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房价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关于房价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

关于房价 你知道的都是错的

发布:lee_zhonghua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据审计署的初步估计,中国各地的地方债在5万亿到18万亿左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中国ZF今年的总体债务数额为30万亿左右。最近,多个地方ZF为了偿还地方债务而酝酿提高地价。这个行为引来了舆论反对,认为疯狂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据审计署的初步估计,中国各地的地方债在5万亿到18万亿左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中国ZF今年的总体债务数额为30万亿左右。最近,多个地方ZF为了偿还地方债务而酝酿提高地价。


这个行为引来了舆论反对,认为疯狂卖地,依赖土地财政来弥补缺口的行为是饮鸩止渴,且副作用极大。许多网友就担心地方ZF出让的土地价格抬高,会进一步导致房价的上升,甚至会引起所有相关行业的跟涨。另一些人则指控政商合谋,不顾消费者死活,联手推高地价房价。


这些担忧是出于一些对基本常识和事实无知所导致的误解。另一方面,媒体界对所谓“土地财政”的妖魔化渲染也加剧了这种舆论气氛。“土地财政依赖症”“疯狂卖地”……这些耸人听闻、不明觉厉、看起来似乎很可怕的字眼总是见诸各种报端、媒体。地方债的成因或者ZF财政机制的问题我们想不管,只看卖地这个行为是否利国利民。


过去人们由于认知错误,也反对国企改革、国有资源私有化,认为这是所谓“国有资产的流失”,是全民的损失。现在大家尝到了国企改革的甜头,很少有人反对国企改革、私有化了。


2000年宿迁医院同样因为债务问题(给员工发不起工资)而被迫医改,被迫变卖国有医院的资产。私有化为民营医院的结果,是大家所愿意接受,且得到认可的。但是同样性质的事情发生在土地上面,人们却莫名其妙地要表示很多担忧了。比如房价会被推高,比如土地财政依赖会加剧。


其实,这完全是出于错误观察的谬想。最简单的道理,假如地方ZF可以通过任意推高地价来扩大财政收入的话,那么它们为什么之前不这么搞?为什么不在房价暴涨之前、在债务审计之前就推高地价呢?


其次,假如他们单方面的把土地转让价格推得很高的话,谁买得起土地之上的房价呢?你几时看过市场上,老板任意抬价,顾客却要闷着头老老实实接受的?


媒体舆论在说起“地方ZF的土地财政”时,隐含地假设了地方ZF和开发商通过某种秘密的阴谋,就可以任意地合谋推高地价、房价。这完全是违反常识的。地方ZF在卖地时也是必须按照经济规律行事的。


真相是,房价的高企拉动了地价的上升,需求的暴涨拉动了成本的提高。而不是反过来。上涨价格只会往后转嫁(往成本),而不会往前(往产品)转嫁。土地出让价格的高企,并不是地方ZF刻意追求的结果,它只是近年来通胀与调控政策的一个产物。


具体的链条是:通货膨胀夸大房价需求,楼市调控则主要打击房价的供给,结果楼市价格上涨,进而生产房子用的土地成本也随之上涨。政商合谋是无法抬高房价的。担心地价上升导致自己更加买不起房,完全是杞人忧天。恰恰相反,正是由于地方上迫于偿债的压力,大手卖地,扩大了土地的供给,反而有可能会降低你买房的代价。


地方ZF卖地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是利好。对ZF本身而言,好处当然不用说,分税制之后,地方上财权太小、事权太多,如果不在土地上开辟财源,ZF早就破产了。


而“土地财政”也是自有先例的,据周其仁老师的文章介绍:


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回忆,是霍英东“一语惊醒梦中人”:你们有土地,怎么会没有钱?钱可以从土地中来!这话可不是“无厘头”,因为香港经验就是土地财政。


于是,深圳派出调查组赴港研究,并于1986年底拟就“深圳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案”,要点就是出让国有土地的长期使用权,以此为城市建设筹措资本,并给中外投资者利用土地的长远预期。


从民众角度看,地方ZF卖地其实是一种皆大欢喜的改革开放式行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土地在中国成了国有资源,也就是说非经ZF允许,私人不可随意使用、转让土地。因此,不管迫于何种压力(债务),地方ZF的卖地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私有化的进程,等于说把被禁锢的要素通过赎买重新流通于自由市场中。


以前只能由ZF尸居余气的资源通过变卖使得它重新为市场释放出价值。这和变卖国企、出售国有资产没有任何区别。


那些阻碍卖地、控诉“土地财政”的人,和当年声泪俱下、泣血控诉所谓“国有资产流失”的郎咸平犯得是同样的错误。 文/吕琦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14328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