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1999 10

[转]财经年会2011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47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1.刘鹤:“十二五”开好局需重视三大问题
2.林重庚:定义国有企业需重新审视
3.吴敬琏:转变**职能是“十二五”规划关键
4.尚福林:股指期货圆满开局
5.马丁-雅克:中国崛起需谨慎耐心 时间站在中国这一边
6.钱颖一:法治是稳定市场经济的基础
7.刘鹤: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打造新的市场大国
8.哈继铭: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犹存
9.曹远征: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
10.乔纳森-安德森:新兴市场的通胀是可控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输入型通胀 股指期货 国有企业 全球经济 新兴市场 年会 财经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沙发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1: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刘鹤:“十二五”开好局需重视三大问题

追求较高增长速度的行为如果过度的话,往往会产生负面共振的影响,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宏观经济系统性风险

【《财经》记者 陈燕】“新的五年规划开局之年,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追求较高增长速度的愿望非常强烈。但这样的行为如果过度的话,往往会产生负面共振的影响,造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宏观经济的系统性风险。”2010 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演讲中表示。
刘鹤强调,目前全球需求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国际市场复苏比较缓慢,很多国家都在力求增加传统的产能和扩大出口。国内一些行业和领域产能过剩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如果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盲目扩大产能,就会使原有的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也会使实体经济对货币供应的需求“非正常”扩大,这样不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要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刘鹤认为,需要特别重视以下三大问题:
第一,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总体上来看,“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但是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和改革开放初期全球生产力转移所提供的历史机遇,这两种机遇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上次机遇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所造成的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生产能力,而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抓住了此机遇并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而这次机遇则是在全球总需求出现萎缩和中国市场加快扩张的背景下,中国形成创新发展模式和努力成为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历史机遇。
因此,我们应该理性分析两次机遇的重要区别,既要保持和提升传统制造大国的优势地位,又要通过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成为新的市场大国,用“制造大国”和“市场大国”这两个优势,来支撑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要重视规划的目标设定,坚持内需和消费导向。中央“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改善民生,作为规划目标的逻辑起点。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最终消费需求,而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的目的和源泉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所以,必须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消费对投资的导向作用。
通过加强教育,提高劳动者对市场竞争的适应能力;通过扩大就业和完善创业环境,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通过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公共服务体系,来改善人民群众的消费预期;通过完善和提高供给体系的条件、效率、弹性和质量,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增加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因此,我们必须防止在增长速度方面盲目攀比,防止借‘十二五’开局盲目地扩大规模,走粗放生产的老路,防止各种不正常的短期行为,切实把开局之年的工作重点转到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刘鹤表示。
第三,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是一场重大的改革,为了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改革的进程,努力构建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利益轨道,特别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加快转变**职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扩大非公有经济的市场准入。“与此同时,要特别注重,准确地界定**和市场的分界,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力争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取得新的进展。”刘鹤表示。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藤椅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1: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林重庚:定义国有企业需重新审视

目前中国面临的政策问题是,不能仅通过短期行为或单一政策工具来处理

【《财经》记者 方璐】“目前中国面临的政策问题是,不能仅通过短期行为或单一政策工具来处理,”北京凯恩克劳斯经济研究基金会关于“从国际视角看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研究项目联合主任、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任总裁、世贸银行中国首席代表林重庚说。
林重庚是在12月17日在京举行的“2011:预测与战略”《财经》年会上,做出如上表述的。他认为,**机构必须具备分析能力,开发出全面政策情境来作为决策的基础。
林重庚分析,平衡行政、市场之间的关系,能取得更高效的成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实施的要点是,将规划目标转换为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能直接或间接指导发展过程。而政策,其形式应当是“持续、和谐的一揽子”,并不能单独实施。因此,需要在**内部,形成自己的规划并加以协调。
林重庚认为,国企的经营范围以及其功能、财税制度、**角色及能力等对于**加深改革而言很重要。
“国企仍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发展力量,”林重庚说,“国企固定资产是私营部门三倍多,其盈利能力也高于私企。”他强调,“什么样的企业、产业,真正需要我们‘国有’拥有,要进行重新审视”。
林重庚认为,任何国家以及历史上都无此先例——多工业领域为国企垄断。中国经常强调,要促进国企增长,使其在全球经济中处于主导地位。实际上,在其他国家,为**所拥有的企业,便不允许其进入国外市场参与竞争。
“国企盈利都应交给国家,这些盈利,通常直接支付给国家预算,或通过某个基金进行支付。所有国企盈利都应交给国家做预算,应该百分百交给国家,只是出于某些特别原因,才能保留自己的盈利,”林重庚说。
他强调,国企保留的盈利规模与其支付给国家的预算,相较而言差别巨大。他分析称,对于国企而言,其净收益占GDP的15%—17%,占中国整个财政收益GDP20%。如有境外收益,则占据25%;如果国企支付给国家预算,财政收益将增加25%—30%。
林重庚认为,国企收入“没有支付给国家预算”,因此这一部分的钱可以与国家花在基础教育、健康方面的有限预算之间的对比值得关注。
此外,林重庚还强调,当前财政系统中存在一个核心问题是,**在财政系统方面,“没有足够措施,使大家负起社会责任”。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板凳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2: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吴敬琏:转变**职能是“十二五”规划关键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的职能,角色转换是实现“十二五”计划关键中的关键

【《财经》记者 刘玥】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的职能,角色转换是实现“十二五”计划关键中的关键。
2010年12月17日,《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吴敬琏在““十二五”课题与**职能转变”一节发言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十二五规划’的最大特点就是,明确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这五年经济发展的主线,也是经济工作的主线”,吴敬琏表示。
吴敬琏称,落实规划、实现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关键是在找到有效的执行手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落实计划的主角是**。**执行落实计划有两个主要抓手,一个抓手就是物资分配计划,一类物资、二类物资都是按照指令性划分,主要物资由指令性进行划分。另外一个抓手就是投资分配,投资项目确定,投资资源分配,这些都是由计划确定的。**是一个资源基本配置者,所以可以实现自己计划规定的目标。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个情况发生了改变。计划不再分配物质资源、分配投资,不再是一个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而是向社会提供全面的、长远的信息,是一种预测性的计划。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制度,**正确的产业政策为辅,而这个产业政策在市场制度条件下起作用。
吴敬琏指出,各级**领导,还是习惯于用原来的手段去执行规划、执行计划,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如直接插手建设项目,直接指定技术路线,直接安排信贷,直接提供土地;设立各种各样的审批制度,违反了行政许可法审理行政可;对本地企业,或者自己所确定的企业,实行政策倾斜,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此外,价值体系,生产资料价格、资源价格,仍然采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定价,而且是一般定价偏低。因此,实现**职能转变就变成了一个关键中的关键问题。
吴敬琏呼吁,**职能转变最重要的事情是两条,一条就是提供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价格不至于大幅度波动的环境。另外一条,提供好的制度环境和企业的经营环境。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报纸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2: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尚福林:股指期货圆满开局

截止到11月底,股指期货累计成交4128.42万手,成交金额36.67万亿元,实现了顺利开局、平稳运行的目标

【《财经》记者 苏娜 】“2010年股指期货实现了顺利开局、平稳运行的目标。”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2010 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尚福林说,即将过去的2010年是新世纪[26.30 -1.16%]以来,我国经济工作最为复杂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内外环境的复杂深刻变化,中国证监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分析、准确把握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机遇,继续夯实市场运行基础,稳步推进改革创新,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全面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为“十二五”开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尚福林表示,证监会注重抓住并用好机遇,稳步推出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重大改革。今年四月初推出了股指期货,截止到11月底,股指期货累计成交4128.42万手,成交金额36.67万亿元,实现了顺利开局、平稳运行的目标。
证监会今年还稳步启动了扩大融资融券试点的工作,截止到11月底,已经有25家证券公司获批试点,融资融券交易金额累计901.26亿元。
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使市场有了做空机制,恢复了市场的信誉交易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市场机制。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地板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2: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钱颖一:法治是稳定市场经济的基础

“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不然经济发展不可能持续、稳定。”

【《财经》记者 要雪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表示:“一个稳定的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法治基础之上,不然经济发展不可能持续、稳定。中国的经济总量与十年前相比确实有了巨大的发展。这使得建立市场的法治基础变得更重要。”
2010年12月17日,《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钱颖一在““十二五”课题与**职能转变”一节发言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钱颖一上述表示,看世界情况,至少目前还没有国家在进入中等收入之后,而没有健全法治的先例。我们正在进入中等收入阶段。法治对于进一步持续经济增长,特别是在中等收入之后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当前中国整体经济水平不太高,高速增长潜力非常大,所以我们能够支付起制度不健全带来的成本。但是中长期来,中国必将进入中等收入水平,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到那时经济的增速也一定会放慢。因此,要想再继续、持续经济发展,仅仅靠目前这样的**与市场关系是不够的。
其次,用长期眼光看问题,要做一些眼前成本高、将来收益多的事情。一个好的改革,虽然眼前投入成本很大,但是它会使将来经济发展的边际成本变小,法治建设就是这样的改革。法制建设从短期来看确实成本较高,但是从中长期来看,法治的建设、建立会大大减少将来的交易成本,最重要的成果是带来产权的安全性、社会的稳定性,以及创新的活跃性。
钱颖一认为,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是大势、方向和全局的问题。**干预在短期的好处容易看到,长期是否能够持续这些好处则不那么显然。法治基础有限**概念在中华文化中缺少,依法发展经济更是创举,但是华人地区香港、新加坡在法治建设上的成功,“使得经济腾飞给我们开放了先例,因此我们应该有信心。”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7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3: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刘鹤: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打造新的市场大国

刘鹤认为,应警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宏观经济系统性的风险

【《财经》记者 方璐】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认为,应警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宏观经济系统性的风险。
2010年12月17日,《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刘鹤在““十二五”课题与**职能转变”一节发言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刘鹤表示,目前,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市场复苏速度比较缓慢,许多国家都在力求增加传统产能和扩大出口。国内一些行业和领域“产能过剩现象比较严重”。
刘鹤指出,如果在“十二五”期间继续盲目扩大产能,就会使原有供需矛盾更加尖锐,也会使实体经济对货币供应的需求非正常地扩大。“这不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他说。
刘鹤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很多产业面临新的技术突破。国际金融危机使各种不确定性增加,如果采用传统生产方式继续扩张,将“不但会遇到资源、环境的强烈约束,而且还会面临生产函数和技术标准变化引起的风险”,此外还可能造成平衡国际收支方面的新困境。
基于以上分析,刘鹤在会上提出三大需要重视的问题。
他表示,第一,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如今外部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与改革开放初期全球生产能力转移所提供的历史机遇“有很大区别”。
区别在于,前者机遇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上升所造成的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生产能力,后者机遇是在全球总需求出现萎缩和中国市场加快扩张的背景下,对中国形成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努力成为国内市场规模并位居世界前列国家的历史机遇。
“我们应理性分析两次机遇的重要区别,既要保持和提升传统制造大国的优势地位,又要通过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成为新的市场大国,”刘鹤说,“用制造大国和市场大国这两个优势,来支撑中国的和平发展,并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二,应重视规划的目标设定,坚持内需和消费导向。刘鹤强调,必须顺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消费对投资的导向作用。
与此同时,必须防止在增长速度方面盲目的攀比,防止借“十二五”开局盲目地扩大规模,走粗放生产的老路,防止各种不正常的短期行为,切实把开局之年的工作重点转到扩大内需、改善民生,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
刘鹤表示,第三点是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制定安排。他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身是一场重大的改革,为了实现“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必须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改革的进程,努力构建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利益轨道。
他强调,特别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方向,深化价格、财税、金融等领域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加快转变**职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扩大非公有经济的市场准入。
此外,还应特别注重准确地界定**和市场的分工,进一步完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力争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取得新的进展。
《财经》年会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每年吸引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组织要员、企业领袖以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积极参与,聚焦来年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事件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时事热点,精确解读国策趋势,积极探讨产业前景,被誉为关于中国经济走向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国际思想交流盛会。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8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3: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继铭: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犹存

未来12个月内国际市场将呈现美元贬值、大宗商品价格继续攀升,油价铜价金价继续飙升的局面,中国如果保持汇率不变的话,国内价格将面临较大压力

【《财经》记者 苏娜 陈君】“我们国家抵御通胀的能力是比较强的。近期,国务院稳定物价的一系列措施出台后,市场上已经普遍地出现比较明显的积极反应。”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哈继铭在2010 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办的《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上表示。
另外,通货膨胀发达国家几乎不存在什么压力,美国的通货膨胀,高盛预测都是低于市场共识的。对于中国的通货膨胀,还是取决于刚才所说的这些政策。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相对水平的差异是需要缩小的,它可以通过不同方式来实现。如果我们选择汇率不动,那可能在物价上面我们就要做好准备,忍受比较高的通胀。但是我们也可以做一些不同的选择,或者一种更合理的组合。至于美元汇率的预测,我认为美元和欧元相比是要贬值的,12个月之后可能变成一欧元兑1.5美元。人民币汇率预测升值5%-6%。大宗商品增长趋势,价格上涨趋势只会进一步加剧,油价12个月之后预测涨到105元。铜价现在是8000多元,到那个时候11000。黄金价格现在是1400,到那个时候1700。接下来大宗商品价格,无论是QE几,在这么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可能会进一步上扬。对于国际主要指标高盛全球团体做的预测。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9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3: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远征:全球经济需要再平衡
各国的复苏步伐不一致,导致各国复苏政策不一致,构成了2011年新的经济风险

【《财经》记者 张春辉】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认为,各国的复苏步伐不一致,导致各国复苏政策不一致,构成了2011年新的经济风险。
2010年12月17日,《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曹远征在“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演讲中表达了上述观点。
“复苏进程的不一致性最核心的一点体现是,在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实质性的复苏,最重要的表现是就业增长,但是在发达经济国家是无就业增长的复苏,这是最重要的差异。这个差异导致出现三条新的经济风险”,曹远征说。
曹远征分析认为,第一个风险是,所谓不就业增长复苏,意味着金融危机的去杠杆化趋势已经结束。但是,无就业增长,实体经济的再杠杆化并没有展开,这两者的差异造成了全球资金的泛滥,甚至进一步加快了泛滥的趋势,明年全球经济动荡几率进一步加大。
第二个风险是,在这个过程中间,发达国家传统的去杠杆化在各国复苏的步伐是不一致的。在欧洲,去杠杆化过程似乎还在进行,而且还是传统型的。如果说在希腊这些国家是主权债务危机,私人债务被主权债务所取代的话,在爱尔兰、西班牙出现的债务问题还是房贷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构成了新的风险,大家一般认为,在明年三四月份葡萄牙、西班牙又到了还债的高峰,能否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解决债务,从而解决银行的问题,对它们来说是一个考验。
第三个风险是,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热钱在到处流动,对各国货币造成极大的波动,明年的货币是波动的,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比较少,这种增长的差异,经济有过热的可能性,所以收紧货币政策,产生利率差异,从而加大货币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会出现几个风险,更核心的问题说明,过去全球不平衡的情况加上了新的不平衡,是政策的不平衡,使不平衡的问题变得更严重。
为此,曹远征认为世界经济再平衡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财经》年会由《财经》杂志、《财经网》主办,自2004年开始举办以来,每年吸引大批高级政经官员、国际组织要员、企业领袖以及中外知名经济学家积极参与,聚焦来年的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事件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时事热点,精确解读国策趋势,积极探讨产业前景,被誉为关于中国经济走向最具权威性和前瞻性的国际思想交流盛会。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10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0-12-17 15:54: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乔纳森-安德森:新兴市场的通胀是可控的

新兴市场发展非常快,有很多投资机会,钱都流入了新兴市场

【《财经》记者 张春辉】瑞银集团环球新兴市场经济师、董事总经理乔纳森·安德森认为,2011年,甚至未来的2012年、2013年都会有通货膨胀,但是通胀不会出现灾难性的状况,新兴市场的通胀是可控的。
2010年12月17日,《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在北京举行,乔纳森·安德森在“世界与中国经济走势”一节发言时表达了上述观点。
“2010年新兴市场发展仍然是非常强有力的。和发达国家相比,新兴市场表现得非常好,在将来的五年到十年当中,这个新兴市场仍然会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的资产负债表非常好”,乔纳森·安德森说。
乔纳森·安德森认为,在过去三年当中,新兴市场有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没有增长率的脱节,第二件事情,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的差异过去三年当中没有出现太大变化。2001年、2002年这个差距就很大,现在这个差距仍然存在。
乔纳森·安德森提到, 新兴市场发展非常快,有很多投资机会,钱都流入了新兴市场。世界上的人对于新兴市场都感到非常兴奋,新兴市场的发展和GDP增长超过了预期。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