共患难的臣子,他的忍,就是为了将来能有为。勾践这个人我很讨厌,他成功以后完全心理**,怎么对待身边的人,我们很清楚,这样的忍要它作甚?
庄子和老子看似一样,实际上大不一样。如果说老子多讲的是假“无为”,那么庄子就是真“无为”,老子讲的是社会,庄子讲的是人生。庄子一生很穷,很多次有人请他去当官,他都拒绝了。有一次,庄子实在穷的没有办法,他去向别人借粮,借粮的人说:“你看这样行不行,我现在没有粮食,等我收了庄稼,我给你一麻袋怎么样?”庄子说:“我一路上过来的时候,看见一条干沟里躺着条小鱼,那条小鱼对我说‘庄先生你快救救我吧’,我说‘我现在没水,你看这样好不好,我要去游说吴王,等我游说成功以后,我挖条运河把东海之水引过来救你,好不好’小鱼说‘等你把东海之水引来,先生就到干鱼市场上找我吧’。”
庄子关心的是人的心灵,他告诉中国人,人不仅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活,也可以以另一种方式来思想。
在春秋战乱之时,别的士人都去游说诸侯,而他却不为所动一辈子贫困潦倒的生活着,庄子以上那个向往着自由,他强调要宽容,他的一篇文章叫《齐物论》,分为两部分,一是齐物,平等的看待事物,一是齐论,平等的看待论述。《庄子.内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他的文章充满想象和幻想,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才是自由。
庄子临死的时候对弟子说,我死了以后不要埋葬了,扔在外边就行了。他说:“我用天地做棺材,用日月做陪葬的美玉,以星辰为珍珠,天地万物来为我送行,我的葬物还不完备吗?”弟子说:“你可能会被乌鸦吃掉。”庄子说扔在外边是会被乌鸦吃掉,但是埋在土里,最后还是会被蝼蚁吃掉,你们为什么要厚于蝼蚁轻于乌鸦呢?他这种生于自然而又回归自然的思想很受后人推崇。
一般来说,中国人传统思想是要消除痛苦的。道家认为死是痛苦,但认识到这是一种自然现象,生时安生,死时安死,就可减轻痛苦。当我们在人世中碰得头破血流时,道家的思想不妨是一剂心灵的良药,来抚慰我们心灵的创伤。
庄子和老子已经远远的离我们而去,而他们的思想却将一直影响着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思想,教会我们如何去思考世界,思考人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道文化 中国历史 历史文化 回归自然 并驾齐驱 中国历史 道德经 老子 无为 影响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xueshi + 10 + 1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3 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