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统计>>

统计库

>>

转载: 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

转载: 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

发布:xkdog | 分类:统计库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谢邦昌辅仁大学统计资讯系教授装饰了这么漂亮的题目,可能只是这一、二年来自己心中的牢骚,或许也可将之视为统计人的心灵改革。促成此题目最大的动机是希望能提振统计的风气,因为无论是院处、省 ...
免费学术公开课,扫码加入


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
谢邦昌

辅仁大学统计资讯系教授
装饰了这么漂亮的题目,可能只是这一、二年来自己心中的牢骚,或许也可将之视为统计人的心灵改革。促成此题目最大的动机是希望能提振统计的风气,因为无论是院处、省府或县市,有许多同仁私下与我聊天时皆认为现下统计的气氛日益低迷,甚至在学校也经常面临学生的质疑,他们怀疑统计的价值,对统计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与发挥的功能无法产生认同感。相信一些和我一样从事统计研究的先进在看待这些问题时也有相同的看法,希望能够有认同我们的人并且在这共识间共同持续地努力。

任何领域最重要的就是每一个参与的人对此领域的关心,我经常讲一句很臭屁的话:「when you analyse any topic, you are involved in statistics.」,自从在很多场合发表过这句话后,至少还没有人认为我在”澎风”。事实上亦是如此,在许多领域中会发觉需要统计,统计在许多领域中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然并非没有统计就无法运作,但有了统计加入,可以做出更好、更精致的决策。因此统计是无所不在的。我本身所学为生物统计,当初一进农学院,老师就告诉我们一句话:「when you eat, you are involved in agriculture.」,你只要想到吃,你就在所有农业范围里。相对的,只要想到任何领域中的任何分析、任何主题,就应该involved到统计的领域里面。因此今天并非统计没落,而是因为大家都懂统计,很多人都认为他会统计,这时统计的专业人员应抱持什么态度呢?绝不是人人都懂统计,就觉得统计不重要,相反的应该更重视统计,认定统计日益重要。这是我最初步的观点。

在此引用韦主计长的一些论点,主计长曾有一篇「从管子问篇论整个国政」,他所写的社会指标第一章的指标管理就提到从古到今统计对国政的重要性,汉、唐之兴盛奠基于秦、隋两朝代健全的统计制度,若没有秦跟隋健全的统计制度,汉唐盛世无法延续如此之久,所以基本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统计的重要是有其道理的。另外先提一下统计的本质—机率性,好比我想去一个地方,不巧碰上塞车,在路上我心理就会想有哪些替换道路,一个简单的统计观念在我脑中形成,也许我会将路线图量化,然后去选择可能最快的路。像这样简单的思考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应用。有句话蛮有道理的,「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历代有人成功也有人失败,其实不必喟叹些什么,只因为大家都活在统计里,面对的是一连串的机率过程。是否统计便无法精确呢?其实就像我常说的,除了完全错误外,大概接近对就行了,所以会有什么funny theory,大概对就好了。但是并非要每个人去当差不多先生,而是因为统计所追求的并不是完全的精确,而是寻求一个合理的精确范围,这是统计很符合人性的特质,学统计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主计长亦是抱持这个观点。

管子曾说:「不明于数欲举大事,如舟之无楫而欲行于大海也。」意思是说在不清楚相关数据的情况下想做大事,无疑是没有桨的船想航行于汪洋大海中一样。例如ZF想扑杀野狗,如果没有野狗分布的数据,不知道野狗形成的来龙去脉,怎么去执行?如何能下决策?再比方先前口蹄疫事件,原先说是一千亿,后来又说是二千亿,最后到四千亿!什么数据都出笼,类似这种情形,便可明白统计的重要。现在有另一种声音,认为统计与信息差不多,统计可以停掉了,并到信息里就行了。并并看吧!并在一起就更知道统计的重要了。实际上信息能处理的还是有限,现在各院处都在推动统计数据库,或首长信息系统,这些东西都着眼于统计与信息的结合,而非将统计并入信息。统计在这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与信息相结合,根据主计长的看法是统计方法的工具观,因为统计是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发现问题所在,相当符合现在的类神经网络的观念,透过反复学习与反复的除错,马上再更正除错所遇到的问题,进而以简驭繁,显示出一个大概的趋势。我们经常在求线性模式,虽然很多现象并非线性,但是线性的概念可以马上显示出大概的趋势,知道趋势后,能掌握住这个趋势就不错了,不一定非得掌握住每一个脉动,这就是统计以简驭繁的功能,然后再求新求变,研究下一步的方向,主计长便是把这种统计观念放在他处理预算的工作上。
现在统计人常感觉士气很低落,认为统计会被并掉,很多单位要裁就先裁统计人员;在学校学生学统计常觉得没有什么出路,不知道毕业后能做什么?主计长很喜欢「战火浮生录」中的一段话,希望我们能等到他创一个统计的新局面,无论是国家统计局或其它统计方面找出一个较精确的出路,如果看过战火浮生录就知道,其实这段话蛮美的也蛮适切的,将这段话--
『如果妳等我,我一定会回来!但妳要认真的等,全心全意的等!等到天下黄雨,等到天飘白雪!等到妳心意动摇,记忆空白。等到所有的等待,都已静止…..,我一定会回来!』
再配合美丽的背景,是相当美的境界。你会很甘心的等,等主计长创造历史,也就是我们必须先回过头来面对现实,这就是我想说的「统计的出世及入世观」。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大家都认为统计很重要,这不是我说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很多人需要统计,无论在学校、机关或业界,无论是县市或各厅处,只要有需要我帮忙的,我一定非常乐意帮忙,因为这是我最大的资源,什么资源呢?我能帮忙就代表我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角度去看就可以知道很多人都需要统计,无论是工业统计、计量经济、调查管理或生物统计各个领域都认为统计很重要,反而现在只有统计人认为统计不重要。现在健保实施了,生物统计想在卫生署的药检局里积极推动一件事,因为现在任何药的检定是「可」经过统计检定,我们希望把这个「可」改成「得」,任何新药必须先经过统计检定才可以上市,任何人体实验必须经由统计检定才可以通过。美国的NHI就是这么做,所以一方面在国家卫生研究院,一方面在卫生署,我们会积极去推动这个观点,如此一来,无论是生物统计或是医药、农药等各方面都需要统计,更不用说品种试验还是计量经济了。既然每个领域都认为统计重要,统计人该如何去看自己的角色与定位呢?相信很多研究统计的学者常感疑惑甚至产生混淆,比方说有一次中国统计学报与中国统计通讯表明只能送会员一本,结果大部分会员都要选中国统计通讯,经过我询问的结果,原来大家觉得中国统计通讯才看的懂,怕看不懂中国统计学报。其实这是一个蛮大的问题,并不是我们要否定学术,假如你看过由美国统计学会出版的一本很有名的管理杂志--JASA,它在世界上统计类杂志的排名应该有前五名,若除开原文的因素,在后段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文章是容易看得懂的,因为后面有很多是属于CASE STUDY,没有太多数学公式,他告诉你怎么分析奥运选手的纪录,告诉你怎么分析一些工业污染指数的技术,这些东西有没有学问?学问可大了!但在国内我们反而常会认为没有公式就没有学问,就像我为学生口试论文时,学生给了我一堆公式,结论却只有一点点,问他那些公式是什么?学生说不写一些公式好像会让人觉得没有学问,这就是一个盲点。任何产业、领域都有其上中下游,统计也一样,基本上会先有一个理论或方法论,再来才是数据分析,在上中下游互相循环推动下,产生领域的专业性,但是我们常把统计陷入数学的泥沼里,以为统计就是数学堆砌出来的,因此发生疑惑,数学当然是统计的基础,它绝对有其重要性,就像物理电子对信息产业的重要性一样,但是信息业以及各项软硬件设施之发展方向却又比电子领域更广,同样的道理,统计虽可视为由数学所发展出的旁支,但是统计在应用科学上更加发挥了可长可久的境界,此时统计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配角,也就是前面提过的理论方法与数据分析间的关系。很多人常认为数据分析不重要,学问不大,其实真正的学问就在此,如何将数据整合?如何定义数据?如何转换数据?以何种方法处理数据?类似这种情形,并非单靠纯粹的理论就可以解决,所以统计在各领域中也就益加显出其重要性了。举个例子来看,瑞辉大药厂里光是一个research center就有一百多个统计人员,差不多是我们主计处的三四局,由此可见其重视统计的程度,一个药厂已是如此,更不用说是NHI或是国家卫生研究院了。

我自己做过一个简单的调查,市面上出版的统计中文书至少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二以上都不是学统计出身的人写的,在这里我没有批评的意思,好比大家在准备高普考,手边经常拿着颜月珠教授的统计学,颜教授本身并不是统计出身,但是却写了很多统计学的书。问题出在哪里?非本门科系的人都懂统计,他们学了很多东西后发觉统计很重要,所以回头来写统计的书,最近台大商学院也出了两本统计,类似四人帮写的经济学一样,写的相当不错。由此可以看出别人都很重视统计,尤其经济学中的计量经济更是重视,他们或许正暗自窃笑,你们统计人好像都不重视统计,刚好让我可以涉足进来分一杯羹。而统计人却又常把统计写的太像数学,使人觉得统计不是那么平易近人。另外,环顾现在研究所硕博士补习班教统计的老师,大部分都不是学统计出身的,而是学经济、企管等相关科系的,他们学统计、考统计是一把罩,长此以往,若是统计人再不振作,那别人最高兴了,他们学本行一把罩,统计方面又是一把罩,由大约百分之六七十的研究所都考统计这点可看出统计对其他领域的重要性,他们希望把统计的观念与技巧都学过去。这时统计人应该更有信心,在学习上、在专业领域里更加努力,我想强调一点,作为一个统计人的正确观念应该是—把人家的本事学过来。

我现在主要从事民意调查的工作,而民意调查的核心实际上就是统计中的抽样。所以要是统计这部分做不好,其它无论再加上什么社会学、政治学都没有用,但是换个角度想,除了把统计做好外,更要去学政治学、社会学这些相关学问来解释统计的结果。学习别人的专业并非全部都要学,而是挑重点学,因此在学校里我经常鼓励学生修习第二专长,最好去修辅系,哪怕是文学院或音乐系都好,别以为没有用,辅大音乐系主任就经常找我,他常常在分析不同时代或不同音乐家的音乐特性,因为音乐是可以量化的,而统计当然可以解决量化过的数据;另外在文学院,无论台湾或大陆学者都在分析红楼梦到底是不是曹雪芹写的,有些人认为是它的自传,有些人认为后半不是出于其手,他们利用统计中多变量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法来研究,怎么做呢?以书中出现「之、乎、者、也」的频率经过量化后去分析;清大江永进教授研究母语时经常到菜市场搜集每个人讲话的音频以及词汇运用的频率,希望藉由统计分析后能编出一部台语的辞典。文学院和音乐系利用统计的情形尚且如此,更不必说其它科系了!所以我希望统计人能培养第二专长,以统计为核心再去学别人专业的部分,如此才会有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我本身并非社会学者,更不是政治学者,但是在民意调查的工作当中,我会很虚心的去学习他们的专长,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总统大选的时候,统计报表出来后,我会观察瞿海源教授他们怎么去分析,有哪些观点,另外我会去看一些政治或社会学方面的书,慢慢的我可以明白专家怎么去看统计数字,因为从社会学或政治学的角度去看统计数字和我们一般看数字的角度是不一样的,因而此时身为统计人一定要有一种心理建设,要去把别人的东西给学过来,而不是只在统计领域中钻营而已。很多人跟我说现在的统计分析太容易也太简单了,把资料丢进MINITAB、SAS、SPSS,结果就出来了,我常笑着说这叫做「GARBAGE IN, GARBAGE OUT」,把一份不明缘由的数据扔进统计软件,跑出来的分析结果还是不明究理,垃圾进去垃圾出来,一蹋胡涂也一片朦胧,唯有统计专业人员才比较懂得如何去分析,懂得如何善待与利用数据,因此身为统计人一定先要有统计方面的专业素养与技术,在此想强调的是统计有用论,至于如何使其有用?这就是我的主题—统计的出世与入世观。

我经常用算命来解释统计有用论,常在报章杂志上出现的命相大师文昌居士曾说过一句话,「算命就是另类统计学」,没错,统计学里的empirical rule、bayesian prior information、posterior probability等等,都很符合算命的精神,而算命的过程当中,无论是紫微命盘或是排八字等方法,其实也都是机率和排列组合的问题,至于看手相则可视为一种经验累积,而经验的累积正是统计学简单的基础。所以我常说学统计的人很适合去算命,也常和学生开玩笑说大概四、五十岁后要去开命理馆,因为这也算是家学渊源,外祖父远从清朝便在泉州学算命,后来成为算命师后,我常在一旁帮他温酒,舅舅现正在南部凤山帮人看相,有时候会开玩笑地跟舅舅说,反正算命又算不死人,你这样算到底准不准啊?他说准不准在个人,信不信也在个人。实际上这一整个过程对我来说都蛮清楚的,假如学统计的人可以将之理论化、科学化,绝对可以做的更好的,因为算命的基本背景就是统计资料,任何算命师的观点都是一种统计资料,好比现在省府经常在推动的统计数据库或是首长信息系统,将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首长算命系统,赖以决定用人的准则。所以统计对各领域的需求而言都是相当重要的。

从前常把统计形容成笑傲江湖小说中任我行的吸星大法,现在觉得太邪气了,应该用天龙八部中的北冥神功来比喻,基本上都是一种吸纳整理的观念,因为统计可以将庞杂无章的数据经由整理分析后成为有用的信息,这是统计最powerful的功能。现在大家学统计、用统计,必须抱持一个观念,「统计就是生活、统计就是人生」,你投入的工作就是你的生活,你投入的工作就是你的人生,在研究统计当中培养工作和人生之间紧密的结合,你会发现这是相当有趣的。另外我们来看看统计的时代意义,1992年世界上最好的杂志Science有一篇报导「Statistic data analysis in the computer age」,现今计算机的普及率节节高升,很多人认为计算机发达后统计就没有价值了,其实正好相反,计算机愈是普及、愈是发达,就愈能带动统计发展,提升统计运作的效能,从前跑一个回归分析就得花好久的时间,现在只是弹指之间的事,更不用说是多变量分析了。计算机让统计变简单,并不代表学统计没有用了,并不代表数学不见了,因为数学正是这些计算机统计软件的背书,是理论的基础。其实我们真正该考虑的一点是改革统计教育,因为在这个计算机时代里教学生去算微积分、去背公式,都是没有意义的动作,现在MAPLE、MATHMATICS、MATLAB等等软件都可以解决高等微积分的问题,重点应该是教导学生如何去利用这些工具,如何去应用,我们教初等统计学时,一开始就是一堆 、 、 什么的,商学系的学生一看就昏倒,该教的是让他们知道统计有什么用,变异数是什么意义、回归分析的应用范围在哪里、机率分配的定义是什么、数据分析该怎么进行、而不是一开始在前三章就硬塞一堆分布跟公式,看到这些统计公式很多人就傻眼了,因而对统计产生距离感,其实统计应该是一个很亲切、很实在的东西,和计算机结合后更是形成一种非常powerful的工具,这些都是我实现于教学及工作上的的观点。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2755749-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