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温铁军:改出百年激进:近期中国发生的历史阶段变化-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转温铁军:改出百年激进:近期中国发生的历史阶段变化

转温铁军:改出百年激进:近期中国发生的历史阶段变化

发布:dragonlwj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摘要:改出激进的观点立论于两个阶段性变化:一是经济上已经从百年资本短缺走向三大资本全面过剩;于是中国的“单一制”ZF试图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从“亲资本”转为“亲民生”。二是政治上从世界最大“小资国家”得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摘要:改出激进的观点立论于两个阶段性变化:一是经济上已经从百年资本短缺走向三大资本全面过剩;于是中国的“单一制”ZF试图在国家发展战略上从“亲资本”转为“亲民生”。二是政治上从世界最大“小资国家”得以使交易费用内部化的“大众民主”转变为中资崛起争取利益的“精英民主”;但后者即使得到默许,也势必致乱于小资仍占绝对比重的社会结构;何况精英群体坚持百年激进而模仿之西方体制业已陷于过高负债的政治危机。
  中国执政党对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意见,体现出新世纪以来政策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改出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主导中国发展和制度演变的“百年激进”。
  中国人被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自1840s至1940s有百年屈辱;由于“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而不论何朝何代何党何派都力图参照西方列强的现代化模式发展“跟进型”工业化。据此,占据主流话语地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秉持的激进思想体系当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客观上和中国快速的产业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形成之后的大规模扩张与结构调整是吻合的;是故,历代ZF政策体系之内涵性地具有亲资本的本质特征也是类似的;据此形成共识,应是文化崛起、和谐社会之思想基础。尽管无需依据外来之意识形态化理论做是非判断,但对本国资本化的不同阶段经验过程及相关制度演变之不同,仍有做比对分析之必要。
  之所以说近年来的战略调整是告别百年激进,在于几个重要经济社会结构阶段性的变化。
  一,经济领域从短缺向过剩的变化
  中国人在上个世纪的一百年所作的,不外乎是以西方制度为派生物的产业资本从形成到扩张、再到过剩的历史进程。老一代学者马洪早在1998就提出我国的生产过剩问题,中青年学者林毅夫则于1999年分析了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据此,我们近年来进一步提出讨论的经济上的历史阶段变化的判断是,不仅上世末我们就已经告别短缺进入产业过剩,而且进入新世纪的十年,则是金融资本在生产过剩条件下只能异化于实物产业并走向金融相对过剩的十年。
  也许是在新世纪这第一个十年感受了进入资本过剩阶段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痛苦和海外困局之后,才很快就有了与时俱进、统筹协调的国家创新战略。
  我在新世纪以来的有关讨论中多次提出:中国在经济基础方面遭遇的是三大资本同步过剩——从上世纪末的产业资本过剩进入到新世纪初的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过剩。现在的投资环境之所以劣化,主要在于大量的过剩金融资本难以投入到愈益过剩实物经济领域,投资者无论办商店还是工业,都有利润迅速摊薄、企业生命周期缩短的困境;而只要实物经济领域没有投资机会,就一定会导致金融资本异化于实物经济追求投机领域流动性获利。
  但在中国,国家垄断下的金融资本虽然过剩,也仍有另外的作用——实际上,任何现代ZF运作都是高成本的,一般要靠不断制造负债转嫁制度成本。与此同时,放弃金本位约束之后的ZF也得不断增发货币扩张信用;因为,而只要不诱发严重通胀的货币总量扩张就能够缩小债务压力。因此,以主权独立的国家把握货币主权,以政治强权不断制造货币信用,是向社会转嫁ZF负债的直接手段。
  历史地看,自二战以后,世界上的所有的跟进型追求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就是资本极度稀缺。因此任何ZF在工业化过程中都比较激进,而且实质性地具有政策体系的亲资本内涵,我国也不例外——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内涵性地亲资本——不论意识形态如何解释。直到1999年中央ZF在十五规划讨论中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表明试图改变亲资本的政策体系;接着,从2002年提出全面小康后相继强调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开始转向亲民生、亲贫困;因此现在叫做“民生新政”。2007年提出“生态文明”,则进一步趋向于亲环境的政策体系。
  至此,中央ZF层次上已经表现出告别百年激进的思想倾向。
  既然我们有了半个多世纪的亲资本政策,那我们就还得有至少二三十年的亲民生政策才能完成全面小康战略,因而,这些改出亲资本体系的政策变革当然不能激进,需要比亲资本时期单一制ZF强力推进资本化的政策更缓和些。
  任何物质发生演变客观上都有范畴之间相关性,中国产业资本扩张和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的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化过程相关。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本身是一个资本主义从产业资本进入金融资本主导竞争的正常演变——二战后美元不断增发,所创造的过量货币信用破坏了其承诺的对黄金的稳定兑换率。当世界上任何ZF都不可能再以黄金储备作为货币发行的依据的时候,当然会导致ZF凭借权利垄断货币发行权派生的货币信用的无限扩张,这又导致最吸纳增量货币的虚拟经济领域不断的扩张,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全球金融化、资产泡沫化。而当发达国家因国家竞争而普遍促进实物产业外移加速自身经济泡沫化时,又会以自己泡沫化的货币信用来要求其他实物经济国家让出金融主权,以使西方的泡沫化的经济能够得到实物经济领域中的资本化利益。这就是1994年GATT转变为WTO的实质:把以往只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不能纳入自由贸易制度框架的金融和农业纳入进来。遂使之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适应西方结构变化的逐渐完善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而对其具有维护性作用的意识形态,也就被主导国家当成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
  可见,西方从产业资本阶段的自由主义向金融资本全球化阶段的新自由主义的演变进程本身也是有其客观依据的,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这个人类资本主义文明的阶段性演变影响到中国,接受了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体系的思想界也会认为这就是跟进型发展的新方向。如果不带任何派系观点来看,中国人要思考的只是如何应对这种全球金融化和全球资本化带来的危机代价和尽可能保护自身利益的实际问题。
  1971年是个历史性的重要年份。
  一方面当西方的主导国家美国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残存的黄金本位,开始自发进入货币无限扩张,促使这个资本主义的“自我调适”演变成金融化,最后演变成全球资本化,其实也就是西方主流金融体系的全球资本化。
  另一方面,就在1971年,中国也发生重大变化——产业大转向——从1950年代战争需求形成军重工业,到1960年代初开始的、地缘环境紧张条件下的经济方针仍然主要是发展战备经济,实行军重工业经济在空间布局的调整,这样以军工为重点的经济是不创造可供社会消费的商品和收益的,并不满足民生对经济的需求。就出现了60年代的经济困难。而从经济结构调整角度来说,启动的年份恰是1971年毛泽东问政四位老帅,请他们对国际形势做评估;给出的结论恰是未来20年不会打大仗。于是我国1971年开始,试图将军重打头的工业转向民生。最初要通过调整与西方的外交关系,配合周恩来亲自制定的“四三方案”——引进43亿美元的西方设备来改造中国偏军重的工业结构——朝向民生。
  所以,中国的经济制度调整也起步于70年代初期。我们认为,任何发展中国家要引进外资来改进本国经济结构的时候,都会相对激进地按照外资适应的制度要求来改造本国制度;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这当然会有严重代价,主要表现为1974年财政赤字超过100亿,以及第三次上山下乡。
  从经济发展的客观过程来看,7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的代价虽然很重,但是,当时的领导人并没有意识到经济发展规律所造成的约束性困难会是如此深远,于是乎有了1976年毛泽东临终委任的政治领导人进一步提出“八二方案”——几乎成倍地继续引进82亿美元西方设备!越是大规模引进越造成严重财政赤字,遂有1980年累计赤字超过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发生了经济危机及相应的改革……
  鉴于,中国建国以来大部分时期是典型的“资本即国家”,所以才是典型的强ZF经济。西方当代是已经从殖民主义早期的重商主义时期的国家主义——资本与ZF合一,发展为产业资本崛起之后的两个主体分开,其间是必然是有对立统一矛盾关系的。
  1950年代的一五计划是苏联人手把手地教中国人做,二五由于苏联人停止投资没有出台,三五本来打算调整结构却赶上战备、导致计委撤销,四五和五五赶上文革10年……
  可见,中国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计划经济其实是从1980年代后才有条件实行的,亦即五五以后。所以,中国以前的经济社会乃至政治问题,其实主要是激进地亲资本政策惹的祸,而非计划经济之祸。
  在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分散的作坊手工业经过漫长的作坊时代进入工场手工业,才发生了对设备和动力的要求才需要有K,但这个K却是主要通过殖民扩张得来的,而非中国人这种一点点的内向型资本积累。中国过去的资本原始积累虽然还是马克思所说L与K的关系,但创造了L代替K的模型。我们是在资本为零甚至是对外严重负债的条件下,主要是通过高度集体化及其伴生的制度建设,才得以把成规模劳动力集中起来近乎无偿地投入于国家基本建设,不仅替代了稀缺成度为零的资本完成了工业化原始积累,而且还主要用农产品偿还外债。
  所以从大的阶段来判断,中国在前100年虽然激进,但那主要是为了形成国家资本为主的工业化,完成的是从资本积累到产业扩张,再到过剩的历史进程。
  1999年中央ZF提出以人为本是改变过去以资为本的发展前提,2002年提出全面小康则是战略性转型,表明经过了长时间的跌宕起伏,我们终于意识到不能再向过去一样激进地亲资本了。此后,转向了亲环境、亲民生的政策体系。
  二,政治上从小资社会转向中资主导
  很多人接受外来意识形态影响,遂以为过去的政治斗争、社会矛盾都是社会主义体制的问题。需知,这也缺乏事实依据。其实中国1949年以后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小有产者国家。若搬用西方理论,算是小资产阶级人数最多的国家,此后所发生的复杂矛盾具有典型的小资人群特性。
  1950年的人口结构分析很清楚指出,工业人口只占不到5%,那时候,客观上没有社会条件形成西方经典理论意义的无产阶级。我国的土地革命战争,也是国内战争或者叫做国家独立战争,是用几千年传统的农民动员口号“耕者有其田”为目标实现土地平均分配为内容才完成了所谓“国民动员”,才得以进入“现代国家”的政治建设的历史进程。
  相对而言,大多数农民人口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因没有完成土地革命,也就没有条件进行国民动员,连进行国家政治建设都没有前提条件;其中很多国家的社会还处在游牧或采集文明的族群、或者传统的农耕部落阶段,与现代政治国家是完全不同质的。
  总之,没有发动大多数农民加入土地革命,就等于没有完成国民动员,就无条件实行现代政治意义的国家建设,也就进入不了西方引领的民族国家为基本框架的国家间纵横捭阖的现代政治竞争。可见,参与世界现代化政治体系的竞争是有历史条件的,对此,需要结合现实问题加深认识。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17997-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