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数据>>

数据资源

>>

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

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

发布:qjlfcc | 分类:数据资源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  中新网6月11日电(秦欣)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公开的内容,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经济数据将在今日公布。目前市场人士对5月份CPI同比增幅超越4月已普遍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5月经济数据今公布 通胀隐忧仍大加息或再次放缓


  中新网6月11日电 (秦欣) 按国家统计局统计信息发布日程表公开的内容,5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相关经济数据将在今日公布。目前市场人士对5月份CPI同比增幅超越4月已普遍无争议,但是否触及3%的“红线”却仍有议论。有专家预计,5月CPI同比涨幅仍将维持上升的态势,通胀压力仍会较大,加息脚步或再次放缓。
  通胀或与减速双重隐忧并存
  今日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公布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在内的数据。机构普遍认为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将超过3%的温和通胀线,并且随后几个月涨势可能进一步加快。
  自从国家发改委公布打击农产品(17.45,0.05,0.29%)“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等价格政策后,玉米、大豆、蔬菜等商品价格已应声下跌。蔬菜价格疯涨之后的回落,使得其对CPI上行的推动压力得到减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表示,5月CPI环比可能较4月有所下降,但受翘尾因素影响,由于去年同期CPI基数太低,因此5月CPI同比增速应会在3%左右。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预计,从5月份农产品价格来看,当月CPI可能同比上涨3.0%左右,涨幅将比上月增加0.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与上月持平。由于近期地产销量大幅萎缩,外需趋于稳定,短期来看货币当局加息的概率很小。
  不过,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当前通胀压力仍然是最主要的矛盾,仍有必要通过加息来引导通胀预期。
  对于通胀的风险,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7月份前后我国价格涨幅可能达到峰值,之后会持续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的势头已经暂时停止,通胀压力主要来自治理危机初期货币的大规模投放,这方面的压力也已有所减轻。
  此外,不少专家都预测,5月份CPI的涨幅仍将持续向上,并有可能冲破3%的临界线,而PPI则有望先于CPI见顶。
  对于直接代表通胀形势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速,包括中金公司在内的多家机构都预测分别在3%以上(除交通银行(6.38,0.00,0.00%)研究部认为将落在2.7%)和7%左右,均将继续创出同比新高。以上数据,都将再度强化市场的通胀预期。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预计,从5月份农产品价格来看,当月CPI可能同比上涨3.0%左右,涨幅将比4月增加0.2个百分点。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6.8%,与4月持平。
  《南方日报》的报道指出,在通胀的同时,经济放缓的势头初显。各方预计,在通胀预期继续上升的同时,工业增加值等关键数据却可能会出现略微下滑。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由于受到国家调控楼市政策的影响,可能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不是底,2011年经济增速还会低于2009年,但通胀率会高于2010年。”
  众多学者和专家都认为,在针对宏观经济的双重担忧(通胀和增长放缓并存)中,6月份或是宏观政策的“窗口期”,即预计政策会以多看少动(或微调)为主。
  二季度后进入政策调整敏感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金融蓝皮书》预测,今年二季度以后将出现市场比较敏感的政策调整期,其形势可能与2007年下半年比较相似。
  蓝皮书指出,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为抵御金融危机影响所采取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得明显效果,经济下滑趋势得以控制。在宽松货币环境中,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上扬,对于经济基本面的变化作出了乐观反应。但是,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仍然不稳固,特别是经济内在的结构性矛盾并不能够依靠短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给予解决,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有所创新,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空间。
  基于上述认识,蓝皮书认为,在今年年中以前,现有宏观经济政策框架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但是政策微调在所难免,尤其是出于管理通胀预期和抑制资产市场投机的考虑,货币和信贷政策存在适度收紧的可能,财政赤字规模也会受到控制,从而体现决策层从力保总量增长向总量与质量并重转变的意图,为下一年的政策调整做好铺垫。
  蓝皮书指出,决策层有可能采取相对温和的调控措施,控制政策调整的力度和节奏,以促进稳定与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可选择的政策手段包括:增加央票发行数量,提高发行频率;适当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加强信贷投放的窗口指导;加强查处违规放贷、用贷行为,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和担保行为等。
  加息脚步或再次放缓
  近期本以“弱势体质”的A股又逢周边市场大跌而引发连续震荡,虽然也有创业板表现不俗的一面,但有分析认为,象银行、煤炭、钢铁等权重股一日不振,A股的危机就一日无法解除。而因为有预期称5月之后的经济形势将会出现回落,有业内人士就此判定,5月经济数据的出炉可能成为今年A股走势的一个转折点。
  中原证券某策略分析师接受中新网专访时表示,有三方面因素目前仍压制着A股:从去年开始收紧的宏观政策,到今年4月份达到高峰后,目前进入观察期,在看到明显效果之前,预计观察期可能持续3个月内,政策变化不大。根据目前CPI走势,到7、8月份CPI可能超过3%,在这种前提下,大盘股走势难有起色。而从国际形势看,欧债危机的影响暂时难以消除。
  这位分析师指出,目前,农行已经顺利过会,对银行股的影响应该已经告一段落,到宏观数据公布后,宏观数据对市场的影响也将告一段落,从央行看,近期加息可能性比较小,小盘股受追捧表明目前市场仍有很多概念炒作的投机性资金,市场短期可能会在2500点到2700点之间震荡,但中期底部仍待确立。
  6月8日,央行以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250亿元一年期央票,参考收益率2.0929%。继上周上涨8.32个基点后,本周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再度上行,上涨幅度为8.33个基点。但分析师认为,短期央票利率上调并非加息信号。
  国泰君安的报告指出,目前1年央票发行利率上行、3年期央票发行利率下降的局面,符合预期。1年期央票发行利率和3年期央票的不同走势将释放不同的政策意图;一方面,引导1年期央票利率重新上行应对通胀的不断上升。国泰君安预计5月份的CPI为3 .1%,到10月份将达到4%左右的年内高点。通过引导1年以内央票利率的上行将成为央行防通胀的必然手段。另一方面,通过引导3年期央票的稳中有降,可以对冲短端央票上行引发的加息预期。因为在地产已受重压的背景下,基于经济过热而加息的理由已不足,因而年内应不会启动贷款加息;尽管基于通胀压力对存款加息的可能仍然存在,但加息次数最多只有一次。而且,近期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一方面是欧债危机的影响在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但另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加之新一轮的楼市打压政策可能降低国内经济增速。因此,央行需要为后期的政策调控预留空间,采取加大短期央票发行使得下半年央票集中到期就是最有效的方式,一旦经济出现硬着陆风险,央行可以及时地释放流动性,把握政策调控的主动性。
  但也有机构认为,央行上调央票利率主要向市场传达出了希望提高短期央票发行量的信号,这意味着央行对于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笼资金的力度不会放松。
  另一方面,由于美联储以及欧央行加息的推迟也使得中国加息时点不断后移。中国银行(3.56,0.01,0.28%)行长李礼辉近日曾表态预计加息将放缓。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认为,“如果上半年没有能够加息,到了下半年通胀见顶的时候,加息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减少。”
  而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也表示,他对于当前经济形势“极其复杂”的表述没有变,对存在“极大不确定性”的判断也没有变,在这样的情况下,现在的政策不能退,也不应该退。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830734-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