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前言——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有三大支柱,价值规律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他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本人不揣浅陋,对此一一作出评论,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实,我在网上找到这篇文章,读了之后,感觉可读性不是很大。大三开的资本课,我也思考了一些,觉得本文和我想的有些相同,所以才发的。我想学完资本论课的大概也由此想法)
  首先是马克思的价值规律论存在问题,尽管这个理论被多数人,甚至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所承认,但是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凝结在商品里的所谓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马克思把它称为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马克思这么说忽略了商品中价值的另外一个组成部分,是什么呢?就是商品价值的第二个组成部分,科学技术。是科学技术创造了作为商品的新的使用价值。科学技术本身没有价值,但是它凝结在商品里,却有了价值,现在有人称之为“附加值”。正是因为科学技术不断的创造出新的产品的新的使用价值,新的产业才会不断出现。这是马克思的失误么?不是,这是由时代局限造成的,资本主义的早期,机器只是生产的辅助物,人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主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机器只是资本的体现物。所以马克思才会产生这样的认识,这本来也无可厚非。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体现得越来越充分,人的劳动强度下降了,生产率却提高了,还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分析生产过程,必然后出现无法解释的现象。举个例子,一座发电厂有100个大学生在里面工作,这座发电厂的规模是10万千瓦。每年这个发电厂能产生1亿元的利润,同样是100个大学生,在一座规模是1000万千瓦的发电厂里工作,每年却可以产生100亿的利润,在规模大的发电厂里工作的大学生,劳动强度并没有增加,劳动时间也不需要延长。甚至低于规模小的发电厂,如果我们把这两个发电厂的大学生的劳动基本认为是等量的。那么多余的99个亿的利润是怎么产生出来的?显然,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解释是不通的。(科学技术也是人创造的,可以反驳此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价值规律论上,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在于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体现为等价交换,所以商品的价值在交换过程中得到了实现,但是交换过程并不能实现商品价值的增值。而我个人对价值规律的观点是:商品在交换的过程中虽然不能产生价值,但是不同的商品在交换过程中却是不等价交换的。下面我对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商品价值的构成,前面我们说过,商品的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凝结在商品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这一点我们和马克思的观点相同,还有一个是凝结在商品里的科学技术,这一点马克思没有论述。其实还有一点,就是商品里的资本占有价值,这一点马克思也没有论述,目前除本人之外,还没有发现有别的人谈到这一点。前面两点容易理解,那么商品里包含的所谓资本占有价值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作为商品,他的价格按马克思的说法是符合价值规律的。尽管价格一般是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价格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浮动,最终是和它的价值相吻合的,这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认识。我们的看法不同,我们认为,作为商品的出售者,如果可能,总是要把商品定最高的价格。尽管商品出售者的主观愿望是这样,但是商品的价格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只能是个平均价格,这也是马克思论证的结论。我们和马克思的差别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商品的价值实现是有层次的,资本投入高的商品他更有机会在交换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相反,资本投入低的商品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从长远来看,资本投入低的商品,他在交换的过程中,一直以低于自身价值的价格出售,从而难以甚至完全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在出售过程中换得货币,而资本投入高的商品,却一直以高于自身价值的价格出售,不但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有了多余的部分,我们把这部分称之为“资本加权值”。

  “资本加权值”是容易理解的,资本的本质是它的逐利性。资本总是尽可能的追求最大的收益。资本的规模越大,在投资上就越自由。也就是说它越寻找更高利润的投资项目,生产利润最大的产品。 这种产品在流通领域不仅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利润。极端的情况就是垄断。获得最大限度的价格制定权。而相反的是,资本规模越小,投资的自由度就越小,只能在利润相对低的产业投资,生产的产品在流通领域就比较难于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卖不出去”。由于资金规模小,竞争的压力就越大。就更加容易破产。所以说我们的政治经济学的立足点所分析的价值规律,是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价值规律有所不同的。我们认为,由于投资的资本规模的不同,导致生产的产品领域不同,从而利润率不同,资本按照规模划分层次,如果用一个中等规模的资本生产的产品恰好实现所谓平均的利润率,那么比他大的资本普遍的来看,能够获得比它大的利润率。 反之,资本比它小的资本从普遍的情况来看,只能获得比它小的利润率。

  上面是我们对于价值规律的描述,我们继续说的是商品的价值构成的问题。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也是从研究商品开始的,这是因为,从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来看,是从资本主义开始到达商品经济时期的。马克思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生产关系。那么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经济形态当中最根本的元素,商品无疑成为最先研究的对象。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尽管早已经出现了很多社会主义国家,但是究其经济形态来看,还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或者说是商品经济的形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要差别在于资本的占有和分配方式的不同,在生产方式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些已经或者说是曾经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他们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也是以买卖和让渡来实现其价值的。

   马克思研究商品的出发点,是劳动价值论。他认为凝结在商品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构成商品的价值,我个人的观点和他的区别在于:商品的价值体现为两部分,一是凝结在商品里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二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科学技术。其实这是容易理解的。如果马克思这个结论成立,有些问题就无法解释。比如马克思说的,资本主义在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了以前所以时代的总和还要多的财富。我们怎么理解?难道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人们都工作不努力?那时候几千年的劳动还没有资本主义时期一百年的劳动量大吗?显然这是矛盾的。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创造出这么高的生产力,不是因为工人比封建社会的农民、奴隶社会的奴隶更勤劳。而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资本主义进入到了商品经济的时期,生产的产品是以商品的面目出现的,只要市场使其得以实现其价值,可以不停的生产。并且在交换中得到了比原始资本更大的价值,不停的扩大规模。第二,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在生产中,产生了更多的有新使用价值的商品,也就由此产生了新的产业门类,社会也产生了新的商品需求,所以生产才以爆炸式的方式发生突变,从而创造了更高的生产力。

   既然科学技术凝结在商品中,也是商品价值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的很多结论就和马克思的有所不同。

原文链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连载)_经济论坛_天涯论坛http://bbs.tianya.cn/post-develop-142489-1.shtml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