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海会计证考试学习讲义-会计基础(十九)-上海会计证考试辅导-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基础

>>

2009年上海会计证考试学习讲义-会计基础(十九)-上海会计证考试辅导

2009年上海会计证考试学习讲义-会计基础(十九)-上海会计证考试辅导

发布:经管之家 | 分类:会计基础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第二节 负债的核算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到期日和确定的金额,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这是负债不同于所有者权益的一个明显特征。负债按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第二节 负债的核算
负债是指企业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有确切的债权人、到期日和确定的金额,到期必须还本付息,这是负债不同于所有者权益的一个明显特征。
负债按其偿还期限的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一、流动负债的核算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1年内(含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一)短期借款的核算
1.短期借款的概念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临时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偿还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
2.短期借款利息的确认与计量
短期借款必须按期归还本金并按时支付利息。由于短期借款利息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不同,会计处理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区别:如果银行对企业的短期借款按月计收利息,或者在借款到期收回本金时一并收回利息,但利息数额不大,企业可以在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或在实际支付利息时,直接将发生的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如果银行对企业的短期借款采取按季或半年等较长期间计收利息,或者是在借款到期收回本金时一并计收利息,数额较大,为了合理地计算各期损益额,保持各个期间损益额的均衡性,企业通常按权责发生制核算基础的要求,采取预提的方法按月计提借款利息,计入各期损益(财务费用)。
短期借款利息=借款本金×利率×计息期限
短期借款本金和利息的核算,需要设置“短期借款”和“应付利息”等账户。
“短期借款”是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内(含1年)的各种借款本金的增减变动及其结余情况。该账户的贷方登记取得的短期借款,即短期借款本金的增加,借方登记短期借款的偿还、即短期借款本金的减少,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的本金的余额。短期借款应按照债权人的不同设置明细账户,并按照借款种类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应付利息”是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在资产负债表日,应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应付利息,记入本账户贷方;实际支付利息时,记入本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应付而未付的利息。
企业取得短期借款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在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利息”科目;偿还短期借款本金、支付利息时,借记“短期借款”、“应付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4—53]某有限责任公司因生产经营的临时性需要,于2008年4月15日向银行申请取得期限为6个月的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该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二)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1.应付职工薪酬的涵义和组成内容
(1)应付职工薪酬的概念
应付职工薪酬是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的范围包括:①与企业订立正式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②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监事会和内部审计委员会成员等);③虽未订立正式劳动合同或企业未正式任命,但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提供类似服务的人员。
(2)职工薪酬的内容
①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②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负担职工福利方面的义务而发生的支出。
③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交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
④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在职工工作年限内,为职工按月交存、长期储蓄、归职工个人所有、专项用于职工住房支出的资金。
⑤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根据《工会法》等有关规定,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和用于职工教育培训的经费。
⑥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给予职工的非货币性薪酬,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或租赁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适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⑦辞退福利,即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2.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1)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
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但解除劳动关系补偿(即辞退福利)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应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①应由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
②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③上述两项以外的其他职工薪酬,计入当期损益。
(2)应付职工薪酬的计量
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国家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按照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财务通则》和《关于实施修订后的&1t;企业财务通则>有关问题的通知》(财会[2007]48号)的规定,企业不再按照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企业负担职工福利方面的义务而发生的支出,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
3.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为了核算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应设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企业确认的应付职工薪酬,记入本账户贷方;企业发放给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及福利费,按规定交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职工培训等,记入本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在贷方,表示企业应付而未付的职工薪酬。
企业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生产部门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由在建工程、研发支出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管理部门人员、销售人员的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或“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等,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还的各种款项(代垫的家属医疗费、个人所得税)等,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等科目;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活动和职工培训,借记“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或职工教育经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4—54]2008年3月,甲公司当月发放工资2680000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1800000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50000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300000元;公司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00元;从事建造厂房人员工资130000元。
根据所在地政府规定,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12%、2%和10.5%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交纳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根据20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公司预计2008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2.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应计人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
=1800000+1800000×(10%+12%+2%+10.5%+2%+2%+2.5%)=2538000(元)
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
=250000+250000×(10%+12%+2%+10.5%+2%+2%+2.5%)=352500(元)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
=300000+300000×(10%+12%+2%+10.5%+2%+2%+2.5%)=423000(元)
应计人销售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
=200000+200000×(10%+12%+2%+10.5%+2%+2%+2.5%)=282000(元)
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
=130000+130000×(10%+12%+2%+10.5%+2%+2%+2.5%)=183300(元)
公司在分配、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 2538000
制造费用352500
管理费用423000
销售费用282000
在建工程1833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2680000
——职工福利53600
——社会保险费643200
——住房公积金281400
——工会经费53600
——职工教育经费67000
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企业以其自产产品实际发放给职工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同时还应结转产品的成本,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科目,贷记“库存商品”科目。
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同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
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例4—55]甲公司(一般纳税人)为一家空调生产企业。2008年2月,公司决定以其生产的空调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每人发放一台空调。公司共有职工200人,其中生产工人150人,车间管理人员20人,厂部管理人员30人。该型号空调的每台不含税售价为5800元,单位成本为4200元,增值税率为17%。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1)公司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150×5800×(1+17%)=1017900(元)
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20×5800×(1+17%)=135720(元)
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30×5800×(1+17%)=203580(元)
借:生产成本 1017900
制造费用135720
管理费用20358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357200
(2)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1357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11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972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40000
贷:库存商品 840000

如果本文对您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所帮助,请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提供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