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艰辛路之三-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考研艰辛路之三

考研艰辛路之三

发布:assssd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四、考研复习过程我觉得考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这些:①英语单词的记忆。本来我对英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基本功+语感,其实长期的学习可以这样,但是这并不适合考研英语。我英语单词那本书记完一遍花了几个月的时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群


四、考研复习过程

我觉得考研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有这些:

①英语单词的记忆。本来我对英语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基本功+语感,其实长期的学习可以这样,但是这并不适合考研英语。我英语单词那本书记完一遍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在第二遍的时侯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在朋友和论坛的指引下,我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模式:15天拿下整本书,然后不断重复记忆。这样的效果非常明显,建议后来者这样子做。这个方法在网上都有所介绍,百度搜索就ok了,只可惜我恨晚才了解到。其实就是这样,信息在考研过程中也很重要,不经历不会明白。英语阅读强烈建议看考试虫的阅读手记,反复做、看张剑的真题。重复在英语学习中我觉得可以成为圣经,即使你再差,不断重复,不断接受指点,你最后都会达到一个高度。

②数学不能把教材独立地看,那样很没有效率。基础好的同学其实可以直接进入复习全书,觉得不明白的地方再去查教材,这样的效果我认为是很好的,效率也大大提高。基础不好的同学,边看教材边做全书。660题做做无妨,真题又是反复研究,400题则选做几套。数三的难度就在那里,12年的题在我感觉里计算量还是比较大的,以致于我还有最后一道题没做,当然,这与自己考试状态不佳也有联系。想想,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身上简直就是奇闻,也只有做400题的时候做完整套需要3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

③政治对于有基础的同学直接拿着大纲解析看,这样能3遍以上我觉得效果自然不会很差,然后还是真题,高教的真题解析,这个过程你能明白出题人的出题方式,正确答案的由来,主观题答案的结构。经过这样的训练,你不仅可以就大纲解析中的文字朗朗上口,你还是一个考试高手。

④我很遗憾我两年公共课的成绩几乎都是一样的,数学130+ -,英语65-,政治75-。我给爸妈说这样的结果时,他们说我就只有这样的水平,说真的,我并不承认是这样的。自己两年在考场上的状态都是那样,所以最后的结果一样倒是真的,因为我一直认为这是自己发挥最不好的时候出现的结果。

⑤关于专业课,两年的专业课不一样,自己最后的结果可以说都不理想。第一年惨败的经验是:专业课的参考书不需要很多,一门就只需要一本经典教材,然后根据考试真题制定复习计划。关于道口专业课,自己能说的就是参考论坛上骑着猪过河的经验帖,还有就是不惜血本买下人行一本通,而后就是踏踏实实地吸收教材的精华、记忆人行一本通,最后是对答题模式了然于心。后期的专题整理和真题模拟必不可少!!!吸取了第一年复习效果极差的教训,第二年对于简单的专业课,自己还是按着框架复习,着重研究历年真题。其实从最后两者之间分数的巨大差距可以看出两者在难度方面确实存在惊人的差距。一个即使你考差也能上100,一个你考差就真差了。

⑥考前至少能保证所有的科目都进行过真题模拟训练,千万不能出现题做完的情况啊。其实想想,第一年自己专业课时间严重不够用,英语至少还需半个小时才能做完,政治也是在匆匆中结束,只有数学是提前半小时完成的;第二年则是所有科目都还有一道题没有完成,数学最后一大题12分、英语作文写了一半、政治最后一大题8分、专业最后一大题15分,这些加起来应该在45分左右,而最后自己的成绩就差7分,到了此时,我的心中没有悔恨,认命了。但自己得承认,自己的考试状态、时间把握确实很欠缺。假如平时训练就引起重视,或许结果会不一样吧?再者,模拟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真正进入考试状态。

⑦总论、补充:对于希望进入更高水平学校深造的同学来说,考研的确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我想说,假如你真正想做这件事,那就要下定决心,处理好这个过程给自己身体和心理带来的双重煎熬,提高复习的效率。其实我比较羡慕那些想法简单的同学,他们说考研就可以将主要的精力投入复习,而不像我一样胡思乱想。虽然我在大家眼里也属于那种耐得住寂寞的人,但是我的想法都在心底,我承认我不后悔我做出这样的决定,就像当初我说这是我人生独立做出的第一个重大决定一样,只是自己在某些方面确实不够好,运气也不够好,而后成这样的结果。谈谈对于考试成绩和努力程度的关系:a考试成绩是偶然的,这是指你只有一次机会,无论你当时的状态怎样,这次发挥直接决定你的成绩;b偶然性中带有必然性,必然性是指复习过程的好坏,个人的努力程度;c复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有复习时间的长短、复习效率的高低,这就跟衡量一件物品的重量时用的公式是质*量,但二者经常是紧密联系的,或者说是矛盾的。很多人看到我那么“用功”、“认真”,其实是说我的复习时间比一般人多很多,这点我丝毫不否定。但是复习效率就不敢恭维了,我容易东想西想、容易出现情绪化、记忆不好、有那么一段时间还因为别人的事而心绪不宁,这样算下来我的效率甚至比一般人都低很多,最后的“乘积”自然不会很高。也许你可以尽早开始复习,但是我不确定你会不会像我一样猴子搬苞谷,搬了前面的丢了后面的,这样来说也是很没有效率的。本来复习的强度就很大,战线拉得过长,就容易在后期出现心理疲劳。我就确实出现了这样的状态,临近考试前的那个把月做英语的效果很差,失去了对英语的感觉,没有了语感,写作文时好多单词都想不出来了,着实辛苦!!所以除非基础很差,学校难度大,不建议将复习时间拉到5个月以上。3个月虽然时间较紧,只要合理高效利用,也是可以的。那些擅长考试的同学,就更不用担心了。凡是辩证地看,一分为二地看,我们习惯将某些名言奉为圣经,要是适合自己的情况算是幸运,不适合自己的情况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那样的状态。

最后提醒的是,一定要注复习方法的科学性,提高复习的效率,还要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安心复习是王道!

五、关于考试

说实话,我已经厌倦了考试,这么多年过来,别人或许会说身经百战而觉得那是小菜一碟,而我真的怕考试了。对于我来说,这是我最弱的一环。我两次的考试的状态均不理想,原因如下:

①第一次的时候不听同学劝告中午到他租的地方休息,而是回自己的住处吃饭休息。从学校到考场,我骑着自行车狂奔都至少需要十五分钟,而且自己还总是卡着时间非要等到1:30出发,然后匆匆赶过去。中午时间本来就只有两个小时,考场3个小时下来明显感觉自己脑部缺氧,面红耳赤的,在这样的状态下确实不适合再这样折腾。在这问题上确实是我想错、做错了,所以我活该!第二次的时候这个问题不存在。另一个问题就是我考试的教室很小,每个考场都是30人,冬天天气冷教室开得有暖气,自己一向不适合在空气不好的地方呆很久,平时自己在超市逛上一会便觉得晕乎乎的,所以在里面坐上一会儿思考起来觉得有些困难。大学期间上自习我都习惯去人少的教室,而不是自习室。这个问题对我来说确实不好解决。我想到的只能是靠自己的意志去克服。

②考试的时候一个考场的一般都是考一个学校的,你们是在竞争那有限的名额。如果你是一个敏感而又小气的人,那么这可能会对你不利,就像对我一样。第一次考英语的时候,本来我就因为中午没休息好,没有什么状态,做题做的很慢。当我不自觉看到旁边的同学哗哗地翻着试卷时,自己确实紧张了,后面考场居然有一人提前半小时交卷了,而自己还有翻译跟阅读没做,那个时候是真正的慌张了,后面果然没做完。翻译空白,作文写的也是很失水准。最后也就成了那个结果,原本还以为只能拿到40来分了,几近绝望。第二次考的时候则是旁边的人靠得太近,而且做题比我慢,还出现答题错位的现象,你说这能不影响我?我在有优越感的伴随中被拖慢了。。。这样的问题出现在我身上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无力解决。我只是想说,这些都是得注意的。

③第一年当我英语考完出考场后,我真的懵了,我似乎知道自己考不上了。我感觉自己的泪水快要淌出来,而后试图望着天空控制住它的落下。之后自己想到自己这么久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最对不住的是我的父母,我没法给他们交代了,于是打了电话回家里,将这一情况告知。晚上自己仍未平静下来,既无法温习明天的科目,也无法入睡,夜真的好长好长。。。无论如何我都要考完,报名费都交了。。。带着这样的心情参加了第二天的考试,数学考试还算顺利,考专业的时候自己变得消极,恣意而为!其实最后我英语成绩并没有达到惨不忍睹的地步,假如自己能够忘掉英语考的不好的事实,全心进入下一门,我想最后即使和目标学校的分数有差距,但至少能够进入调剂的环节,不至于变得那样毫无悬念。所以考完了就真的不要再想什么了,你觉得很不好的时候并不一定就会真的像你估计的那样,你觉得好的时候其实也不会那么好,考完你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切都尘埃落定,决定权就到了阅卷老师的手里。第二年自己明显能够快速调整过来,即使自己每门都没做完,但始终都没有放弃过。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6002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