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ainbow19720731
810 0

[行情资讯] 李克强:不断创新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6粉丝

泰斗

57%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创业板

威望
2
论坛币
52724 个
通用积分
3.4861
学术水平
84 点
热心指数
141 点
信用等级
76 点
经验
-1204 点
帖子
9192
精华
0
在线时间
1241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6-29
最后登录
2015-7-1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李克强:不断创新宏观调控 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李克强在两院院士大会作报告时强调
  创新宏观调控 实施创新驱动
  保持中高速增长 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6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作经济形势报告。他首先向长期以来为国家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和科技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
  李克强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他说,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困难和问题交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在合理区间,结构调整发生积极变化,市场预期等一些方面出现稳中向好。但也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各地发展不平衡,制约发展的不利因素依然较多。对此,我们要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既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继续坚持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取向,又不能掉以轻心,要直面问题、善谋善为,不断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丰富政策工具,优化政策组合,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瞄准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做好预调微调,未雨绸缪、远近结合、防范风险,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动力、向惠民生要动力,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李克强指出,正确认识形势必须立足基本国情。我国仍是最大发展中国家,仍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是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基础。在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实现现代化,人类历史上没有先例,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尽管面临国际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突出等诸多挑战,但广大人民群众的勤劳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长中的庞大内需市场、“新四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和回旋空间。我们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在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
  李克强强调,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必须推动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突出的是要使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相互融合、相互激发。要合理确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两头发力,积极作为,努力取得原创性突破,掌握关键和核心技术。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我国产业跃上全球竞争新的制高点,催生和壮大新兴业态,拓展新的市场需求,用无限的创意使有限的资源转变为更加丰富的创新成果,造福亿万人民。要以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冲破形形色色体制机制障碍的羁绊,由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增加研发投入,尤其要注重盘活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把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改革等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机制推广到更大范围,开花结果,通过开放合作汇集更多创新资源、凝聚更多创造力量。
  李克强指出,创新驱动根本要靠人才。要进一步破除阻碍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的各种障碍,弘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营造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充分激发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创新活力。两院院士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科技创新的杰出代表,要发挥好引领作用,培育和带动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使创新创造成为中国发展故事新乐章的强音。
  李克强最后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改革创新,锐意开拓进取,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会前,李克强会见了金怡濂、王小谟、王永志、吴孟超、吴良镛、郑哲敏等曾获国家最高科技奖的院士代表。
  刘延东、杨晶、陈竺、韩启德、万钢和路甬祥、桑国卫、宋健、徐匡迪、王志珍,及两院院士等共1100多人参加报告会。
  推荐阅读:习近平指示把关键技术掌握自己手里 多股有看点
[PAGE@默认页1]
  院士大会召开 “中科院”或成A股看点
  作为国内科技创新的制高地,中科院是科技革命乃至产业革命的引领者。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新要求,加强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改进完善院士制度,带领广大院士和全国科学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新贡献。分析人士表示,近来高层在多个场合均强调科技创新,科技强国的战略进一步得到加强,接下来预计社会各个层面都将陆续吹起“创新风”。在此背景下,预计中科院在科研领域的综合优势有望在“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引领下进一步发挥,因而与中科院有股权关系或存在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有望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受益。
  中科院变革科研评价体系
  据媒体报道,此次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为期5天,将有572位院士和16位外籍院士出席大会。其中,改进完善院士制度、改进科研评价体系,成为各界最为关注的内容。
  作为中国科研的领军机构,中科院在科研领域的综合优势一直在“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引领下进一步发挥;其中人才成为中科院保持科技优势的关键。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在人才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各类人才计划的系统整合和有机衔接,构建了“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其包括4个主干计划:以造就科技领军人才为目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计划”,以鼓励青年人才在实践中锻炼成长为基础的“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以培养和支持高水平技术支撑人才和管理骨干为重点的“支撑与管理人才培养计划”,以加强海外智力引进和提升科技队伍国际化水平为任务的“海外智力引进与人才国际交流培养计划”。
  众所周知,传统的科研评价体系强调论文、专利、获奖等因素,和产业界的实际应用转化上结合较少,这造成科研成果“叫好不叫座”以及转化难的问题。中科院早就发起了一系列改革,着重解决重大成果产出、创新质量和突出贡献等因素。中科院院长白春礼曾表示,“重大成果”不仅要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也要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等。这一新的价值导向,有助于引导和激励各创新主体和广大科技人员,重点突破带动技术革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沿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障改善民生以及生态和环境保护等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突破增强国际竞争力、维护国家和公共安全的战略高技术问题,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事实上,早在几年以前,中科院就以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等四家研究机构为试点,尝试进行了改革。2012年,中科院科研产业化速度显著提升,授权专利、发明专利比上年增长20%,科技成果转移转化8500多项。
  基因等领域成未来发展方向
  据悉,此次院士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修订《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颁发新当选外籍院士证书并举行座谈会以及颁发陈嘉庚科学奖和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等。
  其中,2014年度陈嘉庚青年科学奖获奖人共5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孙斌勇研究员在证明Howe对偶猜想和Kudla-Rallis守恒律猜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数理科学奖;清华大学刘磊教授发现了蛋白酰肼连接新反应,对蛋白质高效合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化学科学奖;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王俊研究员因其带领团队开展的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揭示了肠道内微生物基因的多样性及其与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等相关的重要因素,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生命科学奖;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李学龙研究员在视觉数据分解和降维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改善遥感图像的质量和检索有重要意义,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信息技术科学奖;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员提出了复杂声场环境中的声辐射力计算方法,为生物医学研究、无创治疗以及声学测量和超声临床急需的成像技术和仪器研制提供了一种新手段,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技术科学奖。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国内各类科技创新蓬勃发展之际,基因等领域已然成为未来科技的主战场,而这类技术也更容易在产业化转化的过程中拔得头筹。
  据了解,国内公司基因检测服务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为主,2013年市场规模仅为10亿元左右。2014年2月,中国食药监总局(CFDA)与国家卫计委叫停基因检测业务后,3月份启动试点单位申报。各龙头公司现处于向CFDA申报批文的阶段,短期对这些公司的业务收入必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但行业长期发展有潜力。
  根据Illumina的测算,基因测序的市场规模有200亿美元左右。其中,肿瘤学120亿美元、生命科学50亿美元(包括生命科学工具、复杂病症,农业基因以及影响因子和宏基因组)、生育和基因健康20亿美元(孕妇和新生儿童的检测,以及基因健康)、其他应用10亿美元。
  东方证券指出,成本的降低将会带来基因测序应用范围和深度几何级数的上升,伴随着测序设备的客户范围不断扩大,基因检测的大规模临床应用正在到来,包括针对新生人群的遗传病筛查、健康人群的疾病风险指导、靶向性药物研发和应用领域。
  “中科院板块”占据先发优势
  回望过去30年全球最重要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个人计算机、电信、互联网和生物制药,都是通过资本市场发现和推动成长起来的。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够推动新兴产业的成长,企业与企业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够获取具备产业化潜力的领先的科研成果。
  作为中国科研的领军机构,中科院在科研领域的综合优势有望在“重大成果产出导向”的引领下进一步发挥,为社会和企业奉献出一批可以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有专家指出,在资源、空间日益紧张的今天,旨在改善生存环境的新能源、环保、决定国与国之间竞争关系的军工、旨在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太空和海洋这五大科研方向,将是整个科研界关注的重点,未来产业化转化的趋势性机会通常都来自于上述宏观方向。
  据此,分析人士指出,与中科院有股权关系或存在长期技术合作关系的上市公司,由于此前已经有这方面的合作经验与转化经验,因此有望在上述科研成果的转化中强者恒强。
  此外,校企合作,即资本方与研究计划联姻的模式,近年来也显著提速,A股市场中已经出现一批背靠研究机构,面向新兴市场的研发驱动型企业。分析人士表示,在“中科院概念”企业的引领下,这一类企业有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在未来一段时间中逐渐完成价值发现的过程。(中国证券报)
[PAGE@默认页2]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高速增长 宏观调控 李克强 Illumina 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共中央 国务院总理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院 宏观调控

阿弥陀佛---我只相信科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