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一篇论文被人抄袭,拿去做自考论文了,好像是中央财经大学专升本金融工程专业-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

本人一篇论文被人抄袭,拿去做自考论文了,好像是中央财经大学专升本金融工程专业

本人一篇论文被人抄袭,拿去做自考论文了,好像是中央财经大学专升本金融工程专业

发布:Henry501 | 分类:中央财经大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浅谈地基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以金融街汇美大厦为例一绪论(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迅猛发展,土地显得越来越紧张,建筑与人口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在不宜建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浅谈地基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
---以金融街汇美大厦为例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在迅猛发展,土地显得越来越紧张,建筑与人口争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建筑物不得不建在不宜建筑的地质条件下,当拟建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和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往往需要采用人工地基进行加固补强,即地基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满足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在我国,地基处理技术是近 30-40 年才发展起来的地基加固手段,近 10 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长足进展。
但是,应当看到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与一般的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有着较大区别,它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由于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引起的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有些甚至是严重的质量事故,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基处理项目的推广应用,也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了损失。到目前为止,专门针对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人员较少,还没有见到相关的报道,没有成熟可以借鉴的经验可取。一般情况下,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只是参照工程技术人员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经验进行,针对性不强,随意性大,质量管理效果也不好,因此,有必要对地基处理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
然而,随着人们对地基项目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地基项目建设的投入力度会不断加大,相应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为了确保地基项目的质量又不使成本过高,就要实施有效成本管理,研究地基项目占用资金占建筑、房地产业总资金的比重。基于此,本文以地基项目的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为研究对象,规范研究地基项目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并以金融街汇美大厦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最终为此类地基项目质量的提高、成本的控制提供建议。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加强地基项目质量管理,实施成本控制,是保证房地产、建筑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实行地基项目成本管理制度能够提高此类项目的竞争力,提高工程整体质量,保证工程可持续发展,其本质特征就在于按照工程项目管理的原理,运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时,追求工程质量的最优化。
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成本就会增加。因此,在实施质量管理的同时,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使工程项目获取最大的利润空间和发展空间,提高工程绩效。同时此研究对于有效约束工程管理方、施工方的行为,完善工程项目管理相关理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框架
本文主要以地基处理项目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首先通过概念界定,确定理论基础。紧接着通过分析地基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关系,分析地基项目建设中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以金融街汇美大厦地基处理项目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地基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框架如下:
二 文献综述
(一)关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目前,内外关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较为广泛,理论成果也较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意义,其中主要针对地基项目质量管理的研究较少,而围绕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得研究较为充足。而国内此方面研究还较少,相关研究还滞后于国外水平。
1 国外研究综述
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休哈特(W.A.shewart)博士就提出统计质量管理(简称 SQC)的理论和方法,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引进美国的一整套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1950 年美国管理专家戴明(W.E.Deing)博士到日本讲学,为日本工业企业开展质量管理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美国的泰勒研究了从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工业生产的管理实践,于 1875 年创立了“科学管理”的理论。70年代末,国际标准化组织着手制订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0年 5 月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在加拿大应运而生,它通过总结各国质量管理经验,于 1987 年 3 月制订和颁布了 IS09000 系列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标准,标准一经发布,世界上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表示欢迎,等同或等效采用该标准,指导企业开展质量工作。此后经修改于 2000 年颁布了 IS09001 标准。
2 国内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百废待兴,由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的因素,我国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了原苏联的模式,即一长制。一长制是原苏联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它从材料采购、组织工人生产、质量检验到工程交工都是由厂长一人负责,一人决策,一人说了算,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弊病是不能发挥其他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聪明才智,不能充分调动其他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的积极性,还极容易产生一人专制,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与苏联关系的紧张,加之我国工程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人们开始反省质量管理模式。这时候,开始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由于管理模式没有根本改变,质量并没有改观,最后以失败而结束,苏联模式就这样延续了 30 多年。直到 70 年代末,80 年代处,我国从日本和德国分别引进项目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才开始推广应用,并迅速得到了发展。80 年代以来,建设部加大培育建筑市场力度,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等十多项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颁布使质量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二)关于地基项目成本控制
1 国外研究综述
传统项目成本管理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此期间诞生了围绕项目成本管理最具代表性的管理方法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空军为开展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而创建的工作分解结构技术和挣值管理方法技术。70年代在美国的项目管理协会和英国的项目管理协会的大力推进下,项目成本管理的职业化进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英国的戈登(A.Gordon) 于1974年6月在英国特许测量师协会的季刊上发表指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范式,其核心思想是将项目的项目建设期成本和项目运营期成本作综合的考虑,即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等于项目建设期的成本加上项目运营期的成本,人们通过科学的设计和计划,设法使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努力做到最小。
R.E.,Dragoo 在《实时造价管理》一文中提出只有采用全过程项目造价(成本)管理才能管理好项目造价的观点。
米歇尔(B.J.Mitchell)1978年在《图书馆职能的造价分析》 一书中提出全面造价(成本)管理模式。此后,国际造价工程管理界对建设项目全面造价(成本)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使其成为全球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一种新范式。
2 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在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早在2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先人就己经规定:凡修筑沟渠堤防,一定要先以匠人一天修筑的进度为参照,再以一里工程所需的匠人数和天数来预算这个工程的劳力,然后方能调配人力,进行施工。”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程项目成本预算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控制方法的文字记录之一。
虽然我国在传统项目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早,但后续发展却很缓慢。其中: 戚安邦系统论述了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内容包括建设项目造价管理范式的转换,现代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设项目工作与活动分解技术方法等。
杨帆(2006)指出:工程造价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不是孤立的,单纯的注重造价而忽略工程项目的其他方面是无法有效的控制工程成本的,只有全面综合地理解项目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进行项目范围、质量、时间和成本的集成管理,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
(三)地基项目质量管理与成本控制
国内外围绕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研究比较充足。然而,鉴于地基项目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国内外针对地基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以国内为例:
甲立奎(2013) 以船舶制造项目为例,用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的方法和技术,研究了船舶制造业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间的关系,并提供了相关工程的改进措施。
王维玉(2005) 研究认为,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经营管理具有决定的作用。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每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因此,加强对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就非常必要。
薛发玲(2013) 从管理地基施工项目成本出发,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阐述了地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关系,从地基施工项目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成本管理阶段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措施。
(四)研究述评
目前,国外关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较为充分,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供了可靠的借鉴。而国内此方面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基地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国内外研究都并不多见,因为地基项目建设作为很为工程建设中的一小部分,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实践证明并非如此。提高地基项目的质量、控制其成本,对于提高工程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地基项目工程为突破口,探讨其质量管理和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不仅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同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后人的研究做好铺垫。
三 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与成本关系
(一)概念界定
1 地基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通常针对产品的质量,广义的还包括工作的质量、工程的质量。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属性;而工程质量、工作质量则是产品(项目)质量的保证,它反映了与产品质量直接有关的工作对产品(项目)质量的保证程度。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通常是指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工程材料、工程设备和施工机械的质量管理,施工项目质量检验,质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等。
目前学术界针对地基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还未明确界定,但是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其概念与上述工程项目管理概念并未有明显差异,主要指地基项目建设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以及工程项目验收时的质量检验等部分。
2 地基项目成本控制
195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也就是说,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支付的,或应支付的可用货币衡量的代价。而地基处理项目成本包括施工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和付给生产者劳动报酬的价值,以及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地基工程项目成本是指项目从设计到完成期间所需全部费用的总和,地基项目的施工成本是项目总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 。
(二)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与成本关系
地基项目管理中成本与质量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两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对立的一面,表现为:如果工程责任主体对工程质量有较高的目标要求,那么就需要花费较多的建设时间和投入较多的资金,也就说,如果强调质量目标,就不得不降低进度目标和成本目标;如果业主过分地减少成本,在工作量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就无法保证。基于此,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成本两目标必须进行协调。
另一方面,工程项目质量、成本两大目标关系之中存在着统一的一面,表现为:如果地基工程项目的成本计划制定得既可行又优化,使工程进展具有连续性、均衡性,则不但可以获得较好的质量,而且有可能使工期缩短;相应地,在进度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合理提高质量也会减少因质量问题造成的返工和维修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工程的成本。
因此,对于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两目标的协调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许多工程,由于工程的时间限制,工程项目建设必须在某一工期内完成,不允许项目的延期,否则工程项目失去使用价值。所以这类项目投资和质量成为可以选择的决策变量。很多施工企业为谋求高的利润而使用劣质不合格的材料,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发生事故。这不仅有损企业的形象,而且由于质量问题导致施工阶段的返工、停工,会加大施工成本,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地基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 缺乏成本管理机构
在组织管理上,地基项目没有明确的成本管理负责部门和责任人,来行使成本控制权,没有下达明确的成本控制责任指标。没有把成本指标分解到所有部门和个人,没有实行全员控制,或是责任不落实,成本只在口头上控制,在政策上,没有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在成本控制过程中,主要负责人没有有成本责任感,缺乏定期考评支付,缺乏成本管理责任制,没有制订出一系列规章制度,使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施工管理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人。
2 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地基处理项目成本管理体系中项目经理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成本管理及项目效益方面对上级领导负责,其它业务部门主管以及各部门管理人员都应有相应的责任。同时对于技术骨干,也缺乏相应的奖励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人们的积极性,最终不利于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
四案例分析—以金融街汇美大厦地基处理项目为例
(一)工程概况
汇美大厦作为一栋高级综合商务楼,位于张店区政务中心对面,毗邻山东理工大学和淄博市实验中学,被誉为“政治文化中心区”新的地标性建筑。汇美大厦分南北两个高层,南楼设计高度为99.60m,北楼设计高度69.80m,容积率为4.70总建筑总面积7497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9234㎡,地下建筑面积15738㎡;
根据《金融街汇美工程勘察报告》,两个楼的设计稿、方案不一样。北楼基底以下地层为②层新近沉积黄沙状粉质土层,承载力特征值为300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平面布置图,基坑支护地基处理采用CFG螺旋灌注桩复合地基技术,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5100 kPa 。铺设 300mm 石屑(粒径 0.5~1.0cm)褥垫层。
南楼基底以下地层为岩石地质,承载力特征值为28000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根据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平面布置图,基坑支护地基处理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地基技术,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达到362750 kPa。
(二) 金融街汇美大厦地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现状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金融街汇美大厦地基处理项目的质量管理存在很多缺陷,主要表现为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然而这也是我国大多数地基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通病。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项目质量管理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地基处理项目质量管理起步较晚,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还未完成,专业人员相对较少,加之地基处理领域在建筑行业属于特殊领域,长期没有引起管理者的注意,疏于管理。另一方面,地基处理项目有许多不确定性,施工工期短,工况复杂,地质条件差异大,前期市场调研、环境调研不到位,规划投入不足,定位不准,缺少规划。地基处理市场机制不完善,恶性竞争,竞相压低造价,价值与价格背离,不按建筑规律办事。
(三)金融街汇美大厦地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现状
现代化的地基项目成本控制是“事前”成本目标的制定、“事中”成本信息的采集处理、“事后”对成本状况分析反馈的“三位一体”系统管理过程,它可以实现处理成本信息和分析成本发展状况的“实时控制”,并通过实时的信息反馈机制,调整未来成本计划,有针对性地确立后续控制方向的“动态控制。
根据上述项目情况,遵照相关目标成本编制程序,通过由地基项目所属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成本例会分析,决定将项目的目标成本定为1260 万元,即
BCWS=1100 万元。本文为了简化叙述,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特将施工阶段粗略分为五个阶段:基坑支护,钻孔灌注桩施工;冠梁、CFG桩及抗浮锚杆施工(统称下部结构施工);
合同施工工期从 2013年 11 月至 2014年6 月,共 7 个月。但是实际合同是按工序来定制,这样、就要求管理者在成本控制与质量,工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03893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