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4164 1

[学科前沿]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79 个
通用积分
243.6094
学术水平
1037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若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单独依靠创新主体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应充分考虑到各项政策措施之间的依附和制约关系,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将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有机结合,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过程,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是指一项新工艺、新产品从研究开发到投入市场并进行应用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它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日益迫切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竞争意识和创新观念已深深地根植于企业家的脑海之中,许多企业都把“求新、求变”作为自身发展的法宝。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产出位居世界第5位,R&D投入占GDP的比例达到1.3%。其中,中国企业500强年度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45%,平均增长率为27.36%,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上报专利信息的298家企业共拥有授权专利73182项,其中发明专利18040项。
    从上面数字可以看出,近年来中国在加强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社会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科技创新工作仍面临着严峻挑战,主要表现为科技投入不足,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而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R&D在GDP中的比例都比中国的高,美国为2.79%,德国为2.33%,日本为2.99%;创新人力资源匮乏,每万人从事科技活动人员平均仅仅为43人;ZF对技术创新的宏观管理和微观调控系统尚未建立起来;科学技术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针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必须加以研究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中国科技经济的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强国的步伐。
    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成败与否取决于创新能力的高低,科学合理的评价企业创新能力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技术创新。评价创新能力需要有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而目前关于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研究并不多。曲国禹等(1999)从企业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技术创新实现三方面设计了3个指标类、17个指标项。王慧等(2008)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鲁虹(2006)在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因素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上构建了一套技术创新环境状况测评指标体系。刘晶(2009)仅从定量的角度出发,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包括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制造能力、营销能力4个方面。骆珣(2007)从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主体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的技能、技术系统的能力价值观等内容组成。但现有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片面强调企业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忽视ZF、中介机构和上下游厂商的作用,缺乏外部环境因素的评价指标;二是有的研究仅仅从外部环境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没有把企业技术创新所处的内外部因素结合起来考虑;三是有的研究仅仅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定量指标,但不够全面,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离不开定性指标。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根据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剖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快企业创新步伐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设计的思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活动。它是一种技术行为和商业行为的组合,是一个起始于科学研究与市场需求交互作用中的创新构思,通过新产品的设计、试制、生产而到达市场销售的系列活动过程。要全面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必须对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的过程及相关作用要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应该与技术创新的整体过程结合起来,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取过程为研究核心,综合考虑相应的影响因素。
    笔者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理论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三个方面:企业创新投入过程、企业创新转化过程和企业创新营销过程,这样就体现了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另外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离不开ZF及社会的支持,且对创新的外部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这一点是在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时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就需要重视外部环境支持能力。基于过程的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详见图1。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明确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这些因素对于创新能力的作用准则。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的界定和创新过程的解析,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营销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直接的因素和条件,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性和局部性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受到外部环境支持能力制约的,外部环境支持能力通过对各个内部因素的系统、综合、协同作用而影响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能力起到间接性和全面性的影响,是创新能力间接的因素和条件。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考核评价创新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关键一环。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创新绩效水平,就必须建立一套能科学合理反映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特征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确保企业创新评价结果合理的基础,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好坏。科学性原则要求设置的指标要有代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要尽可能突出指标的综合性功能,能够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规律和目标的实现程度,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做到各指标之间协调统一,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指标设计时应尽可能选取规范化的定量指标,对于确实无法量化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选取定性指标,但应确立统一的标准。同时要考虑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体系的设置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树,应选择那些能够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能够有效地测度和统计,利于操作和推广。
    3.导向性原则
    任何评价活动都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测度与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最大限度地发掘企业创新潜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顺利开展,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而,在指标选择和权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目标和重点,使得评价的结果能对技术创新工作起到导向和调控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功能
    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依据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经过反复考核和论证,构建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一个两层递阶决策模型的层次结构(见表1),第一层次为影响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四个指标类,第二层次为具体的指标项,包括22个指标。

    1.创新投入能力指标
    创新投入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强度和频率。投入能力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在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同时要注意投入要素的匹配问题,避免诸如“有人才没设备”或“有人才没资金”的情况发生。创新投入能力主要包括R&D经费投入强度、人均科技经费、科技人员比例、科研开发费用率、信息化水平等5个指标。
    2.创新转化能力指标
    创新转化是技术实现和产品形成的基础和支撑,是企业创新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企业的创新转化能力是指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的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性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形成快速、高效的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具体可以细化为6个二级指标:消化吸收率,科技队伍结构,工程技术人员比例,技改率,引进技术费用率,技术自主度。
    3.创新营销能力指标
    创新营销能力是创新产品能否通过市场检验的关键指标。营销能力不仅仅是指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的销售能力,还指研究市场,引导开发,通过顾客和竞争者的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从而提高成果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市场范围的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具体可以细化6个二级指标:万人申请专利量数(件),创新产品销售比例,新产品劳动生产率,新产品产值率,技术开发费用创收率,出口创收率。
    4.外部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支持程度。在中国,尤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从资金的支持到成果的转化,ZF在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将社会融资服务体系、ZF政策及支持力度、中介服务能力、与上下游厂商信息关联度等因素列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针对目前中国企业的现状,在综合评价企业创新能力时,外部环境支持能力指标的权重应该进一步加大。
    四、结束语
    笔者以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过程为出发点,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在设计指标体系时,采用的是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除部分指标的数据需要通过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向企业进行调查获取外,其余大多数指标的分析数据都可以直接从国家统计年鉴中获取。另外笔者增加了外部环境评价指标,进一步完善了评价体系。根据上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取适当的方式确定每项指标的权重,同时选择科学的评价方法,以此对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进而指导ZF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参考文献:
    [1]赵鹏。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3)。
    [2]曲国禹。对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1999,(1)。
    [3]王慧,康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5)。
    [4]鲁虹。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测度指标体系的研究[J].现代情报,2006,(3)。
    [5]刘晶。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9,(3)。
    [6]骆珣。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管理科学2007,(9)。
    [7]RiddelM,SchwerRK.RegionalInnovativeCapacitywithEndogenousEmployment:EmpiricalEvidencefromtheU.S.[J].TheReviewofRegionalStudies,2003,33.
    [8]孙丽杰,刘希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4)。
    [9]杨智勇,覃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8,(7)。
    [10]孟庆伟,安会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系统结构[J].科技管理研究,2000,(2)。



作者:刘海云 来源:《经济与管理》2010年第6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 体系建设 评价指标 创新能力 系统工程 知识经济 关键词 生命线 创造性 技术创新论文 技术创新管理 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基金

沙发
yangtoude 发表于 2010-9-28 10:52: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请问作者是谁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