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aga2411387
1086 0

简化版-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幻象B版5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等待验证会员

本科生

9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15 个
通用积分
11.8803
学术水平
6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5 点
经验
1391 点
帖子
90
精华
0
在线时间
3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8-11-20
最后登录
2024-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为了把问题想清楚讲透彻,我们再把滴滴出行和银行作一类比。在现在的滴滴运行模式中,个人闲置车辆注册到滴滴,上线后接单,其运作过程与银行的存贷过程类比如下(银行的写在括号内):

上线(存款)à接单(银行第一次贷出)à送达(第一次贷款人还款)à第二次接单(银行第二次贷出)à第二次送达(第二次贷款人还款)à第三次接单(银行第三次贷出)à第三次送达(第三次贷款人还款)à下线(存款人提现)。

上面的这个过程,接单和送达始终是单层级的,银行的存贷过程也始终是单层级的。但实际上银行的存贷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级过程,相当于车辆可以转手或接手别人的车辆运营。类比过程略。

没有新印的货币进入经济体,整个经济体的总的货币流通量就是恒定的,或者说上限就是总共发行的基础货币量,银行的所谓“创造”货币的能力是虚妄的。

一笔资金,因其可以任意拆分、组合的特点,它的来路和去向都很容易让跟踪它的人迷失。这并非是一个小问题,事实上,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乘数理论和投资乘数理论,以及所谓的产业拉动效应的理论,均因为此问题的迷惑性而产生。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性,银行确实可以创造货币呢?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现实中不成立。。。 我们从金币说起。如果一个人把一枚金币存入银行,银行出具一张具名等值的借据(存单),这个借据是不可以转让的。如果这个银行信誉很好,所有人都认,那就可以把具名的借据改为不具名的借据,在这种情况下,借据本身就会逐渐变得可以转让并用于交换,成为货币(这就是宋代交子的演变过程)。此时一枚金币产生了两倍的货币量,也就是别人的欠钱凭证也成了货币。借据本身成了货币之后,如果存入银行,银行再出具借据的借据(称为二级借据),二级借据也可以成为货币,二级借据再存入,银行再出具借据的借据的借据(称为三级借据),这样一枚金币就产生了四倍的货币量。后面还可以再四级借据、五级借据……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创造货币”才是可能的,这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靠准备金这些玩意,只是让人绕晕了头而已,并不能创造货币。

关于“通货膨胀”这个词,也有点问题。我们知道通货膨胀是因为货币超发造成的物价普遍、持续、不可逆的上涨现象,但货、币刚好是相对的,货用来换币,币用来换货。不知“通货膨胀”是“流通货币膨胀”的简称,还是 “流通货物价格膨胀”的简称,总之现在所说的“通货膨胀”从字面看是“流通货物数量膨胀”的意思。中国话的简称喜欢以字头简化,有时会让字面意义与实际完全不同,比如把“国际航空公司”简称为 “国航”,不知道的听着以为是 “国内航空公司”。也许“通币膨胀”是一个更有确定含义的词,但肯定不会被ZF使用,因为这样靠印钱征铸币税抢Q就太明显了,虽然现在连老头老太太也明白票子变毛、物价上涨、钱不值钱的现象及道理,但。。。好说不好听的事,能隐晦还是要隐晦的。现在“通货膨胀”的叫法已然普及,想改也难。

二、投资乘数理论的幻象

在宏观经济学领域,另一个乘数理论也同样流行,即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的投资乘数理论。

投资乘数理论的谬误的得出,源于错误的分析方法。在这里,我仍以保罗.萨缪尔森与威廉.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第十七版中译本中的讲述为例。

该书第399页:有关于投资乘数理论的一般论述,但这种分析方法是错误的,这种分析方法,根本没有考虑资金的具体流向。

如果餐馆有100元收入,这100元收入可以向产业链上游不断追溯,只要不是人的收入(即材料、设备、房屋等),就将其再拆分为人的收入和更上游的材料、设备、房屋等,直至将100元全部分配到产业链上的人的收入,所有人员收入的总额就是最初的100元那么多,也就是说,100元的花费只能产生100元的收入效应,这个过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笔资金对某个行业的全产业链的各层级的贡献的程度或比例。人员收入的再花出及更以后的费用分流,不能算是所研究的最初那笔资金的贡献,后文会有专门分析。

但如果观察人员收入(人员工资和分红)的再花费、再流转产生的GDP,则方向是面向未来的,后续每张钞票、硬币都可能再流转几十上百年,交换成千上万次,怎么可以再算作当前投资(购买)产生的GDP?

下面是另一种分析方法。现在假设,某一枚硬币参与了一次交换,我们暂时称这为第一次交换,则这第一次交换立即产生了GDP,但这枚硬币接下来还会继续参与交换,我们暂时称后续的交换为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现在,先不考虑第六次以后的,第一次交换产生了GDP,按乘数理论,其后的交换产生的GDP的功劳也算在第一次交换的头上,那么第一次交换就产生了5次GDP。我们再看第二次交换,第二次交换立即产生了GDP,按照乘数理论,其后的交换产生的GDP的功劳也算在第二次交换的头上,则第二次交换产生了4次GDP;同理,第三次交换产生了3次GDP,第四次交换产生了2次GDP,第五次交换产生了1次GDP。我们看,第一次交换产生了5次GDP,是因为计算了第一至第五次交换产生的GDP;第二次交换产生了4次GDP,是因为计算了第二至第五次交换产生的GDP,可见第二至第五次交换在这里被重复计算了一次;第三次交换产生了3次GDP,是因为计算了第三至第五次交换产生的GDP,这样,第三至第五次交换又被重复计算了一次。其他同理。假设这枚硬币其后又参与了1000次交换,这些交换产生的GDP的功劳都会记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交换的头上,那么,第一次交换就可以产生1005次GDP,第二次交换可以产生1004次GDP,……,这后来的1000次交换,每一次交换都把其后交换产生的GDP记在自己头上,那么GDP的计算会混乱到何种程度???而且,这里所称的“第一次”、“第二次”等等的次数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简单来说,一句话,每一次交换,只能计算一次本次交换产生的GDP,其后的交换,不能将其产生GDP的功劳计算在本次交换的头上,也不能把本次交换产生GDP的功劳计算在其前的任何交换的头上,就这么简单。否则就是重复计算。在乘数理论中,所谓初始的交换之后货币的流转,都算作了初始的那次交换的功劳,可在后续的交换尚未发生时,就凭想象把后续的交换产生的GDP算在了初始的交换的头上了,就如货币乘数分析的一样,这些想象的后续的交换确实是会发生,但会在实际发生时被计入GDP。那么,既然在实际发生时会计入GDP,那么凭想象把后续的交换产生的GDP记在初始的交换的头上,就是错误的、重复的、不必要的。实际上,我们每天的每一块钱的花费,都会在后续产生新的交换并产生后续的GDP,那有必要每花一块钱还要想象后续的交换,从而觉得自己的这次花费会产生更多的GDP吗?没有必要。后续产生的与我们的每次花费有什么关系呢?没有关系。再说,我们之所以有钱买东西,是因为别人买了我们的东西,那该不该把我们的花费产生GDP算在别人的头上呢?

类似前文货币乘数理论,一笔钱花出(比如花1000万建一座桥),建桥本身产生1000万元的GDP,凭想象就把后续的再度支出产生的GDP计入了1000万元的贡献。但是后续的再度支出,实际上会在再度支出时计入GDP,既然后续会实际入账,又何须凭想象入账呢?不是重复计算是什么?

政府花费1000万元,或者造一座桥,或者造一幢房,或者购买其他任何产品,总之,不同的花钱方向,得到这1000万元的人各不相同,但总归这些钱都会被再次流转,并且后续的流转也都会被计入GDP,那这1000万元花在什么方向上,在宏观上是无关紧要的,而后续的再流转产生的GDP,也不再与这1000万元相关。

GDP是一个流速的概念,其单位为亿元/年,并非通常说的亿元,如果某地2017年GDP是360亿元,指的是其GDP是360亿元/年=30亿元/月=1亿元/天=0.125亿元/小时(按8小时工作算)=20.83万元/分钟=0.3472万元/秒,如果我说该地2017GDP0.3472万元/秒,估计会被笑掉大牙,但其实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投资乘数理论弄出个无穷级数来计算极限,把100万年后的交换都要算在当前,就是把不同时段混在一起算了

更荒谬的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有亿万人和千万家公司或组织机构日日夜夜都在不断地赚钱、花钱,资金流量巨大,但我们一般都不提他们的所谓的“乘数效应”。投资乘数理论貌似只在研究政府投资、某个大公司引进、某个大项目上马等等不多的个别场景才会被提到,才会想起“乘数效应”并当作重点讲述。一般情况下,日常情况下,亿万人的资金进出和千万家公司的资金进出居然被“乘数理论”遗忘了!如果这亿万人和千万家公司的资金的进出算上“乘数效应”,是个什么状况?每一个人花掉的每一块钱,都因乘数效应变成3倍,每一个公司花掉的每一块钱,也都因乘数效应变成3倍,3倍以后还要不要再9倍、27倍、81倍?……真是荒唐透顶。

“乘数理论”最经常拿政府投资来说事,最常见的错误说法是这样的:政府投资1000亿元,产生1000亿元的GDP,这1000亿元此后会通过工资、材料款、设备款等方式流到社会,后续会再产生2倍(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2/3)的GDP,即1000亿元投资总共产生了3倍的GDP(3000亿元),而且这3000亿元的GDP的功劳全部算在政府投资的头上。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根据前面的分析,政府投资(支出)1000亿元,则投资产生的GDP只能计算1000亿元一次,并且可以全部分流为人员收入,其后的任何货币流转、交换产生的GDP,是不能再算在政府投资的头上的。

假若可以拿1000亿元作起点,将其后因之产生的后续交换产生的GDP也算在1000亿元的帐上,得GDP共3000亿元,那么,我也可以将第二轮666.7亿元当成起点,按3倍的乘数,则第二轮的GDP共得666.7*3=2000亿元,我也可以将第三轮444.4亿元当成起点,按3倍的乘数,则第三轮的GDP共得444.4*3=1333.3亿元……如此等等,以至无穷,这就和前面的货币乘数的错误没有两样,产生大量的重复计算和严重的混乱。我们说1000亿元不是起点,那么又如何将1000亿元产生的作用计算到更早的前面的投资上面去?

但是,这每项花费,最终综合起来,从全国来看,不就是全国的这些钱来来回回循环往复地在打转、兜圈子吗?政府收税再花掉,个人赚钱再花掉,公司投资赚钱再花掉,每一笔钱都还要弄个3倍的乘数?那3倍以后还要不要再9倍、27倍、81倍?……宏观经济学真的有这么迷(惑)人吗?

而且我们必须注意到,政府投资1000亿元,意味着收税1000亿元。如果政府不收这个税,也不投这个资,民间就会多出这1000亿元的消费和投资能力来,因此,政府的投资是对民间消费和投资的替代(如果政府投资有“乘数效应”,民间的消费和投资也会有“乘数效应”),从对整个国家的GDP的贡献来说,政府投资的贡献为零

黑兹利特在《一课经济学》中批评破窗理论的错误时,写道:“玻璃店多了250美元,会去别的商家那里消费,那些个商家的口袋里多了250美元,又会向更多的商家买东西,这样下去以至无穷。经这么一说,小小一片破橱窗,竟能够连环不断提供资金很多商家,使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黑兹利特虽然批评了破窗理论的荒谬,却并没有批评上面这种“乘数理论”的连环思维模式。有趣的是,在更早的巴斯夏的《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第一章《破窗理论》中,巴斯夏对于修补玻璃窗并没有用到《一课经济学》中的“乘数理论”的连环思维模式,但却在第二章《军队复员的影响》中写道:“再考虑一下军队所消费的酒、服装和武器,这些东西,让很多工厂和驻军城镇有生意可做,对于无数供应商来说,这可是一笔飞来的横财啊。”看来乘数理论这种思维,颇具魔幻魅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边际消费倾向 宏观经济学 一课经济学 货币流通量 乘数理论 错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cda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