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保全模式创新与会计范式重构——管理体制-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资本保全模式创新与会计范式重构——管理体制

资本保全模式创新与会计范式重构——管理体制

发布:欠扁哥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审视和发展资本保全的含义是指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而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资本保全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而后由会计学家运用到会计领域。最初的资本保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的审视和发展
资本保全的含义是指保持投入资本的完整无缺,而且认为只有超出投入资本以上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资本保全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提出来的,而后由会计学家运用到会计领域。最初的资本保全理论没有考虑到物价变动因素,后来随着物价变动的加剧,有了新的发展,形成了现在的两大派别:财务资本保全观念和实体资本保全观念。资本保全理论是计算成本、计量收益和衡量资本保值增值的重要依据,也是物价变动会计的理论基础,支持着现代会计实务,构成了现代会计范式的“基石”。面对扑面而来的知识经济浪潮,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发展传统资本保全理论,重构新会计范式。
(一)传统资本保全理论保全的资本价值范围仅限于会计学中确认、计量的资本,忽视了对未确认、计量资本的价值保全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将是知识资本。所谓知识资本,是指本身不具有独立实体形态,依附于一定载体而存在,在一定时期内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切经济资源的价值化观念范畴,它借助于知识资产(或资源)这种形式表现出来,一般地,企业的知识资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①,即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市场资本和组织管理资本。知识资本对于企业生存、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知识资本的合理营运能使企业总资本的潜能充分释放与发挥,并弥补因技术设备更新而形成的生产力发展周期缩短的影响,达到资本营运系统中人——物关系的高度协调,使企业资源有效配置并有机整合,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的巨大推动力。资本的本质要求其内在地得到保全,它是资本增值的基础。知识资本也不例外,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知识资本保全尚处于“灰箱”状态,知识资本保全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
(1)从现行会计模式来看,知识资本目前还未完全予以确认。因为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知识资源投资(知识资本)越多,其资产和收益减少就越快(短期内),不符合传统资本保全观念的要求,这助长了企业的短期化行为,抑制了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导致企业长远发展缺乏后劲。另外,商誉的价值依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只有在企业转让时才能确认。有些企业由于技术先进或地理位置优越,商誉(知识资本)价值巨大,但由于企业未被转让或兼并,这部分价值不能得到应有的确认。显然,传统资本保全不能确切反映企业资本保全状况。
(2)现代企业资本营运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因为面临的社会是动态的竞争的社会,而竞争的实质在于争夺知识资本。由于知识资本具有部分可共享性和极强的时效性,如果不予以保全,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丧失优势,并危及到企业的生存。事实上,任何企业的衰落都是从知识资本不能保全开始的。这些因素决定了知识资本保全的必要性。
知识资本保全的关键是人力资本保全。人力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知识资本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人既是知识的创造主体,又是知识经济化的中介,更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无穷动力。尽管人力资本是企业的首要资本,但目前人力资本价值确认和计量困难重重,人力资源会计实施乏力,某些企业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不高,人力资本闲置浪费和外流现象严重,更谈不上人力资本的保全。如果人力资本不能保全,知识资本保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因而人力资本保全是现阶段我国企业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对人力资本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并在激励和约束机制下构建人力资本经营系统,使人力资本得以保全显得相当重要。
(二)传统资本保全理论仅从价值形态上考虑资本保全,没有考虑资本风险保全
现代企业资本营运既关心资本收益率,也重视资本面临的风险,最终要在资本收益率和风险程度之间达到某种程度的均衡。即使资本从价值形态上得到了保全,但如果期末资本的风险高于期初,显然此时不能视为完整意义上的资本保全。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由于宏观和微观环境的不断变迁,企业资本营运的风险逐渐加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信息传播、处理和反馈速度大大增加;(2)知识积累和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在缩短;(3)货币电子化和衍生金融工具出现加剧了交易风险。
从整体上看,资本营运的风险包括总风险和具体风险两层含义。资本总风险是指总资本在经营全过程的风险,包括期初总风险、经营过程总风险和期末总风险。资本具体风险是指根据某一标准对总资本风险的再分类。从纵向资本运动环节看有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耗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从横向资本结构看,有知识资本风险和非知识资本风险;从构成内容上看,有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政策风险和自然风险等。这些具体风险同样可按时间顺序再划分为期初风险、营运中风险和期末风险。
可见,现代企业是在风险“网络”中生存的,这使企业的资本营运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因而,资本总风险保全很有必要。资本总风险保全就是要求期末资本总风险与期初资本总风险程度基本相等。此外,某些资本的具体风险保全(如知识资本风险保全和从属于它的人力资本风险保全)也应予考虑。为达到资本风险保全目标,应构建资本风险确认、计量和报告系统,以对资本风险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同时,还应建立资本风险控制、防范和化解系统,对资本风险采取回避、降低、转嫁、消除等措施,以抵御资本风险。
(三)传统实体资本保全生产能力内涵狭窄
实体资本保全中的实际生产能力是什么及如何衡量才算是保全呢?根据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通货膨胀会计委员会报告所指出的,实际生产能力可以有三种涵义:1. 企业拥有的实物资产。即企业要能够重置其已消耗或用尽的原资产(未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2. 在下一年度可以生产出与本年同等实物数量的物品和服务的能力;3. 在下一年度可以生产出与本年同等价值量的物品和服务能力。在后两种涵义中,都可以包括由于技术革新和产品改进因素的影响。但我们认为,由于现代科技在飞速发展,产品寿命周期在缩短,仅仅保持生产能力已显得过时,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而保持配置、整合利用资源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才是至关重要的。
(四)传统资本保全理论有刻意要求企业在资本营运中随时遵循的倾向,偏重于静态意义上的消极资本保全
我们认为,资本保全应是一种动态的积极的概念。资本价值保全和风险保全可以在短期内受到某种程度的侵害,只要“退一步为的是进三步”,长期过程中能够保全资本,也是符合资本保全的初衷的。当然,如果长期不遵守资本保全的要求,势必危及到企业的生存能力,则是不可取的。其次,传统资本保全涉及期初期末的时间间隔通常为一年,仅仅是基于计量上的便利而设定的。实际上,这一间隔期限长短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确定。最后,资本保全是为资本保值增值服务的,它虽然是一个最低程度保全资本的命题,但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资本的现实或潜在价值的增值能力并尽可能降低资本营运风险。
二、新资本保全理论框架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新资本保全理论基本框架可初步设计如下:
(一)按内容划分应包括资本价值保全(Capital Value Maintenance,VM)模式和资本风险保全(Capital Risk Maintenance?RM)模式,其中资本价值保全(VM)又可分为资本交换价值保全(V1M)和资本使用价值保全(V2M)。资本交换价值保全即新财务资本保全,是指资本价值形态财务金额的保全;资本使用价值保全即新实体资本保全,是指资本发挥作用能力的保全,也就是配置、利用资源能力(市场竞争能力)的保全。
(二)资本保全根据所要保全的资本对象分类包含总资本保全和具体资本保全(如时间资本保全、知识资本保全以及作为知识资本构成核心的人力资本保全)。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相结合,我们可得到16种资本保全模式,如表1:
表1中IV1M表示知识资本交换价值保全,PRM表示人力资本风险保全,其余模式含义类推。显然,人力资本保全(PM)是知识资本保全(IM)的前提,而知识资本保全(IM)又是总资本保全(SM)的前提。如果用式“A∈B”表示“A是B的前提或B包含A”,这种资本保全关系可表示为:
“PM∈IM∈SM” ①
同样,据表1可得到资本保全模式另外四组关系式:
“PVM∈IVM∈SVM” ②
“PV1M∈IV1M∈SV1M” ③
“PV2M∈IV2M∈SV2M” ④
“PRM∈IRM∈SRM” ⑤
②式表示“人力资本价值保全是知识资本价值保全的前提,而知识资本价值保全又是总资本价值保全的前提”。③、④、⑤式的含义类似。理论上应以总资本使用价值保全(SV2M)为主导资本保全模式,但目前主要采用的是不完全的资本交换价值保全模式SV1M。这是由于确定资源配置、利用能力非常复杂,且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结果可能是较大的有用性弥补不了较强的主观性及较高的成本。从长远来看,资本保全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在以SV2M为主导的资本保全模式下,坚持表1中的各种资本保全模式的并存。如何选择合理的路径迁移(即花费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成本),达到这一理想模式,是当前会计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当然,还可以对资本风险保全进行分类,从而再对资本保全模式进行细分。为方便起见,本文仅就表1的分类进行讨论。
(三)各类资本交换价值保全的要求体现如下:
1. 总资本的交换价值保全的要求。假定考虑时间资本时在无通货膨胀且无风险变动条件下的新社会平均利润率为r1,通货膨胀率为r2,期初总资本S0相应等级风险报酬率为r31,则只有期末总资本达到S0(1+r1+r2+r31)时才能算是知识资本的交换价值保全。
2. 知识资本的交换价值保全的要求。设期初知识资本I0相应等级风险报酬率为r32,则只有期末知识资本达到I0(1+r1+r2+r32)时才能算是知识资本的交换价值保全。
3. 人力资本的交换价值保全的要求。设期初总资本P0相应等级风险报酬率为r33,则只有人力资本达到P0(1+r1+r2+r33)时才能算是人力资本的交换价值保全。
r1+r2相当于名义无风险利率,r1+r2+r31、r1+r2+r32和r1+r2+r33则相当于对应资本的名义风险报酬率,可见,新资本交换价值保全考虑了风险价值的保全。目前过渡阶段的资本保全模式可暂不考虑风险报酬率的影响,即取r31=r32=r33=0。传统资本价值保全依据物价变动情况分为面值货币单位资本价值保全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资本价值保全。在物价不变时采用面值货币单位资本价值保全,意味着r1=r2=r31=r32=r33=0,而在物价剧烈变动时采用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资本价值保全意味着r1=r31=r32=r33=0。传统面值货币单位资本价值保全和一般购买力货币单位资本价值保全都没有考虑社会平均利润率和风险变动因素的影响,显然是不完整的。
三、新会计范式的重构思路
所谓会计范式,指的是在会计学科内,为一群会计研究人员所共同接受,并作为交流工具的一套概念体系和分析方法,它包括会计信念、会计问题、会计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等要素。会计信念是指研究者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疑的观念;会计问题是指会计领域内需要解决的矛盾或疑难问题;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研究者在一定信念支配下运用特定研究方法,研究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所取得的成果。会计范式的形成标志就是齐备了这4个要素。会计理论是会计范式的主要内容,是会计研究意欲达到的结果。因此,会计理论在会计范式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会计范式构成的核心。本文的会计范式重构主要是指会计理论重构,且会计理论仅限于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报告等全过程的理论。
前文所述资本保全模式使传统资本保全模式的“重心”产生位移,从外围的总资本价值保全模式转向核心层次的人力资本价值保全和人力资本风险保全。相应地,建立起以新资本保全模式为基础的新会计范式显得必要。这不仅是会计学的历史性选择,也是来自实践的呼唤。尽管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但同时也是会计的大好发展机遇。我们认为,新会计范式既要以传统会计范式为基础,又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同时,新会计范式不但要在理论上逻辑严密,而且要在实务中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建立以新资本保全模式为基础的新会计范式可以有以下两种思路。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21705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