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appy_287422301
100931 627

[高鸿业经济学] 版主高价悬赏西方经济学学习经验   [推广有奖]

71
JhonTJ 发表于 2010-8-26 00:20: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鄙人有一旧帖,全贴见: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79057-1-1.html
摘录部分如下:
1、如何读经济学
经典原著读不读?
    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难以回答的,我刚入学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通论》(各位博学同仁可能还听说过马歇尔、熊彼特、庇古等人的著作),但初做尝试之后,实在有摸不着头脑之感,于是便无奈放弃了,后来逐渐体会到读这类著作确实是需要一定的知识素养积淀的,否则的话的确很难比较深入地理解,甚至很有可能产生误解,更何况著作中的有些内容也是值得批判的,作为初学者当然不知道如何鉴别,所以如果不是对原著有很强烈的兴趣,最好在初学的时候不要去看原著,只要看看一些“导读”知道其大略即可,比如你知道斯密说的“看不见的手”、提出了分工的重要性就够了,至于原著中其他的丰富思想,当然是一座宝库,只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挖掘的工具罢了。
陆铭老师有一句话,并不能说肯定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现在经济学最前沿,最丰富的思想和方法都在paper中,经典原著都是几十年上百年前的思想,这一段时间内经济学已经有很多的进展了。即便是教科书也已经是几年或者十几年前作者对自己研究成果的汇总,所以要了解前沿理论、问题、方法,还得从paper开始。当然这并不是说初学者开始看paper,教科书实际上是很好的入门读物,教科书可以提供学科的整个框架、体系和发展脉络,而且又比较亲善易懂,所以各位初学经济学的同学一定要好好研读教科书。这又涉及到下面一个问题了。
教科书怎么读?
    在“怎么读”这个问题之前应该现有一个“读什么”的问题,“读什么”一般又涉及到几个问题:
一、读外国经典教科书还是读中国学者的教科书?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可能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读国外的了,国内的教科书不值一读。其实这个观点还是有些片面的。的确,不可否认现在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并不在中国,外国老头们写的入门的教科书又很“亲善”,像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高级的教科书则更是需要大师级的功底才可以胜任,而国内此类大师数量不多,实力超群的又往往没有精力和时间写教科书,所以读国外的经典教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另一方面,国外教材多是以美国作为例证,有很多方面都与中国国情不同,列举的中国例子和数据也比较少,这不利于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经济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但这些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有时读一读中国学者的教科书也会有所收获。然而并不是随便挑一本国内的书就读,这里面我个人觉得是有些窍门的。
    首先,选青年教授的,不选老教授的。这样做并不是对老教授的学术能力质疑和不尊重,而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的选择。有些著名老教授们在他们同辈中研究中是相当出色的,但是囿于时代和环境的限制,他们最初接受的往往是带有批判性质的西方经济学。就如已经过世的高老,他的《西方经济学》销量在全国都是排在很前面的,但各位读过高老的书的同学都会发现,在每一章“结束语”中,高老都要对本章的内容进行批判,同时不经意间流露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实际上,这些质疑和批判在西方经济学的进程中大部分已经都有改进和解决了,这样的批判有时不免稍显脱离时代,而且容易让初学者糊涂:怎么好不容易才搞懂的理论,这会儿又被大肆批判呢?究竟应该怎么学呢?所以我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要选青年教授的书。
    其次,选知名院校的,不一定选自己院校的。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可以理解,中国的经济学研究本身就与世界前沿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国内的研究水平就更是差距颇大了,基本上大师级的人物很难在一所普通的院校出现(大家可以不同意这个观点,这是出于我浅薄的认识,无意冒犯),那么即使从概率上讲,选择知名院校的知名青年教授的书,你的风险是最小的对吧?当然各位同学如果本校有很牛的老师,用他的课本也会有特别的好处,因为本人讲自己的教材,那种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这里我也不怕广告的嫌疑了,有几本入门的书确实不错,微观的有陈钊、陆铭合著的《微观经济学》、宏观有易纲的《宏观经济学》,当然袁志刚老师的《宏观经济学》也是不错的。陈钊、陆铭是复旦大学的青年教授,易纲我就不用介绍了,袁志刚是复旦大学的经济学院院长。大家在图书馆看就行了,不用买。
二、读英文版还是中文版?
    这个问题我也一直困惑很久,读中文翻译版的好处是比较快,效率比较高,坏处是怕翻译出错,造成理解困难或者干脆学到错误的东西。读英文版的好处是原汁原味地与大师交流,不必担心翻译错误,“坏处”是读的慢,而且自己的英语水平并不一定比翻译者好。
    那么怎么办呢?我这么建议大家:
    首先如果各位英语水平比较好,一定读原版,其实教科书中的英语并不是非常难的,读上几页,后面的感觉就好多了,实在不能理解的句子再看翻译。当然我个人觉得读英文版的教科书有些记不住,所以做一些阅读笔记,以及反复阅读还是比较必要的。
对于英语并不是很强的同学们也不用气馁,可以先读翻译版,如果觉得翻译版读不懂,再去看英文版。这听上去很奇怪,其实不然,往往你看不懂的句子是因为译者的错译,所以有时候直接看看原版中的这句句子反而可以知道意思。当你对中文版中的内容比较熟悉了之后,再一次全文阅读英文版,并借此机会锻炼英语的阅读能力,由于你对书中的内容已经比较熟悉,那么即使是读英文版也比之前要轻松许多。
三、具体读那些书呢?
    论坛中经常看到有同学问:我想学经济学,应该读什么书?数学读什么?这个问题我觉得其实并不困难,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你去逛一遍书店,发现人大出版社或者北大、清华出版社引进的国外教材一般都不错,当然最简单的办法莫过于去问问老师了。我在这里只推荐一些基础的书,曼昆的《原理》就不用说了,读完之后可以读范里安的《现代观点》,宏观可以继续读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这几本书学得烂熟,你已经很厉害(作为初学的本科生来说),其他的教材也很多,比如平迪克的微观、尼克尔森的微观、巴罗的宏观、布兰查德德宏观等等各有各的特点,不宜贪多,将一本搞熟搞透。至于具体读哪些,我以前也发过一些帖子,回复过一些帖子,论坛中也有很多回答了,在此不赘述。
扯了这么半天刚刚扯完“读什么”的问题,对于“怎么读”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思考一些的。这个我想各位自己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说说我的体会供大家参考。
    首先,读一本书要观其大略。先把目录看一遍,看看这本书都讲了些什么内容,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联系呢?试着去看看,想想,这对于接下来阅读这本书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你知道了大概各个章节是讲什么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现在正在阅读的这个章节到底占整个框架的哪个部分,起到什么作用,这样一来对于阅读就有了整体把握,不会迷失方向,不会不知道为什么这一章学这个,下一章又学那个,这样就会提高阅读的效率。
    其次,我觉得读书要读到烂熟的境界,不能只是模糊大概知道内容,这样一段时间内一定会忘记。那么怎么读到烂熟呢?第一,肯定要多读几遍,这是必要的。第二,主动阅读,当读到第二遍时,就可以想一想,书接下来要讲什么?记不住没关系,只要你这么想了,然后再去阅读,印象就会深刻。第三,合上书本,自己能不能写出书中内容提纲、主要模型的推导?如果不能,那么在哪一步卡住了呢?再回过头去翻翻书看看,会加深印象。这三点只是能够保证你记住和初步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并不能保证你真正理解和能够灵活应用。那么最后一招就是做书后的题目了,一般国外的教科书书后都有丰富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国外教授们精心编制的,非常有价值,所以做习题不但是一种检验,更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已有 2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maideqin + 1 第一点不错。我开始也想读国外的经典,但是太难了,例如通论,最后还是看了高老写的解
happy_287422301 + 100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5   查看全部评分

千金难买我学术

使用道具

72
258780371 发表于 2010-8-26 00:30: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西方经济学,首先要了解其相关的一些知识,我先对其做一个简略的梳理,希望能使大家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1.西方经济学的由来:15世纪西方经济学产生,18世纪西方经济学建产以来,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一直到目西方经济学前为止认为是能够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重要理论、概念、政策主张和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和系统化形成的。
2.西方经济学的分类: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对于初入该学科的同学们来说,可以先阅读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丛书,比较浅显易懂,进而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中级、高级,这样就可以对其整体体系有一个比较好的理解。
3.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比如观察与实验;理论模型;规范经济学与实证经济学;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边际分析;环境分析;系统分析;随机概率分析;历史分析等等许多方法。
对于一个对西方经济学感兴趣的同学来说,如何能学好它,这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死看书,看死书,不仅要从浅到深,慢慢深入,而且还要注意关注其最新的国际前沿信息,这样才能是自己学到的东西不落后于时代,成为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有用于自己实际生活的一门学问。
鄙人不才,只想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没有太深入,希望能对后来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帮助,也希望各位坛友们畅所欲言,不断补充。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99 写的不错,所以奖给你独一无二的九十九币

总评分: 论坛币 + 99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3
sky09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8-26 00:43: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一下,关注中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10 补偿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4
xuxubowen 发表于 2010-8-26 00:46: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等待大家的踊跃发言,小弟希望在这里能找到前人的宝贵经验。。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20 补偿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5
woyaoxiazia 发表于 2010-8-26 00:47: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自学经济学知识(非经济学专业)的几点经验:
1。 打好基础,多上网搜索各大学的课程安排,以及具体领域的入门书;
2。下载视频课程,这方面的视频,网上还是很多的;
3。遇到不懂得问题,向网友请教【版主有话说:可以来人大经济论坛呦】
4。看经济类(财经,经营报,21世纪经济报道……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57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7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6
chengli280 发表于 2010-8-26 00:51: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贴,我承认我是来看大家抛砖引玉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20 补偿

总评分: 经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7
yuhoudetiankong 发表于 2010-8-26 00:55: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20 补偿

总评分: 经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8
wladnsf 发表于 2010-8-26 00:59: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学习大多数都分为两种,一种是从部分到整体,另一种是从整体到部分,经济学的学习也不例外。有的人喜欢先了解经济学是什么,他可以去先找一些讲解微观和宏观框架的内容来看,然后再根据教材的进度,把细节逐渐填满;有的人喜欢先看书,然后再看的过程中一步步总结,然后通过自己的理解将经济学的框架搭起来,逐渐加深对经济学整体的了解。这两种情况应该是看个人情况而定,本人就属于后者。
其实经典教材的学习只是经济学学习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只是基础,因为这些东西都是些经典理论,主要目的为了搭起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和锻炼学习经济学的思维,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当你具备一定的水平以后,就应该适当并且逐渐增加对经典论文的阅读,把握学科的前沿动态,逐渐的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将之前的经济学框架逐渐完善、发展,进而寻求创新。而且平时应该多看看财经新闻,看看其中的内容能否和自己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从而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这也是很重要的。个人学习中的一些想法,随便写了些,呵呵。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80 我很赞同

总评分: 论坛币 + 8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9
dd4082 发表于 2010-8-26 01:00: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绝对顶阿 我也想知道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80 补偿

总评分: 经验 + 8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80
wolfwangk 发表于 2010-8-26 03:13: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把前面的帖子都看了,学习别人的经验总结的确收获不少。学过了西经,却没大家那么清晰地总结,学了高老的教材,知道曼昆、萨缪尔森这些大家,但大家提到的一些经济学家还是不了解。看了前面的帖子有一些结论了。一,学好基础知识。除了西经的基础理论,数学、英语也得努力。数学是研究经济学的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这句话大概可以解释(虽然这句话的原意不是这个意思)。学好英语就可以读一些原版的书和最新的期刊了,这或许是努力学好英语的动力。二,理论要和实际结合起来,活学活用。多关注新闻,试着用理论去解释新近发生的经济事件。多做习题也是一种好的实践方法吧。    暑假才进到论坛的,发现和大家的差距很大,是压力也是动力,以后会抓紧课业,也会向论坛上优秀的朋友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appy_287422301 + 100 你如果能把别人的经验好好总结一下,我宁愿再给你三千币的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