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福利分房——以国家机关之名》-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转帖《福利分房——以国家机关之名》

转帖《福利分房——以国家机关之名》

发布:fayedi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高兴翔时代周报记者中国推进住房商品化改革十年后,福利分房的旧习依然暗流涌动。在房价不断高企的今天,住房供给的双轨制已然泾渭分明:有幸在“好单位”工作的人坐享福利,运气差的花大价钱买商品房。公务员与房子 ...
扫码加入公务员考试学习群


高兴翔时代周报记者
中国推进住房商品化改革十年后,福利分房的旧习依然暗流涌动。
在房价不断高企的今天,住房供给的双轨制已然泾渭分明:有幸在“好单位”工作的人坐享福利,运气差的花大价钱买商品房。
公务员与房子
公务员曹叶最近关注着单位里分房子的消息。自2006年开始,她一直供职于北京市委。
在房价动辄过万的京城里,靠工资买房对工薪阶层来说显然不现实。从2006年开始,北京市直系统公务员每月还可以领取500元的住房补贴。这笔钱被存在固定的账户上,只能在购房的时候才能动用。
让曹叶欣慰的,就是她会以相对低廉的价格买到“内部经济适用房”。最近单位里又传出消息说,市委在南三环附近新建了一批内部房,全是大户型精装修。至于这次能否如愿以偿,小曹心里没有底。
曹叶说:“相比较而言,中央部委分房的速度要更快一些。同样是工作两年多,我在中联办、外交部和统战部的同学都已经分到了房子。”他们大多是低价购买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修建的经济适用房,抑或购买各机关自行修建的经济适用房。
在中国停止福利分房十年后,仍然有一大批人游离在房价暴涨的潮流之外,享受住房供给双轨制带来的优惠和便利。很多党政机关、军队、大专院校、大型国有企业等,一直在不断尝试着各种形式的“自建住房”。这些带有“国家机关”色彩的机构,正在力图以“国家”的名义跑赢飙升的房价。
屡禁不止
以“国家”的名义来看,宏观政策并不鼓励单位利用各种名义行福利房之实,甚至有禁止之势。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要求自该年7月30日起停止福利性分房,全面实行住宅商品化。第二年,国务院又专门下发《在京中央和国家机关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规定在京中央机关和国家机关要“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随后,企业福利分房的尝试也被叫停。2001年,财政部下发通知,要求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后,企业不得再为修建、购置职工住房提供资金,或者为职工集资或以合作方式修建住房另外征用土地。
大约从2003年开始,不同种类的以经济适用住房名义报批立项、由单位自行建造并定向出售的住房,逐渐形成规模。那段时间里,不少国家部委带头在北京自建住房,并以类似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出售给本单位人员。在2004年北京市直机关的分房盛筵中,出售房屋的70平方米内价格仅仅3000元/平方米左右,“超出规定的面积按照市价购买。”而随着同期北京房价的暴涨,相同地段的商品房早已翻番。
中央政府也曾三令五申地制止以经适房名义行福利分房之实。2006年8月,原建设部联合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制止违规集资合作建房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出台24号文件,明确规定“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为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且要有严格的准入条件;各级国家机关一律不得搞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任何单位不得新征用或新购买土地搞集资合作建房;单位集资合作建房不得向非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出售”。
“超国民待遇”的危险
但这显然难不倒根深叶茂的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医院、幼儿园、学校、培训中心等附属机构,都可能积攒大量无偿划拨的土地。单位往往会通过改变这些场所的建筑用途来自建经济适用房。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曾经撰文分析说,这些单位名义上大都打着“集资建房”的旗号,实质上是力图绕过土地公开“招拍挂”的政策门槛,甚至把公务员住房纳入免交土地出让金的“经济适用房”范围,再加上各种明暗的税费优惠,一些部门的公务员往往可以用只有市场价若干分之一的“价格”买到产权房。
“无论是集资建房还是单位自建经济适用房,其玄机均在于可以以划拨形式,取得零地价国有土地”,原国家房改办主任张中俊说。
在张中俊看来,这其中往往包含了不合理的特权。如今能“单位自建”的往往是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字号垄断企业。它们和行政权力之间天然的亲缘关系,很容易在土地配置上获得主管部门或明或暗的支持。这种部门实力与分房福利结合的分肥,更是在今年4月爆出的温州“购房门”事件中达到顶峰。2004年至2005年间,温州市旧城改建指挥部竟然自行将94套住宅按暂定价不公开销售给当地一些部门的负责人,其中包括数十名市、县级领导干部及一批“关系人”。
“住房上的超国民待遇危害极大,不仅会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一些国家历史上在公务员住房问题上的不慎做法曾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甚至政治危机,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说。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511385-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