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_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_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_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中央财经大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_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提高研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推免生招生办法_中央财经大学考研网

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外校推荐
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推荐免试,是指部分高等学校按教育部规定推荐本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确认其免初试资格,由招生单位进行复试的选拔方式。

一、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以主管研究生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接收外校推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各接收学院(含研究院、中心,下同)院长和研究生院分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组成。同时各学院成立由院长担任组长的接收外校推免工作小组,选派学术水平高、工作作风严谨、公正廉洁的教师参加复试选拔工作。
我校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二、接收专业及人数
我校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的类别分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接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为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的国家重点学科或北京市重点学科,包括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统计、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国防经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保险学、税收学,接收人数为64名,具体内容见表一。
接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为: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会计,接收人数为40名,具体内容见表二。
金融学院相关专业接收外校推免研究生今年试行以举办夏令营方式选拔,该项工作已于暑期结束,不在此次进行。

表一: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接收外校推免情况表

学院
专业
接收人数财政学院
财政学
3会计学院
会计学
10商学院
企业管理
4商学院
旅游管理
1商学院
技术经济及管理
1经济学院
政治经济学
3经济学院
世界经济
1经济学院
国民经济学
3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1经济学院
产业经济学
2经济学院
劳动经济学
1保险学院
★保险学
1统计学院
数量经济学
1统计学院
★经济统计
1统计学院
★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1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1税务学院
★税收学
3财经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
1国防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国防经济
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国民经济学
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金融学
4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产业经济学
1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
国际贸易学
2中国金融发展研究院
金融学
4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区域经济学
2中国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院
财政学
4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
劳动经济学
4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际贸易学
2合计
64
注:带★号专业为我校自主设置的专业

表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接收外校推免情况表

学院
专业
接收人数财政学院
资产评估
5会计学院
会计
5法学院
法律(非法学)
5法学院
法律(法学)
5保险学院
保险
5统计学院
应用统计
5税务学院
税务
5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国际商务
5合计
40三、申请人需具备的条件
(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二)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未受过任何处分,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及其他违法违纪记录,对学术研究或科学实践兴趣浓厚,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申请人所在高校须是“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或申请人所在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含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四)申请人必须是教育部当年批准具有推荐免试资格高校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并获得与申请硕士类型相对应的所在本科学校推荐免试资格(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独立学院和本科三年提前毕业的学生)。
(五)申请专业须与申请者本科所学专业相同或相关。申请攻读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人本科学习专业必须为非法学专业;申请攻读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人本科学习专业必须为法学专业。
(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学习成绩排名和综合测评排名均需名列申请人所学专业总人数的15%以内;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学习成绩排名和综合测评排名均需名列申请人所学专业总人数的20%以内。
(七)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达到425分以上(含425分)。
(八)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申请人在本科学习期间必须修过相关高等数学课程且成绩平均分在75分以上(含75分)。
(九)申请会计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求申请人所在高校同时具有申请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80分以上(含480分)。
(十)申请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上述要求外,还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80分以上(含480分)。
(十一)对本科阶段有公开发表论文、有科研成果、能证明有特殊学术专长或突出培养潜质的申请者,专业排名、外语条件或高等数学成绩中的两项可适当放宽要求。

四、选拔程序
(一)符合以上条件的申请人在我校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具体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详见《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流程及注意事项》。
(二)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
1.填写《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网报时下载),须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
2.由本科所在学校教务处出具的申请人已获得本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材料原件一份。
3.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备查)及复印件。
4.至目前为止的所有本科成绩单原件一份,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证书原件(备查)及复印件。
6.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或承担的课题结项书等)及获奖证书原件(备查)及复印件。
(三)我校将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评议,确定复试名单,并及时通知取得复试资格的申请人来学校参加资格确认、复试和体检。
(四)学校及各学院组织复试:
1.专业课笔试,满分100分(考试科目同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公布的《中央财经大学2013年接收外校推免生复试笔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2.专业课面试,满分100分;
3.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满分100分;
考试总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30%+专业课面试成绩×60%+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成绩×10%。

五、录取原则及要求
(一)我校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宁缺勿滥的原则,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加强对考生创新精神和能力、专业兴趣和素养等方面的考查,根据考生的考试总成绩,结合申请材料,综合评价,择优录龋复试的三项成绩中有一项成绩不及格者(60分以下),不予录龋体检不合格者,不予录龋
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院公示,如无争议,即确定录取,并对拟录取的学生发出接收函。非我校研究生院发出的接收函,一律无效。
(二)拟录取的推免生须按教育部的要求,持中央财经大学接收函,到本科所在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院)领取推免生网报校验码,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硕士研究生网上报名,并现场确认等。未获得推荐免试网报校验码及未办理正式报名手续的推免生,录取无效。
(三)我校正式录取通知书统一于调档政审后寄发给本人,寄发时间为研究生招生当年六月。
(四)被录取的学术型推免生录取类别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被录取的专业学位推免生录取类别为国家计划外自筹经费,收费标准与我校2013年专业学位研究生收费标准一致,具体情况请查看我校研究生院网站相关通知。
(五)我校确定接收录取的外校推免生,未经同意,不得以应届本科毕业生身份私自办理出国留学、通过“双向选择”进行就业以及再次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统一考试。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
1.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与事实不符,存在舞弊现象的;
2.申请人在本科第四学年学习期间有不及格科目的;
3.在毕业时未获得毕业证书或学士学位证书的;
4.患有严重疾病隐瞒不报的;
5.毕业论文成绩在“良”以下(不含良)的;
6.其他影响录取的事项发生的。

六、公示和监督渠道
(一)我校接收外校推免生报名流程、复试查询、拟录取查询等信息均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s.cufe.edu.cn)中公布,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为:010-62288344,传真为:010-62288895。
(二)接收外校推免工作过程由学校纪委、监察审计处全程参与,实施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学校纪委、监察审计处监督电话为:010-62288223。

七、本办法由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八、注意事项
报名及选拔
(一)报名
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一律实行网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menhu.cufe.edu.cn/yjs/jump/ssks。
1.网报时间
2012年9月1日上午9:00至9月13日上午9:00,符合条件申请人请按系统要求,如实填写信息。
2.下载并打印相关表格
网上报名成功后,下载打佣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注意:请完整提交学习成绩排名、综合测评排名等信息后再点击“打印申请表”)。
3.网上缴纳报考费
我校于网报期间开通网上交费(不接收现场交费),请申请人本人认真核实是否符合我校申请条件,然后登陆报名网站进行网上交纳报考费。报考费交纳后恕不退还,因不符合申请条件或个人原因等未进入复试名单者,责任自负。
未交费者视为自动放弃申请资格,责任自负。
(二)提交材料(复印件均请使用A4纸,考生提交所有申请材料均不予退还)
1.填写《2013年中央财经大学接收外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网报时下载),须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
2.由本科所在学校教务处出具申请人获得本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证明材料原件一份。
3.有效期内的学生证、身份证原件(备查)及复印件。
4.至目前为止的所有本科成绩单原件一份,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公章。
5.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证书原件(备查)及复印件。
6.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或承担的课题结题书等)及获奖证书原件(备查)及复印件。
(三)资格审查
1.网上申请成功的考生将“提交材料”中所列的1-6项材料,挂角装订,邮寄或送至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截止时间为2012年9月13日,邮寄者以寄送邮戳为准),复试时还需携带“提交材料”中的第3、5、6项的原件,以备查验。资格审查结果将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公布,请随时关注网上通知。
2.资格审查合格申请人于9月中下旬(具体日期待定)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http://gs.cufe.edu.cn)下载打佣复试通知书》,并于通知书上规定时间(约9月下旬)到我校参加资格确认、复试和体检。
(四)拟录取
坚持贯彻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录娶宁缺勿滥的原则,根据考生的考试总成绩,结合申请材料,综合评价,择优录龋拟录取名单由研究生院公示,如无争议,即确定录龋我校研究生院对通过复试并同意接收为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外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发出接收函。
(五)教育部要求的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
取得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申请人须到原所在院校领取省(市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加盖公章签发的《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直博生)登记表》和校验码,并凭推免生校验码于2012年10月31日前登录教育部指定的网站( https://bbs.pinggu.org/jg/daxue.html或https://bbs.pinggu.org/jg/daxue.html)进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并按教育部规定时间到网上报名时选择的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不按时参加报名和现场确认者,推免录取无效。

注意事项
(一)在申请阶段网上报名时,点击“提交”按钮后所有资料都不能修改,请将所有信息核实无误后再提交。
(二)所有结果都在网上公布,不再单独通知,请考生随时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上通知,否则责任自负。
(三)如发现考生提供虚假申请材料或其他舞弊情况,我校有权随时取消考生的考试及录取资格。
(四)在我校规定截止时间内未寄送到材料或未网上交纳费用者,视为自动放弃,责任自负。
(五)请申请者认真核实是否符合我校申请条件,对不符合条件者所提申请,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
研究生院主页http://gs.cufe.edu.cn
学校主页:www.cufe.edu.cn
咨询电话:010-62288344;010-62288895(传真)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39号中央财经大学研招办
邮政编码:100081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