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的形而上学思考-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对美的形而上学思考

对美的形而上学思考

发布:ning22047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前言:对美的形上学思考有及其重大的意义对美进行形上学的思考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如此直白,说将要讨论的事情有如何如何重要的意义,这有老王卖瓜的嫌疑。对于这一点,可以套用黑格尔的话说,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前言: 对美的形上学思考有及其重大的意义

对美进行形上学的思考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如此直白,说将要讨论的事情有如何如何重要的意义,这有老王卖瓜的嫌疑。对于这一点,可以套用黑格尔的话说,一个东西的真正意义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自我呈现出来的,因此它的意义究竟如何重要其实用不着过多外界的说明。即便我深深地赞同,但还是忍不住在刚开始就做一点自卖自夸的事情,这样能够帮助读者对以后的讨论有足够的认识。

有些人揶揄哲学的无用,说哲学并不能烤面包。这话只说出了一半的真理,另一半的事实是,哲学确实不讨论“如何”烤面包,哲学是讨论“为什么”烤面包。很明显,如何烤面包和为什么烤面包不在一个层面上。在逻辑上有前后,为什么要烤面包先于如何烤面包。 据统计,现今患抑郁症自杀的人很多,这些人恐怕都会烤面包,但他们都不想去烤面包。纯粹教他们如何烤面包是无效的,让他们想明白为何要烤面包才是关键。依在下愚见,人自杀的原因无非就一个,觉得生活很无趣,找不到乐子,讲的文化一点,找不到生活中的美罢了。 有人可能不同意。他们说,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有些人的死是因为他们寻求不到真理。我不否认有些人可能如此,但恐怕大多数人的生活原则并不是真理。不信的话,问自己一些简单的问题,你知道汽车是怎么运动起来的?你知道那些复杂的金融机构是怎么运作的? 然后你会发现,你对身边的东西的所知都少得可怜。不过大部分人似乎并不太在意这些。

或许有人说,这些人想不开是因为在生活中充满了虚伪。或者说,对于他们来说善是支持其生活的最要方面。对此我深以为然。不过还是要提出一个可能有些争议的说法:善,善良可能也不是大部分人生存的根基。至少就我本人而言,我为了某种利益说过谎,我有时也虚伪,也得冷漠。而且我也不想自我辩解说,当我虚伪冷漠的时候,我的心还是善良的,我是迫不得已做的这些不好事情。不管怎么说,我是做了这些事情,而且也不止做了一次,而我此刻依然活在这里,我也没有痛苦到要去自杀。所以我只能说,究竟我的心是不是善良的,还真得说不准呢。

但有一点我却绝对能够肯定。而且这一点大家也不敢否认。这就是,感官欲望,感性体验是所有人都不可或缺的。不管有没有读过书,生来只是受着物欲的驱动去做事,或者是个很文艺范的、有崇高纯洁的理想人,所有人生活的最坚实的基础都是感性欲望和感性体验。讲到底了,大家都是饮食男女,都追求口腹之欲,肌肤之亲。想象一下,假设你被判终身监禁,身陷囹圄,绝没有越狱的可能。你身处一个黑暗的地牢,见不到任何人,任何风景,而且永远只能吃一种食物,这种食物不甜不咸,没有任何味道。你还能生存下去吗?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类似实验,他们通过设备,剥夺了志愿者的所有感官感觉。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志愿者的精神忍耐力都没有超过三天。结果就是,五官感觉对人的生存,犹如空气一般至关重要。

想强调的是,这么说并不消极负面的。好像某些人认为的,人生无非吃饭与性交。在这里我接受儒家的态度。饮食男女是人的生存根本,最天然的、最合理的要求,我们首先要站立在这个根本上,然后才能往高处走。如果从一开始就否定人的根本,采取禁欲的态度,就从根本上破坏了个人的自然根基,在发展后会导致一系列及其严重的后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只停留在这根基上止步不前。这样的人与动物无异。好的做法是从饮食男女中去发现真,寻找善。从人的最天然,最合理的要求去升华出来的真和善,才拥有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是儒家的立场,这是最合理的立场。

从大的方面说,美是真和善的根基。任何学说,任何理论,如果敢于自封为真理,自封为代表善与正义的话,那么这种学说或者理论必定要提升绝大多数人的美感体验。美感体验分为三层,第一层就是感官性的、经验性的快感,简而言之就是饮食的快感与性交的快感;美感的第二层是理性的美感,这是人在理性思维中所获得的乐趣,是科学家、是技术工作者工作的动力所在。美感的第三层是感性美感,这是人在社会发展中所感受到的自我价值感、尊严感、幸福感、责任感、荣誉感、道德感和艺术美感等等。只要用能否提升、多大程度上提升、多大范围内提升这三层美感做为评判的标准,任何伪真理和假仁义都将不攻自破。


1、由经验之物刺激产生的感官感觉 对感觉的形上学分析

人类感觉中最浅层的是感官感觉。感官感觉来自经验之物对生物性感官的刺激,因此它是经验性的。经验性的感官感觉不是人类的专利,所有的生物都有感觉。拥有感觉,是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本质区别。

感官感觉源于生物性感官接受到来自对象的刺激从而形成的印象。在感觉中我们感到有一个外物,有一个对象存在那里,它和我们相互对立,我们用感官能够去感知到它。但在感觉中,我们仅仅感到那里有一个外物,它与我是不同的、是与我对立的。感觉不能告诉我们关于这个外物的真理,退一步讲,即便感觉中有关于外物的真理,也不能在个体间分享、交流。这里做详细分析。

首先感官感觉是被动的、生灭性的。它起于外物的刺激,至于外物何时刺激、怎样刺激、刺激强度等,统统不在天然感官的掌控之中,感官仅仅坐等着有如此这般的一个刺激降临到自己头上,这就是感觉的被动性;而降临或者不降临皆出于偶然,感觉的出现与消失均由偶然性决定,因此它是生灭的、流变的。流变而生灭的东西并不能在个体间被分享。这是最普通的日常现象。感官感觉是没有通感的,面对同样的温度,有人感觉冷,有人感觉热,个体没办法精确地传递由同样的外部刺激所产生的感觉。对于这里的关键词精确传递必须做出详尽的说明。

这里用数学进行说明。当一个体教给另一智力完整的个体数学运算的法则后,后者能够理解并开始运用法则进行独立计算。只要计算过程不出差错,计算结果就是普世的、永恒的。这就是准确传达的含义。数学运算法则之所以能够被准确传达,依赖于数学的超验规则。超验规则超越了生灭的、经验的个体,它不生不灭,所有的理性个体在进行计算时都必须进入这个不生不灭的、普世的规则中,只有他们成功进入了规则才能正确地进行数学演算。从逻辑上说,数学规则在前,具体个体在后,具体个体只能毫无条件地被数学规则接受而不能主观地对数学规则进行任何修改。个体在被数学规则接受后就部分地脱离了其生灭的、小我的生命而获取了不生不灭的、超验的大我(数学规则),因此两个个体在数学中的交流是他们作为数学规则的一份子之间的交流,交流中完全排除了任何感情上的、感官体验上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生灭的、主观的,排除了这些东西的交流就是彻底共通的。数学运算能够被准确传达依赖于那个超越了个体的,具有普世意义的规则。在感觉中则缺少了这种规则,结果就是感觉只能是个体性的,它不能在不同个体间形成通感。

感觉的根本特点是个体性,是流变的;与之相对,真理是超越个体的,至少一定程度上是普世的。很明显,感觉与真理在本质就是完全异质的两类东西,是互不相容的。实际上,上述分析只是对一个生活中的常识进行了一定的形上学分析。大家都知道,口舌告诉我们的只是关于对象的感觉,头脑才能告诉我们关于世界的真理。待续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4149730-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