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考研招生报名问题答疑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考研招生报名问题答疑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考研招生报名问题答疑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中国政法大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考研招生报名问题答疑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答疑一、报考资格1.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而未获得学士学位者是否可以报考法大硕士生?可以报考。2.国家承认学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考研招生报名问题答疑_中国政法大学考研网

中国政法大学201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问题答疑

一、报考资格
1.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而未获得学士学位者是否可以报考法大硕士生?
可以报考。
2.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及成人高校、高教自考、函大、夜大、远程教育本科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法大硕士生?
已取得国家承认本科学历的考生可以以本科毕业身份报考,但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考生的其他报考条件见当年的招生简章。通过国家自学考试的考生、函大、夜大本科毕业生、远程教育(含网络学院)毕业生,报名时必须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考生,不能报考。
3.高职高专(大专学历)毕业生是否可以报考法大硕士生?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大专)学历满两年或两年以上(从获毕业证书到录取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有2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所报考学科文章的考生,可以报考学术型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生。我校部分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大专)学历五年(或五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考生,可以报考工商管理(MBA)或公共管理(MPA)专业学位硕士生。
4.同等学力考生报考硕士生是否要加试?
同等学力考生(法律硕士(非法学)、MBA、MPA考生除外)必须加试所报考专业的两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加试在复试中进行,考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在复试前另行通知。
5.大学三年级学生是否可以报考法大硕士生?
一般不能报考。如果所在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须提供所在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加盖学校公章)、学校实行学分制的办法,以及学生按学分制要求已完成的课程和成绩证明等材料,方可报名。如学生入学前无法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6.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是否可以报考硕士生?
可以。在读研究生报考需提供所在学校同意报考的证明,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7.能否跨专业报考?
具有国家承认本科学历考生可跨专业报考(除简章上有特别说明的专业外)。
8.有作弊记录的考生是否可以报考?
在往年考试中,有作弊记录的考生,将根据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确定是否可以报考。(我校相关规定:对研究生初试或者复试中作弊的考生,3年内禁止报考我校各类研究生。)
二、报名、初试和复试
9.如何获取考研信息?
我校发布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及相关通知的官方网站为“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由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简称“研招办”)主办。硕士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报名、初试、复试、成绩公布、录取等相关信息都在此发布。网址:http://gate.cupl.edu.cn/yzb。
10.接收推荐免试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工作何时开始?
我校每年9月初会在网上发布接收推荐免试生的通知,符合条件并有意申请我校的学生可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址:http://gate.cupl.edu.cn/yzb。
11.统考硕士招生名额和接收推荐免试生的名额各是多少?
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计划包括统考生名额和接收推免生名额,推免生名额一般占各专业招生总人数的35%左右,推免生名额如未招满,可用于招统考生。专业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只是计划招生人数,各专业实际招生人数会在复试录取阶段依据国家批准的招生名额、生源及考生成绩等情况有所调整。
12.法大考研相关时间是如何安排的?
我校2013年硕士招生各阶段大致时间安排如下:
2012年8月下旬,公布招生简章及专业目录;
2012年10月10日-30日,网上报名;
2012年11月10日-14日:现场确认(现场核对报名信息、照相);
2013年1月5日-6日,初试;
2013年4月上旬,复试;
2013年6月中旬,寄发录取通知书;
以上时间仅供参考,准确时间以招生简章和网上通知为准。
13.如何报名考研?
考研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步骤。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查阅我校招生简章,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登陆“中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网报成功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持二代身份证件、学历证书、学生证等学历学籍证明材料前往报名时选择的报考点,现场确认报名信息并照相。
14.是否可以报考两个(或多个)学校或专业?
不可以。考生只能选择报考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必须在网上报名截止前确定。
15.毕业证书上哪个是学历证书编号?
网上报名时,须填写学历证书编号(应届本科毕业和应届本科结业考生暂不填写),请填写所获最后学历(本科或专科层次)的学历证书编号,通常为毕业证书中的“学校编号”或“证书编号”。2001年之后的学历证书编号一般大于等于17位,最长18位。
16.考生报考资格如何审查?
考生报名前应仔细查阅招生简章,核对本人是否符合学历要求、专业背景等报考条件。报考资格审查将在报名、复试、录取等各个阶段持续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不准许参加初试、复试或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自负。凡被发现在报名、考试过程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即取消其复试、录取资格。已获得学籍的,取消学籍。
17.初试考试地点如何选择?
报考硕士时,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和考试; MBA、MPA专业学位及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中国政法大学”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和考试;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的报考点办理现场确认手续和考试。
18.网上报名时如何选择报考类别?
我校实行培养机制改革后,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只有“自筹经费”、“委托培养”和“定向”3类。网上报名时,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类别。以下是报考类别的简介:
自筹经费:全日制攻读,录取考生人事档案必须转入我校,可转户口,在校期间的学费及住宿费等由学生本人承担,可参与奖学金评比,毕业后自主择业。
委托培养:全日制攻读,录取考生不转人事档案,不转户口,在校期间的学费及住宿费等由学生本人或委托培养单位(通常为原工作单位)承担,不享受奖学金,毕业后根据《委托培养协议》去委托培养单位工作或服役。
定向:全日制攻读,录取考生人事档案、户口调转根据相关协议执行,在校期间的学费由国家拨款支付,不享受奖学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定向生相关待遇。毕业后根据《定向培养协议》去定向单位(通常为原工作单位或省级教育厅)工作。报考“定向”类别,仅限“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和“西藏单独考试”考生。
已经工作的在职人员报考,要考虑被录取后是否与现工作单位脱离人事关系(通常意味着辞职)。如能够与现工作单位脱离关系的,可以报考“自筹经费”类别。如果不愿与现单位脱离关系,或者不能从单位转出人事档案等,则应征得现单位的同意,报考“委托培养”。
应届毕业生(除本科期间已定向或者委培外)和虽已毕业但尚未工作、档案寄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等中介机构的考生,应当选择“自筹经费”报考类别。
19.报考类别与录取类别的区别?
报考类别与录取类别含义相同,只是不同招生阶段的不同表述,前者是报名阶段的表述,后者是录取阶段的表述,考生的报考类别决定录取类别。
在录取阶段,报考“自筹经费”和“委托培养”类别的考生统一排名,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取;报考“定向”类别的考生,单独排名,根据考试成绩择优录龋
20.硕士初试、复试是否指定参考书目?
不指定参考书目,考生可根据命题范围自行选择参考书。
21.是否提供往年硕士生入学考试真题?
我校不提供往年试题。
22.是否举办考研辅导班?
我校不举办任何有关考研的辅导班。
23.法学专业初试的主要自命题科目试题题型?
根据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从2012年开始我校“法学综合一”、“法学综合二”试题题型中去掉多项选择题,增加论述和分析的分值。两个科目总分均为150分,其中,单项选择题60分、简答题30分、论述分析60分。
24.复试比例是多少?
在生源充足的情况下复试比例原则上是130%左右。
25.复试考核包含哪几部分?
复试考核通常包含专业课笔试(40%)、专业课口试(40%)、外国语听力及口语(20%)。中欧法学院复试内容及比重:见中欧法学院招生简章。
26.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在录取总成绩中所占比重?
根据我校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改革方案,从2012年开始复试成绩比重提高到50%,即:初试总分、复试成绩折合为百分制后,在录取总成绩中各占50%的比重。
27.对考研初试或复试中作弊的考生如何处理?
(1)将作弊考生的有关情况及《考试违纪处理决定书》寄送考生学习或工作单位,并建议存入考生个人人事档案。(2)从下一年度起,3年内禁止作弊考生报考我校各类研究生。
三.咨询和参考
28.硕士生学费及学制?
以下是我校2012年学费标准,仅做参考。
学术型自筹经费硕士:9千元/年,学制:3年
学术型委托培养硕士:1.2万元/年,学制:3年
法律硕士(非法学):1.5万元/年,学制:3年
法律硕士(法学):1.5万元/年,学制:2年
MPA:3万元/3年,分2次交清,学制:3年
MBA:脱产班10.9万/2年,周末班12.9万元/2年,国际班13.9万/2年,学制:2年
中欧法学院硕士:17000元/年,学制:2年
29.学校的奖学金都有哪些?
自2010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我校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被我校正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均需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学费。同时,学校将根据有关标准及申请审批程序,为硕士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助学金或科研资助(MPA、MBA两个专业除外)。
(1)新生享受奖学金的比例为录取总人数的70%左右。新生奖学金除法律硕士学院各专业、中欧法学院各专业和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律(非法学)专业外,其他各学院均相同。2013年新生奖学金金额待定。(提供2012年奖学金金额供参考:一般为人民币9千元,法律硕士学院各专业、中欧法学院各专业和证据科学研究院法律(非法学)专业奖学金金额见学院网站公告。)
(2)硕士二年级、三年级时根据前一年的在校综合表现,评定当年的奖学金,评定标准如下:
学术型硕士(中欧法学院除外):
特等奖学金:18000元/年,比例:≤5%
一等将奖学金:12000元/年,比例:45%
二等奖学金:9000元/年,比例:25%
法律硕士(中欧法学院除外):
法律硕士研究生的奖学金办法由法律硕士学院和证据科学研究院分别制定。详见相关学院的网站。
中欧法学院:
二、三年级奖学金,由学院按照学生第一、二学年成绩排名颁发“学业优秀奖学金”, 学院另设有“公共服务奖”,表彰热心公共服务的学生。
30.经济困难的学生在读期间是否可以申请贷款?
按照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有关规定,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部分自筹经费研究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金额为6000元。助学贷款申请在新生入学以后再进行。
31.硕士研究生就读校区?
我校现有昌平区府学路和海淀区学院路两个校区,昌平校区主要是本科生,学院路校区全部为研究生。中欧法学院学生在昌平校区就读;法律硕士学院、证据科学研究院学生第一年在昌平校区就读,第二年返回学院路校区就读;其他学院学生在学院路校区就读。
32.体检的时间和标准是什么?
考生来我校复试和入学报到时,均须到我校医院进行体检,体检标准由校医院依照国家有关文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执行,体检不合格者取消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

33.法大硕士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如何?


年度 总体就业率 就业单位性质
党政机关 基层党政机关 国有企业 升学 高等教育单位 出国 其他事业单位 其他企业
2009届 97.6% 59.9% 5.0% 12.8% 2.8% 3.9% 1.8% 1.6% 12.2%
2010届 97.7% 37.2% 7.4% 21.5% 3.7% 3.5% 2.2% 1.8% 22.5%
2011届 95.4% 40.1% 9.5% 20.8% 2.4% 2.1% 2.7% 1.2% 16.6%
34.法大近年各招生专业报名录取比例、复试分数线是多少?
法大近年总体报报录比为5:1。详细情况点击查看:
中国政法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历年报名录取比例及复试分数线一览表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通信及办公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中国政法大学研招办(旧1号办公楼304室)
邮政编码:100088
联系电话:010-58908070/71
图文传真:010-58908074/71
电子信箱:zfyz@cupl.edu.cn
官方网站:http://gate.cupl.edu.cn/yzb
官方微博:http://weibo.com/cuplyzb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