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首先是货币现象-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通货膨胀首先是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首先是货币现象

发布:下午咖啡上午茶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作者:葛守昆在中西方经济学界,几乎都是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等同对待的,即物价上涨了,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降低了,以为是通货紧缩。并且将物价指数的大小当作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以此作为衡量的标准。笔者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作者:葛守昆


在中西方经济学界,几乎都是将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等同对待的,即物价上涨了,认为是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降低了,以为是通货紧缩。并且将物价指数的大小当作通货膨胀率的高低,以此作为衡量的标准。笔者觉得这些认识似是而非,以讹传讹,模糊了一些基本的经济概念,必须彻底澄清。
澄清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经济概念
通货按其本意就是指货币,并非价格。反映通货多与少的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指发行的货币太多了,超过了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和货币背后的物质基础。衡量进入流通的货币是多了还是少了,主要是看经济增长及其流通中商品和劳务对货币的正常需求。发行的货币太多,就是通货膨胀,反之,则为通货紧缩。
物价(价格)是商品或劳务的价值表现,是以货币来表现的商品或劳务价值。物价上涨,是指同样数量单位的商品和劳务,相对于原来的物价,表现为较多的货币。比如,原来一斤猪肉需要10元钱,现在需要12元钱。物价下降,则表示同样数量单位的商品和劳务,相对于原来的物价,表现为较少的。比如,原来一斤猪肉需要10元钱,现在需要8元钱。也就是说,同样数量单位的商品和劳务,可能表现为不同数量的货币。问题是,货币表现不等于货币本身,所以,不能将物价上涨等同于通货膨胀,当然也不能将物价下跌等同于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率与物价上涨指数有联系更有区别
通货膨胀不等于物价上涨,但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既有联系更有区别。一般来说,通货膨胀的出现,最终会传导到物价上面,引起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但是,人们往往强调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的联系,却忽视两者之间的重要区别。
首先,在时间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有个时滞效应,不是同时发生的经济现象。物价作为商品和劳务价格的货币表现,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有一定的联系。通货膨胀的结果,会对价格产生传导作用,引起价格的上涨。但是,必须明确,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有明显的时滞效应。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物价可能还没有明显的上涨。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与物价上涨的过程是不一样的。比如,从2000年到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增长明显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基本上等于GDP增长速度的180%-200%左右。这时候,客观上已经出现了通货膨胀。但在物价上,并没有多少显著的反映。明显通货膨胀的年份,物价水平却并非同时、同比例升高。而且,许多年份,物价水平不仅低于货币增长率,而且低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具体见下表)。尤其是2009年,同期GDP只增长8.7%,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了27.7%,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了32.4%,然而这一时期的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7%,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4%。通货大大膨胀,物价却不升反降,充分反映了通货与物价之间的显著区别。
其次,通货膨胀率不等于物价上涨率,更不等于消费品价格(CPI)的增长率。我认为,将物价上涨等同于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等同于通货膨胀率的认识,核心是没有把握通货膨胀的实质。通货膨胀属于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的情形,主要是指货币的供应量超出了经济增长的正常需要,并且反过来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通货膨胀在量上是货币供应超出经济正常增长的部分,通货膨胀率则是这个超出部分与正常部分的比率。比如,正常需要供应的货币量为100,实际供应的货币量为105,那么,通货膨胀率就可以理解为:(105-100)/100=5%,这跟价格上涨率完全是两码事。在如何认识通货膨胀问题上,我认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的表达非常精准:“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
第三,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不同,还反映在两者的产生有不完全相同的原因。通货膨胀作为货币超量供应的表现,主要是宏观调控出了问题。可能是国家没有把好货币发行的闸门,从发行渠道进入流通的货币太多。比如,国家因为财政赤字透支太大,或者国际收支缺口太大,急需发行货币填平缺口。再比如,过多的外汇储备,必须发行超量的货币。
物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流行的对通货膨胀原因的解释,基本上都是对物价上涨原因的解释。比如,将通货膨胀的成因理解为需求拉上型、成本推动型、供求混合推动型、结构型等。其实,这里存在着深深的误解,只是解释物价上涨的原因,并没有回答通货膨胀何以发生的问题。关于物价上涨的成因,我理解跟货币超量供应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是货币超量供应的结果。一个时期,价格总水平发生变化,物价出现上涨的情形,既可以是通货膨胀累积的结果;也可以是商品和劳务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还可以是出口规模过大,国内市场供应压力增大的情况。另外,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国际市场价格也会对国内市场价格产生影响,并传导到国内来。
治通胀与控物价需采取不同手段
对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定义、原因与表现形式的不同解释,决定了治理通货膨胀与控制物价上涨各不相同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对于通货膨胀的防范与治理,关键是将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第一,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重视对货币的管理。本来,货币(纸币和信用货币)自身没有价值,只是商品或劳务价值的价格表现,是一般等价物的价值符号。但是由于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以追逐货币为目的,存在着严重的货币拜物教现象,对此必须加以必要的引导。第二,要在源头上控制好货币发行的闸门,保证货币发行的数量与社会经济的正常需要相一致,将货币供应控制在国民经济正常需要的范围之内。第三,建立预测预警机制,并有防范的手段和措施。由于人们比较普遍地将通货膨胀理解为物价上涨,往往等到物价大幅上涨的时候,才去注意和着手治理通货膨胀。实际上,这已经为时已晚、明显滞后,属于亡羊补牢但未必就能奏效。解决这个问题,除了确定正常的货币供应量外,就是对货币数量进行适时监控,对货币已经超量的情况进行即时的评估,预见可能出现的后果,并对货币供应作出新的调整。
对物价上涨的防范和治理,既不能简单采取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也不能单纯依靠对通货膨胀的治理来解决物价上涨的问题。关键是明确物价上涨的原因,做到对症下药。首先,保持市场商品和劳务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争取使价格总水平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其次,控制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的联系。在决定货币供应量的时候,就要考虑对物价上涨可能产生的影响。再次,增强在开放条件下对价格变化的应变能力,保持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基本一致。复次,引导社会形成合理的价格预期,将价格总水平置于长时期相对稳定的状态。包括提供尽可能多的准确信息,减少可能出现的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最后,建立一整套应对价格突然变化的应急预案,保证价格总水平不发生大的变化。除了必要的行政措施外,要建立价格储备基金,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行为,以及对进出口进行必要的调整等,总之,保持市场供求的基本平衡。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15463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