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_硕士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2014-09-26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论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 【导读】经济法基础课程的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理论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了实现。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高等学府机构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思路。 一、高等院校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方面教学离不开教材,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材始终处于中介地位。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师的无形助手,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托。科学合理的教材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适合高等院校的经济法教材不下几十种版本,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内容上大而全,过于繁杂,全书少则十三四章,多则甚至二十多章,而高校经济法课程的课时一般大至在40—70学时左右,大量的内容在规定的学时内是无法完成的,只能讲授其中一部分章节,使教材大部分内容成为学生的自学资料;二是教材内容是法律条文的拼凑,必须依靠教师的讲授学生才会理解,使学生自己学习有一定的难度;三是有的教材内容更新慢,跟不上立法实践的步伐。经济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变化较快,而经济法教材出版后在一段时间内一般是不会修改的,这就造成教材落后于经济法的立法实践。 (二)教师方面经济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法律部门,涉及范围广泛,这就要求从事经济法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既要熟悉经济方面的知识,又要精通法律方面的知识。 但是目前,在各高等院校从事经济法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教师原来是讲授经济类专业课而后转为担任经济法的教学工作。这部分教师相对熟悉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但未接受过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不能站在法学理论的高度向学生传授知识。另一部分教师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法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但这部分教师中的许多人对经济专业知识缺乏了解。由于教师对经济方面专业知识乃至经济方面知识的匮乏,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很难切合实际,很难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深浅程度、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的配备上,由于教师的缺乏,甚至一名教师同时要给几个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人的精力和可支配的时间有限,如果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经济法课程学习的不同要求,精心设计与安排教学内容,那是不现实的。只能是不同专业的学生,用同一本教材,讲授相同的内容,有时即使教材的形式不同,但是讲授的内容也差不多,很难实现对各专业的学生制定的培养目标。 (三)教学方法方面经济法的教学历来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法。教师为了达到学科的系统性与严谨性,大多按照教材的章节,在课堂上,采取演绎推理的方法顺次进行讲授,使学生整堂课都被动地随着教师的思维转动,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和提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方面现在,各高校在经济法课程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基本都是采用笔答的方式,出一些简单的选择、填空、简答、论述题,也有的再加入少量的案例分析,但大都是平时练习过的或很简单的,得出结沦即可。 很多同学平时不认真听课,甚至书也不看,只是到了学期期末,经过期末突击,也能顺利过关,甚至还得了高分。这些考核方法不仅不利于全面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科学地评价教学效果。 二、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选择适用教材适用性是教材选用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适用性是指选用的教材要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的要求,取材合适、深度适宜、份量恰当,符合认知规律,富有启发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从理论上讲,权威、获奖教材比一般教材和自编教材理论深、水平高、质量好,但实际上也可能存在知识旧、版本厚、价格贵的现象。所以,选用教材要切合实际,适用的就是最好的。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可以结合本院的实际,组织教师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 教材在具体内容的阐述上避免法律条文的简单罗列,要对法律条文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给学生自学提供方便,也可以消除教师对有些知识不进行讲解,学生自己无法读懂的担心,有利于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经济法授课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法学修养和扎实的经济方面的知识。法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它需要教育者必须具有法律思维、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 这些思维、观念、意识不是仅靠读几本书或了解一些法律规范就能获得的,需要教育者接受系统的法学专业教育。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的经济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够对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游刃有余。而且与其他法律部门相比,经济法变化是相对较快的,这就要求讲授经济法的教师要有终生学习的准备。 在教师的配备上,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师的具体情况,选择一名或几名教师固定给一个专业的学生授课。这样,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专业选择恰当的案例,有的放矢地进行授课。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运用综合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经济法课程中法律条文很多,学生一般就是被动记忆,但单靠记忆是无法长久的,而且学的越多,记忆就越困难,也容易混淆。如何克服?就是让学生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设问法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定,道理何在,让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原因,只有明白立法的原因,才可以达到长久记忆。 2.案例教学法案例的运用可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讲授知识前,可以在每章开头或每节开头,先给学生讲一个有针对}生的、能说明问题的具体的秦睛,并留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使学生对将要学的问题产生悬念,带着问题学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对于每个重要知识点或易混淆、抽象的经济法律条文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来解释说明,通过分析、比较强化知识,使深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在讲授知识后,可以运用大的综合性的案例,把教学中相对分散的知识点串起来,通过分析做到层次分明,使学生对于相关知识建立起联系,作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3.学生担任教师 对于经济法中有些内容相对简单,易于理解和讲授的章节,可以把学生分成几组,先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讨论,或试讲,选出代表,再经过小组之间挑选学习成绩好、分析归纳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经济法课程学生教师,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认真备课,向学生讲授。 (四)完善考核办法对经济法课程的考核问题,一定要充分重视。 在确定考核方法时,应该把能否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核心问题。经济法的实用性决定了其考核方式应采取多种方式,可以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注重平时考核的方式。平时考核除了考核学生的出勤、作业、课堂表现外,还特别注意考核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情况,如参加课堂辩论、讨论、回答问题等。期末考核采取案例分析与理论基础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掌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以达到全面考核的目的。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