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_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_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_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临床医学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_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主要可用抗癫痫、神经阻滞等治疗,无效或失效时考虑其他疗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_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目的研究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方法。方法根据其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主要可用抗癫痫、神经阻滞等治疗,无效或失效时考虑其他疗法,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应针对病因治疗。

三叉神经痛诊断治疗
临床资料:收集三叉神经痛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35-76岁,70%以上为40岁以上,病程最短2年最长30年。发作每天可有一次或多次。疼痛从口角附近放射到同侧面部、耳、眼和头部。无预兆,开始和停止都很突然,轻触即可诱发,间歇期可完全正常。
三叉神经痛又称痛性抽搐,是一种濒死样撕裂样的面部疼痛,持续数秒到1分钟左右,几乎总是在一侧(仅5%以下为双侧性发生),其通常由触摸受累区、冷风、吃饭、刷牙,有时甚至谈话可引发。本症中年后期开始,更多发生于成年及老年人,40岁以上的患者可达70%~80%,女性较男性略多。

1.临床特征与体征三叉神经痛的发作每天可有一次或多次。三叉神经的上颌支最常受累(约占60%),下颌支次之(约占30%),但在三叉神经眼支发作者罕见。通常疼痛从口角附近放射到同侧面部、耳、眼和头部。在病侧三叉神经分布区(如上、下唇,鼻翼,口角,牙齿,颊,舌等)有板击点或称触发点。三叉神经痛以一阵阵地发作,持续数天或数周,可以在发作期间有持续的灼样或疼痛的背景。无症状的期间可以数月或数年。
本病原因不明。患者可没有神经病学体征或提示任何相关器质性损害的其他特征。仔细询问神经病史(如曾有的神经性疾病例如视神经炎)和检查(如面部麻木、角膜反射消失),头颅X片或下列疾病的某些阶段。
2.鉴别诊断
(1)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其中主要为颅底部肿瘤,陈曼娥等报告12例以颜面痛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颅底部肿瘤,其中前颅底肿瘤3例,中颅底肿瘤5例,后颅窝肿瘤4例。颜面痛表现为典型的三叉神经痛7例,非典型的三叉神经痛5例。这提示颜面疼痛是颅底部肿瘤的重要信号,在临床诊治中应予足够的重视,应避免延误诊断而延误治疗。
(2)多发性硬化:这比特发性三叉神经痛更常见于双侧三叉神经痛。
(3)桥脑小脑角肿瘤。
(4)三叉神经纤维瘤。
(5)基底动脉扩张。
(6)牙痛:为持续性,多局限于齿龈部,不因外来因素加剧或诱发,必要时可作X线检查以鉴别。
(7)三叉神经炎:呈持续性,压迫神经分支所在处疼痛加剧。检查时有三叉神经感觉减退或过敏,有时可伴有运动支功能障碍。其前有炎症、病毒感染及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史,结合临床症状可以鉴别。
(8)舌咽神经痛。
(9)蝶腭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治疗主要可用抗癫痫、神经阻滞等治疗。

1.卡马西平:开始可给100mg,2/d,口服,如果对副作用能耐受,则随后可很快地加到600mg,3/d,以控制疼痛。
2.苯妥英钠:这是第二个可选择药物,可给予100mg,2/d,口服,每日可达600mg。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