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价?——与张五常教授商榷-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何谓价?——与张五常教授商榷

何谓价?——与张五常教授商榷

发布:lry369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何谓价?—和张五常教授商榷娄人元作为张五常教授的粉丝,笔者经常拜读他老人家的著作和博客。《经济解释》的博大精深,我不敢说自己都懂了,但他的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自从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 ...
扫码加入经济学习群


何谓价? —和张五常教授商榷
娄人元
作为张五常教授的粉丝,笔者经常拜读他老人家的著作和博客。《经济解释》的博大精深,我不敢说自己都懂了,但他的影响力是众所周知的。自从制度经济学传入中国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复存在了。现在如果没有行政部门的手段强制把马克思的经济学塞入课本中,早就被人们抛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被边缘化是中国经济学界不争的事实。这其中的贡献就是以张五常教授为首的制度经济学派。《经济解释》和《资本论》人民日报的重要区别是:《经济解释》放在书店里有人自愿购买,《资本论》和人民日报如果不用行政手段强行摊派的话基本上没人看。不要小看这种区别,这是人们在真理和谬论之间进行选择的行为。人们有相信和不相信《经济解释》的权利,也有相信和不相信《资本论》和人民日报的权利。强行摊派最多只能摊派到人民的手上,而不能摊派到人民的大脑中,人们交了钱就可以把它随手扔到垃圾箱里。要是有人说我不管你看不看,只要能把你手里的钱弄到我手里就行了,我就无话可说了。一个可以推断的事实是:人们从书店里自愿购买的《经济解释》是舍不得扔掉的。
《经济解释》和其他经济学著作相比,其显著特征就是化繁为简,把不可验证的概念去掉,从而让理论的解释力大大增加。去掉功用、效用(utility) 的概念,回到史密斯(A.Smith)时代,张五常分析论述的既幽默又精彩。我们不妨把何谓价?这一节的部分内容抄下来再欣赏一遍:史前辈在他的《原富》中提出两个关于价值的理念简单而正确,但可惜他落笔打三更,对这些理念的分析一开头就错得离谱,使后来者漠视这些理念。
对的理念可以有错的分析,而假如我们以为分析错了,所以理念也错,是错上错。这是整个维也纳逻辑学派的第一课了。
史密斯指出价值有两种。其一是用值(usevalue)。其二是换值(exchangevalue)。顾名思义,用值是某物品给予拥有者或享用者的最高值,或这个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
史密斯落笔打三更,因为一开头他就谈到钻石和水的反论(paradox)。他说一件用值很高之物,其换值可能很低,而换值很高的,其用值可能很低。他举例:水的用值很高,但换值(市价)很低;钻石的换值很高,但用值很低。这个有名的"水与钻石的反论"错了三点。
其一我们不能以钻石与水相比,因为一克钻石与一克水是完全两回事。其二史前辈从来没有结过婚(有否谈过恋爱有几个版本),似乎不懂女人的品味。钻石对他这个以心不在焉而知名天下的教授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用值,但对女人,钻石的用值何其高也。从选择的角度看,一个女人自愿地出十万港元(换值)买一粒钻石,对她来说其用值必定不低于十万港元。除非一个人做了错误的选择,用
值是不会低于换值的。
其三,史前辈当年没有"边际"分析的理念。水的用值的确很高;水的换值的确很低。但在边际上水的用值是很低的。钻石呢?女人所好,风光所在,且物以稀为贵,其边际用值是很高的。
错归错对归对。撇开上述几点谬误,我十分喜欢史密斯提出的用值与换值的理念。这些理念简而明,不抽象,对我这个要以理论解释行为的人来说,可谓正中下怀矣!
何谓价?价是一个消费者对某物品在边际上他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在边际上他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为何?答曰:是该物品在边际上所愿付出的用值。
从以上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张五常教授的文笔既诙谐又幽默,同时又不乏深刻,指出了史前辈的不足,精彩极了!精彩归精彩,但晚辈还有不敢苟同之处,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不可否认史前辈对水和钻石的反论分析错了。但是教授您的分析同样错了。对不起晚辈在这里多有得罪了,希望有机会当面向您老人家谢罪!您说史前辈错了三点。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相互矛盾,第三点是多余的。钻石的用值换值可以比较,水的用值换值可以相互比较,钻石和水的用值换值也可以相互比较。退一步说,既然说钻石和水不能比较,为什么第二点又说用值不会低于换值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史前辈没结过婚,不懂女人的品味,钻石对他这个以心不在焉而知名天下的教授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用值。不是可能没有什么用值而是肯定没有用值。不可否认钻石对女人用值很高,并且非常的高,但您不能以女人的高用值去否定史前辈的没用值。因为史前辈和女人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判定用值高低的参照系。再举一个例子吧,教授您喜欢摄影,照相机对您来说用值很大,你愿意出高价买高档相机。李嘉诚不懂摄影,照相机对他来说就是没用,肯定没用,绝对没用,也就是没有用值。所以您不能以您自己判断相机用值的标准去否定李嘉诚判断照相机用值的标准。史前辈的没用和女人的有用0和十万港元之间的差别,正是商品流通的根本动力,正是钻石和钻石的所有权从史前辈手中转移到女人手中的根本动力。这就像气压差是空气流动的根本原因一样。这也就是教授您所说的:生产的财富,加上可转让的权利,财富可以成百上千倍地增加的根本原因。
第三点,从数学上看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没学过微积分,不知道极限概念的人来说,“边际”如坠雾里梦中不着边际,越解释越糊涂。晚辈以为如果从产权所有权的理念来分析用值和换值的关系,解释钻石与水的反论,边际的理念可以和功用的理念一起抛弃。并且使理论的解释力更强。且让晚辈用产权所有权的理念来试着解释钻石与水的反论,分析用值和换值的关系吧。
放弃边际的理念,让我们复古再复古,回到古罗马时代。从古罗马时代的“要式买卖”和“拟诉弃权”中我们可以看到交换的本质是产权所有权。“要式买卖”
的主要内容是:有至少五个罗马市民作证,一名司称。买卖双方,首先声明此物是“我的”,然后以此物击称,声明“我”愿意以对此物的所有权换取对另一物的所有权。最后完成交易。
“拟诉弃权”是买卖双方假装打官司。法官判决被告之物归原告所有,被告服从判决。从而完成所有权的交换。这就是说拥有对一物的所有权是商品交换的前提条件,交换的是所有权而不仅仅是物,物仅仅是所有权的标的。产权所有权才是交换的本质。
教授您把价格定义为:一个消费者对某物品在边际上所愿付出的最高代价。说明您还没有摆脱古典新古典经济学的影响,虽然您是新产权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物品”只是产权所有权的标的。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把交换者连同交换者的所有权一并省略,只剩下所有权的标的“物品”了,所以马克思批评古典经济学见物不见人。省去了产权所有权也就搞错了交换的本质。搞错了交换的本质其理论的解释力基本上就丧失了。高斯(Coase)发现私产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这一发现是再发现,是复兴了被古典新古典经济学抛弃的古罗马传统和常识。从常识出发我们可以观察到:价格是产权所有权的边界。例如一杯中杯铁拿咖啡27元人民币。27元人民币是消费者(央视记者)所有权的标的,是分子;一杯中杯铁拿咖啡是生产者(星巴克)所有权的标的,是分母;分数线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所有权的边界线。这种由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构成的产权所有权的分式或交换比例就是价格。用边界取代“边际”来定义价格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接受,更具体,更形象,更接近于价格的本质。不识字的文盲也能理解边界的含义。要理解边际的含义必须是学过微积分的人才可以。况且用边际定义价格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最高代价和价是同义反复。
当我们用产权所有权定义价格后,可以观察到换值也就是交换双方的所有权的权值。当我们重新发现交换的本质是产权所有权后,交换的概念也从商品交换领域扩展到了生产领域。史前辈说水的用值大,那是因为水是维持人的生命存在必不可少的物质。而钻石不是,钻石的用值可以由翡翠,黄金替代。一个人在喝水的时候也可以看成是这个人与他的外界环境进行体内外水的交换。他喝的水是外界环境的水,是归外界环境所有的水。他的小便,他出的汗,他呼出的空气中所含的水分,他的大便中所含的水分,他自己的生命存在都是他这个人的所有权权值。这些所有权的权值就是外界环境的水的用值表达式。由此我们可以观察到:用值是省略了交换者(外界环境)和交换者的所有权的换值,它是换值的形式之一。每一次交换,交换双方的所有权的权值相等,也就是价值守恒。只有在不同次交换相比较时,换值才会有差额。这差额就是张五常教授所说的消费者剩余了。不过这个剩余有时大于零,有时小于零,有时等于零。
钻石与水的反论在于判断水和钻石的参照系不同。一个人在喝水的时候是在与其外界环境进行交换,参照系是其外界环境及其所有权,还有自己的生命存在。
一个人在买钻石的时候虽然也是与其外界环境进行交换,但他是与其外界环境的某一个具体的子集(另一个人)进行交换,于是判断换值的参照系变了。把水的换值和水的用值进行比较是两次交换进行比较。把钻石的换值和钻石的用值进行比较是另外两次交换进行比较。把水的用值、换值和钻石的用值、换值进行比较,是换值参照系的多次转换。每一次交换的值是由各自的相互需要决定的。多次变换参照系后,以某一次交换的参照系去观察另外一次交换的值,反论现象就自然出现了。形成钻石和水反论的还有一个空间因素。在常规空间内钻石的稀缺性大于水的稀缺性;在非常规空间内,钻石的稀缺性小于水的稀缺性,水的换值大于钻石的换值。假如在沙漠中,我快渴死了,我愿意用一颗钻石换一杯水。读者朋友你愿意吗?如果你宁死也不愿意,那么当你渴死的时候,钻石也不是你的了。钻石都不是你的了,你人都死了还谈什么钻石的换值?要谈钻石的换值,首先你这个人必须活着,然后再谈钻石是不是你的(也就是所有权问题)。然后再谈所有权的权值,也就是换值的大小问题。任何经济学家在思考问题时都必须遵守这个逻辑顺序。
如果晚辈说,每一次交换的值是由交换双方各自的相互需要决定的,那么就和需求定理发生了冲突。需求定理说,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到底是价格决定需求,还是需求决定价格? 诚然大师艾智仁说过:“价格决定什么,远比价格是怎样决定的重要!”但是这句话既没有否定需求决定价格这个命题;也没有支持价格决定需求这个命题。再说,重要不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可以因人而异,不同的经济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从而会有重要与不重要的差异。需求和价格谁决定谁的问题是一个是非问题,是一个实证问题,不能因人而异。必须一个是真命题,一个是假命题,不可能同真。既然是实证问题,我们就可以证实或证伪它。例如《资本论》这本书,对农民来说基本上没有需求。你卖100元一本,需求量是一本,你卖3元一本需求量还是一本。它的需求量不会因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当然如果你的《资本论》论斤卖,价格降到废纸价格的水平需求量会大量增加。但这时的需求量已经不是《资本论》的需求量,而是废纸的需求量了。如果我们把《资本论》换成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或者其他任何商品,这一结论同样适用。《经济解释》的读者群主要是对经济学有兴趣的大学生和老师等。他们首先对《经济解释》有需要,然后才会出现需求量的问题,然后才是价格如何影响需求量的问题。这并不是说价格决定需求量这个命题错了。需求决定价格和价格决定需求量并行不悖。错的是价格决定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表面上相互矛盾的现象呢?这是由于需求的相互性导致的。这和运动的相对性一样会形成太阳绕地球转的假象。严格地说,张五常教授的需求定理应当是需求量定理而不是需求定理,加上一个量字,这个定理就更加完美了。张五常教授的《经济解释》博大精深,晚辈只能管窥一点,还望前辈们赐教为祷!
娄人元
2014年7月30日。
参考资料:
《经济解释》
《制度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价值理论的融合》
《星巴克和央视的冲突是市场价值观和马克思价值观的冲突》
《罗马法原论》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329156-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