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nzhenpo
1599 1

19 地主阶级国家王朝的更替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8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6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46 点
帖子
5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7-16
最后登录
2016-6-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19
地主阶级国家王朝的更替


   地主阶级国家的统治方式,基本打破了家族统治的界限,又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因此,一方面加强了统治力量,又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国家作用的看法,提高了人们参与国事的积极性。国家本来就同时具有两个作用,一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二是协调和处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矛盾。由于地主阶级的国家本质与领主国家的本质基本相同,所以,引起朝代更换的基本原因也是基本相同的。


地主阶级把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作为国家基本政策的出发点,由基本政策再制订出具体的法令法规及是非标准,国家官员按此法规标准处理一切事务,由此使国家以社会各阶级公正人的面貌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国王是国家的最高首领,他应当按国家法规行使权力,但是,君主专制国王具有至高无尚的权力,他可以随意更改政策和法规,各级官员必须服从于他。各级官员既要服从于国家法规又要服从国王和上级的随意指示,这就出现了个人作用与国家法规作用的矛盾。国家各级官员包括国王,都是以执行国家公务的面目出现的,当国家公利与官员个人私利发生矛盾时,国家要求私服从于公,但在实践上是很难实现的。一般在国家初创时期,能得以部分的实现,而随着时间的增长,就逐渐不能实现了。更朝后的新的地主阶级的统治集团,都是经过战争或流血政变上台的。这个新的集团的各级官员,为了他们的共同利益,团结一致,听从他们的最高领导的指挥,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奋斗,终于夺得国家政权。他们在执政初期,因有敌人压力而形成的团结性和纪律性,是能够认真贯彻和执行国王的命令和国家政策法规的。但是,随着敌对势力的减小,这些新执政的官员逐步丧失了斗志,养尊处优,贪图享乐的风气逐步形成,他们逐步认识了手中权力的各种作用,特别是认识了权力与财富的联系。因其生活奢侈程度不断升级,合法收入逐步显得不够使用,便开始以国家权力谋取非法私利了。各级官员都有广泛的家庭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象蜘蛛网一样牵连着他们。他们的家庭人员和亲朋好友往往会利用他的权力和威望谋取非法利益。这时,即使他想按章办事,也因受到自身或亲朋利益的牵掣而做不到了。再者,各级官员当官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谋取私利的,他们往往为了谋取个人的一些私利而上下串通,互相包庇。造成荣损一致,牵一动百的局面。因此很多官员碍着私人利益和同党的脸面等因素,也不愿意按国家法规办事了。再则,在这个等级社会里,婚姻、交际等都讲究门当户对,官员们通过婚姻等关系,结成利害关系网,特别到了第二代第三代以后,统治阶级的家庭人口成倍增长,这种关系网就更加广泛和稠密,他们更加紧密地互相支持,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以致出现公事私办,无钱不通,贿赂公行,贪污成风的腐败局面。这时,国家官员之间的“公务关系”就演变成“私人利益关系”了。

    在国家权力私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出现如下结果:一是国家统治能力弱化,各级官员们的组织纪律性逐步淡薄,对自己有利的法规就执行,对自己无利的法规就阳奉阴违或干脆不执行,国家的权威逐步丧失,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王的命令逐步变为毫无约束力的空文。因此出现统治网络松弛破碎,纲纪失灵,各行其是的混乱的政治局面;权力弱化又加速权力私化。二是以土地为标志的社会财富大量集中到官僚手中,多数农民失去田地而成为雇农或无业游民。三是国家以各种名目出现的赋税和徭役剧增,以致达到使中小地主都不能维持生产生活的程度。这时,各地的劳动者纷纷弃田逃亡,然后自动组成很多股“山贼、流寇”,劫掠大地主、官家财物为生,国家政府派军队来镇压他们,内战就连绵不断了。由此造成大量田地荒芜,社会再生产出现了停顿、萎缩,社会危机就出现了。
    与国家权力私化同时进行的还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斗争。因为国王的权力至高,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私欲。所以,国王的位置,便成了国王家族和大臣们争夺的对象。他们为了争夺王位或一方面的权力,互相倾轧。他们有时为了利用国王来压制政敌,便奉国王为神明,把国王捧上了天;有时认为自己的势力可以左右全局了,留着国王反而对自己不利了,便把国王废黜。总之,从国王出现那天起,便隐藏着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斗争,也导致着统治力量削弱和统治网络破损,出现政治危机,下级官员会乘机横行不法,加剧权力的私化,从而加速社会危机的出现。
   在地主阶级国家制度下,国家权力私化和社会危机的出现,是由这种制度本身产的,它是不能自我解决这个问题的。
  地主阶级所建立的国家,当然是为地主阶级服务的,但是,由国家各级官员构成的统治集团,形成一个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高级利益集团。这一高级利益集团中的人员,虽然多数来自地主阶级,但是,并不等于地主阶级。他们有自己独立的利益需要维护,他们的利益是来自对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一般民众利益的割取,即“税收”或“征收”。所以,当着这个集团腐败到严重程度时,连地主阶级也成了它的“宰割”对象了。这时,地主阶级的很多人,也会加入到农民阶级的造反队伍里来,扶助甚至领导人民,一起推翻现有的国家统治集团,以实现更朝换代。
   统治阶级是这种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地主阶级 社会再生产 既得利益者 统治阶级 社会危机 地主阶级 中央集权 出发点 积极性 国家

沙发
sunzhenpo 发表于 2010-7-30 05:25: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统治阶级是这种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当着被统治者们群起反抗时,他们是不会自动退出这个捞取名利的位置的。他们的一般作法是进行军事镇压或施以小惠诱其投降。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人民的反抗只会越来越频繁。他们为了加强统治和镇压人民,便不断增设国家机构和增加军队,这又进一步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困苦,从而促使人民的反抗更加剧烈,如此恶性循环下去,直至这个王朝被反抗者推翻为止。

由于国家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统治方式,因此君主专制国家的更朝换代的方式也不同于领主国家时期的情况了。一般有四种情况:
一是王室家族腐败无能,治国大权旁落于某一大臣手中,国王被架空;这个大臣逐步扩大自己的朋党,排除异己,形成集团,最后逼国王下台,自己取而代之。这属宫廷政变。
二是国家中央统治力量因其上层腐败纷争而削弱,而下属各地方官僚的武装力量逐步独立起来,不服从中央管理,各自为政,从而出现了地方力量割据称霸的局面,国家出现分裂。分裂后的各地方力量通过战争互相吞并,最后被一个力量最大的军事集团所统一,它统一后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从而实现了朝代的更换。
三是有时分裂后的各个地方势力,互相之间势均力敌,他们便自成一国。这样,一个大国就分裂为几个小国了;有时这些小国为了抵抗共同的一个大国而联合起来组成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四是国家机构普遍腐败,以致发展到使社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人民普遍不堪忍受,劳动人民及下层官员都被逼,不断地进行聚众起义和反叛,国王对人民起义进行镇压,当镇压不下去时,最后被人民起义军推翻,起义领袖重新建立国家政权。
在小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社会历史阶段,在地主和农民这两个对立的阶级,占社会主要地位的社会历史阶段,国家的朝代更换,只能是形式的变换,其国家的性质是不会变换的,不论更换多少次,它仍然是地主阶级的国家。
所以,也不会因为起义领袖或起义军是农民而建立农民阶级的政权。因为在财产私有制的情况下,谁掌握了财产权力,谁就有了支配或统治没有财产的人的权力;反过来,谁如果有了支配或统治别人的权力,谁就有了占有别人的财产的权力。所以,统治者必然就是剥削者和压迫者,必然成为大量土地的占有者(地主)。
当然,在社会实际更朝换代的过程中,以上四种情况一般不会单纯出现的,往往会混合交错出现,有时会互为因果,有时加上外国的入侵等诸因素,最后导致朝代更换。

换朝后的第一代国王,一般会汲取前朝失败的教训,改进一些治国方法,缓和一些社会矛盾。但是,在生产工具仍旧简单落后,生产仍旧以农业手工劳动为主,社会阶级结构仍以地主和农民两个对立的阶级为主情况下,生产关系必然仍旧保持着原来的样子,国家性质必然仍旧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的统治。这样,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斗争、国家权力私化、贫富两极分化、国家统治网络逐步破碎等问题仍旧会如前朝一样产生和发展起来,最后达到彻底破坏其统治根基的程度,再次出现王朝更换的情况。在地主阶级国家统治的几千年里,一直存在着这种循环规律。


这种王朝改换,对旧统治集团来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灾难,对人民来说要遭受巨大的痛苦,但对人类社会来说,客观地起着调节作用,它使社会生产重新启动。它是在社会矛盾积累到极限,又不能主观地解决,使社会生产不能继续下去而出现了社会危机的情况下,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方式。这种方式是对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地主统治集团的一种客观性惩罚。因为在社会上出现两个利益矛盾的阶级以后,矛盾的双方在利益分割上应当适度,如果一方完全吃掉了另一方的利益,那末,它这一方也就不能生存了。


在每次王朝更换的过程中,特别是农民起义导致的王朝更换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都对劳动人民带来一些好处,对社会有所促进。这是因为:一、劳动人民乘统治力量薄弱的时机争得了一些既成事实的权利,在新王朝建立以后,为了缓和矛盾,稳定政权,便承认这些事实为合法了。二、原统治集团的人们被赶下台后,其财产虽然有一部分被新的统治者们原封不动的接占了,但多数财产在社会动荡过程中得到重新分配,一部分失去田地的农民,重新得到田地,成为自耕农,进入安居生产的状态。三、新上台的统治集团,在初期其家庭人员比较少,用于奢侈享受的物质量也比较少,对人民征调的赋税和徭役也比较少,从而使被统治阶级的负担比从前减轻了,劳动人民有了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社会恢复正常发展的状态。

由于地主阶级的统治者们,看到王朝更换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每一代王朝总想长久地统治下去,便研究寻求各种统治方法,他们互为借鉴,历代相承,从而使他们的统治术达到了完整系统的程度。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策略等各方面,都有一套系统的理论和组织方法,但终究挽救不了其逐步衰退的命运,“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已成定势,这是地主阶级国家本质所决定的,任何策略方法也是阻止不了的。


20
农业经济时期的文化思想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