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最闪亮“天才”对冲基金的覆灭-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华尔街最闪亮“天才”对冲基金的覆灭

华尔街最闪亮“天才”对冲基金的覆灭

发布:yuwenjun720731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华尔街最闪亮“天才”对冲基金的覆灭  20年前,一家债券对冲基金在华尔街横空崛起,不到3年时间资产就超过1000亿美元,年回报率超过40%。这只基金是地地道道的天才云集,打杂的遍布金融博士,上个洗手间都会遇到经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华尔街最闪亮“天才”对冲基金的覆灭  20年前,一家债券对冲基金在华尔街横空崛起,不到3年时间资产就超过1000亿美元,年回报率超过40%。这只基金是地地道道的天才云集,打杂的遍布金融博士,上个洗手间都会遇到经济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知名教授学者,坐镇的还有两位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当时,即便是在牛气哄哄的华尔街,人人都会低下高贵的头颅,求购这家基金的份额。这家公司,是当时华尔街最闪亮的明星。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这家基金却让华尔街各大银行暴露在超过1万亿美元的违约风险之下。这一数目是非常骇人的,因为它超过了当时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http://z1.dfcfw.com/2015/6/30/20150630172537311019262.jpg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简称LTCM)这颗明星的覆灭是倏忽而至、出人意料的。不到一年时间,47亿美元的资本金就蒸发了44亿美元。
  长期资管的破产几乎牵涉到全球金融市场所有的重量级玩家,包括最终插手并组织救援的世界央行:美联储,以及试图扶大厦于将倾的所有华尔街大行: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所罗门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信孚银行(Bankers Trust)、JP摩根、雷曼兄弟公司、大通曼哈顿银行、美林、摩根士丹利和高盛。
  由于迫切需要40亿美元的救援资金,此时长期资管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各个华尔街大行的手上,而想当初,各大行曾被它玩弄于鼓掌。这也算是报应不爽。当然,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后来也遭了秧,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长期资管的创立理念来自约翰-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他曾是投行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 Brothers)债券部门的负责人。在所罗门兄弟发生国债丑闻之后,他离开了这家公司。梅里韦瑟的名字不好念,但你只需要记住一个吓人的头衔: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
http://z1.dfcfw.com/2015/6/30/201506301725371953177332.jpg

华尔街债券套利之父:约翰-梅里韦瑟(John Meriwether)

[PAGE@20年前一家债券对冲基金...]
  长期资管的基石其实在梅里韦瑟1974年加入所罗门兄弟时就已经奠定。他在所罗门内部设立了一个债券套利团队,聘请高端数理人才编制算法来预测市场价格和发现定价的异常。其策略是当价格偏离正常水平时买入或卖出债券,然后等待价格回归来赚取利润。
  这个套利团队在所罗门内部自成一派,他们气势不凡,但赚钱能力极强,在公司大名鼎鼎。很快梅里韦瑟就被提拔为整个债务业务的主管。债券套利这种模式也开始在整个金融业风行。当梅里韦瑟因为对属下疏于监管致使所罗门发生国债拍卖丑闻而引咎辞职后,他复制了这一套模式创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
http://z1.dfcfw.com/2015/6/30/201506301725381937828161.jpg

号称华尔街之狮的威廉-所罗门,兄弟公司在他领导下成为华尔街翘楚。

  他自己的对冲基金也是通过数学模型来预测价格、从事套利。什么是债券套利交易?通俗地说,就是像做股票一样做债券。债券价格波动很小,风险和回报也低。为获得更高回报率,长期资管动用了大量财务杠杆将规模做到很大,运用电脑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价格波动,并且通过电脑精密计算在波动中发现与把握套利机会。这样一来,运用和建立套利模型就显得非常关键。长期资管的许多合伙人是这方面的天才,他们通过学术上的联系,邀请了更多的天才加入。
  曾担任长期资管合伙人的黄奇辅博士回忆,1995年伊始,两年后将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名满天下的的默顿(Robert C. Merton)就不断打电话给他,邀请他加入默顿等刚创建的一项伟大事业 — 长期资管。默顿是黄在斯坦福大学的导师,黄曾提议并协助默顿写作过《连续时间金融》一书。这本书后来广受赞誉,1997年默顿因此获得诺奖。
  补述一下黄奇辅的身份,他也是当时世界顶尖的金融学家,他35岁时主笔的《金融经济基础》是全球金融经济学的经典教材。
http://z1.dfcfw.com/2015/6/30/20150630172538336767228.jpg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默顿

[PAGE@长期资管的基石其实在梅里...]
  黄奇辅的另一位导师,与默顿一同获得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被称为金融宗师的斯科尔斯(Myron Samuel Scholes)也被招致到长期资管麾下。默顿和斯科尔斯是因为创立期权定价模型获得的诺奖,默顿时任哈佛商学院教授,而斯克尔斯是斯坦福大学教授。
  上世纪90年代正值美国对冲基金行业爆炸式增长的时期,从1968年的仅200家左右增长到3000家左右。梅里韦瑟不甘平淡地沦为这个新兴行业的无名之辈,他对自己的对冲基金期望和要求极高,其运作模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行业标准。
  首先,他要进行融资,将资本金扩大到25亿美元。其次,长期资管的管理费在每年对资产提取2个百分点之外,还要提取高达利润的25%。第三,投资者被要求至少3年内不得撤资,不管什么原因。这些标准在对冲基金行业可谓盛气凌人。
  为招揽生意,梅里韦瑟招募了大批牛人来提高公司的美誉度,除了默顿和斯科尔斯,他还搬动了美联储前副主席戴维-莫林斯(David Mullins)。尽管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大量投资者拒绝参与,但这些丝毫没有阻碍长期资管如同一颗新星般冉冉升起,甚至不少以前从不投资对冲基金的外国投资人也慕名参与。
http://z1.dfcfw.com/2015/6/30/20150630172538626766110.jpg

故事另一位主角、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金融宗师斯科尔斯

  1994年2月,长期资管以历史上最高的融资额12.5亿美元正式成立。短短两年时间,长期资管的总资产超过1400亿美元。公司对其交易严格保密,不向任何银行或投资者透露细节。
  第一年,长期资管几乎没有犯下任何错误,在大部分债券投资者都亏钱的情况下,他们盈利28%。全明星的运作阵容、创纪录的融资水平,长期资管现在成了投资者趋之若鹜的大热门。
  长期资管的优势来自于它在数学模型方面的经验及融资保障。该团队善于寻找套利交易机会、对交易进行对冲,并通过加杠杆的方式将小利润变成大收益。当时人们并不将长期资管真的看成一家对冲基金,而是视为一家金融科技投资公司,充满能持续快速掘金的神奇大脑。
  然而,长期资管在运作上非常隐秘,以至于银行感到很难与他们合作。公司合伙人很少透露他们所使用策略的细节,交易在各投行间散布也使得任何自营席位都难以获得太多信息。长期资管通常会对模型和经济做一点泛泛而谈,其他则三缄其口。合伙人甚至花大钱将他们曾登在《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的照片购回,让自己彻底从媒体的视野中消失,出价之高让四大财经名刊之一的《商业周刊》也不再坚守。
  公司的合伙人据说大部分都不可一世,往往将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没办法,天才大抵都如此。不过,由于当时长期资管正如日中天,没有人关心他们到底在做什么,投资者只知道高额利润会如期而至。
[PAGE@黄奇辅的另一位导师与默顿...]
  长期资管也不乏批评者。这些人士认为,长期资管的模型基于市场彻底理性的假设,一旦市场运行模式发生突变,公司那些高杠杆的交易可能会蒙受巨额损失。因此,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长期资管的模型就是投资的不二法门。
  鲍波斯特集团(Baupost)创始人塞思-卡拉曼(Seth Klarman)就曾拒绝入股长期资管。他认为,长期资管不考虑意外事件、拼命加杠杆的做法相当冒险,只要犯一次严重错误就会灰飞烟灭。
  米歇尔-卡珀(Mitchell Kapor)曾与长期资管的合伙人埃里克-罗森弗德(Eric Rosenfeld)一起编过一个交易程序软件,并卖了几十万美元。后来卡珀到麻省理工学院与默顿一起教金融,但他始终把量化金融仅看成一种信仰,而不是科学。由于洞察到这些模型可能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卡珀最后选择进入软件行业,而没有从事金融。
  经济学巨擘: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金融经济学家,曾是默顿在麻省理工学院时的博士导师。从长期资管提出交易构想开始,萨缪尔森就担心市场受到极端事件影响时这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http://z1.dfcfw.com/2015/6/30/201506301725381618133843.jpg

经济学巨匠保罗-萨缪尔森,图为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给他授勋。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80197-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