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艰辛路之二-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考研艰辛路之二

考研艰辛路之二

发布:assssd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三、考研复习准备工作学校专业敲定之后,就进入准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经验在很多时候都是实用的。两年的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形成这样的认识1、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学校的网站、学校论坛、考研论坛以及很多培训机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三、考研复习准备工作

学校专业敲定之后,就进入准备阶段。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经验在很多时候都是实用的。两年的经历让我对这个问题形成这样的认识

1、可以利用的资源有学校的网站、学校论坛、考研论坛以及很多培训机构公布信息,当然走投无路的时候百度一下也是很好的。这是一个过程,所谓日久生情在这里能有所体现。要了解的信息有:资料、时间安排、复习方法。我以前见很多经验贴都是着重于这些方面的阐述。我也谈谈:

①资料:

数学:很多人都推荐同济高数教材、大学概率统计与线性代数教材+李永乐的复习大全+660题+历年真题+400题。其实资料多少都不算数,都是为了让你会解题、让你快速解题,无论如何效率都是第一位。这大概是这篇经验中第一次涉及到效率二字,后面还会有论述。很多人的复习都是采用前面列出的顺序,有的人还建议看教材的同时教材上面的练习也不能放过。其实不是没给人都适合这样做。假如真的能这样执行下来,效果不会很差,但是也不会是最好的,最后你需要的时间就不知道要多久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那位武大哲学专业学长从大一就开始准备考道口金融的境界。我开始就觉得题海战术比较适合自己,于是妄想将所有的都过一遍,第二年的时候想通了,考试就是考试,考试需要考什么,我们就重点掌握什么,考试要求我们掌握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做到什么程度就行了,仅仅是通过这几本书你也掌握不了多少数学知识,过后也不怎么用上。事实上,数三的难度就只有那样,有些教材的内容不在大纲的范围,建议参考当年大纲复习知识点。当然,直接参考李永乐的复习大全的效果是一样的。

英语:所谓经验帖大多是那些考上理想院校的同学写下的,不同的人用的参考书会不同,他们最后都成功了。我当时综合比较了一下,最后选的是新东方系列,单词、阅读、完形、作文、真题,复习的状态其实还很不错,那架势感情就是保80冲90的样,但事与愿违,最后考场“发挥失常”,出来的结果只有60多分。第二年买了张剑的真题、考试虫的阅读,这两本书,尤其是考试虫,教会我许多,对于考题的把握有了一番新的认识,又“发挥失常”,考了跟第一年相差无几的分数。个人建议:新东方的单词(公认的是俞敏洪的那本乱序版,我买的是新东方的另外一本,因为我喜欢绿色)、张剑的真题。

政治:政治给人的印象就是要记,好多人都这样说,我也见很多理科生这样说。但我想说,其实他们确实不懂,那么多内容记下来对他们现实么?就只会人云亦云。我当年用的任汝芬的整个序列,效果说不上怎么样,毕竟底子在那,考70多分只能说不是很差,与我的付出实在不成比例。第二年买了高教所的大纲解析,买了本真题,后期买了本文都的形势政策,考前一两天把肖秀荣的预测题给看了看。对于有哲学基础的同学来说,一本大纲解析加一本真题或者是高教出的近三年的真题分析辅以考前的肖秀荣的预测题就行了。

专业:像五道口这样划定考试范围的实在不多,所以说出来也不具参考性,而道口考生则在论坛中可找到最权威的说法。其他学校,我认为最好的考试方式莫过于指定教材+近年真题。

②时间安排

基础和学校难度决定总的复习时间,我不认为所有的人都能打持久战。没有其他重要的事做,就可以早点开始,我是大三上学期开学后不久就开始的,真正可以全心复习则是从那个暑假开始的。也有部分同学是在大三下学期开始,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最后也考上了,所以这个并没有圣经。总的来说,数学、英语最早开始复习,而后到9月份就应该开始政治、专业课。我见过很多人都是将自己每天的起床时间、看书时间、吃饭时间都做了安排,这是有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③复习方法之abcde

a树立以考为纲的信念,考研只是手段,即使有人不乐意这样的说法,就好比我当初傻不拉唧认为这是一个学知识的过程,于是追求尽善尽美。像我这种记性不是很好的人,考过之后不久就把复习的东西给忘记了,决定你上不上的是你的成绩,其它的你不需要担心。

b既然考试是目的,那么考什么我们学什么,这不是势利,而是效率和效果的保证。考什么衡量的标准就是考纲,真题从另外一方面反映考纲,所以考纲得有一份,你每看点内容,你就得有这样的想法:这就是考试要考的,这部分主要会以什么形式考,选择、判断、填空、大题还是其它?这有两个好处:一是直接与考试内容挂钩,不会遗漏或者是多余;另一方面是考纲能够帮你建立起整本书的框架体系,记忆起来更有系统。对于真题,我只能说,人说擒贼先擒王,抓住了真题的核心,你也就成功了一半。我第一年虽然做了大量的基本功,但最这方面的认识不足,也就做了很多无用功,而且自己说过属于记性不好的人,这也是最后成那样结果的一个原因。第二年自己明显注意了。从真题中可以看出考试的重点、考试题型在各知识点的分布情况,从高教的真题解答中会得出客观题的设置方式以及主观题的答案组织方式。对这些都应该有所总结。此外,选择题的答案设置以及正确答案在ABCD中的分布都是有机可寻的,答案设置方式的探讨我是受考试虫关于英语阅读研究的启发,而答案分布则是我偶然间发现的,即单选题的答案在ABCD是均匀分布的,命题人的原意是为了防止有人投机全选一个答案误得高分的可能,殊不知这点反而可以被有心考生用来检查和推导自己的答案。这是一个惊奇的发现和反向思考的过程,放我知道了点后,我都不由惊叹自己的转型——由一个为学习到为考试的转变。在此,强烈建议各位看看考试虫的阅读手记,具体分析上面都有,恕不愿意在此赘述。对于真题,最开始引起我重视的是英语真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确,对于真题就该如此。回想第一年自己为什么没有把真题提到如此高度,就是因为自己当时收集的经验帖有限,没怎么把它当回事,同时一味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多做多看就会有好结果,叫“万变不离其宗”,问题是我把这个宗看作是教材,看作是题海了,而自己并没有实现自己开始的宏伟愿望。我也是第二年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比别人努力,最后考试成绩也许还不如别人,这是我个人的考试习惯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读书就是读书而不是为了考试,为了成绩?我发誓我到现在已经厌倦了考试。扯回来,无论是哪科,真题都应该摆在重要的地位,重要体现在反复研习真题,切记切记!

c选择自己最习惯的方式看书,这并不是尝新的时候。这样说是指自己从众和流于形式,要注重实际效果,因为最后没有谁会看你的过程,最后你能说服别人的就只有你的成绩。一直以来我都不怎么会做笔记,一战的时候看到别人说专业课需要做笔记才能记下来,于是自己边看边做,本来自己写字就慢,而且又不懂得摘重点做,最后自己居然惊人地写了3个多笔记本。后来自己事实上也不怎么喜欢看自己做的笔记。这样做的后果并没有让自己记下更多,反而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战线拉长,忘记的更多。由于整个过程下来几乎都是自学的过程,所以要是平时就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会更容易进入状态。

d锻炼与心理。对于本科出生不好,又决心考名校名专业的同学,复习的态度必须尤为端正,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整个的复习阶段除了睡觉吃饭就是看书,加强身体的锻炼也是有益的。压力固然存在,只是你不是机器人,即使是机器,不停工作也会出现磨损,不要等整成大修状态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每天脑袋的高度运转而身体却处于压抑状态,长期以往,再怎么坚强也都会趴下。第一年的时候,在天气转冷之前,我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去西区的操场跑上十圈,有时自己不愿动的时候还是强迫自己那样做。其实自己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对于自己不愿做而有不得不做的事到底是坚持下去还是彻底放弃,潜意识里面抗争的东西到底坐下来是有效还是无效的我也说不清楚。我是一个想法多,随性而有神经的人,自己无法做到坐在那里什么也不想,要是能那样,像机器运转那么简单我也就不会成这样子。大家评价我时都说这是一个做事认真、勤奋、自控能力强的人,像这样的总能成功,其实我或许是,但也许这是假象,我的内心并不是那样甘于单调乏味的生活。有些事情不需要用心做,有些事不用心做不行。如果我不愿启动我有限的智慧,那么过后就跟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也许这种情况只限于我,我是这么一个怪异的人。我还是建议保持活动,放松心态,提高效率。对于如何放松心态,实在是没什么好的经验可说,我做过的有看闲书、独自流浪、玩游戏、看电影,这些对我遇到的波动所起的调整作用极其有限,只当是打法无聊乏味的日子罢了。

e并肩作战。很多前辈都建议找战友一起相互监督、相互激励、共同探讨、共同进步,这视个人情况而定,对大多数人都是适合的。我以为自己不需要伙伴,但最后事实证明:在这样一个乏味枯燥的过程中,其实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产生依赖,哪怕只是说说话。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6002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