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国民经济学不过是以自己的方式表现道德规律:评张维迎的《市场制度最道德》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ZT今天的美国如蝗虫犯境
——评张维迎的《市场制度最道德》

今天的美国如蝗虫犯境。美国的经济危机已长达三、四年,未见转机。这是何故?属世的物质的美国依然是那个美国,它的疆域、领土、资源都在;它的军事与科技力量依然全球第一;它实行的依然是市场经济,全世界的精英人才依然源源不断地输入;它的政治仍然民主,制度仍然健在;它总是算计别人,别人总是首先想到的是讨好它或不得罪它;它总是挑拨离间,军售金援无往不利。可为什么今天的美国,总是经济难以起色,其国内的抗议与抗争也起伏不定(近期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纽约9.17“占领华尔街运动”,英国伦敦骚乱)。倘若属世的物质的美国没有变化,那么一定是属灵的精神的美国发生了内在变化;进而我相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美国与建国当初所奉行的价值理念与信仰愈行愈远之故。
怎么说呢?美国的财政赤字只是表象。我们要问:什么引起财政赤字?为何有次贷问题?为何有恐怖活动?倘若要究其根源,则可以追溯到人性的贪婪,以及美国社会普遍的享乐主义、先花再算的心态。多元化、多种族的美国,其人民愈来愈偏离了颇具清教主义精神的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离开了早先其主流社会(包括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卡特等伟大总统)和主流文化所信仰的上帝,因此就不断迷失方向、并渐行渐远,愈来愈失去了道德的高度(强权、欺骗、简单粗暴的干涉),只顾自己与个人的利益。这些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美国民众及其ZF如何处理其财政、税务、福利、司法与外交。历史总是重复着过去。无数的事实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政权也罢,或者某些个人,如果都只一味地顾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出事,这个国家迟早会玩完。孟子曰:『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没有谁能永久地强大,美国、英国也不会例外。历史上强悍的亚述帝国、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罗马帝国,一样分崩离析。
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也是人的死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行得通是因为人这个本性,资本主义的许多弊端也因为人的这个本性。因此,美国社会要解决这个问题(即如何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需要重新回归到对人性的探讨。
这又怎么说呢?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在《市场制度最道德》(2011-07-14,南方周末)中强调,“宗教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之最大不同是“宗教的逻辑是通过改变人心来达到善的行为,市场的逻辑是不改变人的心,而仅规范人的行为”,这个说法颇能蛊惑(不想改变自己、习惯于推卸责任、指责别人的)中国人的心。可是我很纳闷,心不改变,行为如何能规范得了。就以张维迎所遵从的“自由市场制度”为例,张维迎说,如果没有“市场制度”或者说没有“自由市场或自由竞争”,很可能结果是ZF垄断。的确如此。但问题是,谁来保证自由竞争?谁来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无ZF状态就是自由竞争吗?不,那叫弱肉强食。一个生来高大强悍的人与一个生来矮小瘦弱的人在利益分割的搏击中如何实现自由竞争和利益公正?同为“京城四少”的王烁王珂可以自由竞争,但你让一个民工如何与“京城四少”自由竞争?这又得回归到作为自由市场规范的制度;然而进一步的问题是,如何才有能够保证“京城四少”之间和“京城四少”与普通民工之间在利益博弈中都能自由竞争并实现利益、资源不偏不倚公正配置的制度?或者说,自由竞争能自动形成这样正义的制度吗?
具体言之,倘若制度是一种博弈均衡,那么有基督信仰的英美在历史的长河中将其习俗、宗教惯例博弈演进演化成为今天它的政治、经济、社会制度,而没有基督信仰的非洲部落在绵绵岁月中将其习俗、图腾、惯例和对大自然的无知与另一种的敬畏博弈演进演化成为它今天或早先的部落、氏族或土著制度。倘若制度是一种博弈规则(人预先制定的),那么制度设计者的内心或者说制度设计者的宗教信仰、伦理观念、道德情怀,不都一一镶嵌在其所缔造的制度中吗?因此,美国的“市场的逻辑”,能与它的基督信仰的“宗教的逻辑”没有瓜葛吗?张维迎所推崇的“制度”,他虽然没明说,但明显是西方的自由市场基础上的制度,其实我也很强调制度的重要性,绝大多数学者也都认可。然而,阅读张维迎的《市场制度最道德》,发现他所供奉的却是一套不用考虑人心的虚无的制度,这让我很担心,因为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没有任何“宗教情怀”的制度,或者推广来说,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没有附带任何“文化价值观念的人心的”制度——譬如,至少诚信就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请问“诚信”到底是“人心、伦理、道德”,还是“市畅自由、竞争”?所以,我不同意张维迎“正因人的本性没法改变,所以才有了市场经济”的认识,而是“由于有了上帝--基督的观念,人人都知道自己是罪人(以自我为中心就是罪),因而需要制衡”,并且,“有上帝观念的人,知道认罪、悔改、渴望得救重生,而诚实、不说谎、与上帝同工,就是有上帝观念的最基本的要求”。另一个例子是:在很大程度上造就美国商业帝国之清教主义伦理“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的职业观念(具有深刻的信仰背景),是在哪个市场上、哪种“制度”中形成的?
其实,人的本性不是简单的“以自我为中心”,这个“以自我为中心”还包括谎言、嫉妒、毁谤、争竞、虚妄、邪念,等等。可以这么说,不是大家都不讲诚信(人本性如此且张维迎说“不可改变”)才有市场经济,而是“诚信”+“市场经济”=“有效的市场经济”,这也是为什么市场经济制度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基督信仰占据主流或重要社会观念的国家较为高效、而在其他很多国家不那么有效,以及在中国大陆的市场经济搞了半天竟然有不少人提出倒退回去的重要原因。没有基督新教情怀的“市场经济”国家,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美国式的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换言之,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根本就不是美国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你能期待它多有效?
此外,“心”不改变,“行为”不可能真正地得到改变,即使改变了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只要有机会就会被打为原型;进而,市场对人的行为所作的约束和规范很不稳定(不具有可持续性),人类社会将永远处于无序、Z-Turn、反复、争竞、内耗、相互倾轧的轮回中,并最终走向覆灭。至于张维迎关于“道德伦理规范的是行为,而不是心”的认识更是错误的。在真正意义的“市场经济”下,宗教情怀和市场逻辑没有那种泾渭分明的差别。市场的确不是用来改变人心,但不辅以某种文化价值观念来促使人心改变,市场也不可能真正改变人的行为。上帝的爱就是要不断地满足别人的需要(那是神喜悦的),只不过“市场 ”这个东西刚好能在满足别人需要的同时,也能满足自己,这其实也是上帝奇妙的创造,只是被亚当.斯密前后及其以来的经济学家们发现了而已。
最后,张维迎在一段话中讲到“伦理、宗教、哲学,我觉得和市场没有任何矛盾,只是考虑问题角度不一样”,因为该文的标题是“市场制度最道德”,所以我觉得他这句话是为了学派平衡的需要而做的修饰,而不一定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因为这句话跟他前文的某些内容观点不相吻合。而且他的部分观点也是前后矛盾,不合逻辑,譬如他倡导要承认“普世价值”,可普世价值显然是人心的文化的伦理的问题,这不跟他提倡“不用考虑人心的纯粹的市场 ”的观点相左吗?因为没有那些“普世价值”观,“市场制度最道德”的结论根本就不能成立。而且,虽然张维迎多次提到宗教、伦理、普世价值什么的,但我猜测他并没有多少宗教情怀,所以他在论述市畅制度与宗教、伦理的关系上思维混乱、似是而非、模糊不清。
延伸阅读>>>危舟:有约束的资本——读《有信仰的资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商业精神》
(转帖按:这本《有信仰的资本:维多利亚时代的商业精神》一书获得不少好评,俨然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案例读本。维多利亚时代和今天的中国很相似,高速的发展不断刺激人的欲望,社会的贪婪甚嚣尘上。而幸运的是,受到约翰卫斯理大复兴的影响,这个时代也是信仰的时代,因而英国没有出现法国以及欧洲的社会动荡和风起云涌的革命。卫斯理的名言“拼命地赚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奉献”影响了这个时代的企业家们。书中的10个维多利亚时代的企业家其实都不完美,但我们从中看到信仰给这些人生命的深刻影响,以致今天这个世界都还在受其影响,被其祝福。我们呢?贪婪还看不到头,信仰的维度呢?)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