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的主要原则(3)-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会计>>

会计库

>>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的主要原则(3)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的主要原则(3)

发布:ggy5710653 | 分类:会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第三章诡道12法。诡诈的原则是:通过诡诈影响敌人决策,为敌人创造弱点,然后攻击这个弱点。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 ...
扫码加入统计交流群


第三章 诡道12法。诡诈的原则是:通过诡诈影响敌人决策,为敌人创造弱点,然后攻击这个弱点。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有利的计策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成有利的态势,作为取胜的辅助条件。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打装作不能打;要打装作不想打;要向近处装作要向远处;要向远处装作要向近处;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它;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它;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它;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办法去激怒它;对于卑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疲劳它;对于内部团结的敌人,要设法离间它。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这是军事家取胜的奥妙,是根据随时变化的情况,随机应变,不能事先规定的。

诡道12法只是许许多多诡诈方法中的12种,36计中的声东击西、无中生有、苦肉计、空城计等等都是诡诈的方法,不要只拘泥于诡道12法,重要的是要记住诡诈的原则:通过诡诈影响敌人决策,为敌人创造弱点,然后攻击这个弱点。只记住具体方法而不知道原则,就会在遇到问题时硬套方法,但是理解原则后,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使用方法。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两句话的意思是通过上边五事七计计算的优势,并且这个优势被执行者接受,那么就要设法营造有利态势,用来帮助我们在国外的作战。为什么要“计利以听”呢?上边通过敌我五事七计的比较,就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弱点,也会知道敌人的优势和弱点。我们要做的是用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弱点,并且隐藏自己的弱点,防止被敌人打击,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的成果。所以“计利以听”就是在比较计算出自己的优势和敌人的弱点之后,接下来就是要执行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弱点,而不是没有计划,胡乱进攻,那样的话,五事七计的比较就没有意义了。五事七计的比较就是获得实力的对比,从物理学的角度说就是力量的大小。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势”是根据情况而采取的措施,是由兵力的分配和部署而造成的。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在力量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力量的方式不同,产生的成果不同,而这个“势”就是使用力量的方式方法,也就是力的方向。

“兵者,诡道也。”这句话是《孙子兵法》中比较重要的,意思是用兵作战应该诡诈,第七篇也说“兵以诈立”,兵不厌诈也是兵法的精髓之一。那么用兵为什么要诡诈呢?我们知道集中自己的优势打击敌人的弱点可以产生最大的成果,从敌人的角度来说也是相同的,那么保证自己的弱点不被敌人的优势打击也成了相对应的原则。敌我双方都在寻找对方的弱点,以便集中兵力进行打击,那么如何判定敌人的弱点呢?情报,决策的基础是情报。情报影响敌人和我方的决策,那么我通过诡诈来释放假情报来促使敌人做出错误决策,进而使敌人暴露弱点,以方便我方进行打击。敌人可以通过《行军》篇中的相敌32法的直接观察方式和《用间》篇中五种间谍的间接方法获得情报,那么我方通过诡诈示形来影响敌人的相敌,通过反间和死间来影响敌人的间谍系统,进而影响敌人决策。

在管理学上,决策可以看做是管理学的本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尔伯特•西蒙说:“管理就是决策”。他也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中惟一的一名管理学家。决策的基础就是情报,决策的制定包括四个主要阶段:1)收集情报;2)列出可行方案;3)择优选择方案;4)对选择的方案和实施进行评价。诡诈主要是对敌人收集情报环节进行影响,进而影响敌人决策。也可以通过影响敌人的其他三个环节了影响敌人的决策。

火烧赤壁影响敌人“择优选择方案”的环节。庞统的献连环计解决曹军不习水性的弱点,成为曹操的首选方案。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想一举消灭刘备,同时吞并孙权占据的江东地区,刘备和孙权决定联合抗曹。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便任命投降的荆州将军蔡瑁和张允训练北方士兵学习水上作战,初见成效。为孙权统兵的都督周瑜担心曹军在蔡瑁、张允的训练下,学会水上作战,于是巧妙地使用离间计,曹操中计上了当,误信蔡瑁和张允是潜伏在曹军的奸细,将二人杀了。周瑜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商量,觉得曹操人马众多,军容整齐,如果正面交战,孙刘联军无法取胜,于是他们决定采取火攻,并安排了一系列的计策。

曹操的士兵都是北方人,不会水战,而且对南方水土不服,经常生病。这时,闻名天下的军事家庞统也来拜见曹操,曹操高兴异常,立刻向庞统请教北方人不适应水战的问题。庞统说:“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把大小船只搭配,把三十只或者五十只船,头尾相连,用铁索锁住,上面铺上木板,就可以了。”曹操连忙依法行事。果然,曹操的战船用铁索相连后,冲波激浪,一点也不颠簸。兵士们在船上使枪弄刀,像陆地上一样,一点也不觉得晕眩。

一天,周瑜召集手下大将商量进攻曹操,老将黄盖认为对方太强大了,不如干脆投降。周瑜大怒,命令手下打了黄盖五十军棍。黄盖被责打后,派人送信给曹操,表示要投奔曹操。此时,埋伏在周瑜军营里的曹军奸细也传回周瑜责打黄盖的信息,曹操相信了黄盖真的要来投降,非常高兴。

十一月二十日,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刘备的军师诸葛亮善观气象,早就和周瑜作好了准备。这时,曹操收到黄盖派人送来的信,约好来投降。曹操带了将领站在船头等候。果然看见黄盖领着十多只小船,顺风驶来,曹操非常得意。十几只小船趁着风势,很快就到了曹操的战船前。黄盖手一招,小船顿时燃起大火,原来船上全是柴草油脂等易燃之物。着火的小船借着东南风,直撞入曹操的战船营里,曹操的战船立刻着火,因相互被铁链锁住,无法脱逃,顿时成了一片火海。曹操急忙弃船上岸,谁知岸上屯放粮食的军营也被周瑜事先埋伏的士兵烧了。孙刘联军乘势猛攻,曹军大败,曹操狼狈突围,逃回北方。经过赤壁一战,孙权得以巩固在江南的统治,刘备则乘机占领荆州大部分地区,因而形成曹、孙、刘三方鼎立的局面。

在火烧赤壁的故事中,庞统献连环计是影响敌人“择优选择方案”的环节,庞统使曹操相信将大船连接起来是最好的办法,能解决北方人不习惯水战的弱点。周瑜使用离间计使曹操杀了善于水战的大将,这是孙子兵法中的“亲而离之”。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是诡诈的一种方法,通过曹操的间谍将情报传给曹操,使曹操错误的以为黄盖会投降,从而做出了接受黄盖投降的错误决策。这里的离间计、连环计和苦肉计是一系列相关联的诡诈,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火攻失败。如果离间计没有成功,蔡瑁和张允就会把北方人训练的适应水战,那么连环计对于曹操来说就没有什么吸引力,而如果连环计没有成功,那么即使苦肉计成功,也不能达到大量烧毁曹操船只的作用。高深的诡诈都是由一系列诡诈组成的,敌人因此所犯的错误决策越多,错误越大,我方得到的利益越大。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这四句就是向敌人释放假情报,从而使敌人做出错误决策,而如果这种诡诈对敌人的决策没有产生影响,那么这个诡诈就是失败的。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这八句是根据敌人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增加自己的实力,并减少敌人的实力,进而赢得战争。“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这句话中,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和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进行攻击,因此这时敌人的抵抗力量最小,而我方有所准备,这样我敌之间的力量对比优势增大,我方可以获得更大的成果。

《战争论》认为诡诈就是使敌人做出错误决策,但是《战争论》推崇力量而轻视谋略,所以《战争论》认为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有用,兵力越弱,越容易使用诡诈。

《战争论》写道:“诡诈是以隐蔽自己的企图作为前提的。使用诡诈的人要使被欺骗的人自己在理智上犯错误,这些错误在最后造成一种结果,使他看不到事物的真相。

要争取出敌不意时已经含有这个意思,因为任何一次出敌不意都是以诡诈(即使是很小程度的诡诈)为基础的。

但是要通过部署战斗等这样的活动使敌人受骗,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兵力,而且活动的规模越大,花费就越多。人们通常都不愿为此付出这种代价。因此,所谓佯动在战略上收到预期效果的情况是很少的。事实上,在较长时间内把大量兵力单纯用来装模作样是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不发生作用,而在决定性地点上这部分兵力却无法使用了。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虽然诡诈在不妨害必要的感情力量(然而往往是有妨害的)的情况下没有什么害处,但是对统帅来说,正确而准确的眼力比诡诈更为必要,更为有用。

但是,战略支配的兵力越少,就越需要使用诡诈。因此,当兵力很弱,任何谨慎和智慧都无济于事,一切办法似乎都无能为力的时候,诡诈就成为最后手段了。人们越是在绝望的处境中,就越想孤注一掷,而诡诈也就越能助长他们的胆量。在丢掉一切其他打算,不再考虑一切后果的情况下,胆量和诡诈可以相互促进,并使希望的微光集中于一点,成为一道也许还可能引起火焰的光芒。”

世界十大兵书之一的《战略论:间接路线》非常推崇《孙子兵法》,其作者李德·哈特直接将几十条《孙子兵法》写到了《战略论:间接路线》的扉页上,他非常推崇孙子的诡诈,认为和自己的间接路线不谋而合。直接的军事对抗会导致双方伤亡惨重,一战和二战是最好的例子,而间接路线可以以较小的伤亡获得胜利。间接战略包括两条原则,分别为创造颠覆和扩张。创造颠覆就是给敌人制造弱点,扩张就是集中兵力打击这个弱点,从而获得胜利,这和孙子的诡道是相同的。《战略论:间接路线》写道:“要想成功,有两个主要问题必须加以解决——“颠覆”和“扩张”。一在实际打击之前,一在实际打击之后;而实际打击本身,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行动。除非你先创造出一个颠覆的机会,否则对于敌人的打击不会具有效力;接着除非你能在他尚未恢复之前,即扩张第二个机会,否则你这个打击的效力,也绝不会具有决定性。”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因为战争充满这各种变化,各种计谋不可能事先就规定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这也是说明了要记住诡诈的原则而灵活使用诡诈,而不是死记硬背诡道12法。《战争论》认为战争有各种偶然性,只能做盖然的计算,不能做到准确的计划。《战争论》写道:“战争的客观性质很明显地使战争成为盖然性的计算。现在只要再加上偶然性这个要素,战争就成为赌博了,而战争中是确实不会缺少偶然性的。在人类的活动中,再没有像战争这样经常而又普遍地同偶然性接触的活动了。而且,随偶然性而来的机遇以及随机遇而来的幸运,在战争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五事七计中,对比的是我方和敌方的实力,即使当自身实力不如对方时,也不一定就会失败,可以通过诡诈谋略来获得胜利。如果说五事七计得到的对比是力量的大小,那么诡诈就是使用力量的方式。从广义动量定理的角度来说,力量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和时间四要素都可以影响成果,所以成果是四个要素合成的,一个要素处于弱势,需要通过其他要素来弥补。

第四章,先计后战。计算胜者可以战,计算不胜则推迟决战,直到得算多时再决战。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凡是未战以前预计能够取胜的,是因为得胜的条件多;未战以前预计不能打胜仗的,是因为得胜的条件少。得胜条件多的就能取胜,条件少的就不能取胜,何况根本没有得算条件。我们从这些方面来看,战争的胜败就很明白了。

庙算指在庙堂上使用算筹来计算胜利的大小。算筹是一种小棍,也称为筹或者策。司马迁说,张良是刘邦的“画策臣”,他就是用这种小棍为刘邦计算。有一次,张良没带正式的算筹,就用筷子给刘邦摆。庙算是一种量化胜利概率的方法。

如果有10只算筹,我方得到6只及以上算筹,就是多算筹,有利条件多,我方获胜,算筹越多,胜利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我方和敌方各得到五只算筹,那么双方实力相当,胜负可能性各半。如果我方得到4、3、2或者1只算筹,那么我方的有利条件少,我方失败。如果我方1个算筹也没得到,就是无算筹,没有任何有利条件,肯定会失败(如图12所示)。

图12 计算定胜负

假设用10只算筹对应五事七计和诡诈来计算我方和敌方胜利的可能。10只算筹的分配为:道1只,天1只,地1只,将1只,法4只,诡诈2只,这种分配只是一个例子。如果我方比对方强就得到1只算筹,如果双方实力相同就平分算筹(如图13所示)。

图13 庙算例子

在五事七计的对比中,我方在道上做的很好,得到了国民的支持,那么我方得到1只算筹。在天和地上,敌方都比我方占据优势,所以敌方得到2只算筹。在将上,我方在强于敌方,我方得到1只算筹。在法令孰行上,敌方优于我方,敌方得到1只算筹。在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和诡诈上,我方均优于敌方,我方得到5只算筹。最后统计得知,我方得到7只算筹,敌方得到3只算筹,7大于3,我方在庙堂的计算中,我方会获得胜利。庙算有点像战争的推演。在庙堂上进行战争计算,得到6只算筹会获胜,得到4只算筹不会获胜,得到0只算筹肯定会失败。多算胜,就是得到的算筹多,有利条件大于敌人,所以获胜。在五事七计中,得到的静态力量的对比。即使在五事七计中的力量对比中处于劣势,还可以通过诡诈来获得胜利,即对力量的动态使用。有力量优势,但是力量没有用好会导致失败。力量处于劣势,将力量用好也可以获得胜利。

摘自《可以量化的军事学》

图14 《可以量化的军事学》全书结构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497192-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