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金融学论文

金融学论文论文范文

商品市场金融化表现形式分析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多多 时间:2015-04-19

  

  

商品市场金融化表现形式分析

  【摘要】文章从商品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两个方面对商品金融化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析。在衍生品市场上,指数投资者参与商品指数投资导致了商品金融化的产生,并且相应的交易机制及投资者结构都发生了变化;现货市场交易出现类期货化,门槛降低,并且出现相应的产品创新。最后文章提出应对商品金融化,关键因素还是发展商品市场,推动市场化的发展。 

  【关键词】商品市场 金融化 表现形式 


  一、绪论 
  随着商品市场投资者多样化的发展,商品市场越来越体现出金融化的特征。商品不仅有其本质的商品属性,而且还有金融属性,商品交易过程中金融因素的参与使得商品的金融属性得以体现。商品的商品属性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属性是商品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收益性,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等。由于商品的金融化的发展,许多商品当前的价格及其波动便无法由传统的供需理论来解释,其无法解释的部分便是由商品的金融属性所决定的金融价值。随着商品金融化的发展,不仅仅是商品价格受到影响,而且商品市场出现了一些新的交易特点。 
  一般认为,21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无论从商品价格变化特点还是价格变化原因而言,均不同于之前几轮的商品价格上涨。此轮商品价格经历了上涨――下跌――上涨的过程,从商品价格变化特点来看,此轮的价格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商品价格波动性变大,上涨幅度为近几十年之最(Tang and Xiong,2010);第二,商品价格周期性消失;第三,商品衍生品交易量急剧增长。 
  在探究新一轮商品市场价格涨跌的原因时,国内外研究都指向了商品金融化。在2004年至2008年间,至少有1000亿美元流入商品期货市场,Dietrich和Heath(2007)称是商品期货市场的金融化。关于商品金融化的内涵尚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联合国一份关于金融化商品市场价格形成的发展报告(2011)中提到,商品金融化意味着在商品市场运行中,金融动机、金融市场和金融参与者的作用不断提高的过程。Palley(2007)指出,金融化是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参与者不断增加其在经济政策决策中的影响力的过程。殷剑锋认为,商品市场已经被金融化了,商品市场的金融交易量已远超实物交易量。周丽娜指出,商品不仅有其本质的商品属性,而且还有金融属性,商品交易过程中金融因素的参与使得商品的金融属性得以体现。商品的商品属性指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金融属性是商品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收益性,流动性以及安全性等。由于商品的金融化的发展,许多商品当前的价格及其波动便无法由传统的供需理论来解释,其无法解释的部分便是由商品的金融属性所决定的金融价值。 
  商品金融化是指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商品指数投资等方式参与商品市场投资和交易,从而影响原来的商品交易方式、机制等,进而影响商品价格的过程。价格不断膨胀和信息产业是相关的,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对商品金融化现象有着一定的助推作用。金融机构往往掌握大量的信息,信息的快速传播会使得价格迅速做出反应,但机构投资者有时通过行业报告等信息来判断价格走势,价格变动趋势有时也会受到信息的误导。 
  在商品金融化背景下,商品市场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从衍生品市场和现货市场来观察。 
  二、商品金融化在衍生品市场的表现形式 
  大宗商品进入衍生品市场后,相关商品便成了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商品在衍生品市场上交易,可以通过期货合约、期权合约和互换合约等方式进行,主要通过商品期货合约交易来完成。我们可以通过商品交易主体的金融化和商品交易机制的金融化来分析。 
  (一)商品交易主体的金融化 
  由于金融监管的放松,金融机构可以利用复杂的金融工具参与金融市场活动,而这些金融工具比较复杂,应用的比较广泛,难以受到全面的严格监管。金融机构从而可以更多的参与商品市场投资。商品交易主体的金融化主要是指金融机构参与商品交易,商品交易主体不再仅仅是简单的实物商品交割的买卖双方,金融机构参与商品期货买卖后使得商品价格不再仅仅由供需等基本因素决定,还受到各种金融因素的影响。 
  以商品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为例,以往的期货市场参与者主要有套期保值者和投机者,而现在出现了一种新的投资者――指数投资者。指数投资者只持有多头头寸,采取买入并“滚动”持有的策略。如果商品指数上升,则指数投机者获利。由于商品期货合约没有实际产出,唯一获利的来源是期货合约价格的上涨。出于此原因,购买商品期货指数被认为是一种投机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来分析套期保值者,传统投机者和指数投资者的特点。 
  一般而言,指数投资者仅持有多头期货合约,当作投资组合分散化的工具,他们消耗流动性因为他们只持有多头头寸,因此只有期货合约价格波动,他们才能从中获益。而对于价格波动多少,相对于套期保值者和传统投机者而言并不敏感。商品衍生品市场有效的把实物市场参与者和衍生品市场的投机者结合在了一起。 
  (二)商品市场投资者结构变化 
  投资者一般是通过指数投资来进入商品期货市场,大量投资基金的进入使得商品指数投资者的头寸和商品价格开始出现了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商品指数投资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此轮商品价格上涨(Masters 和White,2008)。无论是指数外的商品还是指数内的商品,其现货价格指数都会受到即将到期的期货合约价格的影响。通常是是现货市场上供给短缺或者投机需求过剩导致期货价格上升,而最近的价格上涨却有相反的趋势,期货价格会高于现货价格许多,说明有投机力量主导着市场。 
  我们可以从CFTC划分的商业头寸和非商业头寸的变换来观察。图1分别为1995年、2000年、2005年以及2010年末纽约期货交易所铜的商业头寸与非商业头寸的情况。2000年以前,商业头寸与非商业头寸之间的比例基本上保持稳定,在20%-30%之间,然而进入2000年以后,非商业头寸迅速增加,投机者大量进入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遇到金融危机后非商业头寸的比例又有所下降,但总体来说还是处于历史上的高位,可以说,投机者作为市场参与者,他们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   图1说明投机者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指数投机者把商品期货合约当作对冲通货膨胀优化投资组合的工具,当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指数投资者当中时,商品价格表现与投资组合其它资产的关系就越密切,指数投机者的存在与发展推动了商品金融化的发展。 
  投机者的角色正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投机者也分为两类,这两类投机者对市场的影响大小也有所不同。在指数投机者与传统投机者之间,可以说是指数投机者在衍生品市场上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根据CFTC公布的数据,指数投机者在2007年全年指数投资净头寸达到1471亿美元,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后指数投资净头寸大幅下降,只有822亿美元,而2009年开始又急速回升,全年指数投资净头寸达1599亿美元,2010年净头寸为2111亿美元,到2011年8月底为止,这一数字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水平,达到2268亿美元。通过这些数字可以非常直观的看到,指数投机者的队伍正越来越庞大。而指数投机者把商品指数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在他们眼中商品指数代表的一揽子商品只是他们对冲通胀和经济周期风险的金融工具,因此商品价格与其他金融工具的联系就这么产生了。由于有越来越多的交易者加入到指数投机者中去,所以就有越来越强的市场力量把商品和金融工具联系起来,因此商品价格的特性就变得趋同起来,共同地靠向金融工具的特性。可以说指数投机者的壮大与商品金融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商品交易机制的金融化 
  在衍生品市场上,新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为推动商品金融化起了重要的作用,交易机制出现了多样化、多层次化(黄解宇,马卫锋,2007)。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描述中探寻商品交易机制的金融化表现。 
  第一,交易指令化。比如商品期货交易可以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也可以在场外市场进行。客户在按规定足额缴纳开户保证金后,即可开始交易,进行委托下单,通过指令完成交易。常用的交易指令有市价指令,限价指令,止损指令,取消指令等。在正式交易时,客户可以通过书面、电话或者互联网下单。交易指令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交易的成本,缩短了交易的时间。 
  第二,价格形成自动化。商品期货合约价格的形成方式主要有公开喊价方式和计算机撮合成交两种。公开喊价属于传统的竞价方式,靠的是人力,速度较慢。计算机撮合成交是一种计算机自动化交易方式,是指期货交易所的计算机交易系统对交易双方的交易指令进行配对的构成,其特点是生成的价格准确、连续。 
  第三,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某种约定的条件形成证券组合,并且构建组合交易指令,实现自动下单的交易过程。利用程序化交易,主要是为了进行风险管理和成本管理,在风险管理方面,程序化交易可以设置盈利率和止损率,系统可以自动完成,在成本控制方面,可以在交易后时时监控损益和保证金要求,动态管理保证金。 
  另外,在期权交易市场上,也出现了以商品期货合约为标的的期权交易类型,在互换市场上也不断有新的商品互换类型出现,使商品价格固定在约定水平上。这些都是商品金融化带来的交易机制的变化。 
  三、商品金融化在现货市场上的表现形式 
  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现货交易,当前的现货交易机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形式和特点。商品交易的标准化和合约化是商品金融化的基础,因此,各种大宗商品会在交易形式上趋于一致。 
  (一)现货交易的类期货化 
  第一,现货仓单标准化。同期货合约一样,现货市场的仓单也是标准化的,其内容是预先规定好的。以现货标准仓单为交易标的,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同货异地同步交易,把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结合起来。现货仓单的标准化,使得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避免了假冒产品。 
  第二,现货物流标准化。现货仓单的标准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货物流的标准化。现货物流单据票据的标准化,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将管理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是进行现货仓单网上交易的基础标准,也可以实现对现货交易进行有效宏观监控。现货物流标准化对现货物流成本和效益有着重大的影响,参与现货交易的成本降低,其效益相应的获得提高。 
  第三,网上交易集中化。现货电子市场交易有着严格的市场交易制度,所有的交易最终在网上集中完成。大宗商品电子交易也称网上现货交易或现货仓位交易,是采用计算机网络组织同货异地、同步集中竞价、统一撮合、统一结算、价格行情实时显示的交易方式。 
  (二)现货交易门槛降低 
  现货市场不仅有现货交易商,还出现了投机者。买主和卖主很难在同一时刻提出数量相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这就需要投机商从中买卖,赚取差价,承担投机风险,促使现货仓单成交,使得交易变容易了。投机者的参与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增加了现货交易量,保持了价格体系的稳定。同时,现货交易目前也实行对冲制度,双向交易,T+0制度和履约金制度等,这些新的制度的出现给现货交易带来了便利,交易灵活,所需金额比较低,使得交易门槛降低。 
  (三)现货市场金融创新 
  商品金融化也促进了现货市场上金融创新的发展。比如在铜价不断攀升时,ETF证券公司推出了现货铜ETF(铜交易型开放式基金);黄金非货币化以后一直延续进行的纸黄金交易;以及为规避油料市场风险的油的纸货交易。这些交易方式取代了实物交割,降低了商品的储藏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品金融化的发展。 
  四、商品市场金融化的主要特点 
  在商品市场金融化影响下,无论是市场参与者还是交易机制,商品衍生品市场和商品现货市场都有了新的变化。商品金融化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金融机构开始参与商品市场交易。这是商品金融化的根本特点,金融机构拥有大量的市场信息和资金,给商品市场价格变化带来了更多的因素。在传统的商品市场上,金融机构以前较少参与商品投资,商品价格主要受供求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把商品投资作为投资组合的一部分,使商品价格不再仅仅受到基本面供求因素的影响。   第二,商品交易速度变快。传统的商品交易是现货商品交易,买卖双方都意愿交易商品时,不能立刻交割,须得找到合适的对手方。商品金融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交易特点,推动了商品交易的速度。比如现货市场上的电子交易市场和标准仓单的出现,为交易者提供了迅速交易的平台。在衍生品市场上,传统的期货合约成交方式是公开喊价,现在越来越多的采用计算机撮合成交,极大的提高了期货合约的成交速度。 
  第三,商品交易品种多样化。以商品期货的发展为例,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是产生于19世纪美国芝加哥,当时为了规避农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缓解粮食供求的季节性矛盾,最初交易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而在之后的发展变化中,越来越多的商品参与到了期货交易中,不仅是农产品的交易品种有了扩大,金属和能源类的商品也有了期货合约交易方式。而在期权市场上,也不断有新式期权的出现来提供更多的商品交易方式。 
  第四,商品市场金融化影响商品价格波动。金融投资者参与商品市场,促进了商品金融化的发展,对现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纵向来看,大宗商品价格在21世纪以来价格不断攀升,并且涨跌幅度变大;从横向来看,多数商品价格变化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商品金融化不是简单的对某一市场或者某一商品品种产生影响,而是对诸多市场上的各种大宗商品都有影响。 
  第五,商品金融化有国际化的趋势。经济金融化并不是发达国家的特有现象,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呈现出经济金融化的现象。发达国家的衍生品市场发展比较完善,金融创新比较多,商品金融化也在不断发展,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也在不断向前发展,许多国家也开始建立完善衍生品市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形成了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市场,有利于国际资本的移动,加强各国之间的金融联系。商品金融化是商品市场发展的趋势,商品金融化的发展也正逐渐走向国际化。 
  五、结语 
  概括来说,商品市场金融化的发展催生了更加成熟的交易主体与高效快速的交易方式,这些都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建设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有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稳步发展商品市场,控制好相应风险。再次发展商品市场,人才是重要因素,专业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商品金融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投资方式,也是不可避免的一种国际化趋势。在面临其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抓住其发展机遇,增强我国商品市场价格的定价能力。 
  Abstract:We analyzed the performance of commodity financialization from both the commodity derivatives market and the commodity spot market. For the derivatives market, index investors’ participation onto commodity markets whic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commodity financialization brought new trading mechanism and investors’constitution. For the spot market, it’s becoming more like futures’transition style, and more new trading styles existed. We suggested that to cope with commodity financialization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markets. 
  Key Words:commodity markets; financialization; performance


参考文献:
     [1]Tang & Xiong. The Financialisation of Commodities [R]. vox- Research-based policy analysis and commentary from leading economists, 2010,(11).   [2]Dietrich, D. & Heath, A.. Financial In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