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经管之家官网!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 收藏本站
您当前的位置> 哲学>>

道德哲学

>>

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

家哲学——西方人的盲点

发布:wobang | 分类:道德哲学

关于本站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提供微信号、微博、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百家号、企鹅号、UC号、一点资讯等虚拟账号交易,真正实现买卖双方的共赢。【请点击这里访问】

杨笑思,原名杨效斯,美国芝加哥森林湖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华南师范大学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曾担任美国普渡大学卡尔迈特校区哲学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 ...
扫码加入金融交流群


杨笑思,原名杨效斯,美国芝加哥森林湖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华南师范大学科学哲学与科学史硕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曾担任美国普渡大学卡尔迈特校区哲学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华南 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特邀研究员等职务。
  
  
  一、缺少家哲学,及其直接原因
  
 (一)家庭概念,家庭思想,家庭研究在西方哲学中有什么地位?
  
  迄今为止,西方哲学没有赋予家概念以重要理论地位。在这个哲学体系中,缺乏系统而持久的家研究,缺乏由家研究产生的家哲学家,和家哲学思想。这几个重要空白的认定,已有可靠证据。
  
  例如,西方以往的哲学类著作、杂志、百科全书、辞典中,几乎从不予“家”以独立的处理。没有人自称或被称为家哲学家。不存在家哲学分支或团体。最近几十年,主要由于家庭危机恶化,一些应用性哲学分支开始关注家研究,例如在应用伦理学、女权哲学、性与爱哲学,或者在政治哲学中的细节部分。但是这并未改变家不是西方哲学的独立题材这个基本现实。“在经典著作中,仅仅零散地提到过家庭生活本身。”[1] “由于使家庭这种社会安排得以构成的那些特殊人际关系并不是我们自愿形成的,许多道德家们感到非把这些关系全部排斥掉不可。于是,实际的结果就是,人们发现哲学家们总是属于那些为使传统家庭解体而作贡献的人们之中。”[2]
  
(二)社会科学中的家研究,能否取代家哲学?
  
  社会科学独立出其哲学母体之前,西方哲学只偶尔地触及家。哲学忽视、贬低家的这种传统,在社会科学设定其分支学科上发生了影响。社会科学没有为家的经验研究设立独立学科,而是把它分散化为各分支学科的部分,或者跨学科研究。由于恪守“描述性研究”规范,力求立场中立,避免价值判断,社会科学很少对家的概念有哲学意义上的积极主张。社会科学的家研究,因此只是使哲学更心安理得地忽视家,起不到对缺乏家哲学的补偿作用。
  将关于人的经验研究统称“社会科学”,这本身就值得质疑。它预设了把“人类的”、“家庭的”,都看作附属于“社会的”,却并未论证。“人类的”超出国家范围;“社会的”则联系于“国家的”。社会与家庭也非常不同。把家、人类的相对独立性、单位性取消,然后将其彻底还原入社会概念,这是西方历史实践中社会生活无限扩张这一点长期化、固定化之后,在学科分类与称谓上的反映。
  
  —ology这种后缀,标记一个Logos,是研究对象地位的量度。Famiology(家庭学)这个学科完全不存在。它连个合法词汇都不是。这反映了"family"这个研究对象在整个西方学术系统及其历史中如何不被重视,如何没有地位。
  
(三)西方哲学中为什么少有独立形式的家哲学问题?
  
  因为缺少使家问题能够被独立提出、单独分析的概念、理论和上下文,从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开始,与家有直接关系的概念、理论 和上下文通常都会被还原为,或者间接化为附属于个人的或社会的概念、理论和上下文。因此,哲学中本来能够提出的家问题,甚至本来已经提出的家问题,原则上都立即会被个人一社会两极语言“翻译为”个人的或社会的问题,不再呈现家问题的原貌。在这种意义上,整部西方哲学史中可以说存在一个化解、还原家问题的“个人一社会”模式。这个模式的存在,其支配地位,与其相应的两极语言及其高度还原能力,构成西方哲学的一种深层逻辑,不容家哲学问题独立存在。
  
  关于两极模式的存在,其科学的、城邦政治生活的、宗教的背景,和近代的变种,可参见我发表在《华南师大学报》2001年第5期的一篇专文。两极模式预先即把家变成一个较少独立性,较多依附性,必须被还原的对象。家的研究,从而需要依附于或者个人研究或者社会研究。这是西方哲学与经验科学不给家研究以独立地位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个人一社会”两极模式如何还原家及其问题?
  
  “家是一个社会机构”(或社会单位,或社会安排,或社会范畴,等等), “婚姻是男女双方的契约”,是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们在定义家庭的准备阶段提到的,经常不言而喻地接受的思想。前者把家归结为社会性的东西,后者把婚姻意义上的家归结为个人的决定。这两个普遍接受的观念,其一般形式是“家是社会的某某”与“家是个人的某某”。由于“社会的”(及其变种)在西方思想传统的上下文中,几乎无处不与“个人的”(及其变种)相对照,于是家在西方的一切讨论,实际上都很难不在“个人一社会两极模式”的范围中进行。西方学术界在争论家的定义之前,预设了两极范围。其争论内容,则不包括上举的两个思想。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里,有一段典型的例证言论:“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惟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然而孩子也只有在需要父亲养育的时候,才依附于父亲。这种需要一旦停止,自然的联系也就解体。孩子解除了他们对于父亲应有的服从,父亲解除了他们对于孩子应有的照顾以后,双方就都同等地恢复了独立状态。如果他们继续结合在一起,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志愿的了;这时,家庭本身就只能靠约定来维系。”[3]卢梭的说法,既有应然的哲学主张一面,也有实然的生活报道一面;既关于以往,也关于当下和未来。
  
(五)个人、社会与家的关系没有澄清,何以可能清楚而不需要定义?
  
  这是两极模式的首要可疑之处。生活中,家与个人和社会关系密切。概念上,三者之间理应也有联系。但是,由于西方没有家哲学,没有成熟的家概念,个人、社会这两个概念与家概念的关系便并不清楚。如果个人概念和社会概念的适当理解本身需要一个家概念来予以界定的话,那么缺乏这个条件就意味着目前的个人概念和社会概念,是未经适当界定的。用未被家概念限定过的“个人”、“社会”,形成两极模式,形成“个人一社会语言”,并且用这种语言形成家的定义,就预设了个人、社会概念一种本不具有的完满性、清晰性和逻辑优先性。可见,依赖个人、社会概念的西方人生哲学,需要家的哲学。
  
  必须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定义同时感兴趣,对这三个定义之间的关系感兴趣。如果说家庭的定义需要从无变到有,那么个人、社会的定义便需要从先于家变得受家影响,乃至与家平行。家的定义,将参照个人与社会的定义而获得,将通过三个定义的互相限定而获得,将通过个人与社会定义的必要改进而获得。
  
  “什么组合才算家?”是目前西方学者定义家时的技术性问法。在提出“如何组合才算家”这个问题时用到的西方观念和语言上下文中,事实上已经存在关于家的、本身成问题的哲学性共识。因此,本文没有兴趣直接介入“如何组合才算家?”式的争论,因为我们质疑先于这种争论,使这种争论得以展开的概念背景。我们没有理由相信除了家概念之外,其他概念都是清楚的,尤其是没有理由相信个人和社会概念在没有受到家概念限定的情况下可以是清楚的。
  
  (六)确认两极模式的存在和建立家哲学,有什么意义?
  
  确认两极模式的存在,是对西方人生哲学的一种概括。西方思想家在这个模式中形成的两极语言,他们用这种语言所做的一切,包括描述、评价人类生活,还原非个人的和非社会的人生现象,限于两极语言对人的问题的分析解决,都可以质疑。质疑两极模式、两极语言,是家哲学得以建立的前提。家哲学的建立,本身是对两极模式的驳斥和否定。家哲学及其对两极模式的质疑,不仅会动摇西方现存人生哲学的合理性,而且蕴含着对于两极模式、两极语言有关的全部现存西方哲学内容进行修改的要求。
  
   在一定程度上,仅仅意识到两极模式这个概念框架的存在及其特殊性,就意味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脱离两极模式的制约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考虑使用它带来的成果与代价,可以开始考虑其他的可能,例如更加合理的多极模式。把家庭作为第三极,插入社会和个人之间,成为一个并列的、同等重要的维度,以形成新的基本思考框架,只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初步结果。这个新的三维思考框架,及其可能具有的更高合理程度,表明西方哲学作为一个总体目前所具有的局限性,表明被这种不完整性逼迫出了过度的还原机制,以及这种过度还原作用的不适当性。
  
  通过批判“个人一社会”两极模式对西方思想传统的控制,家哲学希望改造由西方世界缘起的,看待人生的概念框架。它将使研究家庭的经验科学家,不仅选择家庭的定义,而且选择个人和社会的定义,选择用于定义家庭的参照背景、指导思想和基本语言。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将提醒研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人生哲学家,更深入地考虑家庭性是否也应纳入人性,作为人性概念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家的哲学忽视与哲学贬低,与两极语言在哲学中的支配地位,既分别是两个问题,又一起构成一个综合性问题。发展家哲学有助于解决两极语言和西方哲学的反家主义倾向;不澄清两极语言,不解决反家主义倾向,家哲学也发展不起来。
  
 
「经管之家」APP:经管人学习、答疑、交友,就上经管之家!
免流量费下载资料----在经管之家app可以下载论坛上的所有资源,并且不额外收取下载高峰期的论坛币。
涵盖所有经管领域的优秀内容----覆盖经济、管理、金融投资、计量统计、数据分析、国贸、财会等专业的学习宝库,各类资料应有尽有。
来自五湖四海的经管达人----已经有上千万的经管人来到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学科方向、有共同话题的朋友。
经管之家(原人大经济论坛),跨越高校的围墙,带你走进经管知识的新世界。
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并注册APP
本文关键词:

本文论坛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976496-1-1.html

人气文章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
经管之家 人大经济论坛 大学 专业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