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石开石
1293 4

[创新发展] 商品价值的正反比理论与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矛盾 [推广有奖]

泰斗

8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318 个
通用积分
1821.7757
学术水平
465 点
热心指数
436 点
信用等级
324 点
经验
508731 点
帖子
37780
精华
1
在线时间
104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8
最后登录
2024-4-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商品价值的正反比理论指的是单位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V=KSt=K/Lp

V商品单位价值,K比例常数,St社会必要劳动时间,Lp社会劳动生产率。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需求量的变化率/价格的变化率。

用数学符号表示为:

Ed=(dQ/Q)/(dP/P)

Ed需求的价格弹性,Q需求量,P价格。

为研究问题方便,我们假设供给量总是等于需求量,也就是说价值总等于价格。

我们先探讨一下K的意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意义是平均劳动时间St=T/QT总必要劳动时间,Q总供给量。

我们知道:P=m/QP价格,m需求——货币量或总价值量,Q供给量。

根据:

V=P

V=KSt

P=m/Q

St=T/Q

可以推出:K=m/T

K为单位劳动时间总价值量——这假设为常量。如果必要劳动时间T不变,则意味总价值量m也不变。这意味对于所有商品而言,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1

具体推导如下:

m一定,有dm/m=0,即:dm/m=dQ/Q+dP/P=0

所以有:Ed=(dQ/Q)/dP/P=-1

而根据很多经济学家的实际调查,很多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不等于-1,很少有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等于-1

这出现了矛盾。

由于很多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不等于-1这是实证的结果,是正确的。只能认为K为常数的假设错误。也就是说相同的必要劳动时间T可以有不同的总价值量m(这意味等量劳动总是价值量相等是错误的)。

K不定,但是:V=KSt=K/Lp是成立的。

这样我们可以说:单位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相关与社会劳动生产率负相关;特别地,当单位劳动时间价值量K一定时,单位价值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价格弹性 商品价值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

沙发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7-21 18:33: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7. 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
以上是高中政治试题。答案是0.8元。1/1.25=0.8。
社会劳动生产率       价值
1                               1
1.25                         0.8

使用道具

藤椅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7-22 12:13: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价值与生产率关系.jpg

使用道具

板凳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7-22 17:23:0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既没有严格理论定义,也没有实证的统计方法。

使用道具

报纸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7-22 18:39: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建平 发表于 2020-7-22 17:2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概念,既没有严格理论定义,也没有实证的统计方法。
确实如此,所以造成可混乱。有人还以为单位是时间单位呢,其实是时间单位/数量单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