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1361 0

[张建平] 再论为何量价无关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09 点
帖子
12241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经济学自从和数学挂上钩以后,就一直在寻找量价关系。这里的量就是所谓的供给量和需求量;价,当然就是指价格。虽然市场数据浩瀚如海汗牛充栋,但几百年来思路奇特的经济学人却从来都没有定义出一个可以从市场上实际获取“供给量”“需求量”数据采集方法,而是靠假定数据,你随便翻开任何一本微观经济学的教材,需求表和供给表中的数据无一例外是作者自己杜撰的,而非来源于市场。
    为何面对丰富到爆炸的市场信息数据,经济学人却要视若罔闻坚持自力更生制造数据呢?因为市场数据实际上不能支持经济学家意念当中的那个“规律”。中学毕业的人都应该知道,表格、曲线和代数式,是三位一体的,它们不过是同一种语言(数学语言)当中的不同方言罢了。
    要研究某种“关系”,可以,但不能事先自己杜撰一个所谓的关系,然后用虚构的数据去自我循环证明。例如,你不能面对一个矩形,自己定义一个描述矩形胖瘦的指标叫做长宽比,然后就说矩形的长度和宽度直接有符合长宽比的关系。这个比例指标是你人为设定的,矩形的长宽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你可以找来实际的数据分析才能下结论,不能妄下结论。再比如,你可以设立一个指标来描述人的胖瘦程度,比如用身高厘米数除以体重公斤数,可以名之曰“体胖F”,你找来多人实际量高称重后,发现,成年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大多数人的F值都在自然数e的附近(e=2.718281828459……),此时你就可以得出结论,正常人的身高和体重之间具有规律(没规律才奇怪呢!否则他们就不会被统称为人类了)。
    经济学当中的所谓量价关系,实为量量关系,而价格变量是人为定义出来的,是交易比例的代名词而已。量量之间有没有规律性的相关性,实证了再说。实证的方法唯一就是用已经成交的数据来验证,而不是用假设的并未发生的可能交易去“验证”——这不叫验证,叫自我循环论证,法学上叫有罪推论。
    经济学用假定出来的数据来论证所谓的供求定律,却不能为实际市场数据解释,市场数据明确显示的是,局部或偶尔,有符合所谓的供求定律的情况,但大部或经常,却是不符合的。对于不符合的现象,经济学家不像其它自然科学家那样用数据否定论断,而是“聪明地”把和论断不符合的现象单列出来,取名为“吉芬现象”,宁愿不怨其烦地解释为何会有吉芬现象,宁愿不辞辛劳地去寻找吉芬现象存在的根源,就是不愿意怀疑供求定律的不存在。
    就这样无法用市场数据加以证明、纯靠假定数据进行“研究”不愿面对现实的学科,竟然还敢号称经济学是一门实证的科学。
    经济学家之所以如此固执己见地坚守着,因为这个杜撰的供求定律虽然源于杜撰,但对于整个传统的经济学体系却是至关重要命运攸关的,经济学家几百年来辛勤工作的大部分都和这个供求定律有关。他们“论证”这个定律的存在,“应用”着这个定律,还把对这个定律的坚守信念变成教条写进教材,灌输给下一代。
    但是,学术来不得半点虚假,更不容欺骗。欺骗总是暂时的,不论这个暂时有多么长久。可以一时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永久欺骗一些人,但却无法永远欺骗所有的人。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继承了早期经济学人的研究路径,即把市场交易简写为2+2(两个私有者交换两种私有物),但不再是过去的两类人,而是具有私有者身份的两个人。正是这一微弱但关键的变化把交易是具体人的行为这种本质暴露出来,从行为学的视角打开了研究市场交易的崭新途径。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指出了所谓供求曲线的子虚乌有,提出了“需求量常数论”,指出量价无关,一举让几百年来经济学对量价关系的热情化为泡影,貌似高大巍峨的经济学殿堂轰然倒塌。
      回头用2+2的眼光看经济学对于量价关系长达几个世纪的执着追究,竟然不知道“量价关系”一词究竟是在说什么。
      第一,不知“量”,不知量为何物归属于谁人是要让渡出去还是要换取回来。正是因为不知量,所以只有假定的数据对堆积如山的市场数据视若无睹。
      第二不知“价”。现在所有的微观经济学(即价格理论)教材,都不是从价格概念讲起的。这并不是老师默认学生早已经明了价格概念,而是老师自己也不明了何为价格,更别谈价格从何而来了。
      第三,不懂“关系”。我们生活着的这个宇宙,是运动着的宇宙。为考察运动,人类发明了数学变量,我们把对运动的描述高度概括为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然而各种变量之间有无关系何种关系,只能实证不能靠假想和设定。宇宙中的任何运动,包括人类的市场行为,都可以且应当从两个要素方面去考察。这两个方面要素也就是宇宙构建的要素——宇,时间;宙,空间。所以,谈论“关系”一词也有多重含义,第一,时间方面的历史延承关系,如在同一商品对间现在的交易与历史交易的有无关系以及对后续交易有无影响;第二,空间的关系,同一时间在不同的产品市场或不同的交易者之间的交易有没有相互参照影响。第三,时空交叉关系。如不同时间不同市场间的交易有无关系。2+2理论框架下研究的结果是,无论哪一种量价关系均不存在。
    这种“无关”,根本原因在于价值的主观可变性。由于商品物从属于人——具有主观可变自我独立价值判断的人——所以,价值的判定是主观可变的,当然这种变化也是表现在时间空间两个层面,即同一人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物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是为此一时彼一时;同一人在不同的场合对同一物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是为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同的人同一时间对同一物具有各自的价值判断,是为各执己见。价值的这种高度可变性,决定了总体而言的量价无关。
    那么,涉及到量价关系的市场为何还能存在着?首先,市场的存在,是变化的存在,运动中存在,不是量价之间具有不变关系的存在。其次,交易可以发生,基于同一个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对同一事物的价值判断的确定性,没有这种确定性,就压根儿没有了“价值判断”,也就没有了以价值判断结果导向的行为。这在《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已经明确。变化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
      很多人在维护传统经济学的量价关系的供求定律的时候,也不自觉的谈到2+2,但总是用一个固定的2+2来解释现象,而不是面对所有的2+2。也就是没有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展开讨论。固定的2+2是特定的交易者之间就特定的商品对以各自的价值判断决定的,不是交易的量之间具有必然的某种关系。
      2+2是市场的细胞,而且是干细胞,交易行为的所有秘密都在其中。但经济学最终还是要面对整个市场,要从2+2的研究当中回到整个市场上来,就像医生研究分子生物学最终要落实到给人治病上来一样。
      2+2只是细胞,市场才是组织是机体。经济学讨论价格决定,不是只讨论一个固定的2+2,而是要面对由众多的2+2构成的整体。要命的恰恰就在这里,各个2+2当中的交易者是各具价值观的活生生的人,不是按照DNA编码制造的千篇一律没有价值判断能力的生物细胞。所以,说量价关系,不能像鸵鸟沉沙一样回避这是什么东西对于谁来说的“量”,以及这是什么人愿意为什么物而支付的“价”,还要注意到这是何时各地的量和价。回避的结果就是现在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对交易的研究变成对某一种交易物自身的研究,在所谓的量价关系方程式当中,交易者不见了,另一种交易物也不见了,由多人掌控的交易被当成了某种物自身的物理运动过程,而且是不分时间和空间的抽象关系。
    但不幸的现实是,来源于市场的价格从来都不是和交易者无关的,也不是和相交易的另一种交易物无关的,也不是和时间场合无关的。即便是拿货币换大米,可能是张三拿货币换李四的大米,也可能是马六用货币换取王五的大米,可能是但田间地头交换,可能是拿到城里交易,可能是在春天青黄不接时交易,也可能是在秋日五谷丰登时交易。
   因此,交易者所处的时空环境差异,加之交易者独立的价值判断主体地位,也就没有一个人必须受制于他人之间的交易限制,所以,张三和李四之间怎么交易,决定不了王五和马六之间如何交易,因为两次交易可能是在同一市场的不同时间发生的,也可能是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市场发生的,也可能是在不同市场不同时间发生的。市场上的最后一个价格,只是某两个交易者各自根据他们各自的价值判断和需求量以及支付决定的,和后来的其他交易者没有必然关系。张三李四之间愿意按照每股10元的比例交换10手某股票,对王五马六来说并不形成约束,即便是王五马六知道前者交易的价格,也不等于要照价交易,即便是照价交易了,也不是还得交易10手的量。
      所以,我建议研究量价关系的人去行业协会搜集数据,那里的数据包括两个,本行业的销售量Q和销售收入m,两个数值相比m/Q或者Q/m就是价格。在m-Q坐标系当中,标注出同一个时点上的(m,Q)坐标点,可以最直接地看到m和Q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有何关系。这个m-Q图的坐标数据由下属企业按时上报,涵盖了时间和空间全方位的信息。
         
      实证的市场量价数据是来源于众多的交易者组合,就任何一个“商品对”例如(大米,货币)之间的交易来说,背后有着无数个交易者组合,或张三与李四,或张三和马六,或王五同马六。如果只看到商品对(大米,货币),而看不到商品背后的人,就意味着在观念深处,把“价格”概念和交易者完全脱离了,也就是把价格概念完全客观化、事实化了。
      不仅仅如此,被客观化了的价格,还不是与“商品对”挂钩,而是仅仅同商品对当中那个不是货币的商品单线联系挂钩,被称之为这个商品的“商品价格”。在这里,谈论价格,两个交易者人间蒸发了,交易之“交”不见了,“易”也不见了,连其中一个交易者持有的那个叫做“货币”的交易物也不见了,只剩下那个不被称之为货币的交易物了,这个保留下来的交易物被命名为“商品”,“价格”最终被归于这个商品的自身性质,市场也被按照这个商品的类别划分为某某“商品市场”,商品不再是对“交易物”的理所当然的统称,而只是对交易物之某一方的特殊称谓。
      吉芬不吉芬不是商品自身所客观决定的,而是与交易者这两个各具不同价值判断的主观的人有关。传说中的吉芬土豆,只是面对一部分以土豆为主食吃不起其它食物的穷人,而不是所有的、各有用途的土豆消费者。
      所以,如果还认为价格概念和价值概念有关系的话,支撑这种价格论背后的价值论,在本质上必定属于客观价值论,而非主观价值论。
      不同的价值论者对待价值概念价值计量的思路完全不同。在客观价值论者眼中,价值是可以客观计量的,并且给出了种种客观的测量方法,但终归是一厢情愿。但在主观价值论者看来,价值是有用性是满意度,只能凭判断者个人感觉而无法用客观手段加以测量。但价值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恐怕更应该听听哲学家们是怎么说的,而不是靠经济学家自己设定了。
      主观价值论很好地解释了为何会存在交易前对交易比例(价格)的谈判行为,并将交易行为高度统一到了行为学当中。如果是客观价值论,按照客观存在的比例进行交易就行了,就根本没有价格谈判的必要了。
      当然,现在的经济学基本上不谈“价值”这个“危险”的概念了,回避“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回避价格从何而来这个几百年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现在的经济学家只需要面对一个商品,就可以不论其持有者是什么人,不论也与何人交易,默认对方的支付物一定是货币,就可以滔滔不绝的谈论市场讨论价格了。
      西方微观经济学当中的“效用”“偏好”概念,有点靠近主观价值论的价值概念。但是由于持客观价值论,它避而不谈“这是谁对何物的偏好?”这个敏感问题,回避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种惯常现象。似乎某种物对所有的人来说具有统一的偏好和效用一样。风行经济学界两个多世纪的效用论学派自称主观价值论,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 量价关系 价值论 价格 供求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