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经济数据24日集中发布 第6次加息信号强烈-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数据>>

数据资源

>>

9月经济数据24日集中发布 第6次加息信号强烈

9月经济数据24日集中发布 第6次加息信号强烈

发布:my1811 | 分类:数据资源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社科院10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简称《报告》)称,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2007年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至8月底CPI ...
扫码加入财会交流群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社科院10日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7年秋季报告》(简称《报告》)称,由于通货膨胀压力的存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价格上升阶段。

2007年年初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走高。至8月底CPI已经累计上升3.9%,8月当月同比上升6.5%,大大超过年初3%的预期。《报告》认为,CPI上涨背后隐含着不容忽视的通货膨胀压力,表现在四个方面。

首先,是存在成本推动的通胀压力。其次,相对过多的货币供给可能带来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的压力。第三,过高的经济增长会成为出现通货膨胀的动因。第四,节能减排目标任务的实现会在一定时期内造成成本价格上升。

《报告》预期全年CPI上涨4.5%。“控制消费品和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将是政府2008年宏观调控的重点。”《报告》表示。

而据统计局公布的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显示,9月的重要经济数据将于24日集中发布。消费价格月度报告、工业品价格月度报告、70城市房地产价格指数季度报告、国房景气指数月度报告等重要报告将在这一天发布,而之前这些数据均在每月的20日前发布,故9月数据出炉的时间应属今年最晚。(广州日报)

央行发行1500亿元定向票据第六次加息信号强烈

央行昨日宣布,发行1500亿元的3年期央行票据。这是央行今年第六次发行此类定向票据,而每一次定向票据发行总是与加息“如影随形”。

央行的定向票据相当于向商业银行指定发行的债券,发得越多,则银行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就越少。本期票据针对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和交行的发行量占总量的近三分之二。

天相投资顾问公司昨日的报告称,基于此前五次经验,凡是超过1000亿元的定向央票发行一周之后,通常伴随加息措施的出台。此前,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交易中心分析员董德志曾撰写研究报告推测,虽然不能确认定向票据的发行与加息存在必然性,但加息会明显提高定向票据发行的成本,所以央行一般赶在加息之前完成发行工作。

在最近两次加息时,央行均强调其意图在于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央行研究局最新的研究报告预测,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4.6%,远远超过央行年初制定的不超过3%的目标。尽管央行认为CPI涨幅会在12月份以后逐步回落,但对今年下半年的涨幅并不乐观,预计今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涨幅分别为6.3%和6.1%,仍然处于历史高位。

此外,上月底,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的决议对语言表述作了调整,删掉了第二季度例会决议中“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说法,同时提出“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助推了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

加息总在定向票据一周之后

今年3月9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3月18日,宣布加息;

5月11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5月18日,宣布加息;

7月13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7月20日,宣布加息;

8月17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8月21日,宣布加息;

9月7日,央行发行1510亿元定向票据9月14日,宣布加息。

27个基点的小幅加息节奏,很可能在“十一”长假后变速。
市场人士分析,“十七大”后,央行将启用更加严历的货币紧缩措施,包括扩大加息幅度。

  “紧缩力度加强是为了应对未来经济出现的趋势性变化。”该人士分析,“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最大可能性在于扩大加息的幅度,由上调27个基点转为上调54个基点。”

  央行措辞变化

  实际上,长假之前,央行已经抛出“信号弹”。在9月28日发布的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决议中,央行认为今后应继续实行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细心的市场观察人士发现,这一表述与7月份的第二季度例会决议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第二季度的相关表述为“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中适度从紧,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前后两个季度例会决议的最大差别是,央行直接删掉了“应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单独提出“适当加大政策调控力度”。

  “这表明央行对于目前通胀压力和流动性管理的担忧,未来的紧缩政策可能会继续推出。”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林松立说。

  而从这一政策信号释放时间看,安排在“十一”长假前、同时也是第三季度经济数据公布之前释放,意味深长。

  “如果央行改变过去小幅加息的步调,开始大幅加息,我不会感到惊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教授说。

  “目前的负利率引发了金融资源的错配,进一步推高了房地产价格和股市价格上涨的预期。央行美联储式的小幅加息,对于目前的流动性管理效果并不大,我赞成大幅加息。”刘元春教授说。

  紧缩基调确定

  如果节后央行大幅加息成为现实,这将预示着央行自2004年下半年首次加息以来,紧缩力度发生实质性变化。

  相关政策研究人士分析,2007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以2006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主基调,这次会议提出了“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但是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经济过热,货币政策显然应更具前瞻性。

  “两年以来,央行明明是不断推进紧缩,但还是要加上稳中趋紧的字眼,表明央行不愿意打破‘双稳健’的政策主线。包括次级债风波时推迟加息,数次贷款和存款加息幅度、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幅度不一等等,向市场传递出的紧缩信号极为模糊。所以这种紧缩多次被资本市场理解为‘利多’,而非‘利空’。”前述人士分析。

  时过境迁,自2007年以来,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全面步入牛市,企业财务指标的大幅走高,来自证券业和国企等反对加息的压力在减小。相反,2007年第一季度以来的经济数据强劲增长,特别是工业企业利润增长超预期,加上资产价格全面上涨,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成为支持强力加息的理由。

  “通胀已经很危险,资产价格泡沫需要加大紧缩力度才能平抑。”一位全国人大的官员说。

  部分外资投行人士也在不断呼吁央行采取果断的政策措施,抵御通胀。前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中国已经进入通胀时代,通胀水平可能会在2008年内直达7%,当务之急是降低通胀预期。例如,必须在接下来的18个月中大幅加息,幅度至少为200个基点。

  “央行的加息是对的,物价不断上涨,起码要尽快纠正负利率!”一位财经官员对本报记者说。

  高增长下的高通胀

  央行大幅加息的重要理由来自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低通胀、高增长正在转为高通胀、高增长。

  “经济增长仍然强劲,但通货膨胀可能要在9月继续冲高,超过8月6.5%的增速峰值。”国信证券宏观分析师林松立说。

  “第三季度的经济增速不会受到美国次级债的影响,第三季度经济增长速将高于第一季度11.1%,但是低于第二季度的11.9%。”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

  种种迹象显示,已经持续五年的低通胀、高增长将在第三季度发生某种趋势性的变化——由食品和粮食上涨,及资产价格的上涨,正在向实体经济领域延伸。

  由于粮食和食品价格占中国CPI权重的三分之一,这将导致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物价水平将极有可能结束过去五年时间来的低通胀,而转向高通胀。如果调控不及时,中国将迎来全面的通货膨胀。

  “没有永远的低通胀下的高增长,通货膨胀始终是一种货币现象,当流动性过剩持续一段时间后,低通胀、高增长将转变为高增长、高通胀。”张寅说。

  刘元春教授说:“我们并不过分担心以粮食和猪肉上涨所带来的局部性通货膨胀,我们更担心的是,由于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价格形成上涨预期互动,造成的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风险,会蔓延至实体经济,这将给未来宏观经济会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官方的智囊们正在审慎观察未来通胀和金融风险对于宏观经济所带来的损伤,他们不断向央行建议,现在是加大升息力度的时候了。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49252-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