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提出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毕业论文>>

哲学毕业论文

>>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提出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提出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哲学毕业论文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提出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0.1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的发现与大多数者一样,笔者刚开始接触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时,主要也是以《逻辑哲学论》(TLPh)与《哲学研究》(PhU)这两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问题的提出_哲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0.1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的发现

与大多数者一样,笔者刚开始接触维特根斯坦的思想时,主要也是以《逻辑哲学论》(TLPh)与《哲学研究》(PhU)这两本书为入门的。但长久以来,由阅读PhU而产生的一些却一直在困扰着笔者:比如,PhU中赫赫有名私人语言论证,到底是以什么人的思想为假想敌的呢?难道是以TLPh阶段的早期维氏自己为假想敌吗?可是我们却很难找出有力的证据来说明TLPh阶段的维特根斯坦曾经支持过所谓的私人语言[1]。那么,该论证难道是以强调意识优先性的主观观念论传统为敌吗?这个看法似乎更有一些道理,比如有的学者便认为私人语言论证之敌就是洛克,有的学者则认为该论证实际上已然构成了对于胡塞尔的先验现象学的反驳[2]——但再仔细一想,即便是这个答案,也不能完全消除笔者的疑惑。笔者的更进一步的问题是:(1)有什么证据能够表明维氏曾经对主观观念论传统的思维方式作过深入的研究呢?(2)为什么他对于主观观念论的这一类驳斥并未明显地出现于TLPh之中呢?(3)有鉴于PhU对于私人语言的批判乃是一种写意式的、不点名的批判,我们又如何保证这一批判的火力能够足以摧毁各种版本的主观主义体系呢(尤其是像胡塞尔的现象学这样的空前精致的唯心论体系)? 

随着笔者对于维氏思想研究的深入,这些疑惑又以新的形式出现了。多年前,笔者曾偶然地读到了著名的现象学史家斯皮格尔伯格写的一篇论文:《维特根斯坦的现象学之谜(1929~?)》[3]。根据此文所提供的信息,笔者惊讶地知道了:大约是在1929左右(即维氏结束了其多年学术沉默、重返剑桥之际),并没有在其早期思想阶段重视过意识问题、甚至从来都未深入解读过胡塞尔著作的维特根斯坦,竟然开始注意起现象学来了[4]!更奇妙的是:至少从学角度来看,这种突然浮出水面的关切主要是出现在维氏写于1930年的遗稿《哲学评论》(PhB)之中的,而在1933年以后完成的维氏文献中,此类关切好像又突然变得稀少起了来(比如,在PhU中,关于现象学的讨论至少在字面上就几乎销声匿迹了)。很显然,这个像流星般飞逝而去的现象学阶段,已然构成了后人在解释维氏前后思想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个巨大的谜。斯氏将这个谜进一步分解为以下六个子问题: 



一.维氏自己所说的现象学究竟是什么意思? 

二.他提出现象学的具体时间为何?他为何持有此观点?他的现象学与同的现象学运动有何关系? 

三.他在多大程度上,在何时,并出于何理由放弃了现象学 

四.现象学在维氏思想进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五.维氏现象学的价值何在? 

六.对于其他现象学家而言,维氏现象学的意义何在?”[5] 



根据斯皮格尔伯格先生的转述,笔者的脑际很快就闪现出了这样一种非常模糊的印象:尽管维特根斯坦本人的确未曾认真研究过胡塞尔的正统现象学,但这似乎并不妨碍他自己的现象学与胡氏现象学一样与西方哲学的主观观念论传统发生密切的关联——而这种关联本身则在充斥于PhB文本中的诸如现象学语言现象学的描述对于感官的现象学研究等术语中就已得到了印证。然而,当笔者试图对上述模糊的印象作出一番更为精确的刻画时,文献搜集方面的困难却立即扑面而来。说得具体一点,斯皮格尔伯格在文中所引用的与维氏现象学问题相关的原始材料,主要就是1964年公布的PhB,而这本书只不过就是浩如烟海的维氏转型期遗稿的冰山一角而已。另外,斯氏在该文的增补中虽然也曾颇为神秘地提到了维氏写于1933年的另一份重要文献——《大打字稿》(以下简称为BT。据说维氏曾在此文献中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讨论现象学的问题!)——但让笔者感到失望的是,由于版权的问题,他并没有在该文中向我们透露更多的关于BT的信息。[6] -------------------------------------------------------------------------------- 

[1]
后面我们将看到,美国学者Hintikka夫妇就认为TLPh是维氏私人语言观的策源地。但是本书并不准备接受这一论点。请参看章一对于Hintikka夫妇论点的详细介绍,以及章二对于TLPh文本的正面剖析。 

[2]
请参看P.M.S.Hacker:InsightandIllusion—mesinthePhilosophyofWittgenstein,revisededition,ClarendonPress,Oxford,1986,257以下;张庆熊:《自我、主体际性与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5月第一版,页25~53 

[3]HerbertSpiegelberg:
,收录于他的自选集TheContextofthePhenomenologicalMovementMartinusNijhoff,theHague/Boston/London,1981)。该文原发表于AmericanPhilosophicalQuarterly1968年第五期页244~256 

[4]
胡塞尔的名著《逻辑》的英译者J.N.Findlay曾告诉过斯氏:他曾在1939年与维特根斯坦的一次会谈中提到《逻辑研究》,而作为其回应,维氏则对Findlay直到此时还对如此古旧的文本抱有兴趣感到诧异(见TheContextofthePhenomenologicalMovement一书页21811)。众所周知,两卷本的《逻辑研究》是在二十世纪初才开始陆续问世的一部浩繁的巨著,维氏在1939年就言其古旧,措辞未免过于夸张。不过,维氏对于胡塞尔的此种傲慢态度也从反面说明了他自己的现象学思想的原创性。 

[5]TheContextofthePhenomenologicalMovement
,页202~203 

[6]
增补写于1979年,在其中他给出了BT《现象学》一章的下属各个小节的标题。但他对于BT的提及也就仅此而已。请参看TheContextofthePhenomenologicalMovement,页226 

[7]
整套WienerAusgabe丛书由MichaelNedo博士编辑,奥地利施普林格出版社(Springer-Verlag)出版,维也纳、纽约双地发行。关于WA的概况,这里还得作五点补充: 

1)关于WA的原始材料来源,主要体现在下表中最后一栏。其中编号以“MS”打头的是指维氏用大开面硬封皮帐册来记录的思考心得——1929年到1940年,这样的笔记共记了18本,在维氏遗稿编号体系中被后人依次命名为MS105~123。另外他还兼用小开面的笔记本,相关遗稿的编号自MS153起。通过对于大开面手稿中头十本(即MS105~114)的编辑,他本人又整理出了三本打字稿,其遗著编号分别为TS208TS210211。他将这些打字稿上的句段剪成字条,重新排序、粘贴,就这样复又制作出两本新的打字稿:TS209TS212。在此基础上,他继续反复修改,由此便派生出更多的打字稿;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