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看中国人口真象-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数据>>

数据资源

>>

从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看中国人口真象

从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看中国人口真象

发布:hbhng | 分类:数据资源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从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看中国人口真象(2007年1月14日) 最近找到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分年龄人口数据,结果如下:人口数(人)占总人口比重(%)性别比年龄男女男女(女=100)总计Total1698576685848828400884100.005 ...
扫码加入统计交流群


从2005年1%人口抽样数据看中国人口真象
(2007年1月14日)
 最近找到2005年1%的人口抽样调查分年龄人口数据,结果如下:
人口数 (人) 占总人口比重 (%) 性别比
年 龄男 女男 女 (女=100)

总计Total 16985766 8584882 8400884 100.00 50.54 49.46 102.19
0-4 907102 499709 407393 5.34 2.94 2.40 122.66
5-9 1060664 577004 483660 6.24 3.40 2.85 119.30
10-14 1353263 721493 631770 7.97 4.25 3.72 114.20
15-19 1443484 749084 694399 8.50 4.41 4.09 107.88
20-24 1036723 499927 536796 6.10 2.94 3.16 93.13
25-29 1110290 539235 571055 6.54 3.17 3.36 94.43
30-34 1445908 711021 734887 8.51 4.19 4.33 96.75
35-39 1651487 813134 838354 9.72 4.79 4.94 96.99
40-44 1475539 732641 742898 8.69 4.31 4.37 98.62
45-49 1147578 575858 571720 6.76 3.39 3.37 100.72
50-54 1236929 622759 614170 7.28 3.67 3.62 101.40
55-59 907435 462421 445014 5.34 2.72 2.62 103.91
60-64 668310 342519 325791 3.93 2.02 1.92 105.13
65-69 564095 286166 277929 3.32 1.68 1.64 102.96
70-74 454955 224027 230928 2.68 1.32 1.36 97.01
75-79 290171 135684 154487 1.71 0.80 0.91 87.83
80-84 156110 66132 89978 0.92 0.39 0.53 73.50
85-89 56582 20475 36107 0.33 0.12 0.21 56.71
90-94 15825 4785 11040 0.09 0.03 0.06 43.35
95+ 3319 810 2509 0.01 32.28

本表是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样本数据,抽样比为1.325%。

  通过这个个表我们能确定的是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还在升高,没有停止的迹象,因为0-4岁人口的性别比达到了122.66%,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又高了3个百分点,看来中国性比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中国2020年后光棍规模会更加壮大了。人口战略组的专家们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是合法的同性婚姻、还是妓女合法化,不得而知。因为他们还在强调保持现行的生育政策,可是我是想象不出除了加紧放开生育提高生育率还会有别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这个表仔细分析后,我还发现这个表如果只看表面现象,只能误导很多人。首先我们可以从性别比上发现问题,20-44岁的几个年龄组性别比都低于100,但是我们知道几次人口普查均表明这段人口的性别比都大于100,除了20岁左右因为有参军现象可以解释外,其它年龄段出现这种现象只能说明抽查取样不合理,大量的流动人口没有同比例抽查到,流动人口的中男性占绝大多数,而且主要是这个年龄段人口,这样就造成了抽样数据中这个年龄段性别比的失常,也就是说这个年龄段抽样率与其它年龄段人口相比是不一样的。直接用这样的数据是很难得到中国人口真象的。
  结合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和相应的生命表估算,2005年抽样数据中各年龄段的抽样率分别是:
年龄组 估计抽样比
5-9 1.54%
10-14 1.50%
15-19 1.15%
20-24 1.01%
25-29 1.18%
30-34 1.24%
35-39 1.31%
40-44 1.37%
45-49 1.44%
50-54 1.49%
55-59 1.50%
60-64 1.55%
65-69 1.53%
70-74 1.61%
75-79 1.57%
80-84 1.68%
85-89 1.54%
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人口抽样比事实上是在1.5%左右(对流动性不大的人口),而不是笼统的1.325%。上段分析我们知道,20-44岁各年龄段人口性比异常说明这个年龄段漏抽的可能性很大,但是这里我们又发现与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较,15-19岁人口抽样率也偏离较多,我想可能的解释一个是此年龄段人口离家上学的很多而且集中,没有被纳入抽样样本中而造成漏抽的可能性非常大,再一个可能性就是2000年人口普查时数据偏大(重报)。5-14岁年龄段人口估算的抽样比与其它低流动性年龄段人口相比是基本相当的,这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2000年人口普查时0-10岁段人口漏报率并不大,当然2005年抽样时按2000年普查推算5-9岁人口抽样率为1.54%,而如果我们实际抽样率在1.5%的话,可以计算2000年人口普查时0-4岁的人口漏报率仅仅只有0.04/1.5=2.7%,这个漏报率与当时公布的总的漏报率相当,决不是计生委后来认为的20 ̄30%。如果当时出现象20%的漏报率,我们由2005年抽样数据估算的5-9岁人口的抽样率将会达到1.8%,显然不可能。
  笔者曾经对统计局发布的1%的人口抽样的结构性数据作过分析,那样的公报数据显然经过了无法自圆其说的调整。比如笔者在《走出中国人口迷雾之统计公报的人口年龄结构数字分析》中提出,2005年抽样数据中5-14岁人口数据与55-59岁人口数据相比如果在3.0左右话,说明2000年人口普查中0-9岁人口可能漏报2000万左右,而没有漏报的比值在2.57左右。而我们现在计算这个比值仅仅只有2.66,说明2000年人口普查时低龄人口的漏报只有很少部分,只在3.5%左右。这样的情况说明90年代后期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确实如调查数据所表明的那样,只在1.5以下,决不是计生委或者人口战略组所估计的1.8。
  至于2005年抽样调查时0-4岁人口其抽样率有理由相信与其它低流动性人口相当,也即在1.5%左右,那么可以认定2005年11月1日时全国0-4岁人口数为907102/1.5%=6050万左右,平均每年在1210万,按此计算2001-200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仅在1.2左右,就算抽样率如表所给的1.325%,0-4岁人口也只有6850万,年均人口1370万,计算的总和生育率也只在1.4左右,远远低于人口战略组估计的1.8。
  最近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发表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再一次强调了中国90年年代中后期以来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而且说明这个生育率是中国的最佳生育率,高了低了都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可是现在所有的事实包括最新的的1%的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都说明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都在1.5以下,而且运行了10多年,远远低于1.8这个所谓最佳生育率水平,这样触目惊心的结果人口战备小组视而不见,这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何种影响啊!人口是国家之根本,所谓的人口战略组认不清国家的人口形势,误导国家人口政策,造成灾难性后果后你们能负得起责任吗?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773639-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