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协作消费-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关于协作消费

关于协作消费

发布:chu229399197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关于公众协作消费“公众协作消费”(collaborativeconsumption)在不久之前这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但是在观看了TED的一个演讲后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发现这是一个有趣,实用的概念。想象一下,不用买车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关于公众协作消费

“公众协作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在不久之前这还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但是在观看了TED的一个演讲后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发现这是一个有趣,实用的概念。

想象一下,不用买车不用打的,大街上停放的众多车辆只要你走近,用你的手机或者信用卡扫描一下,你就可以把车开走,到了目的地时把车停在路边就可以,等待下一个使用者,这不是科幻,而是正在走向商业实践。也许大家对这样的汽车分享有些不熟悉,其实这和现在各大城市提供的公共自行车出租模式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由自行车换成了汽车。这样的模式在国外被称为协作消费或者分享经济。不妨简单介绍一下“公众协作消费”的概念:简单的说协作消费就是和其他人共享拥有的物品,通过提供获取权和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来实现对物品的使用,获取但不拥有,分享替代所有权。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上产生的一种新的交易形式——易物交易。其关键是建立一种信任机制,能够让陌生人间也能建立起信任。建立一种人与人的新联系,靠的是社交网络与实时技术。我们进行物物交换、分享,从而引入了充满活力而吸引人的新形式。即“我的东西即是你的”来实现互相分享以及协作。

协作消费最基本的一个特点是通过一个分享平台,使我们已经拥有的物品得到最大化利用,减少不必要的闲置和浪费。其基本哲学很简单:获取物品和技能的能力比所有权更重要,也可以说是支配能力高于拥有。

  通过简单的介绍不难发现,所谓“公众协作消费”的实质是资源的共享与互换,但是其背后的经济意义是很深刻的。那就是“去货币化”。毫无疑问,货币的出现绝对是历史上最重要的事情,说最重要是毫不夸张的,想一想,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可以看见货币的影子,可以说货币就像是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而且是我们必须的。

但是,正如哲人所说,任何事都是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杀敌,用不好可能会自伤,货币也是如此。的确,货币在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发展最关键的一步,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但是带来的问题也是很严重的。且不说商业化带来的道德沦丧,价值观的扭曲,人性的缺失。仅从经济本身上说问题就很棘手。一个最普遍,困扰了无数学者和决策者的问题就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其最深处的根源就是货币的存在。试想,假如没有货币的存在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不幸的是,货币这种“物品”根本无法令其消失,很难想象没有货币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人们的生活会有多么的不方便,人类的进步会有多大的阻碍,会多么没有效率。但是如果把货币的绝对统治地位削弱一点应该还是可以的。货币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作为一般等价物来方便人们对物品的交换,而且可极大地较低交易成本。一个简单的例子,你有一把斧头,需要一袋米,而有一袋米的人需要一斤棉花,有一斤棉花的人需要一把斧头。这样一来,你需要交换两次,而这仅仅是三个人参与的交易,若是四个,五个,甚至更多呢?再加上交易地点的不确定定等等因素,要完成一次交易的成本是很大的,而且是极没有效率的。正因为这样,货币,才会应运而生。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很多物品都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直接的物物交换,传统的B2B,B2C商业模式已不足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随着经济的低迷,这种传统商业模式极易带来“过度消费”的问题,人们手中有没有那么多的钱,这种商业模式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打击,而且人们都期待有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即可以省钱又可以得到自己期望的商品,也就是拿最低的成本得到最大的效用。“公众协作消费”就是为了人们的这种意愿而诞生的。而C2C作为一种崭新的商业模式刚好顺应了“公众协作消费”的号召。

如果要实现“公众协作消费”,目前最成熟,最理想的交易平台就是互联网。在国外,类似于Ebay,Swaptree等网站早就在这方面有所涉足,而且收益和影响还是不错的,2007年,仅Ebay一家收入就达76.7亿美元。而我国也在推行淘宝,58同城等类似的平台。这是一个正在迅猛扩展的市场。更有预测,到2016年,单单是汽车分享市场的收入就有望达到33亿美元。《我的也是你的:协作式消费的兴起》(What′s Mine Is Yours: The Rise of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一书的作者雷切尔·波特曼预测,消费者之间点对点的租赁市场,将会成为一个260亿美元的行业。

目前来看,实现“公众协作消费”最主要的障碍就是信任的问题和消费观的问题。首先是信任,千百年以来,我们养成的习惯是在消费的时候见到实质的物品再拿出自己的钱,而商家也是希望你能够购买他的商品才会让你看货。这样,货币就成了我们彼此之间信任的最重要的纽带。消费者如果不信任商家,就不必支付手中的货币,反之,商家若是不信任消费者有足够的货币,也不会把商品给他。千百年来,一直如此,从这个角度看,货币更像是一种信任的凭证。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信任凭证不一定非要由货币来充当,事实上,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正在逐渐具有了提供这种信任凭证的能力,电商的兴起就是最好的例子。相信如果假以时日,技术得到完善,互联网能带给人和货币一样的信任感受,人们可以安全的信任网络,那么公众协作消费一定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货币的地位也会得到一定幅度的下降。

再说消费习惯。不知道怎么回事,人似乎总有一种畸形的占有欲,即使你需要的是物品的一部分功能,但总是希望拥有它的全部,也就是说我们在乎所有权似乎比使用权更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得到了一定的进步,我们不再那么重视物品的所有权,更多的是注重使用权。但是千百年形成的观念不仅消费者一时难以改变,生产者的反应似乎也很迟钝,以前我们买东西把物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一并购买,现在,我们只想要使用权却发现必须把所有权一并购买才可以,这是十分不经济的,尤其是一些物品的所有权的价格远远高于使用权的价格。我们就这样被厂商“绑架”了。事实上,“物尽其用好过仅仅拥有”。正如在TED演讲中所举的例子,在打墙眼时,你需要的是墙眼本身,而不是电钻。企业和消费者逐渐认可分享是拥有之外的另一个可持续的、低成本的选择。对于消费者而言,可以不用购买那么多物品了,还能通过出租等形式获得经济回报,经济利益刺激是消费者选择协作消费模式的最大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消费者不再需要那么多产品了,生产量将减少,这对有些企业来说或许不是什么好消息。因此,对于有些行业,未来消费者可能并不需要直接购买相关产品,而是通过分享或者租赁获得。有一些传统企业已经开始进入协作消费领域,比如戴姆斯勒已经进入了汽车分享市场。

也有很多人质疑,所谓“公众协作消费”目前来看只有电子化的C2C模式可以体现,但是发展前景似乎并不乐观,经过几年观察进步也不是特别大。事实上,在网络社交时代,共享与协作越来越主流,“拼”和“租”成为时下年轻人最有代表性的生活方式。“拼车”、“拼房”、“拼饭”……这些词语并不新鲜,但却在社交网络时代发展出新的形式:人们通过专门网站、社交网站中的小组、微群等形式征求“拼友”和“租客”。美国《时代》周刊曾把协作消费列为“十大改变世界的创意”之一,而《我的就是你的:协作消费的崛起》一书中这样评价这场新的消费变革:“这场运动不仅让人们意识到了废物利用的好处,而且‘结交了新朋友,再次成为积极的市民’。”一些专家宣称“协作消费不仅是趋势,更是一种新文化和新经济。”看来,与网络时代一起到来的,似乎还有共享时代。 而且现在这些所谓的模式只是打着“协作消费”的旗号而已,并不是真正的“公众协作消费”更多的是提供“租赁”“伙拼”等等,这并不是“公众协作消费”的初衷,或者说,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公众协作消费”最主要的目的是通过物品的交换使物品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人们享受消费品的成本最低。

协作消费有其商业基础。早期的分享市场平台如沙发客、自由交换等大多是基于彼此自愿和免费,然而最新的分享平台是建立在商业基础上,也可以说早期的分享平台是类似于P2P的C2C模式,商业分享系统则是B2C模式。商业分享平台模式有构造新的企业生态系统的潜力,就像ebay和淘宝曾经做的一样,把零散的消费者和卖家整合到线上的全球平台。以网络P2P财务信贷为例,在网上将钱借给陌生人,听着是不是有些疯狂,然而高德纳咨询公司的研究估计到2013年P2P消费者与消费者直接的财务信贷规模将达到50亿美元,这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或许未来大量的小额信贷将通过这种网上分享平台的P2P模式完成,从而绕过银行系统,借方直接面对贷方,回归传统的个人借贷模式,这一切都可以在网上财务信贷分享平台上实现。

  对于商业分享系统,除了信任问题外,最大的挑战是保证供求的平衡。一是消费者对商业分享系统的偏好还不确定,产业界现在对此也没有十足的把握;二是不同于C2C模式,B2C模式下,大量的基础服务甚至产品都由企业提供,需要非常大的投资。以开头的汽车分享为例,要做到如此的便捷就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空闲汽车提供,汽车分享网站Zipcar的解决办法是整合私家车,允许个人将私家车在空闲时拿来出租,Zipcar只提供一个分享平台,如果大家的私家车都拿来分享,或许就可以实现,但要真正达到开头所描述的高度智能化和便利性的程度,未来的路还很长。

  既然是商业系统,那就意味着存在稀缺性和竞争性,消费者可能在要租车时却发现附近没车可租,就会降低使用意愿。国外学者最新的研究也表明,在分享模式下,消费者感知的稀缺性风险对消费者的选择意愿起着决定性作用,如私家车想开就可以开,而汽车分享平台的车却没法保证,相比下现阶段汽车分享更适合临时或者急用。因此,很多人使用或者非常流行对于这样的分享平台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流行导致的供不应求、服务无法保证的情况可能会引起消费者的不满,降低选择意愿。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品类都天然适合分享。比如昂贵的家电,因为非常昂贵而且是固定在房间里,不易分享。相对而言,数字产品或者服务更易于分享,因为这些产品或者服务是无形的,分享的同时我们并不会失去,因此人们也更愿意分享。对于有形物品,价值中下水平、高可移动性、使用频率不高的物品会更易于分享。汽车分享的流行就是例证

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公共自行车、沙发客和拼车这样的协作消费行为也是越来越流行,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公共服务或者自愿性的行为,在商业应用上暂时还没有看到有比较成熟的案例。对于国内发展协作消费模式来说,最大障碍就是缺少“信任”。分享是一种文化习得行为,受文化和教育的影响很大。传统上中国是圈子文化主导,对圈子外的人信任感较低,而且在现在国内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彼此间的信任更难以保证。因此传统上更倾向于圈内人之间的分享,而且大多是免费和于情感的相互性行为,商业性的以利益为基础的分享模式在熟人网络里就不会很接受。陌生人间进行交易更加适合。在互联网重构信任和社区的背景下,这种陌生人社区的分享空间很大。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759447-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