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发布:fgq5910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摘要:阐述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的特点,即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独特的城乡结合结构和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摘要:阐述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的特点,即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独特的城乡结合结构和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分析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包括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亟需研究和关注等,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近郊现代农业;特点;存在问题;对策;四川成都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361-02
  近年来,成都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大胆探索实践,为中西部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探索出可借鉴的模式和路径,正在把成都建设成为“全国前茅,西部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动区。成都市委、市**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成都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成都市现代农业指标体系将按照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加快推进成都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力争在5年内实现“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发展目标[1]。为了进一步促进成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的特点,总结分析了其现存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发展对策。
  1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的特点
  1.1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优势
  成都市地处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是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金融中心、商贸中心和通讯枢纽。辖9区4市6县和1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1.24万km2,平原占36.4%,丘陵占30.4%,山区占33.2%。从地理区位看,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以下5个明显优势。一是交通优势。成都市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高速公路密度全国第一。境内现有的成灌、成温邛等9条高速公路和1条绕城高速公路,均为成都近郊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交通保障。根据**规划,到2012年,成都对外放射性高速公路将达12条,2020年将达16条。拟筹建的第二绕城高速公路将极大地促进成都市二、三圈层之间及区县市、广汉市、简阳市的经济发展[2]。二是环境优势。成都平原海拔高度540 m左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 ℃,年平均降雨量945.6 mm,年无霜期337 d以上,土地肥沃,原始自然环境优越,素有“川西粮仓”之称。三是人才优势。成都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第二强市,仅次于陕西省西安市。全市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等著名农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也有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等一大批农业类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四是产业优势。在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成都市已形成了粮油、生猪、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伏季水果、泡菜、水产等优势特色产业。截至2009年,全市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累计达到249个。
  1.2具有独特的城乡结合结构
  成都市辖有230个城镇,4 000多个村庄、小城镇,总人口1 0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有65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20世纪的80年代,是成都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和产业结构得以初步调整的时期。2003年,全市城乡居民年均收入比约为3∶1,农村购买力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经济的内需滞后。到2004年,成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西部特大中心城市首位,全市GDP突破2 000亿元大关,增长13.6%,人均2 000美元左右。总体上看,成都市似乎迈进了城市工业化水平中期。然而,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较低;区域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城市带动,经济增长90%来自非农产业。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通过城乡之间合理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和谐统一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成都市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
  1.3具有创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近几年,全国各地按照十六大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开展了破解“三农”问题的新探索。成都市自2003年开始自发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2007年,成都市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8年1月,成都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改革具有趋同性,都从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等方面对“三农”问题进行破题。但各地改革的力度不同,相比较,成都市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中改革力度较大,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体制机制和办法。国家信息中心2010年1月在北京发布的《西部大开发中的城市化道路——成都的城市化模式案例研究》报告中认为,成都模式可以概括为“三轴三阶梯”,即以“复合城市化、要素市场化、城乡一体化”为路径和驱动力,从“全城谋划”到“全域统筹”,再到“全球定位”。
  2存在的问题
  2.1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有待加强
  一是财政的投入不能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支持不够,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较难进入农业领域。有的县级财政多为“吃饭财政”,无法实现对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投入,影响农民增收幅度。二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地区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认识还不深入,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尚未建立起“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在当前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资金分配时仍以工业和城市建设比重较大,投向农村,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的资金相对短缺。
  2.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集食物保障、原料供给、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市场服务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系统,是多层次、复合型的产业体系,由农产品产业体系、多功能产业体系和现代农业支撑产业体系三大核心组成。从成都市近郊现代农业现状看,虽然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较多,部分农产品在国内外也已经颇具影响力,但从整体看,一是农村仍然缺少大集团、大企业式的农产品集群产业,缺少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规模偏小。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不稳定,缺乏统一的生产调配机制。农资价格上涨,尤其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涨幅较大,使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加之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等,严重影响了粮食主产区农民的增收。二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稳定、不健全,农民培训投入不足。一些乡镇农技站、畜牧站由于编制、经费等困难造成人员流失,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不足,示范试验工作的力度不够,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文化偏低,劳动技能单一或无技能,增收困难。
  2.3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亟需研究和关注
  50年来,我国农业走过了一条高投入、高产出、高速度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道路,未来发展必将面临资源短缺、生态恶化、技术薄弱、技术创新不足等困境困扰。在全球高氮化肥用量国家中,我国是唯一的“增肥低增产”类型,即耕地基础地力下降,保水保肥性能、耐水耐肥性能差,对干旱、养分不均衡更敏感,对农田管理技术水平更苛求,因此土壤更加“吃肥、吃工,吃水,增加产量或维持高产,主要靠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和灌溉用水”。权威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药使用量已达130万t,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受农药污染的耕地土壤面积达906.67万hm2;地膜使用量达63万t,白色污染相当严重[3]。四川省主要农区人地关系紧张,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污染土壤生态修复集成技术缺乏等生态与生产科技问题也相对突出。研究表明,成都平原农用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铅、镉、汞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不同土地利用下农户对蔬菜或水田作物投入的施肥和管理水平是造成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累积差异的主要原因[4]。因此,为了实现成都近郊农业的清洁生产,面源污染的有效控制及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值得研究和关注。
  3发展对策
  3.1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
  各级**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大幅度增加对农村交通、电力、教育、文化、卫生、信息的投入,减少农民支出,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和负担。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建设结合起来,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小城镇集聚产业化的功能,增强小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积极引导农民有序转移,就地进入小城镇。要加大财政预算内的农业支出,落实土地收益按比例用于农业支出政策,从政策上加大对农村的倾斜,加强对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振兴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增加非农业收入。
  3.2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壮大现代农业产业
  各地区要根据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和农业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合理优化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逐步建立起与资源优势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要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着力培育壮大一批优势产业、名牌产品的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园,形成一园带多园、多园促发展的良好格局,推动农业结构调整。要围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加大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围绕花卉、水果等优势农产品产业,以加工流通组织为龙头,发展一批区域化、专业化程度高的农产品农业带,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推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快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充分利用成都市郊区花木养植业比较发达的优势,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面向市场拓展加工流通,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实现营销的市场化。要建立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用于对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新产品开发的风险补偿;完善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落实税费减免的相关配套政策,解决土地指标、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为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创造条件。
  3.3扎实推进园区建设,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在坚持“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持续增收有保证”的前提下,大力推进茶叶、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花卉、泡菜等优势特色高端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茶叶、猕猴桃等农产品知名品牌,占领产业高端。按照集中、集约、集群发展的思路和“大园区+龙头企业+小业主”、“大园区+专合组织+小业主”等经营模式,推进生产、加工、物流等各类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鼓励农户运用现代科技和物质装备,发展家庭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生产集约化,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和特色农庄。依托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3.4加大项目资金的配套,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一是各地区要建立和完善以区(市)县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为基础的三级农科推广服务体系,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防灾抗害能力,采取多层次、分期举办的专业技术培训,加速造就一批技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更新农业推广知识,提高科技人员的整体素质。要切实搞好对种植户的技术服务工作,及时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各种技术问题,通过优质、高产、高效降低种植成本,实现增收。充分发挥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开展科技知识培训,送科技知识到村、社,到农户,增加广大农民科技知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大力发展农业专合组织。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发展专业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各地区要充分运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和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果,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和鼓励探索不同模式的土地流转。鼓励和引导农民围绕特色产业组建专合组织,扶持发展一批机制完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建设,改革和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鼓励和引导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本化运作集体土地,与龙头企业合作联营,壮大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进一步实现成都市近郊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4参考文献
  [1] 陈泳.《关于推进成都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意见》的解读[EB/OL].[2010-10-11].http://sannong newssc.org/system/2010/10/11/0/012922592. html.
  [2] 朱丹,陈丹妮.完善我省高速公路网络5条高速明天集体开工[EB/OL].[2010-07-11].http://news.163.com/10/0711/06/6B9SQRBS00014AED.html.
  [3] 孙英兰.中国农业面临重重困境 污染土壤占耕地面积1/5[EB/OL].[2010-09-18].http://new.qq.com/a/20100918/001074.html.
  [4] 代英.成都平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经济损失初步估算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7.
作者:王杨才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3期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02180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