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态视角研究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对企业文化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管理学界对企业文化从静态视角充分讨论了各种企业文化现象,却忽视了企业文化产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对企业文化如何运动才能形成这些文化现象,以及这些文化现象是如何发展演变而对企业产生积极作用等问题研究不够深入,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文化的研究陷入了僵化和孤立之中,笔者将这种企业文化研究称为企业文化静态研究。
现实中,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日益复杂和多变,全球企业的深度融合对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模式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个企业在保持自己的特色文化相对稳定的同时,都在深刻反思各自的企业文化是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从动态视角对企业文化展开研究十分必要。企业文化动态分析是基于发展的观念对企业文化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性研究,是企业文化研究不可逾越的重要内容。
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是人脑能动行使主观意志的结果,这一过程是依据思维运动规律进行的,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途径。从企业文化得到员工认可,再到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最后成为企业的共识,作为全体员工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并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作用,这种思维的转变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以系统做支撑,从静态、动态两个视角综合考虑。因此,在探讨企业文化静态视角的同时,加入对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的分析,不仅丰富和完善了企业文化系统观,而且深化了对企业文化认识,有利于指导现实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
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的建立
企业文化是由特定企业组织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共同生活方式,是企业组织的集体财富,并由企业员工代代相传。无论是什么样的业务群体或者组织单元,都可以形成其特定的文化。企业中的不同个体,是具有独立思想的意识主体,如何在尊重人性的基础上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产生的关键问题。任何外界刺激都会经过大脑进行意义识别,在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后,才会采取相应的行动。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共同习得的价值观和理念。一种企业文化在理论上无论描述得多么好,如果员工不接受则毫无意义。因此,要形成企业文化,首先要得到全体员工的文化价值认同。当然这种消除逆反情绪、达成共识的过程可能是缓慢的,但是一旦通过这一步骤,后续工作的开展就会非常顺利。因此,文化价值认同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关键一步。
在企业的价值观念得到认可后,随着信念的加深,这些认识会渐渐演变成理所当然的行为,员工很自然地会在认同的企业价值观念支配下进行企业中的经营活动或管理活动。
一定的行为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企业文化的结果有些是有形的,有些是无形的。有形的结果多指企业举办的各种文娱活动或者企业中的各种规章制度;无形的结果更多的是指内化于心的理念和思想。
企业文化显现出结果,是否是整个企业文化形成过程的终点呢?如果没有一个对上述循环过程监督管理的系统,企业文化的循环发展是不能长期稳定持续下去的。为了保证企业文化的不断循环发展,必须有一个反馈的工作。这一工作旨在监督企业文化是否偏离预期方向,是否需要重新调整到新的平衡状态等。它是前述所有工作的一个必要总结,更是保证企业文化动态视角不断完善、循环发展的必要步骤。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可以描绘出企业文化的动态发展模型,如图1所示。它由价值观系统(value)、行为系统(behavior)、结果系统(result)、反馈系统(feedback)四个部分构成一个循环,即VBRF循环,如图1所示。
VBRF循环描述了企业文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依次为价值观系统、行为系统、结果系统和反馈系统。它不是一个静态模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升级的发展模型。
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分析
(一)价值观系统
企业文化价值观就是企业为追求共同愿景、实现使命而提炼出来、并指导企业全体员工形成共同行为模式的精神元素。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企业用以判断企业运行当中大是大非的根本原则,是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如何处理内外矛盾的一系列准则。
现行的企业文化结构研究表明,企业的价值观有很多种。在企业文化价值观系统里需要强调的是,企业重点要将核心价值观单独提炼出来,同时围绕核心价值观再进行分解,形成在核心价值观支持下的能够对职能层文化、业务层文化形成指导的多层次价值观体系。企业文化价值观系统将持续促使企业内的所有个体形成符合企业目标和战略要求的个体价值观,进而有效地处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个人之间的价值关系,以此来约束、激励全体员工的行为,尊重利益相关者的地位、满足社会对企业的合理需求。
(二)行为系统
如果单纯强调价值观体系,而忽视企业文化行为体系,就会使企业文化变成一些空洞的口号,不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行动是检验价值观和理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只强调价值观难免有空洞之嫌,而只强调行动会因缺乏思想指导而失去达成目标的方向和能力。因此,任何片面强调一方或者把两者对立起来的做法都是错误的,都不能使企业文化得出满意的结果。
企业文化价值观体系和企业行为体系要有效结合,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推演出合理的行为,将“知”和“行”最大程度地贯穿起来,为发挥企业文化作用,产生良好的企业文化效果奠定基础。
(三)结果系统
每一个拥有成功企业文化的企业都会发展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工作方式、生产流程等管理制度,并能创造出信息较少失真的各种信息系统,这一切都是企业文化结果系统中的内容。这些所谓的“物”的形式,是融合了企业价值观和企业员工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因此,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当一个员工离开原单位进入新公司时,在开始阶段,他往往很难在新环境中工作。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原来公司的“物”的形式,虽然新公司另有一套完整的工作系统,但这些工作系统缺少了原来蕴含的、难以言表的某些含义,因此使外部人员难以较快融入进去。
企业文化的结果是在共同利益的认知基础上所达成的共同的契约或者活动形式,也就是说,这一系统是经由价值系统统一认识、行为系统规范行动后,才可能顺利形成的企业文化子系统。
(四)反馈系统
企业文化反馈系统是把价值观系统、行为系统、结果系统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的关键环节,它关注的是企业如何来评价自己、找到偏差并加以修正。
企业文化反馈系统是人的意识与观念借助于一定物的形式,作用于企业的过程。企业文化反馈系统中的人与物的作用,是一种低层次的作用内容;人与人的作用,才是管理的关键。企业文化反馈系统以企业文化结果为基本依据,对前面发生的行动进行总结,对现存的价值观念进行优化,从而为企业文化下一阶段的价值提升、行动改进做好准备。
不同的企业纠偏系统侧重的问题大相径庭,但使企业文化反馈系统发挥良好作用的方法却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营造一种“既尊重现实又敢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反馈的根本目的在于查找导致失误的根源或系统性原因,并通过深入的分析学到更多的知识,尽量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就事论事,只对事不对人。当然只有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充分互信的团队氛围,企业文化反馈系统才可能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并起到良好的反馈效果。
企业文化反馈系统是企业文化动态循环的一个阶段性结点,同时作为下一轮企业文化的动态循环的起点,也起着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企业文化是在以上系统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在企业内、外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的。对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的管理必须辅以一定的程序:建立系统的计划性、维持系统的经常性、充实系统的及时性、完善系统的合理性。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演练企业文化动态系统,才能使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沿着科学的轨道进行,并产生良好的企业文化效果。
企业文化的创新
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即VBRF循环是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根本原因,也是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一条主线,同时也是企业文化创新的表现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即VBRF循环是基于企业文化创新的需要,围绕企业文化创新展开运动的,如上图所示。
每一次的VBRF循环是按照一定顺序进行的,其中价值观的培育是首要方面,也是产生企业文化,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行为是受价值观支配的,是企业文化的行为模式;结果是价值观“物”的表现形式,是企业文化的客观反映;而反馈又是VBRF循环的关键,因为只有反馈才能使企业重新审视、反思自己的文化,看其是否能够适应变化了的形式,从而促进企业文化创新。
在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形势下,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只有敢于创新、不断创新,才能成为最终的“赢家”。而企业文化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石,企业文化必须对内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才能显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效果。企业文化动态发展模型即VBRF循环就是描述了企业文化的不断循环发展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实际上,企业中的不同部门,甚至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有一个VBRF循环,这种个人或部门的VBRF循环要以企业整体的VBRF循环为基础,既要受到组织的制约,又要根据情况灵活变通。不同的小循环围绕一个大循环层层展开,最终推动企业文化的循环发展;VBRF循环呈渐进式上升趋势,每一次循环,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管理水平都较前次循环有所发展。
结论
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自己不断成长和走向成熟过程中,迟早都会完成一次VBRF循环,都要开展新一轮企业文化循环发展的历程,在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中展现企业文化生命轨迹,提升企业整体价值。任何一次企业文化的循环,都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企业文化轮回和重复,而是在更高起点上的企业文化发展和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动态发展模型,是符合企业文化发展本质规律的,是对传统企业文化研究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苍林。浅析依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9)
2.张怀琴。企业核心能力可持续发展之我见[J].太原科技,2008(9)
3.胡笑寒,万迪昉.组织混沌与组织文化变革及创新关系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
4.杨月坤。企业文化创新-企业创新的动力之源[J].工业技术经济,2007(12)
5.翁灿铭。路径依赖负面效应下的企业战略选择探究[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03)
作者:邓波 来源:《商业时代》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