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2475 0

“浒关模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60 个
通用积分
306.8537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申之重。苏州市浒墅关镇近几年来践行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形成了经济发展的“浒关模式”,在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全面阐述“浒关模式”的主要举措和成功原因,并通过和“苏南模式”比较分析,初步诠释了“浒关模式”的崭新内涵和基本经验。    关键词:浒关模式,科学发展观,苏南模式,继承与发展
    一、引言
    2007年1月26日《新华日报》发表了一篇《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千年古镇变新颜》的长篇报道,文中有一句点题的话:“在‘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进军号中,苏州崛起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她用新的思路诠释建设新农村的新模式。”这是指浒墅关镇用开拓创新、抓住机遇、敢闯敢试的精神,开创了一个以民为本、镇企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本文将它简称为“浒关模式”。探究浒墅关镇成功的奥秘,揭示“浒关模式”的内涵特征及其示范意义,科学阐明“浒关模式”与“苏南模式”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通过思考,发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正是贯穿“浒关模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条红线。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的重大决策,是顺应潮流、深得民心的历史选择,也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发展农业、繁荣农村、致富农民的总目标、总思路。浒墅关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上级的部署和指导下,紧密结合实际,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总结,探索镇企合作的“浒关模式”,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村向新型社区集中,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的“三集中”原则,以浒墅关镇沪宁铁路以东地区为突破口,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
    2002年之前,浒墅关镇农村地区由于铁路阻隔、交通闭塞,同时地势低洼,最低处海拔只有1.8米,十年九灾。路不通、自来水不通、有线电视也不通,仅有的几家小厂也不过是加工油面筋的小作坊。5个行政村年收入都不足5万元,全部属于经济薄弱村。农民生活水平处于解放后60、70年代水平,成为当时苏南发达地区中最落后的地区之一。2002年9月,苏州市区划调整,浒墅关镇划归苏州高新区管辖。此时,正逢高新区“北扩西进”、“二次创业”战略全面实施。浒墅关一直想通过自身力量建设发展,但缺资金、缺技术、缺经验,如果光靠自身力量企图在短期内彻底改变该地区落后面貌,确实是力不从心。该地区如何走出困境谋求发展?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由浒墅关镇与苏高新集团联合,组建了“苏州新浒投资公司”,按照“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我平衡、封闭运作”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苏州高新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不仅资金雄厚,开发经验足,又善于管理,而且在国内知名度极高。而浒墅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地利、人和等资源优势。浒墅关镇和苏高新集团在配合默契的合作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低成本、低风险、高质量、高效率,又好又快地推进了该地区的快速发展。
    二、发达地区落后乡镇迅速崛起原因分析
    苏州经过30年来的改革开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重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使苏州跃升为我国最具活力、最具经济实力的发达地区之一。浒墅关镇地处苏州市西北,始建于秦朝,是一座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著名古镇,历史上素有“江南要冲,吴越活码头”的称誉,所以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然而,2002年之前,这里却十分落后,成为苏州这一发达地区中十分突出的落后乡镇。苏州市的快速发展,给浒关镇的发展带来了机遇。2002年后,该镇的发展突飞猛进,一座充满发展潜力和魅力的现代化新型城镇,正在苏州北边迅速崛起。据浒墅关镇2002-2009年的统计资料,从2002年到2009年7年中,该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跳跃式的快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近7倍,工业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都增长了8倍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近34倍,地方一般财政收入增长了14倍多,新增注册资本增长了近70倍(表1)。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该镇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重大挑战和严峻考验。在苏州高新区工委、管委会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该镇政府紧紧依靠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应对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果。该镇2009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6亿元,增长13.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6亿元,增长24.5%;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3.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18.5亿元,增长17.1%;新增内资注册资金24亿元,继续保持全区第一。
    浒墅关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浒关工业园各类载体集聚功能快速凸现,3000多户失地农民乔迁新居,社会平安和谐,人均生活水平率先实现小康。该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是各方面综合努力的结果。
    2003年,苏州高新区通过大量调研、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进行专家论证,形成了共识,那就是未来的苏州高新区要建设成“科技、山水、人文”的新城区。按照“整体规划,分类指导,注重发挥优势,促进良性协调发展”的方针,北部区域发挥浒关地区水陆交通便捷和储运业发达的优势,发展“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吞吐量大”的产业,建成制造业与物流业功能区。为了抢抓这次大发展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浒关镇与苏州高新集团共同组建苏州新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本着“自主开发、自主经营、自我平衡、封闭运行”的原则,开辟了一个镇企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
    浒关工业园作为承载市区“退二进三”项目的首选载体,浒关镇凭借苏州市委、市政府实施“退二进三”政策的机遇,积极采取“主动出击,敲门招商”的策略,吸引了大批苏州市“退城进区”的大产业项目。
    在2002年区划调整后,为积极实施苏州高新区在加快“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中,围绕“有效空间、无限发展”主题,从形态开发向功能开发转变,保持与新型工业化同步、与新型城市化同步、与富民工程同时推进。该镇按照苏州高新区“工业向园区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对路东地区进行全面规划。通过工业向园区集中,积极实施向空中要面积的土地“立体化”利用政策。通过调高、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实现集约、集聚发展,使城镇功能布局更加合理,为新型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浒墅关加大招商选资力度,优先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引进工业园中。工业园以引进内资、民企为主,发展内生型、实惠型经济,目前已经成为了高新区外资、内资“双轮驱动”中的内资项目集中的典型代表。同时,在建设中严格把关,推动工业园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发展。
    在民生方面,目前浒关镇已有8000多户农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幼儿园、小学、商业服务、交通、环境、社会治安、市政公用等公建配套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中、老年征土失地人员的社保、医保等也得到了保障。
    三、“浒关模式”的若干基本经验
    (一)“以人为本”理念贯穿于浒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始终
    首先,是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是改善农民群众生活的关键,也是农民群众最关心的民心工程,必须切实抓好、抓实、抓出成效。目前浒关已经形成了一个环境优美、基础配套、生活方便、交通便捷的新镇区。按照优美、舒适、齐全的要求,抓好新型农民社区和配套设施建设。
    其次,是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新农村建设能否全面推进,关键还是在人。只有人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浒关镇重视农村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设立了乡镇农民职业教育机构,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面向市场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浒关政府组建了浒关人力市场,主动实施促进失地人员就业奖励办法。
    再次,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富民。浒关在完善各类社会保障的同时,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重点开发保洁、保绿、保安等各类技术、年龄、体力等要求不高的公益岗位,优先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同时政府与入驻工业园企业签订协议,要求企业录用工人时必须录用当地劳动力达到一定比例,并在每年年终根据企业录用情况给予每人1000元的补贴。二是增加农民物业性收入。随着路东地区企业的不断增多,各类外地人员来本地就业的增多。政府为农民搭建租房平台,将农民手中多余的房子出租,增加农民物业性收入。三是增加农民创业性收入。将建造的标准厂房优先出租给农民,鼓励农民优先创业。
    最后,是基层政府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服务。浒关镇政府从观念、体制、管理模式及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和权力公开,深入推进效能提升工作,增强真抓实干的能力。倡导“马上办”、“现场办”、“限时限刻办”的工作方式,不断完善办事高效、运转协调的服务管理体系。统筹协调各方利益,预防化解各类矛盾,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与和谐感。
    (二)浒关镇拥有的“五大优势”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外在优势
    浒关镇经济发展之迅猛,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那么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浒关镇抓住了苏州高新区“北扩西进”、“二次创业”的良好机遇,并充分利用了“五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浒关工业园正处于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之间,长1856米、宽24米的浒金路直接将苏州高新区与市区无缝对接,开工在即的沪宁城际轨道,3年后浒关到上海只需20分钟。二是品牌优势。苏州高新区在世界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拥有强大的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苏州高新区的品牌优势,企业加入后可得到全方位、多功能、高质量的跟踪和服务。苏州高新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开发区,已经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为国内外客商所认可。三是载体优势。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浒关镇全力启动和加快浒关工业园的开发建设,“八通一平”基础设施基本到位。区内35公里标准化道路已经贯通,11万伏变电所已投入运行,日污水处理能力为8万吨的污水厂一期工程4万吨级设备年内投入运行,程控电话装机容量拥有15万门,西气东输的天然气管道路已经接通,商业服务、市政公用等公建配套设施日趋完善。四是产业优势。目前,浒关工业园内已基本形成几大产业群和产业链,包括:以冶金机械、汽车运输机械、模具机械为主的精密机械制造业,以天马、兴业、斯塔尔为主的精细化学品产业,以大润发康诚仓储有限公司、中外运等企业组成的现代物流业。五是合作优势。苏州高新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不仅资金雄厚,开发经验足,又善于管理,而且在国内知名度极高。而浒关镇政府具有得天独厚的天时、人和等资源优势。此次镇企联手合作,可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聚集资金、降低风险、快速发展的优势,有效保障了入驻企业的利益,为加快该园区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三)浒关镇打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优势
    投资环境的优劣决定了受资区对投资吸纳能力的大小,吸纳能力又制约着受资区引资的规模、速度和结构。良好的投资环境能使投资者获得较高的利润,对外来资本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有利于迅速吸收大量外资。投资越多,这些地区的建设速度也就越快,区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也就加快。不同的投资环境还直接影响到外来投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差异。浒关镇作为苏州这个发达地区的一个落后乡镇,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归功于它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个内在推动力量,再与“五大优势”的外在优势相结合的结果。
根据投资环境的构成因素,一般把投资环境分为三部分,即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地理条件等,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增长率、经济结构、劳动效率等,具有中期可变性的特征。社会因素包括开放进程、投资刺激、政策的连续性与有效性等,是短期可变的;三个因素组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和完善的统一体。一般认为,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是影响投资的重要环境因素。
    首先,从自然环境因素考察浒关。苏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苏州古城西侧,组建于1990年,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7年被确定为首批向APEC成员开放的亚太技术工业园,1998年率先成为首家IS014000国家示范区。而浒关镇是苏高新的一个管辖镇,位于苏州市西北侧,南与苏州古城区相连,西傍太湖、北靠无锡,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
    其次,从经济因素来考察浒关。中央是于2006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但浒关镇于2003年实际就已经开始着手建设新农村了,它的作法与中央的精神指示实际达到了不谋而合。浒关镇的新农村建设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的。但相对于苏州其他乡镇,它还是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上。
    最后,从社会环境考察浒关。浒关近年来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这就使得它能够拿出较多的资金用来优化社会环境。因而,浒关在法制、治安、城市基础设施、文化娱乐以及文明程度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浒关已经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和谐的、稳定的社会进步链条,使国内外投资者有更高的安全感。
    (四)以浒关工业园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载体
    2003年6月16日,苏州高新区正式同意设立“苏高新浒关工业园”,由浒关镇政府和苏高新集团总公司共同组建“苏州新浒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开发建设的主体。苏高新浒关工业园位于高新区北部,东靠沪宁高速公路,距高速出口2公里,南接苏州环线高架,西连京沪铁路、京杭大运河和312国道,北依苏州绕城高速公路,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启动区10平方公里,是高新区新兴的工业配套区。
    浒关工业园对浒关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起到了载体的作用。一是工业园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氛围。工业园区致力于打造工业平台,村庄则借势完成改造,商住楼、统一规划的连排楼、别墅式建筑与连片的厂房融为一体,房子式样美观,道路建设到位。如今,园区已完成旧城改造,许多农民住上了公寓。二是工业园建设促进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工业园造就了更多新农民。浒关农民不再是单纯的农民,同时具备工人、个体经营者、房东等多种经济身份的现象变得常见起来。更多的当地农民则到企业应聘就业,或在园区建设中从事运输、餐饮等行业,完全脱离了土地的束缚。
    (五)浒关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党中央提出要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完成这一历史任务,农村基层政府的职能必须随着建设的步伐不断调整和转变,以适应建设新农村的需要。要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就要求乡镇政府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只有这样,才能使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使命早日完成。浒关镇政府的职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行了一次深刻转变。
    一是正确的管理与服务理念,全力塑造服务型政府。二是端正服务态度,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企业利益和群众利益结合起来,统筹兼顾。三是依法行政,维护公正、公平,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浒关镇政府立足于增强自身服务发展的能力,坚持在经济发展上突出富民,在社会发展上突出惠民,努力让全镇群众在经济增长中得到实惠,在和谐发展中共享成果,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积极为民的宗旨;浒关政府的干部围绕优化服务环境、增强服务意识的重点,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和改进工作上。干部们善解民意,倾听心声、倾注真情,全力解决好一件又一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急事、难事。
    四、“浒关模式”:苏南模式的继承与发展
    所谓经济发展的“模式”,从字义上理解,就是指经济发展的模型、样式或样本,也就是典型形式的含义。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苏南模式”,是对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地区经济发展历史进程、主要走向和典型形式的一种理论概括。“苏南模式”的形成,是一个社会历史进程,“苏南模式”的概念,是对其的理论概括。“苏南模式”最初的含义,是指苏南地区农民办工业、发展乡镇企业的新的经济现象。农村不仅搞农业,也发展工业,农民不仅种田,而且自己让自己当上了工人,这是率先出现在苏锡常地区的新生事业。苏南地区通过“乡镇企业化”,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到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经济总量已占江苏经济总量的一半,后来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通过“乡镇企业化”,苏南地区在我国率先走上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特殊发展道路。
    “苏南模式”的发展,反映了苏南地区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历史,反映了在我国农村率先启动工业化的特殊历史阶段。苏南地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当年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赞扬,他认为这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邓小平同志对此曾做过实地考察,1984年曾说:“去年我到苏州,苏州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已经接近人均八百美元。我了解了一下苏州的生活水平。在苏州,第一是人不往上海、北京跑,……这几条就了不起呀!”可见,“苏南模式”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为当前我国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改革开了先河。
    关于“苏南模式”的内涵,理论界有过多种说法。我们赞同以下得到较多认同的提法:“苏南模式”,可以概括为“三为主、两协调、一共同、一强力”。具体说来,“三为主”,就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集体经济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乡镇工业为主;在经济运行机制上,以市场调节为主。“两协调”,就是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一共同”,就是坚持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和方式,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走逐步实现社区内农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强力”,是指地方政府是强政府,在地方政府的强力推动作用下推进工业化。
    我们认为,“浒关模式”正是“苏南模式”的继承和发展。上述“苏南模式”的内涵特征,在“浒关模式”中得到了传承与新的发展。第一点,从“三为主”来看,“浒关模式”仍然是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为主,以发展工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以市场调节为主已扩大为进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按开放型经济的现代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第二点,“两协调”,在浒关表现为社会事业发展与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相协调,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三者相协调,对“两协调”有所超越。第三点,“一共同”,仍然是“浒关模式”发展的准则,坚持按劳分配为主、鼓励农民勤劳致富,为拆迁户农民安排就业、安居乐业,努力做到少有所学、壮有所用、老有所养,公平合理分配收入,反对两极分化,关注和尽快促进贫困农户生活改善,目标是走向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第四点,“一强力”,是指浒关镇政府是一个强政府,有党组织和上级政府的坚强领导,形成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善于抓住机遇,敢于果断决策。镇政府的强有力的行政推动,是保证浒关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条件。
    “浒关模式”与传统的“苏南模式”的最重要区别,在于“浒关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从而实现了对“苏南模式”的提升和跃迁。
    首先,科学发展观引领了浒关镇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方向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这一理念的出发点是人民,是人民的需要、人民的利益、人民的愿望和人民的感受。这一理念科学地回答了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等一系列问题。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一是发展为了人民,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二是发展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最充分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任务。如果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不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得到贯彻落实,那么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作用就会落空。
    从本文前述具体数据和事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浒墅关镇党委和政府,在工作中始终抓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一条主线,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十分明确,即所要建设的新农村,不仅是现代化的新农村,更是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即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生产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所作的工作。
    其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统筹兼顾的方法,正确处理和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高度重视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是大力帮扶困难农民群众,着力建设和谐社区。2007年该镇已有3000多拆迁农户全部住上新房,幼儿园、小学、商店、公交、市政公用等公共设施建设配套齐全。征地失地农民享受到社保、医保和养老保险及社会救济金,解决了住有所房、病有所医、幼有所教、老有所养问题。动迁户户均安置新房面积达180多平方米,使之有一套住房供出租,以增加农民收入。该镇对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农民,每年通过有组织的职业培训,实现了充分就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该镇工业生产并未受到冲击,社区内经济运行实现了良性循环。
    再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浒关镇的新一轮发展,进一步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美好前景。苏州市区规划调整和苏州高新区“北扩西进”发展战略的事实,为浒关镇实现第一轮的腾飞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短短几年,浒关镇抢抓机遇,积极融人苏州高新区开发建设总体格局,实施了大规模的动迁和建设,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全面加快。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破解瓶颈,创新思路,率先发展,“快”字当头,“好”字并举,突出全面推进新一轮发展,力争把浒关镇建设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全面提升区域城镇化率和新型工业化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调高、调优区域产业结构。将一些科技含量较低、资源消耗大的企业逐步向工业园外转移,积极引入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产业优势明显、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培养1-2个支柱产业,提升区域经济抗风险的能力。着力建设新的商贸服务业聚集区,在为当地居民和进入园区的企业创造良好的配套服务环境的同时,为动迁居民创造创业就业的致富平台。
    参考文献:
    [1]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1):11-15.
    [2]华建男.浒墅关镇政府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R].浒墅关镇第十五后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0-01-25.
    [3]苏州高新区.浒墅关千年古镇变新颜[N].新华日报,2007-01-26.
    [4]夏公喜,湛中林.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经济探讨,2002,(11):44-46.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2006-02-21).http://www.bj.xinhuanet.com/poli ... ntent-4207811./htm.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89.



作者: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李炳炎 向刚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李炳炎 唐思航 来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农村建设 统领 关模式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Sunknownay + 20 + 2 补偿

总评分: 经验 + 20  学术水平 + 2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10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