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30 年,中国的发展愿景(虽有政治,但并不敏感)-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期刊>>

期刊库

>>

未来 30 年,中国的发展愿景(虽有政治,但并不敏感)

未来 30 年,中国的发展愿景(虽有政治,但并不敏感)

发布:hynhn666 | 分类:期刊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新中国走过一甲子,回首往昔,60年的历史画卷中有成就、辉煌,也有经验、教训。过去的60年,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在政治上,共产党实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建立并巩固、发展了不同于人类历 ...
扫码加入留学交流群


新中国走过一甲子,回首往昔,60 年的历史画卷中有成就、辉煌,也有经验、教
训。过去的60 年,新中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在政治上,共产党实
现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型,建立并巩固、发展了不同于人类历史上任何既有制度的政
治体制;在经济上,新中国在积贫国弱、百废待兴的烂摊子上白手起家,以人类历史上
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创造了若干经济奇迹;在文化、民生上,新中国的人民由基本的温
饱发展成愈来愈多的家庭实现小康。
当然,经济快速腾飞的发展中国家必然因为走得过快而在体制、社会等层面出现各种问题。但是毫无疑问,“中国现象”值得世人,特别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关注和深思。
未来,昭示着“希望”,同时意味着“变数”。未来30 年,中国到底会向何处去?
该向何处去?
毋庸置疑,中国现在扬眉吐气了。用台湾政论家南方朔的话说:“30 年风水轮流转,
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清华大学教授崔之元给出了具体的事例,
“北京共识”和G2 的出现都说明中国的份量已经不可能被任何一个西方大国所忽视,
其重要性有直追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美国之势。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访问研究
的北京大学教授潘维更是直言不讳,建国60 年,中国在经济腾飞上有着骄人的成绩,
不只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国家也不再被动挨打;人均幸福指数飙升。
但是,经济成就很难掩盖其它问题。一谈到政治问题,中国往往处于失语状态。中
国能否继续坚持现有政治制度?在政治体制创新上,中国会有何种突破?我们香港人所
关心的“一国两制”框架会在政体创新上有何种作为?宪政中国有无可能在近期实现?
这一系列的问题无疑是未来30 年的焦点。
崔之元认为中国有可能发展出不同于西方多数决定的民主制度。现代西方民主制度
多从“国家”与“社会”两分的视角看问题。除了国家,就是社会。这实际上认为将本
来融合成一体的社会共同体在政治上作出划分。这种划分方式有把“国家”同“社会”
对立起来的危险。崔之元主张回归西方古典政治哲学。西方古典政治哲学中的民主精神
不是卢梭、孟德斯鸠的民主,而是柏拉图、亚里斯多德意义上的民主。特别是亚里斯多
德提出了混合型宪法,特别值得我们当代借鉴。无论是“被一人统治”、“被少数人统治”,
还是“被多数人统治”,都有其各自的弊端。最好的政体应该将3 个元素加以混合,在
精英的知识、远见和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意愿之间,取得平衡。目前的西方民主过渡强调
“多数”的一面,而导致“小政府”、“弱政府”,国家能力衰弱。
崔之元认为,“民主”的关键因素是“竞争性选举”,而不在乎是否是多党制。现在
的美国,两党差异愈趋模糊,选民逐渐改变了以往的政党取向,而变为“议题取向”。
中国虽然是共产党一党执政,但是同样采用竞争性选举,使争论的焦点不再是哪个党上
台执政,而是哪位候选人的竞选议题最深入民心。中国在政治体制上可以朝着这个方向
发展。
南方朔则看好“一国两制”框架,认为香港、澳门、台湾可以在中国未来政制发展
中扮演积极角色。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历史可以成为将来台、港、澳与中国国内关系的范
本。苏格兰在人口、地域上都是世界上的小国,其人口从来没有超过200 万。但是,苏
格兰却始终是世界上最文明、最有智慧的地区之一。细数很多历史名人,被广泛采用的
制度创举,皆出自苏格兰。1067 年,苏格兰与英格兰议会合并后,凭借苏格兰人的知
识,英格兰人的勇猛,大不列颠王朝成了日不落帝国。
相比之下,台、港、澳在人口、地域上与苏格兰有相似之处。历史原因使其与中国
国内分隔或长或短的时间,在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及文化上与国内有很多异质元素。
如果台、港、澳能扮演类似苏格兰“小”而“精”的角色,与国内有机整合在同一政治
框架下,大中华将因“强强联合”而释放势不可挡的能量。
“变”或“不变”,如何变?这始终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在政治体制“变”与“不
变”的拐点上,潘维显得十分坚定。他认为,政治环境的稳定是中国保持高速发展的先
决条件。中国未来30 年繁荣发展的3 个必要条件为:经济上不动摇,政治上不折腾,
国际上不偏袒。这也是中国官方一直以来的立场。经济上坚持邓小平提出的“以经济工
作为核心”100 年不动摇;政治上不折腾是指胡锦涛所说的“努力维持和谐社会”,保
证政治环境的稳定;国际上不偏袒指中国惯有的外交不结盟政策。在此基础上,中国未来30 年的“变”就会以“不变”为大前提。香港大学教授戴耀庭则同意潘维的观点。他希望未来30 年,中国能实现宪政。虽
然中国不一定完全因循西方意义的宪政体制,但其政体必须具有宪政的基本精神,即平
等、民主、人权、法制。分权与制衡是明智而务实的做法。戴耀庭认为,不能过分相信
政府在任何时候都能顾及大多数人的利益;也不用过分担心民主选举就一定会出现寡头
操纵民意的乱局。
经济强大、政制发展稳定之后,文化因素自然成为一个民族能否有原创力和独立国
格的关键。中国逐渐拥有国际话语权,意味着其必须摆脱对任何国家、团体的依赖。中
国的影响力与份量愈大,愈应该认真思考其究竟要在国际上扮演何种角色,起何种作用。
南方朔认为,未来3 十年将是读书人、政治家大有作为的时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将为这
些人提供施展才华的巨大空间。中国应该在对自己文化持基本信心的基础上,一步步逐
渐提升民族涵养和素质。唯有软实力坚实,经济和政治上的成果才坚不可摧。
中山大学教授甘阳则给予中华文化更深层次的忧思和关怀。他反对将文化的价值置
于经济之后。他认为“软实力”的提法本身十分功利。在软实力的内涵中,文化如果不
能为经济服务,就没有价值。实则不然,他认为文化应该成为高于经济、高于政治的首
要价值。承袭胡适先生自1912 年的观点,甘阳尖锐地提出问题:中国何时能结束留学
运动?胡适先生在近一个世纪以前就提出,“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今日之中国,只
有当留学不再具有镀金效应时,中国才真正建立了扎实的文化自信心。
未来纵然不可预测,但今日中国蓬勃的发展态势令众学者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无论
是肯定与展望,还是批评与建议,这其中皆饱含着学者们殷切的寄托。在新中国60 岁
华诞之际,我们华夏儿女都希望祖国能在未来,走得更好。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703453-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