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ancunhui
1822 3

[范存会] 【独家发布】农业投资改革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1粉丝

贵宾

教授级学者

学科带头人

69%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济学经典文库

威望
0
论坛币
13036 个
通用积分
4258.6148
学术水平
77 点
热心指数
72 点
信用等级
45 点
经验
62560 点
帖子
237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8
最后登录
2024-5-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农业投资改革
农业投资面临的普遍问题是:投资项目效益不理想,能还本付息的只有5%,其他95%的项目中有20%建成后不能投产。生产性项目与非生产性项目的比例发生了变化,20世纪80年代为4.2:1,90年代是1.7:1。非生产性投资的方向集中在:控制单位的管理费,用于吃喝旅游等。超标建房。超标用车。1982~1992年的10年间,国有资产流失5000亿元,平均每年流失500亿元。1990年以来国债达到3000亿元。国家银行信贷总额3.4亿元,其中有流失的呆账3000亿元。
形成的浪费惊人。组织制度(银行)存在问题,某银行15人中只有2人学金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其他行业也有类似问题。导致组织效率低下。净损失占国民收入的20%,预计达到15800亿元。决策的社会经济失误,长官意识,浪费3000亿元。建设一哄而上,导致电力短缺。闲置的生产能力达到30%,家电闲置达到50%,纺织业达到30%,结构不合理。
在有些部门内部,一般钢材大量积压,同时用大量外汇进口50多种特种钢材。125家汽车生产厂家,国外规模年初40万辆以上。我国最大的三家(一汽,东风,大众)当时年产仅仅10万辆。
技术性浪费惊人。消耗大,产出少。每生产1万美元GDP浪费的能源是美国的3倍,日本的5倍,印度的2.2倍。钢的消耗量是德国的2.5倍,日本的3.7倍。40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是净浪费。
产权不到位。代理环节太多,某市1996年出国费用70%在国有企业报销,30%的管理费用利益归于个人。冲减了企业利润。
国企严重亏损,扭亏增盈不见成效。
腐败禁而不止,愈演愈烈,金额膨胀,级别越来越高。出现串联集团作案。首钢不到2年出了2个上百万的项目。
我们当时是经济上的发展中国家,宴会上的超级大国。涉及到体制问题。当时的延庆县委书记表示,基金问题相当大。投资问题要解决,体制要改革。
国家层面面临的问题是过去投资主体不明确,投资是政府行为,缺乏风险约束机制。改革初期的有些改革行为由地方审批,权限超过了地方的平衡能力,宏观调控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失衡。投资服务市场体制没有建立起来。市场发育滞后。
改革的要点是:改革投融资方式,分三种项目类型采用不同投融资方式。竞争性投资项目(特点是收益高,市场调节灵活,具有明显的市场竞争能力)今后以企业为基本投资主体,通过市场融资进行投资。对于基础性项目,由于建设周期长,投资额度大,收益低,应该是政府的选择。中央加强政策性融资,加大地方和企业的投资责任意识。对于公益性项目(公共福利事业,国防等)主要由政府拨款建设。
九五时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20520亿元,预算内投资约621亿元,占3.03%。银行贷款4198亿元,约占20.5%。自筹资金10647亿元,约占51.18%。外资2200亿元,约占11%。
要强化投资风险约束机制,明确主体,实现企业法人投资责任制。建设项目由具有全部企业财权的法人负责,负责对规划,筹资,建设,直至生产经营,归还贷款本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全过程。明确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职权范围。产权属于出资方的政府部门,单位,股东权益理事会负责管理者责任,董事会对股东负责。
企业法人在建设阶段有独立的法人地位。
有利于建立责权利一致的风险约束机制,董事会对股东负责,总经理向董事会负责。
实行资本金制度。
有利于解决投资管理分部门,分行业的管理体制。
核心问题在于,本来股东可以选择董事长董事会,批准重大事件,对投资经营,收益分配有权参与,对资产负债有有限责任。但是实际上行不通。由于政府部门权力太大,存在长官意识,但是并不负责任。结果董事会只对长官负责。政企分开尚未达到目的。董事长,总经理不对企业盈亏负责,上级也不追查,导致企业搞坏了,大不了易地为官,没有抓住关键。
需要建立投资宏观调控体系。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宏观调控责任制要建立到省一级。中央制定宏观调控政策和目标,中央与省分工负责。二是建立投资总量控制体系,计划管理为主,从资金源头控制,按计划严格调控保证计划的实现。三是建立投资结构调控体系,包括产业政策,技术政策,装备政策,地区结构政策。四是要完善项目审批制度,建立投资信息体系,加强监督。计委定期发布投资信息。统计部门改革投资统计内容和指标。建立投资效益监控制度。监控综合建设日期,交付使用率,资本产出率等指标,杜绝半拉子工程。国家计委加强预算管理,超过10%重新立项。加强项目管理。
进行金融改革,政策与商业脱钩。建立中央级政策性投融资体系。问题在于农发行的业务仍然由原农行办理,农行仅作贷款业务,国家部分仍然沉淀。投资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
投资方向的调整。要集中物力财力确保重点建设。农业投入重点包括:基本农产品有效供给项目(储备粮基地)。科技兴农,包括种子工程,地膜覆盖,施肥,病虫害防治,科技推广等。
加快建设投资服务市场体系。包括工程咨询,设计,施工,审计,建立市场体系建设。招投标服务(物资采购)。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服务体系。拟定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投资评估,施工前设计等。
加强投资立法。改变法规滞后局面,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法》制定《农业投资法》。
农业投资的出路在于深化改革,加强管理。
案例:1992年购入4500亩荒沟的使用权,贷款22万元,建设用材林40万株,果树6.3万株。1996年粮食收入1.6万元,1997年后粮食收入5万元,果树收入15万元。2007年2万颗杨树收入100万元。用材林收入2000万元,粮食20年收入100万元,果树300万元,共2400万元。投入仅仅72万元,收入是支出的30倍。
问题:
1)        4500亩购地,8元/亩,共4500×8元。
2)        职工工资,10人,每人300元。
3)        果树收入,管理费用。
4)        用材林砍伐运输,间伐,补栽。
5)        1992年72万元,2007年到100万元,要考虑货币贬值因素。按5年期12.18%利率,72万元,到2007年为414万元。
6)        72万元年利率8.9万元。
上机运行,综合报酬率为15%,高于长期贷款利率。经计算,2008年才有正收入,2007年净收入都是负的。投资回收期是16年。风险太大,政府应该支持。但社会效益大,项目评估分析中有很多特殊原则,不能用财务会计分析法。判断项目成本效益依据目标标准原则。以项目目标作为鉴别项目成本效益的依据,凡是能够增强目标,有助于达到目标的思想,统称效益流入。凡削弱目标,不利于目标达到的是成本流出。关键在于目标的确定。包括政治目标,经济目标等,要突出经济目标。原则是目标的确定是经济行为;要便于计算,从参加者的角度考虑收入增长。国家要考虑国民财富的真实增长,让有限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财务评估要增加农民收入,财务效益流入,减少农民收入,财务成本流出等内容。
国家要考虑增加国民财富,节约经济资源的经济事项,形成经济效益流入。减少国民财富,消耗经济资源的经济事项计入成本流出。

案例:农民参加一项目,农民投入450单位,产出900单位,税收50单位。
参加者:财务效益流入900单位,成本流出500单位,净效益400单位。
国家:经济流入900单位,成本流出450单位,净收益450单位。50单位税金含在900单位收入中。
如果国家支持900单位,国际价700,农民消耗450单位。实际为900单位。税收50单位,农民可以免缴。国家经济流入700,成本流出900,净效益-200。不合适。
转移支付的处理原则(包括税收,补贴等)。在项目评估分析中,某些财务收支事项既不造成国民财富增加,也不造成减少,而是这一部分财富支配权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
项目分析中:税收,参与者成本支出。补贴(与税收反向),包括直接资金补贴,价格补贴(暗补)。利息(农民支付金融机构)。参加者取得偿还本金。保险(投保人之间的转移)。

转移支付的会计处理原则
总体原则是全部删除。
转移支付        处理方法
        财务分析        经济分析
税金        减少收入,计入成本流出        转移支付删除
补贴直接资金        增加收入,计入效益流入        转移支付删除
价格补贴        按支付计入成本        调整价格消除扭曲
价格支持        按实际支付计入效益        调整价格消除扭曲
偿还利息        减少收入,计入成本        删除
取得贷款        计入效益流入        删除
偿还贷款        计入成本流出        删除

有无项目比较原则:项目区同一地点,时期,有无不同状态下的成本效益比较。
案例:
年份        1        2        3        4        5
无        100        98        102        105        107
有        100        96        110        120        130
第五年净收益130-107=23。有无项目比较,项目前后比较。

项目前后比较:项目区同一地点,项目后和项目前两个不同时期之间的成本效益比较。
无项目状态如何确定,有三种通用方法:
一是无项目状态效益固定法,假设当前生产力条件下,没有大发展,效益稳定不变。
二是历史推算法。用项目区前五年历史资料,推算经济发展趋势,幅度,再考虑对未来预测,确定其发展状况。
三是实验对比法:选择与项目点生产力水平,资源条件,经济条件基本相同的实验对照点,不搞项目,以其自然发展状态作为无项目状态进行扣减。
目前世界银行采用第二种方法。
机会成本,沉入成本的处理。决策着眼于未来。例如先投入80万元,重新决策时,不再投入,这80万元就成为沉入成本。项目评估分析前,决策无法改变的已经发生的成本费用就是沉入成本。处理的原则是:对未来投资只着眼于未来成本的未来效益,不受过去决策错误的影响。沉入成本要删除。如果项目有效,在计算和评估总体效益时,应该将其计入成本。
货币时间价值原则:一个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会大于以后任意时期同一个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这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发生的经济现象,称为货币的时间价值。这就要求我们站在今天决策。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将项目生命周期发生的效益流入和成本流出进行贴现处理,析成现值,决定是否投资。可以利用计算机计算。
风险原则。应付经济风险,不考虑政治风险。主要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实物投入增加和价格下跌导致的风险。这跟市场开放有关系,主要是相对价格。
应对方法是在成本流出中计入意外费用。要考虑不可预见费(与工程性质,规模,未来风险有关,经验数据是基本投资的5~10%),价格不可预见费(通货膨胀对于相对价格的影响)。
例:
        序号/年份        一        二        三
通货膨胀        1        1.08-1        1.082-1        1.083-1
投资比例        2        50%        30%        20%
价格不可预见费        3=1×2        0.04        0.05        0.052
价格不可预见费占投资%        4=sum(3)        14.2%

项目不可预见费=实际不可预见费+价格不可预见费=5~10%+14.2%=19.2~24.2%

参考杨秋林教授有关资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发展趋势 国有资产流失 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项目 其他行业 国民收入 最大的 纺织业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cityname 发表于 2016-8-15 23:07: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农业投资个人认为需要考虑投入资源产出效益方面。

使用道具

藤椅
fancunhui 发表于 2016-8-22 10:40: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ityname 发表于 2016-8-15 23:07
农业投资个人认为需要考虑投入资源产出效益方面。
应该是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

使用道具

板凳
cityname 发表于 2016-8-22 21:00: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投资回报率不高,没有高效整合相关资源的方法和路径,制约了农业投资的发展。相比一些效率高的国家,中国农业还有很高的效率提高空间。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