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滞胀,老百姓该怎么办?-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考研考博>>

考研

>>

中国走向滞胀,老百姓该怎么办?

中国走向滞胀,老百姓该怎么办?

发布:杨明凡 | 分类:考研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市场频出的爆雷事件,面对不稳定的房价房租……不少人深感忧虑,感到无所适从,该如何合理配置资产?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忧通胀高企,经济走向滞胀,果真如此吗?01市场在交易什么?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国内市场频出的爆雷事件,面对不稳定的房价房租……不少人深感忧虑,感到无所适从,该如何合理配置资产?不少业内人士开始担忧通胀高企,经济走向滞胀,果真如此吗?

01

市场在交易什么?


在金融市场里搞的朋友,最近肯定有点懵逼,几个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反应似乎并不一致:


  • 股市一直下跌,表明对经济前景的悲观预期。

  • 债市近期也一直下跌,但一般来说债跌表达的是经济向好(通胀预期)。

  • 商品市场暴涨,似乎丝毫也没有看出经济哪里有问题。



可能我们并不处在“衰退”象限,而是在“滞胀”区域。


如果以滞胀区域的特征来看,三个市场表现出的特征,就完全可以解释了。尽管我们目前看到的统计数据,并不支撑经济滑入滞胀区间这个结论(因为CPI看上去还很低,还没有到“胀”这个程度),但金融市场交易的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是打提前量的。


不说市场绝对正确有效,但至少可以说,金融市场已经开始在按照滞胀的逻辑进行交易,整个市场的主流预期已经转入滞胀的逻辑。


02

美林投资时钟


滞胀是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的组合,英文叫Stagflation,它是一国经济周期里的一个阶段。滞胀通常伴随着经济不景气和物价上涨同时出现的情况,是比较难对付的情景。


如果以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这两个变量画一个2x2的矩阵,就可以得到我们通常所说的“美林投资时钟”。也就是经济周期里的四个阶段,及每个阶段下各个大类资产配置的逻辑。


美林投资时钟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不同经济周期下对应的大类资产配置,我会简单解释下这个图。理解美林时钟的根本,是要牢记它划分的标准是按照经济增长和通胀水平来的,在不同的情况下,与大类资产的定价逻辑结合起来,就有了美林时钟的结论。


I 经济过热期(高增长X高通胀)


过热的经济和快速上升的物价,通常对应着强劲的需求。这样的背景下,商品就是最直接的受益品种(因为商品定价简单粗暴,直接看供需)。而由于经济增长强劲,也意味着微观层面企业盈利较好,支撑股票估值,因此股市具有较好的表现。


这一阶段资产配置的优先级是:商品>股票>现金/债券


II 经济复苏期(高增长X低通胀)


这个阶段相较于过热期,最大的不同是经济增长还没有显示出“过热”的迹象,增长动能从低到高开始转换,企业盈利稳定并逐渐加速,通胀维持较低水平,需求刚刚开始起步,它是经济过热期的前一个阶段。也通常是周期中最好的阶段。


这一阶段资产配置的优先级是:股票>债券>商品/现金


III 经济衰退期(低增长X低通胀)


这一阶段,和过热期正好相反:经济中的需求严重不足,物价涨幅趋于下降,甚至出现通缩。为了治理这种情况,政府通常会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连续降息是最典型的表现。


这一阶段的资产配置优先级是:债券>现金>股票>商品


IV 经济滞胀期(低增长X高通胀)


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但通货膨胀高企。


正常来讲,经济增长低迷,物价上涨加速,会把经济推向经济危机。这时需求快速下降,商品价格由于通胀上涨后很可能快速下跌,因而配置商品往往不如配置现金安全。


由于通胀的高企,要求央行收缩货币政策,因而债券价格趋于下跌,股票定价因子的折现率上升(利空股价)。同时,低增长也对应着较低的企业盈利,因而股票定价的盈利因子也会利空股价,对应着股价暴跌。


正常来说,这一阶段的资产配置优先级是:现金>商品>债券>股票。


以上只是一个模型的总结,在实际的投资实践中,投资者往往并不能准确判断经济所处的周期阶段,因而往往也只是“摸着石头过河”,“事后方知”。


03

滞胀的影响



滞胀对一国的经济有什么影响呢?对于中国的情况,我们目前还不能肯定地说经济就进入了滞胀周期,市场参与者对此也尚未达成共识(尽管交易者已经用脚投票了),但我们可以通过美国的历史,来借鉴参考。


美国在1970年代,就经历了长达15年的滞胀周期(约1969-1984年)。


美国在滞胀周期中,平均三年就有一次经济衰退,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


工业生产经历了长时间的下降。1973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15.3%,持续时间为18个月;197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使得美国工业生产下降了11.8%,持续时间约44个月。


另一方面,企业倒闭、银行破产数和失业率都创出战后最高纪录。两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率和通胀水平双双攀升超过10%,GDP平均增速下滑至2.9%,股市在多半时间处于熊市,仅在1973-1974年的调整里,标普500指数就下跌超过43%。


对比美国的情况,我们目前面临的情景,其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大国经济,都面临着上一轮经济增长动能的衰竭(中国是地产的黄金周期),也都面临着国际收支情况的转变外需动能衰竭,同时也都长期奉行需求管理的经济治理思路,通过放水来解决经济问题,还都面临着油价上涨的周期。


04

如何解决


美国为解决滞胀问题,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斗争”,先后换了四届总统:尼克松、福特、卡特和里根。前三任都没有太多建树,直到里根上台后,推行被后人称为“里根经济学”的政策组合,才将美国经济从滞胀的泥潭中拉出,重新恢复增长动能。


里根经济学的核心,一些媒体错误地解读为是所谓的“供给侧改革”,事实并非如此。


里根政策组合的核心两条可以概括:


1)紧缩货币

2)减税


在这两个核心政策之上,是矫正以往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的政策路径,也就是减少政府的“需求管理”,让市场重新恢复活力。


事实上,从纯粹的学理推导上,稍有经济金融常识的同学都能得出这个结论:解决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政策组合的核心,应该就是里根经济学的思想。


回到实际中呢?我们总是希望既要,又要,有时也要,还要。在我们复杂的体质下,割舍一些旧的利益,放弃老路,不再是一个经济问题。


你说,我们老百姓能怎么办呢?


当然只能寄希望于国运啦!希望国家能开辟一条前无古人的独特道路出来,到那时,这独特道路,恐怕也算得上中国对世界经济金融史最大的贡献了。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604928-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