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15605 149

[转]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获2010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480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2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475 点
帖子
32240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01109/14048923997.shtml

新浪财经讯 2010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最终评选结果公布,整体改革理论最终获得评委会认可。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为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的获奖人。
  经192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经济院系和研究机构负责人、主要经济和学术媒体负责人以记名投票方式评选,以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作为主要贡献人的“整体改革理论”高票当选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吴敬琏(右)接受奖项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经济理论界对改革开放以年来我国经济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盘点。2008年以杜润生及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作为主要贡献人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获得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09年以厉以宁作为主要贡献人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获得第二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吴敬琏签字确认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我国第一个由经济学界以学术民主投票并公开计票的方式进行评选的经济学大奖,其宗旨是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每年评选出一个经一段时间检验的原创性经济理论,获奖理论将得到由泰康人寿提供的50万元奖金,这是目前国内奖励金额最高的经济学奖项。
  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经向经济学界公开征集候选经济理论,进行了两轮评审专家投票,以透明公开的程序评选出最终获奖者。“整体改革理论”得票数名列第一,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为该理论主要贡献人。
  11月4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委会代表、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毛振华教授一行专程拜访吴敬琏先生,在介绍了本届创新奖评选情况后,正式送达了获奖通知书。吴敬琏先生代表整体改革理论研究团队愉快地接受该奖项。至此,“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0)”正式产生。
  获奖的“整体改革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它主张推进配套改革,在搞活企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换等方面相互协调,对构建市场经济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获奖者吴敬琏、周小川、郭树清等人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得知评选结果后,吴敬琏先生表示,这个荣誉是属于中国经济学家群体的,也包括我们这个团队的海内外近百位经济学家,除了奖项中提到的三位,还有楼继伟、李剑阁、刘吉瑞、邱树芳、刘世锦、钱颖一等,还有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他强调这个理论的认识也不是尽善尽美,还要不断发展,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来答谢各界对我们的厚爱。吴敬琏先生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的举办,表示充分的肯定,希望社会鼓励经济学家的独立思考,鼓励经济学家的创造性,使我们的经济学家为中国人民、甚至为世界人民做出贡献。
  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将于11月20日举行颁奖典礼并举行以“经济转型与发展”为主题的2010年度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经济理论创新奖 中国经济理论 中国经济 理论创新 经济理论 吴敬琏 周小川 创新奖 郭树清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eros_zz + 100 + 100 二日最佳,3Q
ruiqwy + 100 + 1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vjbzb + 1 + 1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沙发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1-15 11:47: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获奖学者:



吴敬琏


周小川

郭树清

候选理论:整体改革理论(协调改革理论)


  一、候选理论名称
  整体改革理论(协调改革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
  吴敬琏、郭树清、楼继伟、刘吉瑞、周小川、李剑阁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
  投票揭晓前保密
  四、理论概述
  传统体制的根本特征是采用行政命令和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两大缺陷,即信息不全和动力缺乏,因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仅凭“放权让利”或“强化刺激”等措施是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的。必须采用市场机制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才能克服传统体制在信息机制和动力机制上的缺陷,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该体系由三大要素组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故经济体制改革也必须三方整体推进、配套进行。同时,重点进行原材料和能源价格、税制、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方面的配套改革。
  五、推荐理由
  从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4年10月中央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央对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并没有形成什么方案。经济改革基本上是局部的、零敲碎打的和自发式的。1985年前后,鉴于单项突进的改革的严重缺陷,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波动。国内经济学家针对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经济过热和需求膨胀等问题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探索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以吴敬琏为代表的部分经济学家对是否应该继续沿着“放权让利”方向前景持有怀疑态度,认为在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突出矛盾,或者说因其改革上的不协调、不配套而出现的某些消极后果,与改革不系统、不配套有关。救治之策在于推进配套改革,在搞活企业、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模式转换等方面相互协调,从而使新经济体制的主要支柱较快地建立起来。他们主张**进行价税财联动的改革,在商品流通上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并参加了1986年国务院领导提出的“价、税、财配套改革”的方案设计工作,成为与“企业改革主线论”主张不同的“整体改革论” (或“协调改革论”)的主要代表。“整体改革论”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改革理论讨论和方案设计中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流派之一。
  以吴敬琏为代表的“整体改革论”的意见被“七五”计划建议所吸取,从而有了国务院领导在1986年初对“七五”前期的配套改革所作的相关部署。尽管后来终因这种主要靠**自己推动的改革各部门阻力太大而搁浅,但是该理论不仅自成学派,而且确实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产生了较大影响。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郭树清、刘吉瑞和邱树芳,《全面改革亟需总体规划——事关我国改革成败的一个重大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5年第1期。
  2。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和李剑阁,《以改善宏观控制为目标,进行三个基本环节的配套改革》,《<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特刊•经济形势与改革对策专辑》,1986年2月。
  3。吴敬琏,《经济机制和配套改革》,《红旗》,1986年第5期。
  4。郭树清、楼继伟、刘吉瑞,《关于体制改革总体规划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6年第35期。
  5。吴敬琏,《经济改革问题探索》,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
  6。周小川、冯艾玲,《避免循环往复,争取改革的实质性进展》,《经济研究》,1987年第5期。
  7。吴敬琏、周小川、楼继伟、李剑阁等,《争取尽快地走出相持阶段,开创改革的新局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整体设想》,《国务院经济技术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87年第16号。
  8。吴敬琏、周小川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局势与选择——整体协调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几种实施构想》,1987年12月在国家经体制改革委员会组织的一次改革思路研讨会上的发言提纲。
  9。吴敬琏、周小川,《中国经济改革的整体设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0。吴敬琏,《市场取向•整体设计•发展与改革协调——关于加快改革的几点思考》,《科技导报》,1992年第6期。
  11。吴敬琏、周小川,《对近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整体性设计》,《改革》,1993年第6期。
  12。吴敬琏(1985),《单项推进,还是配套改革》,《吴敬琏自选集》,书海出版社,2004年4月。



——————————————————————————————————————————
——————————————————————————————————————————
——————————————————————————————————————————

2010年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其他候选理论
1.价格双轨制理论
2.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理论
3.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
4.过渡经济学理论
5.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设想和跟踪研究
6.实行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理论
7.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理论及实施方案
8.人民币汇率改革理论
9.经济结构理论
10.产权理论的边际创新
11.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理论
12.中国民营化理论及对策
13.二元城镇化发展理论



[具体介绍在后续各楼]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藤椅
revedumonde 发表于 2010-11-15 11: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的评奖,唉,算了吧。

使用道具

板凳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1-15 11:56: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厉以宁




厉以宁: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获2009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获奖的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它对国有企业股份制的推行,以及证券市场的培育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建立奠定了重要基础,对所有制改革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获奖者厉以宁长期致力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

获奖理论详细信息:
 一、理论名称: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理论
 二、主要贡献人候选人(按姓氏笔画排序):厉以宁、吴稼祥等人、曹凤歧
 三、推荐人/推荐机构:稍后公布
 四、理论概述
  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揭示的是企业的资本结合形式,体现着企业的法律形式。就股份制企业自身的性质而言,它不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性质,也就没有姓“社”姓“资”的问题。股份制从其起源来看,既不是产生于资本主义,不是产生于社会主义,而早在古罗马时期就有了股份制的原始形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讲明,股份制的出现是生产规模的扩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作为一种不具有特定社会经济性质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所反映出来的社会经济性质,不是它本身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一定的所有制形式赋予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决定因素做了进一步的扩展,既不再强调扩股权,只要求有国有资本和集体资本的参股。
  我国的国有企业制度安排具有特殊性,它不仅要承担其他企业所应承担的经济职能,还要承担国家赋予的必须承担的社会职能,成为**调控经济运行的工具。正因如此,国有经济必须进行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这种转型在单一国有股权的制度安排下相当困难。所以,除了极个别企业实行百分百国有外,绝大多数国企都应从单一的国有产权转向股权多元化,形成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通过混合所有制企业这一制度安排,一方面使企业注重不断提高经济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控股“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或实行“金股”制度,保证企业完成**赋予的特殊职能。在国企改制完成后,股份制就成了国有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改革包含两个层面的改革,一个层面是企业产权制度层面,另一个层面是证券市场层面。企业制度改革层面的股份制改革,就是把原来的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国有企业改造成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国家作为所有者控股、经理层作为经营者管理企业的股份制企业(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后者与前者的不同就是可以公开发行股票)。在此基础上,有选择、有条件地推动一部分股份制企业成为大众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大众发行股票,发挥股票市场的融资功能,接受大众股东的监督。借助股份制,国有资本增量问题迎刃而解,而存量部分,原有企业通过固定资产核定价值折成股份完成改造。再通过出资人制度,设立国有资产的管理部门对国资履行监督考核和保值增值的职能。股份制改革以及1992年后有限责任公司法律的相应配套,使得出资人和企业,资产和财产边界划分开来,将原本地位极其特殊的国家、国企也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的一部分而慢慢接轨,使其作为出资人,与民营资本、外资一样按照同样的市场规则参与游戏。
  五、推荐理由
  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87年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经营承包制之后,在最初的企业改革理论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着企业改革实行承包制还是股份制的争论,形成了经营权主导改革和产权改革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和理论演化方向。围绕承包制所展开的种种理论争论和分歧始终存在,在承包制发展的后期已经变得非常激烈。这种争论和分歧的实质在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是继续沿着承包制的方向前进,进行经营权改革,还是推行股份制,变革产权制度;承包制是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过渡形式,还是目标模式。
  股份制从提出便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严重阻碍,股份制改革迟迟没有能够在国有企业中广泛实行。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凡是触及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改革理论和政策建议,都会引起意识形态领域感情异常激烈的尖锐争论,而这些争论的核心都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股份制问题上的争论,不仅肯定了社会主义也可以采用股份制,更为重要的是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打开了一条通道。由于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和承包制本身的种种缺陷,促使人们从更深层次来思考经济体制改革,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才是走出困境、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关键、基石。产权概念的提出,一方面把过去对所有制问题的研究深入到了微观层面,细化为具体的企业财产组织形式问题;另一方面又在某种程度上避开了所有制这个与意识形态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概念,从而为所有制改革理论的研究拓展出了新的空间。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公有制实现形式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研究获得了长足进步。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把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才真正迈开了步伐。
  六、文献与材料目录
  1.厉以宁,1980年,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和国家劳动总局联合召开的劳动就业座谈会上的发言(《厉以宁:被耽搁的股份制》,《经济观察报》,2008年5月5日)。
  2.严斯茂,《社会主义股份公司初探》,《经济研究》,1984年,(12)。
  3.曹凤岐,《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4.曹文炼,《全民所有制大中企业股份化的探讨》,《经济研究》,1985年,(8)。
  5.吴稼祥、金立佐,《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一种思路》,中国:发展与改革,1985年,(10)。
  6.世界银行1984年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主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年。
  7.吴稼祥、金立佐,《要以新的战略思想改革国家经济职能》,《世界经济导报》,1985年3年11月(6)。
  8.童大林,《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人民日报》,1986年8月18日。
  9.厉以宁,《我国所有制改革的设想》,《人民日报》,1986年9月26日,(5)。
  10. 厉以宁,《论股份集资的管理》,《经济日报》,1986年10月11日。
  11. 厉以宁,《所有制改革和股份企业的管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1986年,(12)。
  12. 刘诗白,《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经济研究》,1986年,(12)。
  13. 厉以宁,《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
  14. 厉以宁,《补课、趋同还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理论版), 1988年,(l)。
  15. 厉以宁,《股份制是明确企业财产关系的最好形式》,《红旗》,1988年,(1)。
  16. 厉以宁,《价格改革为主还是所有制改革为主》,《金融科学》,1988年,(2)。
  17. 刘诗白,《再论社会主义股份制》,《改革》,1988年,(3)。
  18. 吴稼祥、钟朋荣,《寻找承包制走向股份制的桥梁》,《瞭望》,1989年Z1期。
  19. 厉以宁,《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科技导报》,1989年,(1)。
  20. 曹凤岐,《再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21. 厉以宁,《产业结构调整的国内资金来源》,《学术研究》,1989年,(2)。
  22. 厉以宁,《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
  23. 曹凤岐:《中国企业股份制的理论与实践》(第一版、修订版),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年、1993年。
  24. 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
  25. 曹风岐,《三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3期。
  26. 曹凤岐,《国有企业改革难点与对策——四试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
  27. 曹凤岐,《改进与完善我国公司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五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28. 曹凤岐:《股份制与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年。
  29. 曹凤岐,《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与并购——六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30. 曹凤岐,《中国企业集团的组建与管理——七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1. 曹凤岐:《股份经济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 曹风岐,《论国有股减持与流通——八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3. 曹凤岐,《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研究——九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34. 曹凤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权激励研究——十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报纸
wy2003b 发表于 2010-11-15 11:58: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理论厉害啊,整体改革理论。

使用道具

地板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1-15 12:02: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杜润生



2008年11月23日,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最终结果揭晓,杜润生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以88票赞成的高票获奖。
  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发起和组织的这次评奖,是我国第一个由经济学界以学术民主投票并公开计票的方式进行评选的经济学大奖,也是经济理论界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我国经济研究成果的一次梳理和盘点。
  从今年4月开始,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经过半年的评选过程,先后进行了两轮评审专家投票,全国148位经济学家、著名大学经济院系主要负责人、主要经济和学术媒体负责人以记名通信投票的方式,对11个参选经济理论及其主要贡献者候选人进行了表决,组委会进行了公开计票,北京市方正公证处对计票过程进行了现场监督公证,以透明公开的程序评选出最终获奖者。11月29日将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并举行以“改革开放三十年:回顾与展望”为主题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宗旨是推动经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每年或两年评选奖励一个经一段时间检验的原创性经济理论,由泰康人寿提供的奖金额达到50万元人民币,是目前国内奖励金额最大的经济学奖项
  获奖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最具代表性的经济理论之一,对农村改革和发展乃至整个经济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获奖者杜润生长期致力于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是中国当代有重要影响的农村经济专家。
        杜润生先生,1913生,山西省太谷县人。1950年代到1960年代先后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秘书长、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秘书长兼国务院农业办公室副主任,参与过新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包产到户试验。改革开放以后历任国家农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兼任中国农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长、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名誉教授等职,主要负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杜润生先生是党内最资深的农村问题专家之一,他被公认是有深刻影响的1980年代中国农村改革政策制定的核心人物之一。1980年在中央长期规划会议上,他提出先在贫困地区试行包产到户,并根据中央精神,主持起草了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重要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之父”。主要著作有:《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中国农村的选择》、《中国农村制度变迁》、《杜润生文集》等 。
  在杜润生先生的倡导下,从1979到1980年,几十名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机关干部、研究生和大学生,成立了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简称“农发组”)。农发组的主要成员在改革初期深入农村进行广泛调研,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第一手农村调查数据,形成了著名的安徽、甘肃、四川一些试行家庭联产承包的调查报告,并发表了大量有关包产到户的论文,这些报告和论文在当时取得了巨大反响,为中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在这种制度下,土地所有权仍属集体,农户只有使用权,实行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适度分离、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仍然是公有制经济,并没有改变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它坚持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坚持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核心是一个“包”字,因此在实践中人们常称之为“包产到户”或“包干到户”。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所谓“包产到户”是指分配功能仍由集体行使,农民收获后将产品全部或部分交给集体,由集体根据承包任务完成情况分配;而“包干到户”则是指农民只需完成上交任务,其余产品都归自己支配,按照群众的说法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结束了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开创了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新阶段,对整个中国经济的改革也起到了推定性和示范性的作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就是对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系统总结和阐述。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7
xjchera 发表于 2010-11-15 12:13: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哈,了解了,学习了。
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畅游!

使用道具

8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1-15 12:14: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简介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是一项旨在推动经济科学的创新与进步,鼓励原始创新性成果的涌现,促进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性研究的学术性、公益性的专门奖项。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每年(或两年)评选一届,对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中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理论进行重奖,该奖项以经济理论贡献为根本标准,主要奖励已经经实践检验的关于中国经济的重大经济理论,每次奖项只奖励一个经济理论,奖金额为五十万元,是目前国内金额最大的社会科学类的奖项。
2008年11月,杜润生和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论获得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评选采取专家推荐、广泛参与、公开评选的方式进行。这将是第一个由经济学家广泛民主推选、社会公众投票参与,近200位重要的经济学家最后评审投票表决,公开评选出来的经济学大奖。

中国经济理论创奖主办单位介绍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由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等五家单位发起设立并组织。2009年起,增加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为共同主办单位。
  “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由主办单位代表和其他有关人士组成,秘书处设在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由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负责具体实施工作。
以下给各主办单位详细信息:
  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
  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全称“北京市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前身为1996年成立的董辅礽经济科学奖励基金。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基金会管理条例》,于2004年12月31日正式注册为独立法人机构——北京市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是以“推动经济科学的创新与进步”为宗旨的非公募基金会,业务主管单位是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登记证号:0020005,组织机构代码:76990322-5。原始基金数额200万元人民币。基金会法定代表人为理事长毛振华。
  基金会的业务范围包括了评奖教、学、研成果,资助、组织学术活动,开展教育培训、考察交流、出版等活动,以及其他推动经济科学创新与进步的公益事业。
  从董辅礽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开始,基金会(包括奖励基金期间)已经持续运行了十二年,开展了多项经济学公益活动,累计公益支出几百万元,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基金会资助了多个经济研究和学术交流项目,编辑出版了多部经济学术著作或论文集,并在高等学府设立奖励,奖励在经济学研究与教育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经济学人才逾二百人次,其中不少人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优秀学者或经济界的栋梁。
  自董辅礽经济科学发展基金会成立(包括奖励基金期间)以来,基金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获得了关心支持中国经济科学建设和发展的机构和个人的大量捐赠,基金会持续十二年规范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和管理经验,财力也大幅提升,成为国内财力最雄厚的经济学基金之一。
  基金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合组织设立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和“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是基金会永久性学术公益项目。
  基金会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56号招商国际金融中心C座14层(100031),联系电话:010-66420700,66427788,传真:010-66420288,电子邮箱:dfrfund@dfrfund.org.cn,网址:www.dfrfund.org.cn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立于1978年,是经邓小平、叶剑英亲自批准设立的直属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也是我国第一所研究生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经过近30年的实践,研究生院已初步形成了从招生录取到研究生教育和培养、学位授予以及海外留学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和同等学历申请学位等一整套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体制机制,建立起了适合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特点的“集中办院、按所设系、分片教学、统一管理”的办学模式。
  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立以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直接领导下,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教授资源,研究生教育和培养事业获得了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生院下设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学位委员会等,现有6个教学研究部、38个教学系(即中国社会科学院按研究所分别设立的35个教学系和国家发改委设立的投资经济系、国家语委设立的语言文字应用系、建设部设立的城乡建设经济系等)。其中经济学教学研究部有经济系、工业经济系、农村发展系、财政与贸易经济系、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城乡建设经济系、投资经济系、城市发展研究系、人口与劳动经济系、金融系、**管理与公共政策系等十一个系。全院现任国内外著名的博士生导师436名、硕士生导师495名,出版和公开发表了大量有重要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为我国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设置最完整的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87个,自主设立硕士授权点5个,还有公共管理硕士和法律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生1600多人(其中留学生100多人)。到目前为止,研究生院共培养并授予博士学位研究生2000余人、硕士学位研究生近4000人,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员。这些高级专门人才学成分赴祖国各条战线并迅速成长为国家经济建设、理论建设、学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目前,全院上下正在治理、经营、建设和发展好研究生院的总方针指导下,按照“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的总要求,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加强教学科研和管理两支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校园建设、教学与重点教材建设和育人工程等三大工程为重点,努力开创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新局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任院长为周扬、温济泽、胡绳、江流、浦山、方克立、李铁映、武寅,现任院长为刘迎秋。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85年,其前身是始建于1912年的北京大学经济学系,是中国高等院校中建立最早的经济系科。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是其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一批学养深厚、享誉国内外的老一辈学者,又有众多锐意进取、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目前教授22位,副教授28位,讲师17位,在站博士后32位。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等6个本科专业,7个硕士学位点,6个博士后学位点,一个国内成立最早的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和12个研究机构。2005年,经济学院共有学生8000多人,其中博士生81人,硕士生286人,本科生748人,留学生119人,研究生课程班学生600人,成人教育部学生6000多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目标是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好的,并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学院。目前,经济学院在院长刘伟教授的带领下,正积极加强学院的软硬件设施,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向着未来的辉煌目标大踏步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成立于1998年,其前身可以溯源至1946年华北联合大学设立的财经系,1947年改称经济学系。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命名后,于1956年重建经济学系,1957年成立世界经济教研室,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宋涛教授先后任经济学系主任和名誉主任,吴大琨教授任世界经济教研室主任。六十多年来,经济学院始终走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研究的前列。现任院长为杨瑞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是其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在全国享有盛誉。这里是全国第一批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世界经济学等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一批建立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首批建立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并在评估中列全国第一;中国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率先跻身国家百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在国内率先获得理论经济学博士学位一级授予权。目前,经济学院下设经济学系、国际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系和经济学研究所。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2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国民经济学等3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世界经济学等1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个国家百家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和1个“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这里创造出大批高质量、具有重大影响的优秀科研成果,在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引进与研究外国经济思想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以及创建中国经济学学科体系、探索改革开放的理论与政策、培养经济学理论和实践人才等方面,始终保持在国内的领先地位。2004年,在由国家教育部评出的全国80个一级学科排名中,以经济学院所属学科为主体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五个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位。2007年,在教育部正式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审排名中,经济学院在全国经济学科中排名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现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企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等10个博士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际贸易、企业经济学、网络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等11个硕士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国民经济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1个“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学院在建国家“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经济学的建设与发展”、“985工程”重点项目“中国经济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群英荟萃,大师云集,拥有一批全国一流的老中青结合的教育团队。他们中既有宋涛、卫兴华、胡钧、杜厚文、胡乃武、吴易风、高成兴、刘成瑞、魏权龄、刘起运等老一辈著名经济学家和学界宿耆,也有以林岗、杨瑞龙、黄卫平、黄泰岩、方福前、顾海兵、雷达、刘凤良、张宇、郑超愚等中青年专家为代表的新一代学术中坚,还有刘元春、周业安、李军林、杨其静等青年学术带头人。学院现有在职教师共有专任教师101人,其中教授45人,副教授42人,博士生导师45人。拥有博士学位的82人,占在职教师总数的82%,具有海外学位的教师17人。拥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1人,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人选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8人,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9人,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专家或主要成员7人。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结纳四海,贯通中西。目前已与欧美日澳等世界各地的许多大学建立了学术联系。经济学院还聘请了斯蒂格利茨、蒙代尔、泽尔滕、斯特恩等诺奖得主和著名经济学家为名誉教授,聘请了马凯、朱之鑫、李德水、魏礼群、刘鹤、宁吉喆、曹远征等一批**官员和国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同时,经济学院还与国内外企业、银行、证券、高校、研究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面向崭新的未来,学院将弘扬“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人大精神,进一步发扬传统,追踪现代,不断创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与教学模式,以一流的科研、一流的教学、一流的管理,培养一流的经济学人才,保持经济学科在全国高校的领先位置,在“创建世界一流经济学院”的进程中创造新的辉煌。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9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1-15 12:19: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坐落在美丽的珞珈山麓、东湖之滨,前身为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自强学堂”设立的“商务门”,1928年设立武汉大学经济系,1985年设立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国内历史悠久的经济学、管理学高等学府。武汉大学经济研究所是其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
  学院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门类。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世界经济和西方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学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一百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发展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发展是“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设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金融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是湖北重点学科。学院现设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15个博士点;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金融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产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金融工程、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20个硕士点和工商管理硕士(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会计学硕士(MPAcc)、工程硕士(项目管理MPM)等4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点;学院设有18个本科专业(方向)和5个本科教学试验班。
  学院现设8个系、4个研究所及若干研究中心,设党政办公室、科研外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本科教学管理办公室、研究生教学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图书分馆、实验中心和《经济评论》杂志等机构。30000平方米的新办公室大楼已于2005年7月正式投入使用,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学与科研提供了现代化的办公条件。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46人,教师中有教授90人(其中资深教授1人,博士生导师72人),副教授7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70%,68%的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正朝着年龄合理、结构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的目标迈进,中青年教师正逐步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力量。
  学院现有各类在读学生1316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30人,硕士研究生2287人,硕士专业学位学生2200人,全日制本科生3082人,继续教育类学生5061人。学院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经济、管理专门人才。许多校友在政界、学界、工商金融界取得了突出成就,涌现出张培刚、董辅礽、胡代光、李京文、谭崇台、刘诗白、何炼成、田源、辜胜阻、陈东升、毛振华、杨凯生等一大批杰出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是国内历史最悠久、最早开办管理学院的高等学府之一。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通大学重建管理学院。1996年,美国安泰国际集团出资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管理学院,于2000年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2006年3月,学院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院建有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设市场营销系、运营管理系、组织管理系、会计系、管理科学系、管理信息系统系、会展与旅游管理系、经济系和金融系,以及系统工程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所、交通运输研究所、市场营销研究中心和现代金融研究中心等30个研究机构,建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二个博士后流动站。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8名,其中教授5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43名),副教授70名,78.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现有本科生1536名,硕士生597名,博士生341名,博士后37名,MBA学生1300余名,EMBA学生780余名,外国留学生200余名。
  交大安泰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管理人才。同时注重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国际、国内企业和机构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以其独特的风格,力争成为“国内领先,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管理教育机构。
  目前,交大安泰已经正式通过AMBA、EQUIS两项国际认证,并正在积极申请AACSB认证。
  近几年,学院MBA、EMBA项目均取得长足发展,在英国《金融时报》2008全球MBA项目排名中,交大安泰MBA项目位列全球第41位。2007年至2009年期间,交大安泰EMBA项目连续三年位列“中国市场最具领导力EMBA”项目第一位。
  学院还先后承接和完成了一批国家纵向和企业咨询项目,包括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高技术计划等重要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也每年递增,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数量逐年增多,公开出版的教师专著数量也逐年上升。近五年来有2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或省部级奖励。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10
滕文川 发表于 2010-11-15 12:21: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中国的奖,啥时候能得到世界的认可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