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秀经济学论文的特点(a)选题选题应该能够解释关系较多人利益的现实活动,如用激励理论研究中国农业问题。解释范围太狭隘的选题写作意义也不大,但可以作为小品文,如研究清华北大占位问题,复旦大学门口的小吃摊问题。[参见: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b)内容利用简单而深刻的经济学模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内容的好坏主要取决于(1)用同行通用的规范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2)语言清晰准确表达要表达的意思;(3)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c)写作形式形式规范,内容才能规范。如必须有理论综述部分,就要求确实要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度。必须有模型的假设,就必须设计出有意义的假设。必须有规范的实证检验,就不能随便罗列一些数据,而必须找到确实能够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二、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思维方式一切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构造主要主体的利润函数和约束条件,求最大化解。三、典型的三段式经济学论文(a)基础理论,包括理论综述、现实意义手段: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b)模型,包括假设、界定函数式、求解均衡解、模型的推广如何提高模型:经典模型,了解其思想精髓。手段:《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c)实证分析手段:《计量经济学》四、写作建议(a)选题:知道现实的问题,然后给以经济解释。建议了解实际,最好工作两年;或者了解学术前沿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加工完美那些已经存在但还粗的模型。建议修博士学位。并且要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个人认为至少需要3年时间,樊纲认为需要10年。注意不要选错了领域,人生可没有太多的3年可用于“试错”。(b)学透《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估计要花3年时间。(c)一个工具只用于解决一个目标(丁伯根法则),保持文章的主线。一篇论文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如果要解决所有问题,就不会有论证力度,也不会有学术性。其实,一篇好的经济学论文,一定是用最少的篇幅,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信息。脱离经济学研究来谈论经济学论文的写作是没有意义的,论文可以看成是对目前研究工作的一种总结,即便不是最终成果也应当是阶段性成果。当然上述定义排除了两类经济学论文,一类是反映前沿研究的论文,另一类是综述前人研究成果的论文。如果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经济学研究,或者尚未做好任何准备,那么就尚未具备撰写论文的条件。现在的问题就转移到怎样开展经济学研究,我推荐一本书《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该书对于怎样开展经济学研究有详细论述,并且还附有博士论文的开题报告[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230:50:34编辑过]
2008年文章目录,具体分类如下:一、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1、一种结构突变面板数据单位根的联合检验白仲林2、ADF检验中滞后长度的选择——基于ARIMA(0,1,q)过程的模拟证据邓露3、从新方法分析预测中国经济走势看宏观调控措施丁跃潮4、退势平稳过程检验统计量性质研究段鹏5、中国主要宏观变量的稳定性检验:基于非参数估计与Bootstrapping的一个方法方颖6、一种客流量统计分布理论研究的新方法金志龙7、性别偏好、计划生育与性别比例失调—基于双差分模型的因果识别李宏彬8、Spuriousnonparametricregressionineconometrics李松成9、解决厂商生产函数估计中的内生性问题:从参数估计到非参数估计李玉红10、非线性模型理论及其应用研究马薇11、具有不同转换函数的STAR模型的研究马薇12、考虑结构突变的单位根检验程序研究—基于“新息异常值模型”的Perron检验分析聂巧平13、STR-ECM模型的协整检验及转移函数的确定欧阳志刚14、中国工业部门资本份额决定因素研究钱震杰15、Jump-EGARCH模型基础上检验跳跃现象史秀红16、空间paneldata模型综述孙洋17、商标权的期权定价模型唐春霞18、基于随机前沿面线性模型的TFP测度童恒庆19、高等教育个人投资价值计量分析汪家义20、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和收入的影响王广慧21、分位数回归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王桂胜22、基于GED-GARCH模型的沪深基金收益率波动性研究王吉培23、基于串联灰色神经网络的股指预测模型王吉培24、近似因子结构设定下的稳健GLS估计王美今25、技术创新,产出增长和竞争力――对我国信息制造业的计量经济分析许晶华26、自举法与协整参数的FMOLS估计叶光27、局部线性工具变量估计在边界点的性质叶阿忠28、从恒生指数看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问题易春29、住宅市场供求结构的非均衡分析油永华30、近似因子模型的Panel单位根检验余壮雄31、基于因子分析的东部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研究岳媛媛32、离散因变量模型的比例估计张荷观33、教育个人回报率计量研究缺陷及调整方法综述赵峦34、非对称随机波动模型的有效估计方法及沪深股市的应用研究郑挺国35、粮食产量时间序列的单分形检验及R/S预测郑永冰36、时间序列建模中滞后阶数选取准则函数的检测效力及其特征周建37、带有误差项非参数限制的Box-Cox变换模型的估计周亚虹38、浅谈社会养老保险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朱波39、有效矩方法中结构突变检验的新方法朱永军40、Anselin空间面板模型的快速一致估计张征宇二、数理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1、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分省面板协整模型分析——一个基于效用函数扩展的EKC模型的研究陈昭2、货币供应量、利率与价格水平---亚洲十国Paneldata实证分析郭惠英3、流动性陷阱:现实、产生机理与政策雷国胜4、我国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分析刘昕5、个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选择研究刘明莉6、中国货币政策波动及其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刘雪燕7、高校科研投入绩效的定量分析马立平8、结构突变对DF单位根检验的影响分析—“Perron现象”的进一步研究聂巧平9、基于copula函数的国际证券市场传染效应实证检验孙彬10、产值密度与地价评估模型新探陶立新11、我国房地产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探索和实证检验魏学薛12、刚性生产函数对于粘性价格经济周期模型的改进徐建欢13、自举法与协整参数的FMOLS估计叶光14、完全竞争、技术差异与总量生产函数加总问题研究尹敬东15、广东省最终需求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袁建文16、经济计量方法在航空军品技术进步测度与投资强度估算中的应用张德荣17、基于高频数据的金融市场波动溢出分析张瑞锋18、中国金融发展、储蓄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动态影响机制赵振全19、数字产品共享的动力机制研究----一种书友会模型的经济学分析范林根20、经济增长下产业结构和公平之间的均衡路径——以中国为例万建香21、经济系统分析正酝酿着新的突破高建国22、识别概念的允许变换说质疑李景华23、目标函数系数、约束右端项及系数矩阵A同时变化的灵敏度分析夏少刚24、大学科技园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许立帆25、Copula-basedDependenceModelsofTwoMarkovTimeSeriesofOrder1易文德26、TheModelofMultivariateDependenceandMonte-CarloSimulation易文德27、TestingParametricConditionalDistributionsUsingtheNonparametricSmoothingMethod郑旭三、宏观经济增长与发展1、第一产业增长与结构变化曹昆2、我国居民消费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分析陈娟3、股市收益、收益波动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陈强4、城镇人口变动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陈治5、发展战略与经济增长绩效——基于东亚成功经济的经验分析杜修立6、中国转轨过程中过度竞争及其效率测算——基于地区行政垄断的视角付强7、中国市场经济初期地区行政垄断与规模经济关系分析——基于钢铁、汽车行业的省际规模效率的动态测算付强8、转轨过程中省际工业同构形成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地区行政垄断的视角付强9、房地产产业关联度分析高峰10、关于江西省农业经济转型的经验研究高阔11、基于hedonic模型的计算机价格指数分析高艳云12、基于NKPC框架的中国通货膨胀及货币政策效果分析耿强13、潜在产出、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研究郭鹏辉14、具有转移成本市场中的企业策略性行为分析?蒋传海15、收入差距、贸易开放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面板协整的实证康赞亮16、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联特征的分解分析李时兴17、贸易自由度、汇率水平与经济增长廉东18、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刘畅19、人民币国际化:经验研究及政策分析刘霖林20、资本账户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短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和实证刘生龙21、基于SARS及公众心理的经济分析沐年国22、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基于协整理论的分析欧晓万23、亲贫困增长的公理性标准及其测度指标阮敬24、增加值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沈利生25、关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石柱鲜26、中日韩潜在产出的估计与比较分析石柱鲜27、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宋健28、中国通货膨胀不确定性来源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苏梽芳29、引进外资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省际间差异性唐国兴30、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及不确定性研究—基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实证分析?田青31、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及其对中国物价波动的阐释万光彩32、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学分析与预测汪进33、储蓄、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相关性研究——基于中国1952-2006年的数据分析汪伟34、住房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变结构协整研究?王莹35、能耗降低来自技术进步还是结构调整?—基于结构分解技术的投入产出法实证检验王火根36、人力资本存量、人力资本结构与FDI互动关系研究王维国37、制度在私人投资中的作用研究——一个基于托宾q理论的分析框架王泽填38、中国能源、环境与经济增长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王洲洋39、基于BP神经网络的房地产价格指数组合预测魏学薛40、中国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倒U型关系?吴江41、在多国比较中分析世界石油价格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吴丽丽42、中国城市经济增长趋同假说的检验——含人力资本的实证分析徐大丰43、中国的对外金融净资产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徐剑刚44、我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动力分析*颜双波45、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VAR模型分析——基于山西省的实证研究闫新华46、美国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失业率的关系研究攸频47、转型期国际直接投资、出口与经济增长的一个经验证据:1990-2006年省区面板数据分析张鹏48、前瞻性利率规则在我国的实证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方法的变参数检验张代强49、山东省居民消费水平和结构的实证研究张顺和50、基于ARMA模型的山东省对外贸易总额预测分析张锡涛51、波动与增长:基于随机增长模型的认识张运峰52、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的方法测量我国的潜在GDP增长率赵红梅53、奥肯法则一般形式的再探讨赵建新54、我国R&D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定量分析赵旭杰55、中国各省市工业经济增长质量和方式的研究赵月红56、所有制变革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吸纳”与区域经济增长检验——1990~2006年的城镇经济结构变迁视角解释周靖祥57、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中介的供给行为研究朱喜
也许是因为在经济学界出了几位像科斯和莫里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缘故,使得人们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数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那样有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已经修炼成旷世高手了。可是,我越来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统计中做为异常数据忽略掉。经济学家的成才之道,仍然应该是“不发表,就发臭”(publishorperish)。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正相关的。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一观点:第一,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识”(tacitknowledge),是需要“从干中学”的。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至少应该写得准确、明白。这听起来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我近年来做经济学刊物编辑的经验来看,我发现至少超过一半的作者似乎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行规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规范化、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逐渐摸索出个中诀窍。第二,通过阅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经济学的。正如《论语》里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性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作的论文的题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维集中,并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有一位名叫莱德(Ladd)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因为“当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直觉就会产生。有一个事实常常是真实的,即直到我写作的时候,才对我所思考的东西有所认识。”第三,我个人觉得,能否持续不断地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才气高低的重要标准。才气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气意味着不断地对自我提出挑战,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和主题。研究生涯是马拉松比赛,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最后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靠写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轰动文坛的作家多半不会是伟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一定会比别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数量更多。因为重要经济学家的课题和研究项目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约稿也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名气大则往往论文发表的概率更大,所以成就和发表的数量是相辅相成的。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论文全中国有多少能够发表经济学论文的刊物?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这还不算也刊登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最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1)综合性的期刊太多,专业性的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本综合性经济学期刊之外,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有《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的各个经济学期刊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使得读者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无从入手。(2)对刊物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目前流行的刊物分类方法是根据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进行评级,或是根据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比,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级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学术期刊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研究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随便便挑几份刊物,登数十篇论文,根本就不是件难事。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发表论文如此容易,会很容易地毁掉刚出道的学子,让他们觉得科学研究原来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不满足于在平庸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刊物的“大雅之堂”。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学刊物?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充斥着难懂的术语、复杂的推理和烦琐的数据,很难让普通读者读懂,并因此会让门外汉感到“高山仰止”、“阳春白雪”。事实上,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功能是不同的。大众媒体面向的是普通公众,读者只需要受过中级的教育程度并有基本的理解力,但不必要受过某个学科的专门训练。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即受过某个学科的训练并且仍然在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大众媒体上的文章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是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所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来衡量文章的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并不一定要比大众媒体上的文章质量更高。比如《经济学人》、《商业周刊》在专业经济学家那里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不少一流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经常从这些杂志上找到灵感,而在国际关系领域,《外交》杂志的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份最好的学术期刊,但是这些杂志并不能被称为学术期刊。在《经济学人》或是《外交》上发表文章能够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对他在大学里评职称却是一点也帮不上忙。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首先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公认的学术期刊必须满足:(1)论文写作的规范化;(2)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包括内容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尤其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标注必须相当严格。凡是论文中提到的前人的研究都必须一一注明出处。这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而且是为了保护其他研究者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现象。匿名审稿制度的作用在于:(1)编辑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内都是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水平要高于编辑。“外行”审“内行”,怎么能够保证公正地挑选出在学术研究上有真正见地的论文呢?实行匿名审稿制度,需要在编辑部成员之外组织一支后备的专家队伍,借助专家的“外脑”提高编辑水平。(2)目前在国内的某些学术期刊中存在着发“关系稿”、“人情稿”的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突出。匿名审稿制度有助于净化学术空气。因为是匿名审稿,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相互都不知道真实的身份,所以判断论文能否采用的惟一标准只能是通过论文的质量而非作者的地位和身份。通过把是否采用稿件的决定权主动让渡给审稿专家,能够从制度安排上彻底杜绝发“关系稿”的现象。(3)过去,国内发表论文往往是一审通过,很少经过修改,但是实行审稿制度之后,绝大多数稿件要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经过修改之后才能发表,这对于加强学者间的批评和交流、不断改进学术研究的质量很有帮助。提倡学术八股写论文和写其它文体有极大的差异。如果是写小说,会要求作者写得情节曲折,内容感人;如果是写随笔,至少要文笔流畅,观点新颖。论文则要语言平实、简练,而且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一篇典型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1)提出问题,(2)文献回顾,(3)模型,(4)检验,以及(5)结论等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套路非常像过去科举时的八股文。学术论文要按照这种固定的,甚至多少显得僵化的格式来写作,是有其道理的。首先,这种格式实际上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即先确定选题,作者应该清晰而简明地介绍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然后,作者需要介绍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了什么程度,现有的研究还有哪些不足,作者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哪些方面的创新;在模型部分,作者应该陈述自己所做分析的前提假设,然后按照清晰的逻辑一步步进行推导,最后得出若干可供检验的命题;在检验部分,作者应该用数据或案例对自己所提出的命题做出检验;结论部分将主要介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若干政策建议。其次,学术八股能够有效地降低学者间相互交流的交易成本。作者对自己思想的清晰表述能够减少读者的误解,有着各种偏好的读者也能很方便地各取所需:关心文献的读者可以直接参阅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对理论推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专注于模型部分;对政策建议感兴趣的读者或许只需要读读内容简介就可以直接跳到结论部分。最后,有的才华横溢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样枯燥的写作会掩盖自己的灵性。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诗歌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吧,可是艾略特说过,“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掩饰感情”。闻一多也曾经把他的创作比作“戴着枷锁跳舞”。等到你读学术论文能够读到如醉如痴的时候,你的学问就算真做成了。在写论文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题。好的选题至少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没有学术兴趣的学生来说,科学研究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我建议每个学生在找选题的时候首先要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因为推动学术研究的原动力正是好奇心,是解出猜谜游戏时的那种纯粹的智力上的愉悦。有的学生可能功利心较重,希望选择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帮助的题目,这常常导致他们的选题雷同化,或是过于空洞。前些年,可能有80%以上的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都选择做金融或证券方面的论文。可是,就算是从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这也不能算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是不可能获得额外的利润的,想要获得稳定且超额的利润,最好的办法是使得自己的产品差异化。(2)选择你所掌握的理论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总想选择最有意义的题目。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有意义的题目太多了,但是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约束条件内选择自己的题目。这个约束条件就是我们的工具箱里的分析工具。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的分析工具暂时无法把握的,所以也就只能抱憾地放弃。比如说,人生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可以说是一个最有意义的题目,但是你能够用什么分析工具去研究这个问题呢?钱颖一教授曾经谈到,到美国留学的女学生和男学生相比上路更快,因为男学生总是想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样的大问题,而女学生则比较踏实地按照导师的意见搜集数据、做模型、调参数,结果更容易出成果。(3)尽量使问题细化,不要选大而空的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只能够说明你还没有把一个问题想得很清楚。比如,如果你的选题是“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读者根本无法判断你真正想研究的问题,实际上,这可能跟更适合做为一门课的题目而不是一篇论文的题目。比较可取的题目,比如说,可能是“为什么中国会同时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4)在满足前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别人也会感兴趣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在写作经济学论文的时候可能带来一个“两难选择”,从本质上说,经济学论文的读者是不可能很多的。一份一流的经济学刊物可能只是500个人写,500个人看。但是,例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我记得《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有一篇讲童话故事《绿野仙踪》中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章,据作者考证,这篇童话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寓言,反映的是围绕美国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议。这篇文章得到了弗里德曼的高度推崇。其实它根本不是那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学术论文,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角度。张五常的《蜜蜂的寓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在春光明媚的农场,飘散着浓郁的花香,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而经济学家在旁边思考着产权问题。这是多么地浪漫而诗意,怎能让人不争着一睹为快。提高论文命中率的小诀窍下面是我从做编辑的角度给作者提出的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显得非常琐碎甚至愚蠢,但是,相信我,它们非常有用。1.投稿之前一定要读过所要投稿的杂志。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但是,确实有很多向我们投稿的作者其实并没有读过我们的杂志,否则我想他们是不会向我们投稿的。有很多稿件根本就不适合在我们杂志上刊登,比如有的稿件只是人物传记,还有些是属于其他经济学分支比如会计理论的。也许你为这篇稿件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你没有花最多1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一下我们的杂志,判断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风格和体例,结果是在30秒的时间内,你的论文就被丢进了废纸篓。2.用点心思写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就像是你的论文的简历。如果你找工作要投寄简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30秒法则,如果你的简历不能够在30秒之内引起雇主的注意,那么你必定失败。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不重视论文的内容提要,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但是,我可以从编辑的角度告诉你,内容提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流的学术期刊那里。比如说,《世界经济》每天大约收到10篇稿件,但每期最多能刊登15篇论文,所以我们的录用率在5%以下。尽管我们尽最大的可能不让任何一篇优秀的论文漏网,但是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的约束,发生遗漏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论文的题目、内容结构、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还有,就是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服编辑和读者阅读你的论文,清楚地表述你想要研究的问题,你的方法,你的结论,你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创新等等。3.当第一篇论文投稿之后,马上准备下一篇论文。在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之后,论文的发表周期将会随之拉长。实际上,如果你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一般的发表周期会是2-3年。国内的发表周期要短的多,但是也至少要有半年到1年。因为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之后,作者还需要修改,像原来那种作者寄来的稿件不经过修改直接刊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研究生的在校时间只有3年,如果你二年级才动手写论文,寄出后用情专一地痴心等待这篇论文发表,万一发表不了,马上就要毕业了,再想另起炉灶就太晚了。4.不要在论文中对别人的工作妄加批评。因为你所批评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的审稿人。5.试图激怒审稿人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当你遭到退稿的时候,你可能会很自然地责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理解你的论文的价值。这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并不排除有的审稿人只花15分钟读您的论文就匆忙作出结论的可能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恰恰对您的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您能够使自己的论文表述得更为清楚,问题更有趣、结论更鲜明,能够在15分钟之内给审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您成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更多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审稿人会认真地花费数个小时甚至数天阅读您的论文,而且他们都是在这一领域内的一流的专家。如果这些专家还是理解不了您的思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您的论文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6.不妨在一开始向平庸的杂志投稿。什么?你在前面不是劝告我们不要往平庸杂志投稿吗?--别误会,我说的这两点并不矛盾。如果你只往平庸杂志投稿,会很快消磨掉你的才华,你写得太多,写得太手顺,最后就会沦为只能在平庸杂志上发论文。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直接向一流杂志投稿,遭到退稿的概率会很大,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能会消磨掉你的锐气。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不断有小的成功才能够激发更大的成功。所以,你的确需要一点小小的成就感。7.千万不要抄袭。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每个入学的新生都会领到一本写作手册,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千万不要抄袭。这是学生能够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过,比你考试不及格严重多了,如果发现抄袭,马上勒令退学。8.千万不要一稿多投。我们有一个黑名单,所有一稿多投的作者将永不录用。其实,如果你在一个月之内没有收到我们的通知,就可以视作稿件未被采用,可以另投其他刊物。其他的刊物也都有类似的声明。如果你连这点耐心也没有,请参照第3条。9.记住在寄出稿件之前检查公式和图表的错误,改正错别字。10.记住写清楚自己的名字、单位和联系方式。
钟经樊:计量经济学论文的写作方法--基于实证研究的视角学习计量经济学的最后目的是为进行实证研究,但对初学计量经济学的人而言,要写一篇有实证研究的报告或论文时常有不知如何着手的感觉,这里我便对实证研究的规划以及论文的写作做一些粗浅的建议。前期规划:1.广泛收集参考文献,决定计划的目的和范畴:•决定所要解释的现象是什么?•决定所要检验的假设或理论是什么?•决定所要预测的趋势是什么?•决定所要评估的政策是什么?2.建构实证计量模型;•除研读相关经济理论之外,应比较三至五篇有实证分析之文献中的实证计量模型:确认计量模型中解释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causality);厘清各模型的异同及优缺点,思考改进文献中现存模型的可能;最后决定实证计量模型雏形;•初步调查是否有相关的资料,若无则实证模型设计的再好也无用。3.收集相关资料;•对数据的精确性一定要严格查核,对错假漏数据要仔细修正;•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列表绘图,以验证数据的逻辑合理性,对不合理的数值要有所处理;•不论要用的是横断面数据或是时间数列,数据数目越多越好,面板数据(PanelData)尤佳;•对资料数值作一些整理,表列各种基本统计量(样本平均值、变异数、变量间的样本相关系数等)、变量之间的两两交互列表、做一些初步图解分析。计量方法的执行:1.计量方法不应太简单(例如只做到最简单的OLS),但也不必过于复杂,应针对问题采用恰到好处的计量方法。若采用了比较复杂的计量方法,则要说明为什么简单的方法不适合。计量方法的好坏不在其复杂程度,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帮我们得到正确的估计值,以了解数据中所包含的真正信息。2.除了估计值以及对应的t检定外外,也可做一些F检定之对多个系数的假设检定。3.回归模型的设定,尤其是解释变量的取舍,可在估计过程中不断的修正。对应变量和解释变量均可尝试诸如对数、指数、幂函数等不同的转换。这些转换方式的决定,以经济理论上的考虑最为重要,不能单只为了提高模型的配适,而盲目的做一些不合理的变量转换。4.选取解释变量时,应有如下的考虑:•解释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一定要正确,也就是说,解释变量是原因在先,应变量是结果在后,有一定的先后顺序。尤其要注意,有些变量数值的产生很可能是和应变量同时决定的,或是因果关系不很明确(也就是说,相对于应变量而言,这些变量是内生的),则在选取这些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时,便要非常小心。解释变量的内生问题常常是研究被批评的主要原因;•要注意解释变量的同构型,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将一大堆彼此相关性很高的变量(包括相同变量的不同转换、或是几个变数间的各种交乘项)放进回归式内,造成严重的线性重合问题;•经济理论所牵涉到的变量常常是无法观察到的,因此在做实证研究时必须采用替代变量(Proxy),研究者要对所选用之替代变数的合理性详加说明。由于数据总有些缺失,常有人在束手无策之下,采用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替代变数;•虚拟变量的定义要清楚而合理,使用要小心;•要探讨解释变量不足、观察值有误差等数据缺失所可能造成的计量问题。5.横断面数据要注意异方差(Heteroscedasticity)的问题,时间数列的数据则要注意干扰项自我相关(Autocorrelation)的问题。要确定时间数列的稳定性(Stationarity),若有季节变动也要加以处理。6.模型的稳定性要注意,可能需要诸如ChowTest或CumSumTest的检验。7.若用到MLE或GMM等非线性计算,则在撰写报告时要对数值方法的细节,诸如统计软件及数值方法的名称、起始值之选取、收敛速度、是否产生区域解(localsolution)、收敛条件的设定等,均需有所说明。8.若实证模型中有多个应变量(和对应之方程式)值得同时分析,则可考虑采用Seemingunrelatedregression甚至联立回归模型等系统模型,以更有效的利用各回归式之间的相关性。报告的写作:1.首页:报告题目,作者名字,系所,学号,日期。2.摘要:对全文宗旨作一简单描述,并简述文章的目的是对经济结构的分析,还是对未来趋势的预测,还是对政策的评估;然后简单介绍所使用的模型及变量,数据的种类及来源,所估计的模型,所采用的计量方法;最后以最主要的实证结果为终结。3.绪论:说明研究的性质、范围和目的,并从不同角度或一个比较宽广的视野(历史、社会、文献、问题严重性等)来解释研究的重要性。4.文献回顾:对和主题有直接和间接关系的文献做一个简单清楚有系统的回顾,和主题有直接关系但有不同结果的文献,更是要有比较完整的解释。5.模型设定:模型有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两类。理论模型是从经济理论中直接导出,而实证模型则是从理论模型衍申出来,是要实际以资料来估计的。理论模型通常需以数学推导,因此文章中可列出一些关键的数式以帮助理论的阐述,但不应长篇累牍的堆积只有间接关系的数式。实证模型通常是以回归模型的形式表示,对模型中所涉及的变量均须给与明确的定义,对解释变量和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要详尽的说明,也要解释对模型中主要系数(或由这些系数所导出之弹性、乘数等)可能数值的大小及符号有怎样的理论预期。6.资料说明:对数据的种类,性质,来源出处,数据修订的方式,数据中可能有的错误和缺失,都要有详细的说明,最好也能将资料的基本统计量表列出来。7.计量方法的描述:对所用到的每一个符号都要有清楚的定义。8.实证结果的报告:•系数估计的主要结果均须以表列出,在表中每一系数对应之变量名称要写清楚,每一系数估计值旁均须伴随一标准差(s.e.)或t统计量,也可加列p值,对于显著的估计值也可附加诸如星号之特殊标记以提醒读者。显示模型整体表现的统计量,诸如R2(线性回归模型),F检定统计量,Durbin-Watson检定统计量(对时间数列资料),也可选择性的列于表内。在表的脚注中,必须说明表中所有的特殊符号和简称,表中变量名称的选取,应尽量采用有意义的中文简称,少用无意义的英文字母组合。制表的基本原则就是要让读者便捷、完整而清楚的了解估计的结果;•对主要回归系数(或由回归系数所导出之弹性、乘数等)估计值的大小、符号及显著与否要详加讨论,对于显著的估计值更要和理论预期值比较,若有明显的矛盾,则要探讨原因;•若能在文献中找到类似模型的估计结果,则应择要报告,并做比较;•对重要回归系数若是得不到显著的估计值,则要探讨其中原因。也绝不能对不显著的估计值做出过度的解释,尤其不能宣称不显著的估计值支持或不支持某些特定结论。我们要知道估计值不显著,就是表示所使用的数据不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若是没有足够的信息,当然不能够也不应该做出任何确切的结论;•为增加文章的清晰度,能够条列的结果应尽量条列(但要注意条列式的阐述易流于机械化而让读者失去兴趣),同样的,能够列表的结果应尽量列表,表格应尽可能的明确、独立自主而自成一体(多利用表格下端的附注详加解释表格的内容),尽可能让读者不用在文章中到处找相关说明。此外,图表也是一个非常精准有效之传达信息的方式,应多加利用;•所有具有政策意义的重要论点都要经过假设检定的严谨统计程序探讨其显著性;•若要根据估计模型对数据外的时期或状况进行预测,则态度必须保守谨慎,尽可能设想预测可能不准的原因;•所有列举的统计数字应尽量保持统一的小数点位数(小数点后三位数或四位数均可),如果有很小或很大的数字,则可以用科学表示法表示(例如1.2345x10-4),尽可能显示出三至五位有效数字。9.结论:对所有重要结果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并经由理论或数据中不尽完美处的讨论,指明未来研究的方向。10.列举参考文献。一些注意事项:1.正确的进行研究很重要,但如何将研究结果有条有理、完整而正确的写成报告则更是重要。由于大学教育并不重视国文(英文)写作的训练,很多学期报告的问题都在于国文(英文)的写作。所以对报告主体完成后的文字修饰工作,一定要给与很大的重视。2.写论文应该抱持着推销产品的心态,所以在包装产品(即写文章)之前要清楚的了解顾客(读者)的基本心理:顾客基本上是报着不太关心但走着瞧的心理,所以写文章时,便要时时设想如何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让顾客对产品发生兴趣,当然也要设想如何能让他们在将产品消化后能对产品赞不绝口。3.大家都知道文章中每一个章节都有一个主题(章节的标题就是用来点明该主题的),但很多人似乎是不知道,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也有各自的主题,也就是说每一个段落只是用来说明一件事情的。很多人常在该分段的时候不分,以致一个段落中常挤进两三个不太相关连的主题,而让读者不易掌握文章重点。4.相对的另一个问题是,同一个主题,也应该在同一个地方讲清楚,而不应该在文章中不同的地方重复出现(在序论及结论中对各主题之概论则例外),尤其是不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出现互相矛盾的说法。但有时候在对一个主题的解释过程中,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些其它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将一个主题的解释,分置于文章中两个不同的段落。若如此则在前一部份解释完成后,应预先告知往后还会有更多的说明。这种做法既让读者有一个全盘了然的感觉,也提醒自己在前后不同地方的说明要彼此呼应而不重复或矛盾。
现实·理论·证据──谈如何做研究和写论文陆铭*今天这个题目,如果由一个研究比我做得更好的人来讲可能更有好处。但是现在来讲这样题目的人太少了,所以我愿意来把一些不是很成熟的想法与大家分享,也非常感谢大家来听我的讲座。我今天讲座的题目是《现实·理论·证据》,这三个词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概括了今天晚上所有要讲的东西。如果你们听完之后明白了我为什么这样摆放三个词的位置,我想你们就听明白我所讲的意思了。我这样安排今天要说的内容:首先简单讲一下关于如何做研究;然后具体讲写论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穿插一些例子。一、如何做研究选题(topic)做研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选题。我们首先要区分选题和问题的差异。经常会有学生来问我怎样做一个研究,我就问他想要研究什么问题?同学就会列出一些关键词,比如教育、农业等等。这些关键词严格说来不是你要研究的问题。关键词只是你研究的话题(topic),距离你研究的具体问题(question)还非常远。走完了topic到question的距离,你才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可以真正地开始一项研究了。选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你对什么感兴趣。如果对一个问题不感兴趣,你很难做出出色的研究。曾有一个硕士生跟我说,“陆老师,您有很多想法,随便给我一个我来做。”我对他说,我没有办法帮你,在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之前,你是做不好的。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会对某些问题感兴趣。有的时候你会有这样的体验,看到一篇文章时有激动的感觉,有时则不会,这就是兴趣的差别。一个人的兴趣与他的积累、阅读和个人经历都有关系。来的路上王永钦老师跟我讲了一句话,我非常赞同:“大爱才能有大智慧。”怎么理解这句话?你在做一项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去论证自己的研究是重要的。怎么去论证研究的问题的重要性?就是这个问题的研究能改进人类社会、能为人类带来福利。接着问下去,这样的问题从何而来?那就要看我们能不能超越个人的喜乐、得失去关注整个社会的前途和命运。这就是兴趣的来源。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应该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好的研究的起点是好的问题,这是成功的一大半。从这个意义上讲,做人和做学问是一致的。如果你不去关注对社会大众重要的问题,你十有八九做不成出色的学问;如果每天都想着争名夺利,就做不成出色的研究,因为你关注的问题对大多数人不重要。第二,你要对这个问题有所理解,去选取你觉得重要的方面。数学不能告诉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重要取决于你自己的理解。确定研究的方向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关注更小的方面。比如在涉及三农问题的方方面面里,如果你觉得土地问题是最关键的,你已经往前走了一步。再接下来,你又认为关注“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后,怎样使他们失去土地而获得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如果你从三农问题出发,缩小到土地问题,再缩小到“如何用土地换保障”的时候,你已经从topic过渡到question了。我举这个例子是特别想说明,中国的很多问题是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无法告诉你的。比如,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农村居民失去土地,这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国家都有社会保障体制的背景下发生的。所以中国不可能像西方的圈地运动一样,圈走农民的土地,把农民往城里赶就不管了。从国家的现代化和政治文明来讲,都不可能这样做了。这就牵涉到“土地换社会保障”的问题。那么土地如何作价?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力是什么权力?价格制定好后,多少钱是现金支付,多少钱放到社会保障体系里?现成的经济学理论没有告诉我们。美国和西欧在历史上走过这个阶段时,这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去思考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第三,你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重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理论上的重要和实践上的重要。最好的研究是两者兼有。我不能排除有些杰出的文章,是在理论上重要而实践上不重要,或者实践上重要但理论上不重要的研究,特别是经济学里那些在方法论上有开创性工作的研究,往往有学术和理论的价值,而没有直接的社会实践意义。以上三方面,在你做一个研究或写一篇论文时需要一一加以说明。我们很多同学把做研究理解为构建一个数学或计量模型,非常不重视“写”。你把数学的工作完成了,计量工作完成了,我要提醒你,可能你的研究工作只完成了百分之三十,至多百分之三十。因为你还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重要。现在的社会科学分工,特别是经济学的分工,是非常非常细的。所以你拿到一百篇文章你可能对九十九篇的内容根本不了解,那么这剩下的九十九篇你看哪些呢?我们在平时看文章时先看摘要,它会告诉你他研究了些什么东西,做出了什么贡献,然后再看引言(introduction),比较详细地回答前面的问题。最后看结论,看这个研究得到什么有创见的内容。最后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理论和实证的模型。如果你的摘要和引言写得不好,别人看到五百字的时候,就不看你的文章了。如果你不重视这些,你的研究可能就产生不了它应该有的社会价值,所以一定要重视,甚至可能需要70%的时间来写引言。一旦找到了你觉得有趣、有创新、有意义的问题,接下来你需要判断它是否可行?理论上是否可行,首先要看起点到底对不对。数学不能告诉你起点对不对。对于一个问题的研究你既可以采用静态的模型也可以采用动态的模型,你可以采取跨期的模型也可以采取单期的模型,你可以采取有ZF的模型也可以采取没有ZF的模型,这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一个更常见的问题是实证。也许你想到很好的一个想法(idea),要考虑有没有数据?是否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获得支撑这个研究的数据?其次要考虑研究需要的变量是否是可度量的,至少在理论上是不是有人提出过度量的方法。还要考虑数据的样本是否足够大,比如时序数据至少需要30个观察点,但中国的改革开放从1978年开始算也只有28年,用年度的数据只能是不是办法的办法。这些问题都要事先想过。我特别要提醒大家注意中国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去研究中国经济的问题?我们作为中国人,我们也许并不太知道什么问题对于美国重要,但是我们很了解中国的情况。我们生在中国,我们对于中国的了解决定了我们知识的禀赋,从而决定了我们的比较优势。在国外学习经济的中国研究生主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1、理论计量,因为其抹去了经济学研究中对历史和人文知识禀赋的要求;2、跟大牌教授研究美国问题;3、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做从中国经验出发的实证和理论问题。随着中国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许绝对比例仍然不高)选择做第三个方向,我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选择。要让别人来接受一个基于中国或者亚洲经济的研究,你必须让别人相信你的研究具有足够的重要性和一般性。这里指的重要性不是指中国问题本身有多重要,而是指中国经济的一般性经验可以提供给其他国家作为参照。我们研究的中国问题既要产生于中国的经验和历史,又要有一般性意义。就像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问题,其它国家并没有为中国提供前车之鉴,但是我们可以为一些比中国更落后的国家提供经验。如果发现了一个用现有的理论无法解释或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那么这个时候你去发展一个理论就是必要的而且是创新和有贡献的。恰恰是因为如此,现在做理论研究越来越难。为什么?因为经济学的发展经过两百年特别是现代化的半个世纪以后,理论已经相当成熟了,现在你要找到一个不能用现有理论解释的现象越来越难,所以现在经济学的研究越来越多注重应用。什么时候需要理论创新呢?有一个现象无法用现有的理论解释,那么理论创新的机会就来了,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中国还很多。问题(question)如何提出问题?一定要注重去观察现实生活中的variance。variance这个词对于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都非常重要。对于实证研究,数据里的variance构成了计量经济学的基础。因为如果没有variance,数据就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办法看清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一个变量动了以后,另一个变量跟着动还是不跟着动。如果一起变动,往哪个方向变化?这在统计上就是variance所包含的信息。这在理论上也非常重要,要想看出事物与事物的联系,就要去比较两个观察对象,发现它们之间有差别,比如它们存在制度的差别。然后你又观察到它们另外还有差别,比如经济增长的绩效不同。然后你要去思考这两个差别之间是否有关系。比如,印度是一个民主的社会,但是它这个民主的社会是一个混乱的民主社会。在经济学家里有人称印度的民主是坏民主。但是中国不那么民主,中国有一个政治集权的结构。但是中国的增长率很快,印度的增长率比中国慢。这在实证上是什么?当你看到一个制度变成另一个制度的时候,作为经济增长的另一个变量是否跟着变了,这是实证的基础。从理论上讲,你要解释的就是增长绩效的差异与制度差异是否有关。所以,理论和实证只是研究现实规律的两种方式而已,本质上都是在找差异。差异存在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理论上找差异的方法和实证研究中对空间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正好对应起来。理论和实证研究只不过是识别两种variance之间关系的方法而已,本质思想都来源于现实世界。提高经济学修养,就是要不断从现实世界中找差异,不断地思考这个差异和那个差异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如果你发现的关系是一个在理论上没有被提出来的关系,这就是你的理论发展创新的机会。如果你发现的这个关系是在实证上没有用数据来说明的关系,这就是你实证研究的基础。下面我们谈谈创新。理论和实证的创新没有什么太大的本质差别。理论上的创新,第一要解释新的现象,第二要提出新的思想。在经济学的研究里,你会发现第一种“解释新的现象”很像从实践到问题的思维方式。先去看现实,当现实出现一个新的现象不能被理论解释时,你就找到了一个问题。还有一种研究思路是从文献到问题,纯粹从文献角度来看它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我们就去解决,跟实践关系不大。第一种研究路径是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由它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路径。对大家而言,你们应该避免自己过早进入第二个路径。如果你过早走向这条路径,你可能根本搞不清楚自己研究的东西到底重要不重要。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你看到一个作者讲,他在文献的基础上作了修改,然后发展出一种新的理论。这类文章特别容易让大家以为这些作者的研究都是从文献到文献、从文献到问题的。并不是这样。我们应该思考一下,这些作者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为什么会选这些问题?通常来讲,很少有人是从文献开始找到这个研究路径的。这是学生们非常容易犯的错误,很多同学只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不去关注现实世界,这是不行的。接下来谈一谈实证上的创新。实证上的创新我列举了三个方面。第一是要发现新现象。注意,对于实证研究来讲,发现一个新的现象本身就是一个思想的创新。比如,你在关注现实的过程中,发现两件事情有关,你就应该思考:这在实证上有没有证据?如果没有,那么机会就来了。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我和陈钊、万广华做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inequalityandgrowth)的实证研究。这个关系为什么在最近十年经济学的研究中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呢?就是因为在亚洲发展模式和拉美发展模式的比较中,经济学家发现,亚洲和拉美有收入差距的差异。拉美收入差距比较大,而亚洲的收入差距比较小。另外的一个差异是,拉美的经济增长慢而亚洲的经济增长快。经济学家就猜想:有没有可能不平等加剧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文献没有讲过。在发展经济学里,文献只讨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对于收入差距有什么影响,而没有人去讨论收入差距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大家知道在1993、94年以后的几年里,国际上顶尖的经济学杂志上连着出了几篇文章──现在被认为是这个领域研究的经典文献──就是用一些跨国家的数据,发现收入差距果然对经济增长有影响。这就是重大发现。前面我们提到过,理论创新来自于解释新的现象,你会发现这些文章中有些有实证也有理论,有些只有实证。实证对于理论的发展也有帮助,其重要性在于可以为理论研究开拓新的空间。我本人认为,如果可以给实证研究的创新划分一个档次的话,第一流的实证研究是去发现新的现象,因为这是重大的思想成就。比这个稍微低一点的是使用新的方法。因为那些有重大思想突破的实证研究往往在研究的方法上不尽完善。比如刚才提到的inequalityandgrowth的研究,早期的研究往往都是使用的OLS回归。OLS回归存在很大的内生性问题,后来有很多经济学家就专门去研究怎么去处理inequalityandgrowth的内生性问题,包括我本人的研究。第三个是使用新的数据或新的案例。比如在我们做的inequalityandgrowth的研究里,首先我们提出了跟既有文献不同的问题:大家都研究inequality和growth有什么关系,我们研究这种关系在长期和短期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文献里没有被研究过的问题;其次,我们使用了新的方法;最后我们使用的是中国的数据。[1]文献(literature)确定了问题之后,你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你要去阅读别人的文献,去了解别人做了什么,这样你才能知道你的边际上的贡献可能是什么。但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同学却不够重视这一点,以为做完了研究就行了,但是却不知道自己的贡献在哪里。要知道自己研究的贡献在哪里你就要去比较,去比较你的工作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必须要对文献有足够的了解。这才是研究的完整过程。怎么样去找文献?首先要学会合理地利用网络,学会利用关键词。关键词的选取取决于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怎么的,取决于你想做的东西是什么。关键词太多出来的文献太少,关键词太少则出来的文献太多,所以一定要选取三到五个合适的关键词。另外,大家要从经典的相关文献或者同一问题的综述论文去找文献。当你找到文献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评论什么文献,如何评论实际上取决于你对问题的理解,而这种理解是你的工具本身不能告诉你的。比如我刚才提到的“土地换保障”,既涉及到中国的土地问题,也涉及到保障问题和发展模式问题。你这个文章怎么写呢?你是把它当作是一个土地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保障问题来写,还是当作一个发展的模式的问题来写呢?要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写法。你在综述文章的时候,在把自己的工作去跟别人的工作比较的时候,要知道你要跟哪些文章去作比较。实际上就取决于你对你要研究的问题理解的程度。比如同样是“土地换保障”的问题,你站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制度的高度来看问题,就显然比你把这个问题仅仅看作是一个如何解决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问题要深刻得多。你在综述文献的时候,在把你的贡献和别人的文章作比较的时候,就要考虑到这点。接下来我要讲的是,要看好而相关的论文。我想借此机会回答同学经常问的另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问我,陆老师,就算我用你讲的三到五个关键词,我也大概能搜出1000篇文献;就算1000篇没有,100篇总是有的。怎么办?怎么看得完?我建议大家把文献根据它的相关程度分成三类。第一类的文章,在100篇里面至少占五六成。这类文章相关性不强,你只要看摘要就可以了。它们大概能够帮你知道你的研究在文献中所处的位置;有些文章里面有一个表格,有一个数据,能够在你的文章里有所引用,或者支持你的论点。这些文章你可以看得很快。第二类文章就是跟你的文章相关,但从它的技术路线、它所关注的问题来讲,与你的文章又不是直接相关的。我们做inequalityandgrowth这项研究[2]的时候,我们是要做一篇实证文章。那这里面就涉及到一大块的关于inequalityandgrowth理论文章。对于我做的研究来讲,我可能对这些理论文章不需要每篇都从第一个字头看到最后一个字。我要知道的是这些理论是什么样的逻辑,它们怎么做,模型的起点是什么,它们得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在100篇里面,这些文章大概占了20篇左右。这类文章一定要看,但是不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第三类文章,大概100篇里面是5到10篇。这几篇文章就是对你的研究来讲是最最相关的,因为它们几乎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你的研究跟这些文章相比较,你的贡献是边际上的。对这几篇文章,你不仅要从第一个字看到最后一个字,而且你要看很多遍。另外我想提醒各位,如果你去做一个研究,你发现跟你最相关的──我刚才讲的第三类文章,──没有,或者你发现跟自己相关的文章有30篇甚至50篇,这本身就是个非常坏的信号。相关的文献没有,就说明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重要的问题,所以没有人研究。除非你是天才,天才有可能一篇参考文献也没有,我的理论体系跟谁都不一样,我不要参考文献。我想大多数人肯定不是天才,所以这种可能性是极低的。反过来讲,如果你发现篇篇文章都跟我的研究有关,你很可能研究了一个大家已经研究烂了的问题。或者是你对自己在什么方面有可能构成贡献仍然不清楚。那什么时候是最优规模呢?就是我刚刚讲的,5篇到10篇。如果你发现,有5篇到10篇是值得你反复读的,读透的,读到这些文章里面用了什么样的模型,用了什么样的数据,相关的变量怎么度量,你都非常清楚的时候,你就找到好的起点了,你可以往下做了。而且,当你做完这个题目以后,你会发现你就是这个小领域的专家。接下来的问题就是,看什么样的文章呢?首先你要看好的杂志。比如中文的杂志,我列了几本[3],包括我们复旦的《世界经济文汇》,都是很好的杂志。英文杂志什么是好的就不用我说了。这里我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少看书,多看论文。经济学和别的社会科学最大的不同,就是经济学是一个不断在发展的学科。它特别跟政治学和哲学不一样。政治学和哲学是要读经典的,关于重大的政治理念和哲学思想,很可能最经典的著作,就是两三千年以前的古书。很多人就一辈子去读古书和经典。但经济学不是这样。我们刚刚讲过,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而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每一天都很有可能产生新的现象和新的问题。那么你读书就意味着什么呢,很可能你关注的是一个老问题。而且大家知道,经济学家的书就是把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结集成书,它跟政治学不一样。政治学和哲学的学者,很可能一辈子就写一本书。比如像约翰·罗尔斯(JohnRawls)的《正义论》,这一本书就奠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经济学是不行的。特别是当代,已经很少有人靠一本书在经济学界立足了。通常是论文发表完以后,结集成书。但你要知道,国外,特别是在美国的经济学界,一篇论文从写出来到发表,前后经历五年时间是非常正常的。从论文结集到出版,又有两年时间,也非常正常。所以当你看到书的时候,你可能看到的是七八年前的研究了,还怎么站在学术前沿?我们的很多学生,特别是本科生在写论文的时候,参考文献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列举,斯密的,马歇尔的,有时还列上我写的《劳动经济学》,这样你就已经发送了非常坏的信号,你不可能做出好的研究。我自己做《世界经济文汇》的编辑,我们现在收到的很多投稿,一秒钟我就可以判断这是不是值得我往下看的文章。先看它的参考文献,如果它全列的是马克思、斯密、马歇尔,这文章就不用看了,因为它不可能是一个好的研究,除非他真的是研究思想史的。所以,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就得特别要注意这个问题。二.如何写论文刚才我从三个方面讲了如何去做研究。我接下来要讲的问题是,如何去写论文。我认为,在中国我们可以做的研究分成了这么几类。第一类,我认为是中国首先要做的研究,就是要去搞清一个或者几个相关的事实,尤其是具有一般意义的事实。因为中国的社会处在一个大转型时期。我们在经济发展阶段,从经济成长的历史、文化、制度、政治的各个方面的背景来讲,可能跟在世界上所看到的、唯一成功的西方式的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在我们中国,很多事实都不清楚。讲到事实,我举一个小小的例子,今天下午,我在从北京回来的飞机上看到一张刚出版的《上海证券报》。《上海证券报》上有一篇很长的文章,讲住房、教育和医疗的价格高,导致了中国居民不敢花钱。这个说法现在很流行。现在有很多人说中国这几年消费低迷,需要理论来解释。有人就解释说,因为大家收入的风险增加了,失业、工作不稳定,收入的波动就变大了。风险增加后居民消费就会下降。我刚才提出的是另外一种解释:因为在我们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三项支出价格很高,居民在这三个支出上的消费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就挤出了别的消费。这是颇流行的解释。文章里提供了三张表,列出了大概从2000年到最近这几年的四个数据,分别是人均消费增长率、人均教育支出增长率、人均医疗支出增长率、人均住房支出增长率。可是看到这些数据,我并没觉得这个数据告诉我:人均的消费增长率明显低于其他三个的增长率。如果人均消费的增长率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增长率的话,那我可以说,由于这三块增长太快了,人均消费支出没那么快,所以必然使其他部分的消费下降。可是我在数据上没有明显发现这一点。所以我觉得很诧异,写这么长的整版的评论文章的这位作者,是怎么得到文章的结论的。我想问一个问题,关于中国的很多事实到底清楚不清楚?我很怀疑,我们很多人都在基于一些并不清楚的事实而道听途说。我虽然举的是一个报纸上的例子,但我讲的“把事实弄清楚”的工作对于中国的经济学家来说仍然是做得非常不够的。在中国经济里面,有太多太多太多事实不清楚的地方,所以我一直强调,在中国做经济学研究,第一件事是什么?就是我们要把真正属于中国经济的事实给搞清楚。特别是在我们的教科书上、在西方经济学已经成熟的述的那些事实──每一个事实──都足以拿到中国来重新反思一下,这个事实是不是在中国同理论里面,所描样也成立。我们可以大量地去运用实证和案例的方法。我特别要强调的是,你把中国的事实搞清楚了,实际上就为经济学理论和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就是我跟张爽合作的研究社会资本和市场化之间关系[4]的文章。大家知道,社会资本(socialcapital)这个概念,是由社会学引入到经济学的,它是一种非市场的力量。那么这种非市场的力量在市场经济里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它跟市场力量之间是互补的,还是互替的呢?在美国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国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中国处在转型的过程当中。比如我们生活在沿海地区,内地的市场化程度要比沿海低多了。从这样大的空间差异里面去看,在具有不同的市场化程度的地方,社会资本是不是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是对于中国非常重要的事实。在搞清楚事实的同时,实际上就可以帮助我们去发现社会资本这个非市场的力量与市场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本身在学术上就是一个大家不知道的问题。我要举的另外一个例子是市场分割。市场分割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借助中国来进行研究。因为在数据质量好的国家,市场不分割;而市场分割的国家,数据质量不好。那么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呢?中国的市场存在分割,同时中国又有足够大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去研究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做的另外一个研究[5],想要知道市场分割在开放的过程当中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因为在理论和实证的文献里面,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开放有利于市场整合,有的经济学家则持相反观点。到底什么是真实的?当你把这个关系给搞清楚的时候,一方面,你研究了中国是怎么回事,同时,你对于这个具有一般意义的问题也有也有贡献。第二类我觉得可以做的工作就是你要用一个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象,而且是到目前为止既有理论没办法提供解释的现象。如果既有理论已经提供了解释,这就是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三个方面的文章了。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地区性的市场分割和战略性分工,这是我们做的另一个研究[6]。大家知道,经济学理论里有所谓比较优势理论和分工理论,那么按照社会最优的这个概念来讲,不同比较优势的地方就应该是具有不同的分工。既然有不同的分工,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在追求社会最优的情况下,应该生产不同的东西。对不对?在解释分工的时候,我们主要借助的理论就是这个比较优势理论,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你会发现,中国不同的各个省份之间,包括同一个省的不同市之间的市场是分割的。为什么?林毅夫老师认为,这是因为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的资源配置低效率,在改革开放后又体现为企业低效率,于是地方ZF就要通过分割市场来保护低效率的企业。这只解释了由计划经济时代所造成的市场分割,可是我们发现很多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产生的。到现在为止中国已经出现了三轮的重复建设,第一轮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第二轮以汽车产业为代表,第三轮以光电产业为代表。为什么在改革开放后,已经市场化了,已经没有中央计划了,我们仍然在搞重复建设呢,仍然在重复建设的基础上造成了投资的低效率,最后又造成了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分割呢?为什么?这不仅是既有的理论里没有被解释的现象,而且是林毅夫老师提供的比较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的现象,因为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标准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大家应该分工才对。这就促使得我跟陈钊老师从战略性的分工角度来解释这样的现象。我们要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对于一个弱的地区来讲,它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它至少可以达到两种目的,只要实现其中一个,对它来讲就是划算的,从而使得分割市场和重复建设成为理性的。第一个目的是赶超。落后地区发展一些暂时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如果学习的速度足够快就可以赶上那些比较发达的地区。赶不上也不要紧,还有第二个好处,我有了一个足够的经济独立性后,bargainingpower就增加了,在争取中央财政ZF投资的时候,就可以跟沿海地区有相近的谈判能力,中央ZF就得投资,如果不给,我不会摆到台面上说,但私下里可以跟你闹,而大家知道,中央现在最怕就是地方ZF与中央ZF的对立。即便没有哪一个省长跟我们说过,他就是这么想的,但是从理论上解释它的时候,实际上可以找到一个解释这种问题的方式。而这个问题的解释,其理论上的贡献在于,既有的分工理论没有很好地解释在一个国家内部可以观察到的分工的低效率现象。而我们想做的,就是基于中国的现实,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创新。接下来我要讲的第三类文章,我觉得现在我们关注得不够。我们过于迷恋前两类研究。当然前两个研究贡献非常之大,但是我建议大家,特别是经济学教师们,有的时候要做一做第三类文章。这第三类文章是什么呢?就是文章本身从学术上来说没有多少贡献,但是你可以用既有的理论来表达对于中国现实和政策的认识。比如说关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最近这几年来呢,有一个对于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行反思的潮流。其实我前面讲到的《上海证券报》的文章,也是充满了火药味。什么意思?居民的消费低就是因为你房价太高,教育价格太高,医疗价格太高啊,于是,现在在实践层次,包括老百姓,就有这样的情绪,觉得这些事情就是公共品提供,就应该ZF扛下来,可是我们在理论上问的是,这些东西都是公共品么?就算它是公共品,既有的理论里面有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公共品就一定要由ZF来提供?有没有一个理论告诉我们,不仅ZF应该提供,而且ZF应该提供直接生产,注意啊,provision和production是不一样的概念。大家会发现,在很多现实问题上,经济学是一个“庸俗的”学科,因为经济学研究的这些话题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懂。不仅我们的哲学家懂,我们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都懂。我们的ZF官员也懂,我们的老百姓也懂。我要说的是,经济学者不敢说我们比他们更懂,但我们至少可以基于他们不了解的理论来提供一些不同的看法。我想,在这个世界上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声音总是好事。我们搞经济学研究的人现在特别需要做这些事情,比如教育的问题,在中国的经济学研究里面,几乎可以说是空白。但是,在这些重大的问题上,我们其实已经有非常多──不能说足够多──但已经非常多的经济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我们不敢说这些已有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可以照搬到中国来,但是当中国的研究没有的时候,凭空想象,拍着脑袋说瞎话,总不如我们先去看看已经有了什么理论和实证研究吧?所以我觉得,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家真的应该静下心来做一些这样的研究、公益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不能让你去拿奖,也不能让你把这样的文章发在很好的英文杂志上。但是,它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贡献和推动作用非常巨大。这就是本土的学生和经济学家,在经济学研究里可以做的三类研究,非常重要的研究。其实你在中国也可以做另外一种研究:基于其他国家理论和经验的实证。我要说的是,我们不具有做这类研究的比较优势。不具有比较优势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要去研究一个美国的问题,其实你对于美国的问题的理解是不可能超过美国人的。你的知识禀赋,决定了你的比较优势不在这里。另外,美国人有美国的数据,我们可能在获取美国的数据方面就没有那么容易。第三,可能大家往往会忽视的,学术是一个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最重要的就是交流。当一个人生活在中国的时候,其实不管中国开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就是哪一天我们像日本一样开放,像欧洲一样开放,地理障碍仍然是一个天然的障碍。它就一定会减少你与国际学术圈的交流,换个更准确的词就是,一定会阻碍你跟美国经济学界的交流,就会使得你在如何去做一个对于美国经济学界来说的好的研究方面不具有优势。讲到这里,我顺便举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香港。大家知道香港有两个做经济学非常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曾经在1990年代的时候辉煌一时。为什么呢?很简单,香港ZF有钱,于是香港ZF用钱在世界范围之内聘请了一大批的具有国际前沿研究水平的经济学家到香港科技大学,这曾经一度使香港科技大学可以成为亚洲经济学研究水平最高的地方。但最近这几年,香港科技大学衰落得非常厉害。为什么?因为香港科技大学请来的经济学家很多是在做国际主流和美国经济学界所关心的一些问题。于是就会发生什么问题呢?它的学术圈在美国,它就有一个很大的成本进入这个圈子。后来,香港科技大学的很多人走了。现在香港经济学做的最好的是香港中文大学,那里好几位做得最好的经济学家是以研究中国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家。实际上,这就是我刚刚强调的一个做研究的比较优势的问题。地理上的优势,数据的优势,很多问题没办法详细展开讨论,但是这个案例我觉得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起一个好题目下面我就讲些很具体的问题了,这些问题可能就比较琐碎。我觉得,首先我要讲的是,在一篇论文的写作过程当中,你首先要起一个好的题目。这个好的题目要小,要简洁,而且要突出你的创新之处。一个题目能否引起别人的阅读兴趣,是很重要的,你可以适当地考虑趣味性。我举几个例子,都是我们自己做的研究。我借助这样的例子来告诉大家就是一个题目怎么能突出刚刚讲的几点。我举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经济研究》上的一篇文章,叫“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7]。这个题目要传达出来一个什么样的信息呢?首先,这是一个中国的研究。其次,它是一个实证研究。因为如果不是一个实证研究,就无所谓中国的地区工业积聚。我们副标题突出了三个关键词。如果你熟悉文献的话就知道,新经济地理学、或者空间经济学的发展,现在正处在一个已经有足够多的理论但实践研究不足的阶段。所以,这样的一个题目,你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做空间经济学的实证文章。实证研究的基础在哪里?就是我们的副标题,三个词,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你一看就知道,这篇文章是要给新经济地理学提供实证依据,而且是在同时考虑了经济地理和经济政策的作用下。第二个题目就是我刚刚讲到的市场整合问题了:“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8]。主标题提问题,副标题讲方法。熟悉文献的人一看就知道,这个问题在研究中是有争论的,而我们使用的方法,是跟别人不同的方法。第三个例子的正标题叫“因患寡而患不均”[9]。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中国古话里面有一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我们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讲:“古话说:‘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暗含的前提是,收入不均与经济的增长之间没有关系,而我们在这篇文章里想说的恰恰是,收入不均对经济增长不利,如果忽视收入差距,那么,收入不均就可能通过影响增长而对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包括富人)不利。”为什么要关注不平等,就是因为担心经济增长会受到阻碍,这句话翻成古文,我们改一个字,就叫“因患寡而患不均”。这个题目就很好地传达了这篇文章想说的思想。副标题是“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和教育增长率相互影响”,你看了就知道,这个文章的贡献在于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我们用了特定国家的数据(countryspecificdata),我刚刚提到,这个在增长研究里是潮流。第二,我们看了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这四个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因为在既有的文献里面,至少教育这个变量没有当成的内生的变量来做处理。另外我们考虑的是相互影响,懂计量的人一看就知道,我们要用联立方程了。所以一个很短的标题把文章要说的故事和我们的三方面贡献全部容纳在里面。下面一个题目“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10]也是同样的道理。正标题基本上是突出思想的趣味性,我们用鱼和熊掌的这个关系来打比方,解释教育的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两者并不是不可兼得的。我们的副标题点明了我们文章的方法。接下来的一个文章也关系到教育。我们把题目叫做“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11]。第一个反思是我们的反思,第二个反思是既有的反思,就是我们要对这场反思来做一场反思。我们副标题就是这篇文章的内容,我们要讨论“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和政策”。这实际上也突出了经济学的思想,教育是一种稀缺资源,而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有效地利用它。接下来这个例子就是我们刚刚定稿的一篇文章[12],原来这篇文章叫“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管窥中国农村社会变迁”,后来我在定稿时给它另外取了个名字。首先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这篇文章发现了什么。我们发现的一个主要结论是,农村的移民在他们流向城市的时候,他们对他们原来在农村社区里的公共机构的信任程度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这个结论跟既有的实证研究文献里面发现的结论非常不一样,我们的解释是:在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到城市后,面临着受歧视的环境,所以,一个村子里越多的人到城市打工,大家感受到的来自于城市的歧视就越多,相对而言呢,农民工就会更加觉得农村的公共机构值得信任。为了说这样一个故事呢,我在定这篇稿子的时候,就给他起了另外一个名字,“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我想说明的是,从地理角度我们确实看到农村居民通过劳动力流动的方式到城市工作,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仍然没有融入城市生活。副标题叫作“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点明了文章所做的工作。我举这些例子是想告诉大家,取一个好的题目来传达文章的思想和贡献是十分重要的。写一个好的摘要(最后写!)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怎么样写一个好的摘要。而且我特别强调摘要最后写,尤其当你还是个初学者的时候。尽管我刚才强调,在做研究前你必须清楚自己要说什么,但是大家以后会发现,当你还是个初学者的时候,这是非常困难的。可能你要改到第20遍,才会体会到原来自己要写的是这个。所以我建议大家,摘要最后写。当然,当你有了一定经验以后,你可以先写摘要。为什么呢?因为当你写好摘要后,你会发现在你接下来的写作中,在你写文献综述,在你进行模型构造,在你选取变量时,谁多写点谁少写点,谁放前面谁放后面,你心里就有把握了。为什么一篇文章要改20遍,就是因为你不清楚要写什么,只有当你写下去,才会发现有些地方要多写点,有些地方要少写点,有些内容要放前面,有些内容要放后面。我想,各位作为初学者往往难以避免这个阶段。对于一个好的摘要,我提出这么几点要求:一是要有概括性。要有主题,有创新点,要简要地指出自己的结论和发现,要讲到政策含义,但政策含义对于一篇学术文章来讲,不是必要的。要简洁,100到200字。1000字的摘要是不可取的。一个好的摘要200字就能把问题讲清楚,如果你的文章非常复杂,那么400到500字也一定能把问题讲清楚了,讲不清楚那么你只能再思考。有时候我和学生交流,说到要写文章,我便和学生说,你把你要写的意思用五百字写下来。当你想清楚一个问题时,五百字足以表达清楚;你写不清楚就说明你还没想清楚,你想不清楚你就一定做不好研究。最后是关键词,一定要切中要害。接下来我们举个例子。这篇文章是我和我学生合作的《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13]。首先给大家看一个我改过的摘要,然后再看一个学生写的。“稀缺的教育资源应得到有效利用,而教育财政的分权、学校间的竞争和合理的价格机制能够提高基础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教育券、奖学金和财政转移等机制向低收入人群和地区提供补贴,不仅有利于公平,也有利于效率。但过度地、不科学地追求公平,却可能损害教育资源的有利利用,甚至与追求公平的初衷相违背。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中国基础教育产业化的反思进行了反思。”有效利用资源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这是文章的主要观点。我们把效率拆成了两个:配置效率和组织效率。这句话中我们讲了两个道理,三个方法。这段话的意思是效率和公平是可以兼顾的,这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我稍微要强调的是,这篇文章是我刚才讲过的第三种,本身在理论上是没有多少贡献的,但这是在思考中国重大的政策问题。所以在这里面没有突出这篇文章在学术上的贡献。这是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产业化、同群效应、效率、公平下面是学生写的:“在本文中,我们构造了一个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模型。我们认为,通过地方ZF提供基础教育、允许私立学校的竞争以及ZF设计合理的教育补贴制度,是能够同时实现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在模型基础上,我们分析了目前教育改革内的一些认识误区和操作失当,并提出我们的合理建议。”第一句话写得不错,我要批评的是最后一句话,这句话没有让人知道你要说什么。比较我前面那篇摘要──把我们的文章要说什么,机制和目标是什么都说清楚了──而后面这个摘要没有。引言(最后反复改!要高度重视)我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引言。前不久,研究中国经济十分著名的JohnGiles在复旦做报告时说道,他初学时也不知道引言怎么写。这也是我今天要讲的,大原则是要吸引人。那么如何做到呢?一定要非常清楚地在引言中交代如下几个问题:第一,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我现在越来越喜欢直接在文章开头写:本文研究了什么什么问题,显得很清楚,开门见山。你会发现很多作者,包括发在很好的中文刊物上的作者,通常是写到第二页,读者仍然不知道他在讲什么,这是很失败的。如果你是读者,已经读了一页多,还不明白他要说什么,肯定糊涂了。人们看你文章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发现你的文章为什么重要。当你提出问题以后,你要去告诉别人为什么重要,这里面你就需要说明创新,这时你就要把你的文章和既有的文献作比较,这就涉及到了文献评论。如果文献评论不是非常长时,你可以把他简单地放在引言部分。如果比较长,可以把最主要的、最经典的、最有意义的放在这里,突出你研究的重要性和创新,其余放在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中再去说。第三就是概括你的工作,很清楚地告诉大家你解决了什么问题。千万不要只说本文研究了什么。问题这么多,你需要告诉大家你解决了什么问题,运用了什么方法,你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你的贡献与创新。接下来要交代论文的结构,通常是八股文的写法,比如本文第二部分写了什么,第三部分写了什么。接下来我们再举个例子,是我和张爽刚定稿的一篇文章[14]。我们研究了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中国社会在传统上属于低信任度的社会(Fukuyama,1995),正是因此,公共信任作为在一种长期互动中形成的社会资本是弥足珍贵的。在中国农村由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对中国农村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那么,劳动力的流动会不会影响到农村社会中的公共信任?反过来,中国农村居民在农村社会中形成的公共信任是否会影响到他们的劳动力流动?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和实证研究,不仅能让我们观察到农村公共信任在转型过程中的变化趋势,还能够为公共信任的影响机制提供证据,并以此为理解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迁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这是第一段,第一句话我就讲了我们的研究为什么重要:因为中国本身信任度就不高,所以这个研究就特别重要。第二段我特别括号中粗体字标注了本文讲了哪些问题。我们基本上讲到了这项研究的新意,思想贡献和方法贡献:“一项针对波兰的社会学研究(Sztompka,1999)发现,在经济转型中,人们的公共信任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在转型前期,公共信任下降的重要原因在于人们在新旧体制的交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而当转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时,人们对于公共机构的信任又会明显提高。在中国的转型过程中,公共信任会经历与波兰经验相同的变化吗?市场化又是如何引起公共信任的变化的?以上问题非常重要,但还没有得到研究者的足够重视。(问题的新意)从理论上来说,市场化是中国农村传统社会所受到的一切冲击的根源,市场化将通过三个层面的作用机制来引起信任的变化,分别是:家庭层面的劳动力流动、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以及宏观层面的市场化政策等机制。(思想的贡献)”接下来我们讲的是研究方法。“本文将重点研究市场化在家庭层面的作用机制——劳动力流动对于公共信任的影响;与此同时,我们还将研究公共信任对于劳动力流动的影响机制,由此来清楚地解释劳动力流动与公共信任之间的相互影响,而这种双向的相互影响可能导致的估计偏误恰恰是文献中没有被充分被重视的问题。(方法的贡献)”这便是我在方法上的贡献。然后再概括一下结论:“我们发现,在中国农村的市场化转型过程中,社区层面的劳动力流动会增加对农村当地的公共信任,而社区层面的公共信任又会减少劳动力流动。而且,我们还发现,社区层面的收入差距会减少公共信任,省级层面的市场化对于公共信任的影响则显示出和波兰的经验一致的U型曲线。(主要发现)”由于得到的这些结论十分有趣,很容易让人了解这项研究的价值和贡献。文献综述(评论)接下来是文献综述,如果你在引言中没有很好的引述,那么你在文献综述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简要回顾相关研究的发展;二,要对既有文献作适当的“批评”(不能简单罗列,一定要结合自己的问题和工作进行比较)。评论既不要太过火也不要不够,不够说明你没贡献,太过火则不中肯,更不要为了批评别人,把你在自己的文章中也没解决的问题提出来。最好只评论你解决了的问题。你没解决的问题可能谁都解决不了,不要去show,不要以为只有你知道,实际上很多人都知道。文献评论的写法千万要根据你自己的研究来。比如我刚才提到的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的文章,我们讲了这样几方面的贡献,一、数据用了国别数据,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三、我们区分了长期短期。我们要区分哪些是最重要的,正如我前面所说,最重要的贡献是思想上的,其次是方法上的,最后才是数据上的。因此,我们的写法是首先论证我的思想与众不同,我们研究的是收入差距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长短期的不同,这是在既有文献中没有很好地解决的。第二,我们的研究中处理了内生性的问题,我们要指出既有文献中没考虑教育的内生性,而我们考虑了,这也是要指出的。第三是数据方面的贡献,我们运用的是中国的数据,而既有文献中使用的大多数是跨国数据,而这些数据的不同可能导致结论的不同。在考虑增长问题时,国别数据是潮流,因为跨国数据十分难处理数据的异质性,所以本文用中国的数据来研究这个问题。当你知道你做的工作是什么的时候,文献综述十分好写。我们同学觉得文献评论难写,是因为你们没有思考,当你思考后,你便知道一个问题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什么是老问题什么是新问题。不理解就写不出来,理解了就十分容易。理论与实证接下来,我们来看理论怎么做,实证怎么做。在此我讲的不是数学,而是起点问题。先讲理论。无论数学模型也好,用文字表述的理论也好,你首先要界定问题是什么,你要揭示的现象是什么,界定哪些行为人对这个问题是重要的。比如我们最近研究的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流失的问题[15],其中职工是不重要的,因为他们对资产定价及利益分配起不了作用,而只有企业管理和ZF是重要的。随后是你如何去理解行为人的目标函数的问题。你放什么变量,什么是内生的,什么是外生的。在企业转制中,是采取拍卖还是协议转让,这个变量肯定十分重要。有种我认为错误的看法是,拍卖可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这个错误的本质是认为国有企业的转制方式是外生的。我们假设这世界上有个好人,设计了公平公正的拍卖机制,当然这个机制可以提高拍品价格。但是我要问,拍卖是外生的吗?转制的形式其实是被选择的,是内生变量。于是你会发现,真正外生的是我们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权力结构,在这种结构下,是拍卖还是协议转制并不那么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拍卖并没有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在很多拍卖中你会发现只有一个“竞拍者”,在表面上看似有个拍卖机制,但其实拍给谁已经决定了。中国还有个词叫“陪标”,拍给谁是定了的,只不过走一个形式,最后返还点好处给陪标者。而控制拍卖的人还可以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排除其他竞拍者。因此,在拍卖中也会产生资产流失,这不是在教科书的理论中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你把什么变量设成内生、什么设成外生对你理解一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也是数学不能告诉你的。接下来的问题是,约束条件是什么?在每一个决策行为中,约束无非就是预算约束、资源约束,但在中国你要特别考虑制度约束。因为很多中国的问题受制度约束。你还要考虑结构性问题,我们刚才讲了行为人,你要考虑不同人是通过什么发生联系的,它是一个市场机制吗?如果是,又是个什么样的是市场呢,完全竞争还是垄断?这些会成为你模型的起点。因为在不同市场上内生和外生变量是不同的,比如在完全竞争中,价格是外生的,而在垄断结构中却是内生的,是可以被企业控制的。你如何设定这个市场是竞争还是垄断,这也是数学本身无法告诉你的。实际上当你在把价格设定为内生还是外生的时候,已经表明了你对市场结构的一个判断。此外,在行为人之间是否有可能存在非市场互动?这已经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再接下来,研究的背景是什么样的社会政治制度结构?比如我们最近研究的城乡分割还是城乡融合的问题,在中国是由城市的ZF最大化城市居民利益来决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政策,这个结构在我们的模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制度背景。[16]随后,用经济学静态的,动态的,比较静态的方法得出你的结论。复杂的数学有利有弊。一个数学方法复杂时,求解的难度就会增加,经济学研究总是希望模型和数据是可以处理的,而有一个办法就是减小变量的数量或者变量间的作用机制。运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在边际上舍去一个变量或变量间的作用机制时,很可能这恰恰是十分重要的变量和机制;但当它被放进来,模型可能就解不出来了。在我们做城乡分割到融合的动态模型时,我们原先想放进城乡差距扩大对资本积累的直接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发现模型解不出来,于是只能忍痛割爱。虽然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放弃了这个变量,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可能会用静态的方法研究这种影响。这里我要说明的问题是,一个问题好不好,不是由数学决定的。我经常会拿到学生论文时问他们,这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假设,为什么要放非线性函数而不放线性函数。他们答不上来。我指出这里可以放线性函数,他们的反应会是“这样会不会太简单?”可是,如果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复杂数学方法同样的结论,为什么要舍易求难?唯一的理由是“showyourability”。你无非想让大家知道你数学很厉害,但是,OK,我知道你的数学厉害了,然后呢?复杂数学方法的意义是可能会帮你搞清楚少数几个变量间的作用机制,在经济学发展的早期,经济学家的工作可能的确是去抓住最为重要的几个变量,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变量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时候为了让模型更贴近现,有时候可能需要放弃复杂的数学方法。大家会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倾向于简单的数学方法,因为比复杂的数学方法更重要的是你想讲什么故事。现在经济学发展的情况是基础的理论构建已经逐渐完善,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释现实问题。而如同我刚才提到的:并不是说只有复杂的数学才能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讲实证。你首先要知道你想看什么,你模型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这些决定了你放什么变量。因为在不同的理论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变量,这完全取决于你想看什么。我特别强调,要注意阅读文献,了解文献中的变量是怎么设置的,怎么度量的,十分重要。千万不要不知所以地往模型塞变量。接着是数据,数据可以截面的、可以是面板的,数据来源可以是公开的、可以是调查的。实证模型的设定要跟着理论走。实证研究里,经常被大家提到的问题就是内生性问题,这主要就是说你观察到的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并不一定完全是它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比如,教育程度高的人收入水平也高,但收入水平高是不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不一定。因为教育程度高的人能力也高,所以这里面就存在一个估计偏误问题,属于遗失变量的内生性问题。我前面讲到的劳动力流动和公共信任之间的双向关系,就是联立性的内生性问题。两个实际变量有共同时间趋势,放在一起看来是相关的,但是只是因为它们有共同时间趋势而已,这是伪回归问题。再接下来是不显著变量的处理问题,很多人喜欢把不显著变量扔掉,但如果这个不显著的变量是应该控制的,那么,把它扔到了残差项里的话,就可能导致遗漏变量偏误。那么最后一个问题是:R平方高不高是不是问题?很多同学在做实证文章的时候常常问,我的R平方只有0.08到0.09,也就是说我的模型只能解释数据的8%到9%。我说恭喜你,已经不错了,因为在实证文章里有时R平方只有0.05。R平方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模型能解释数据的variance的多少,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variance的解释,经济学家是不知道的。案例我特别强调案例研究,案例研究被经济学家忽略的太多了。有的时候去研究一个问题时,你会发现对某些特定问题而言,它的事实可能是不清楚的。它的机制是什么?也不清楚。计量结果里,到底是什么样的机制在起作用?也不知道。那么,为什么选择的案例能解决我们问的问题呢?这也需要我们仔细考虑。有时有的研究者做的案例跟他的理论逻辑不一致。比如说我在一次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发现,有位同学用案例研究的方式研究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的例子。在他的文章里列举了大量数据说明浙江的中小企业如何集群,而他要说明的是中小企业之间有一种在创新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和外部性,导致了集聚效应。他列举再多产业集聚的例子、数据,都没办法说明在现实中存在着由于企业集聚在一起就可以在创新活动中存在正效应。所以我就建议他去看浙江的中小企业是不是一直在联合开发课题,是不是这些科研人员在一起进行培训,这些说明企业聚集的机制在何处。在我们做的研究中,我们就通过铜陵的案例说明过度的教育均等化可能得不偿失,我们在企业转制和腐败的案例里,说明了被内生选择的拍卖并不能防止企业转制过程的资产流失问题。我再来讲讲在研究“结束”以后的事。注意,我在“结束”上打了引号,很多同学认为做完理论模型和实证模型就结束了。我要说的是,你在所谓的研究“结束”以后,你要对研究和发现有特别充分的解释,特别是数学模型中的经济学机制。换句话说,我们除了在数学上证明一个变量与另一个变量的关系以外,你还要告诉我这个变量的关系代表了什么样的经济学机制。对于实证研究而言,同样也要注意,一个好的实证研究蕴含着一个故事。比方说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公共信任的问题,我们要说明的是,农村劳动力流动进城以后,他人进城了,但他的精神上实际上还依赖着原来的农村社区。经济学正在回归,因为经过了一个长时期的发展,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大家越来越不去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了,因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讲完了,然后就要研究现实中的细节问题了。如果大家去回顾最近几届克拉克奖得主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应用微观的研究。而应用微观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微观计量经济学。所以,注重事实本身越来越重要。结论与政策建议在论文的结论部分,我建议大家的是要准确,不能夸大。你不能总结出一个你的模型没有说明的结论。政策含义最好有,但不一定必要。如果有,一定要是严格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不基于理论发现的结论,哪怕是正确的也不要说。因为你是在做科学的论文,而不是政策建议的报告。如果是后者,没问题,你可以基于别人的理论。有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很多作者写文章,写了一大堆的政策结论,每一句话都对,但真正跟他有关系的没多少。最后也可以提出若干未解决的问题,这在写文章时起到的作用有两个:一、在自己写完以后告诉读者这篇文章什么问题没解决;二、如果你的文章里存在缺陷,自己讲出来要比审稿人讲好,与其让审稿人讲,不如主动交代。此外,不要迷信别人在文章中提到的没有解决的问题,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作者早就解决了。不要因为别人提到这是个有待研究的方向你就去做,因为作者这样写,可能是解决不了审稿人认为应该解决的问题,就跟审稿人讲您说的是对的,但这个问题已超出了本文研究的范围,我已经在文章的结尾将这个问题作为未来研究的方向提出来了。我想经济学家都是这么做的。你在理解别人提出的未来研究方向时,一定要小心,听听在这个领域专家的看法非常重要,那些专家可以告诉你这些问题是否真的可以做,后面我会再举一个结论的例子。“本文利用一个我们自己收集的包括社会资本信息的中国农村家庭调查数据库研究了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之间的关系,以及收入差距和市场化进程对信任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区层面的劳动力流动将增加农村社会的公共信任,而农村社区层面的公共信任会减少劳动力流动的倾向;(2)收入差距的扩大对于公共信任有负面影响(但这一结果对不同的收入差距指标并不稳健);(3)省级的市场化进程与公共信任之间是U型的关系。”[17]你可以看到,“结论”里提到了我们自己搜集的数据,包括我们发现了什么,有三个结论。这段把我们研究什么、发现什么讲清楚了。接下来看我们教育文章的例子。“中国出现的教育不均等的现象,本质上不是因为中国采取了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而是因为教育市场化改革的方式没有经过科学的设计。本文的理论研究说明,教育财政的分权、地区间和学校间的竞争以及合理的价格机制是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必要条件。但是,简单的教育市场化并不能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ZF通过政策的干预或者机制的设计进行适度的均等化能够实现教育公平和效率兼得。因此,中国进行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是方向的问题,而是方式的问题。”[18]我们也作了简单的总结:中国的教育市场化改革不是方向问题,而是方式问题,观点鲜明。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通常写法如下,要注明作者、年份、题目、杂志(或出版社)、期号、页码。参考文献的列法一定要规范,一定要注意你的参考文献的格式要统一。按照姓名来排序,把姓放在前面;正文里有的文献全要列,正文里没有的文献全都不要列。Blanchard,O.andL.Summers,1987,“HysteresisinUnemployment,”EuropeanEconomicReview,31,288-295.Fudenberg,D.andJ.Tirole,1992,GameTheory,Cambridge,Mass.:MITPress.Sen,A.,1999,“ThePossibilityofSocialChoice,”AmericanEconomicReview,89,3,349-378.克鲁格曼,1999,《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朱文辉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张军,1994,《社会主义的ZF与企业:从“退出”角度的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第72-80页。其他注意你文章的注释、附录和图表的格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图表。图表不要用阴影和颜色,因为绝大多数学术杂志是黑白印刷的,没有一个编辑会愿意去帮你处理图表的问题,除非你的文章特别出色。文章投出去前,把你的图表做得漂亮些,有些杂志的约稿信会说明,希望你提供的图表直接可以用来印刷。数据处理和有些推导过程放在附录里,不要进正文,否则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和阅读,分散读者的注意力。在适当的地方可以注明感谢谁,如果文章曾经给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批评过,不妨注明。在语言上,要科学而准确地表达你的意思。大家写文章时会经常用一些不够准确不够科学的表达。举几个例子。其一,缺乏严密的逻辑。改文章时一定要注意自己每一句话是不是有逻辑。比如,“中国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ZF应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没有任何逻辑联系。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有比较优势,市场的选择就是发展这个,不需要ZF去推动它也会发展。再如,“外来民工与上海本地居民形成了就业的竞争,所以要控制外来民工的就业,来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三句话全错,看起来蛮对的。首先,外来民工与上海本地居民有没有构成就业竞争?可能没有。第二,就算构成了竞争,也不一定要控制;第三,就算控制了,也不一定能为本地居民创造就业岗位。这三句话本身就是有待推敲的,这句话你就要仔细考虑。其二,缺乏准确的用词。大家喜欢用一些词,比如“非理性”。经济学的基础就是理性假设,人们通常所理解的非理性行为是可以基于理性的假设来解释的。“信息不对称”也是被大家滥用的一个词,在经济学里是它有严格定义的。“必由之路”这个词如果你要用,你一定要告诉我,为什么别的路走不通。“因为……所以……导致了……”这种词都不要轻易使用,因为这种因果关系在经济学里是非常难确定的,比较保险的是“……与……有关”。其三,缺乏明确的表述。“在收益递增的情况下,技术落后的地区会选择暂时不加入分工体系,力图提高在未来谈判中的“威胁点”,进而分享到更大的分工收益(陆铭、陈钊等,2004)。”这个例子来源于别人引我们的文章,引的是我们的文章,我自己都看不明白。写文章一定要写大白话,我曾在我的博客上说,一个人如果真的热爱知识,一定要重视多少人获得他的知识超过多少人认为他很厉害。请记住这句话,文章写到每个人都看得懂,就是你的本事。在今天讲座结尾,我要提醒各位,当你对一个问题的理解达到一定程度,觉得文章可以往下写的时候,停一下,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贡献是什么?为什么去写这篇文章?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兴趣去做研究,为人类的福利去做研究,为学术和知识的进步去做研究。谢谢大家。提问问:谢谢陆老师精彩的演讲。我有两个问题:第一,现在很多同学或研究者比较喜欢引用英文文献,因为英文似乎文章权威一些,电子资料也更丰富。我们应该如何在中英文资料间选择?第二,合作对于经济学研究意味着什么?在做研究时合作者如何分工?谢谢。答:非常好的问题。从目前经济学发展总体水平而言,可以肯定的是,英文文献总体上比中文文献更值得引用。我自己的研究也是如此,甚至早几年我曾建议学生,基本不要去看中文文献。但要特别提醒的是,这些年中国经济学研究发展非常之快,现在这句话我已经不敢讲了。所以研究什么,引用什么,还是取决于这些文献是否值得你去引用。什么样文章值得引用呢?它确实在理论发展中有贡献,这些贡献你可以从我刚刚讲的那些特点去判断。比如说,它是否提出了新问题,开发了新方法。我们很多同学会引用一些一看就知道不好的文献,你要知道如果你引用了一些行家一看就觉得不好的文献,本身就说明你的研究质量不高,你对这个问题不理解。从总量来讲,我觉得多引用英文文献是对的,但在中国最好的几本经济学杂志,特别是匿名审稿的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进步非常之快,我认为是值得重视的。在中文杂志上你会发现也许国外学者不太关心,但国内作者已经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尤其应该注意。现在中国的经济学就算研究水平还没完全与国际接轨,但中国的学者完全可以提出很好的问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至于合作,经济学成为在所有社会科学里合作最多的学科,有两个原因。第一、经济学的分工非常细,拿我和陈钊的合作来说,我们俩以前是同学,所以合作文章非常多。我们的特长可以互补,再加上经常讨论问题,所以经常合作。第二、对很多学科来讲,观点是很重要的,这就没办法合作。大家知道,你有你的观点,我有我的观点,怎么合作?而且一讲到观点,就涉及这观点是你的还是我的的问题。对经济学来说,观点属于谁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经济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科学化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使用某种方法去说明一个问题和一个事实。合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合作者之间感情上的支持非常重要。你一个人做研究,很容易被遇到的困难挫伤,因为研究是充满了坎坷的过程。合作的好处是相互之间可以进行鼓励。这个用经济学也可以解释,一旦两个人开始合作了,你为了保持声誉,你就会坚持下去。如果你一个人的话可能就不会坚持下去。所以合作非常重要。要达到有效的合作,我觉得首先要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而且自己愿意多做。在公共品的提供里,每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偏好。做研究时,合作就是创造公共品,如果能偷懒就偷懒,那合作就没法进行。靠道德力量来约束研究者而达到合作的形成本身就非常重要。问:我是大一世经系的学生。您说的话让我很有收获,但您今天的讲座可能不是针对我们大一开的,我们现在对研究确实没什么概念,也不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否推荐给我们一些入门的读物,并给予我们一些建议,为今后的研究作准备?答:对于我今天讲的跟一年级同学有什么关系,如果你觉得没关系,我很抱歉。我觉得是有关系的,其实我就是在讲科学精神的问题,如果你还没有做研究的准备,至少我谈了科学的精神如何在研究中得到体现。如果你要让我推荐,我就推荐我和陈钊明年即将要出版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为什么呢?我先做个广告。有一次我在经济学教育研究网上看到一个学生的留言,说他学了微观经济学以后,觉得微观经济学没用。我看了以后很伤心。我觉得造成大家有这样的想法,我们老师有责任,没教好;我们的教材有责任,没写好。我们正在编的这本书,估计明年高等教育出版社会出。这本书举了大量来自于现实的案例,来告诉你经济学的理论怎么跟现实有关系,我们也留了很多问题让大家思考,你怎么把学到的理论用于分析现实的现象,所以我首先向大家隆重推荐的就是这本书。其中有些章节已放在我主页上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尤其推荐你去看网上已公布的最后一章,相信大家看了以后,会明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是怎么产生于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时代的。等你基础打好以后,你慢慢可以增加自己阅读论文的数量,比如《经济研究》上的论文,看不懂不要紧,摘要和结论总看得懂吧,每个人都是这么一点点看过来的,开始看不懂,第二遍看懂一点,再看再懂一点,到最后看懂了70%、80%,已经很不错了。我到现在都不敢讲自己那篇文章看懂了百分之百的。除了看些专业杂志以外,还可以看一点报纸,特别是财经类的报纸,尽管很多时候他们说错话,比如说,刚举到的《上海证券报》的例子。但就是因为他们说错话给了你无穷的灵感。你把错的、不知道的事说对了,本领就很大。我还推荐在高年级的时候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开展一些研究项目,小小的研究项目,从些小豆腐块文章开始去写。我的经验告诉我,我只有在写的时候才能去发现很多东西没看懂,我把写当作一种学习,平常你看一篇文章的时候,你以为你看懂了,你到写的时候,特别是去挖它的细节时,你才会去想一些问题。比如你的研究跟他有什么关系,你的问题跟他有什么两样,你写的时候才会发现你看的时候不够仔细。所以,这是个边写边学边想的过程,*此文根据2006年11月13日陆铭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整理而成。感谢陈钊、王永钦、寇宗来、张晏、章元、封进、樊潇彦的讨论。感谢徐轶青、薛萌等根据录音进行文字稿的整理。[1]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Wan,Guanghua,MingLuandZhaoChen,2006,“TheInequality–GrowthNexusintheShortandLongRuns:EmpiricalEvidencefromChin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34,No.4,654-667.[2]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Wan,Guanghua,MingLuandZhaoChen,2006,“TheInequality–GrowthNexusintheShortandLongRuns:EmpiricalEvidencefromChina,”JournalofComparativeEconomics,Vol.34,No.4,654-667.[3]中文权威期刊:《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文汇》。[4]张爽,陆铭,章元,2006,《社会资本的作用随市场化进程减弱还是加强?──来自中国农村贫困的实证研究》,即将发表于《经济学季刊》。[5]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2006,《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第2期,20-30。[6]陆铭、陈钊、杨真真,2006,《平等增长携手并进──一个基于收益递增的策略性劳动分工模型》,复旦大学工作论文。[7]金煜、陈钊、陆铭,2006,《中国的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经济研究》,79-89。[8]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2006,《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第2期,20-30。[9]陆铭、陈钊、万广华,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教育和增长的相互影响》,《经济研究》第12期,4-14页。[10]丁维莉、陆铭,2005,《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鱼和熊掌吗?──基础教育财政的一般均衡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47-57页。[11]陆铭,蒋仕卿,2006,《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2]陆铭,张爽,2006,《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3]陆铭,蒋仕卿,2006,《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4]即前面提到的《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陆铭,张爽,2006,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5]陆铭、陈钊、张爽,2006,《公有制理想的代价──腐败与私有化的中国案例》,复旦大学工作论文;陈钊,2006,《非对称信息、拍卖与国有资产流失》,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6]陈钊,陆铭,2006,《从分割到融合:城乡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的政治经济学》,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7]亦取自《离开了土地,却未离开家乡──中国农村的公共信任与劳动力流动》,陆铭,张爽,2006,复旦大学工作论文。[18]取自《反思教育产业化的反思──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理论与政策》,陆铭,蒋仕卿,2006,复旦大学工作论文。
也许是因为在经济学界出了几位像科斯和莫里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缘故,使得人们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数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那样有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已经修炼成旷世高手了。可是,我越来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统计中做为异常数据忽略掉。经济学家的成才之道,仍然应该是“不发表,就发臭”(publishorperish)。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正相关的。 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一观点:第一,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识”(tacitknowledge),是需要“从干中学”的。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至少应该写得准确、明白。这听起来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我近年来做经济学刊物编辑的经验来看,我发现至少超过一半的作者似乎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行规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规范化、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逐渐摸索出个中诀窍。第二,通过阅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经济学的。正如《论语》里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性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作的论文的题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维集中,并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有一位名叫莱德(Ladd)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因为“当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直觉就会产生。有一个事实常常是真实的,即直到我写作的时候,才对我所思考的东西有所认识。”第三,我个人觉得,能否持续不断地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才气高低的重要标准。才气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气意味着不断地对自我提出挑战,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和主题。研究生涯是马拉松比赛,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最后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靠写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轰动文坛的作家多半不会是伟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一定会比别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数量更多。因为重要经济学家的课题和研究项目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约稿也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名气大则往往论文发表的概率更大,所以成就和发表的数量是相辅相成的。 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论文 全中国有多少能够发表经济学论文的刊物?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这还不算也刊登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最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1)综合性的期刊太多,专业性的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本综合性经济学期刊之外,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有《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的各个经济学期刊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使得读者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无从入手。(2)对刊物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目前流行的刊物分类方法是根据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进行评级,或是根据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比,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级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 学术期刊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研究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随便便挑几份刊物,登数十篇论文,根本就不是件难事。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发表论文如此容易,会很容易地毁掉刚出道的学子,让他们觉得科学研究原来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不满足于在平庸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刊物的“大雅之堂”。 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学刊物?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充斥着难懂的术语、复杂的推理和烦琐的数据,很难让普通读者读懂,并因此会让门外汉感到“高山仰止”、“阳春白雪”。事实上,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功能是不同的。大众媒体面向的是普通公众,读者只需要受过中级的教育程度并有基本的理解力,但不必要受过某个学科的专门训练。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即受过某个学科的训练并且仍然在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大众媒体上的文章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是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所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来衡量文章的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并不一定要比大众媒体上的文章质量更高。比如《经济学人》、《商业周刊》在专业经济学家那里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不少一流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经常从这些杂志上找到灵感,而在国际关系领域,《外交》杂志的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份最好的学术期刊,但是这些杂志并不能被称为学术期刊。在《经济学人》或是《外交》上发表文章能够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对他在大学里评职称却是一点也帮不上忙。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首先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公认的学术期刊必须满足:(1)论文写作的规范化;(2)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包括内容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尤其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标注必须相当严格。凡是论文中提到的前人的研究都必须一一注明出处。这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而且是为了保护其他研究者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现象。匿名审稿制度的作用在于:(1)编辑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内都是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水平要高于编辑。“外行”审“内行”,怎么能够保证公正地挑选出在学术研究上有真正见地的论文呢?实行匿名审稿制度,需要在编辑部成员之外组织一支后备的专家队伍,借助专家的“外脑”提高编辑水平。(2)目前在国内的某些学术期刊中存在着发“关系稿”、“人情稿”的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突出。匿名审稿制度有助于净化学术空气。因为是匿名审稿,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相互都不知道真实的身份,所以判断论文能否采用的惟一标准只能是通过论文的质量而非作者的地位和身份。通过把是否采用稿件的决定权主动让渡给审稿专家,能够从制度安排上彻底杜绝发“关系稿”的现象。(3)过去,国内发表论文往往是一审通过,很少经过修改,但是实行审稿制度之后,绝大多数稿件要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经过修改之后才能发表,这对于加强学者间的批评和交流、不断改进学术研究的质量很有帮助。 提倡学术八股 写论文和写其它文体有极大的差异。如果是写小说,会要求作者写得情节曲折,内容感人;如果是写随笔,至少要文笔流畅,观点新颖。论文则要语言平实、简练,而且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一篇典型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1)提出问题,(2)文献回顾,(3)模型,(4)检验,以及(5)结论等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套路非常像过去科举时的八股文。学术论文要按照这种固定的,甚至多少显得僵化的格式来写作,是有其道理的。首先,这种格式实际上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即先确定选题,作者应该清晰而简明地介绍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然后,作者需要介绍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了什么程度,现有的研究还有哪些不足,作者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哪些方面的创新;在模型部分,作者应该陈述自己所做分析的前提假设,然后按照清晰的逻辑一步步进行推导,最后得出若干可供检验的命题;在检验部分,作者应该用数据或案例对自己所提出的命题做出检验;结论部分将主要介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是根据自己的分析得出若干政策建议。其次,学术八股能够有效地降低学者间相互交流的交易成本。作者对自己思想的清晰表述能够减少读者的误解,有着各种偏好的读者也能很方便地各取所需:关心文献的读者可以直接参阅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对理论推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专注于模型部分;对政策建议感兴趣的读者或许只需要读读内容简介就可以直接跳到结论部分。最后,有的才华横溢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样枯燥的写作会掩盖自己的灵性。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诗歌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吧,可是艾略特说过,“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掩饰感情”。闻一多也曾经把他的创作比作“戴着枷锁跳舞”。等到你读学术论文能够读到如醉如痴的时候,你的学问就算真做成了。 在写论文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题。好的选题至少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基本原则是:(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没有学术兴趣的学生来说,科学研究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我建议每个学生在找选题的时候首先要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因为推动学术研究的原动力正是好奇心,是解出猜谜游戏时的那种纯粹的智力上的愉悦。有的学生可能功利心较重,希望选择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帮助的题目,这常常导致他们的选题雷同化,或是过于空洞。前些年,可能有80%以上的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都选择做金融或证券方面的论文。可是,就算是从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这也不能算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是不可能获得额外的利润的,想要获得稳定且超额的利润,最好的办法是使得自己的产品差异化。(2)选择你所掌握的理论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总想选择最有意义的题目。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有意义的题目太多了,但是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约束条件内选择自己的题目。这个约束条件就是我们的工具箱里的分析工具。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的分析工具暂时无法把握的,所以也就只能抱憾地放弃。比如说,人生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可以说是一个最有意义的题目,但是你能够用什么分析工具去研究这个问题呢?钱颖一教授曾经谈到,到美国留学的女学生和男学生相比上路更快,因为男学生总是想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样的大问题,而女学生则比较踏实地按照导师的意见搜集数据、做模型、调参数,结果更容易出成果。(3)尽量使问题细化,不要选大而空的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只能够说明你还没有把一个问题想得很清楚。比如,如果你的选题是“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读者根本无法判断你真正想研究的问题,实际上,这可能跟更适合做为一门课的题目而不是一篇论文的题目。比较可取的题目,比如说,可能是“为什么中国会同时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4)在满足前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别人也会感兴趣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在写作经济学论文的时候可能带来一个“两难选择”,从本质上说,经济学论文的读者是不可能很多的。一份一流的经济学刊物可能只是500个人写,500个人看。但是,例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我记得《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有一篇讲童话故事《绿野仙踪》中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章,据作者考证,这篇童话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寓言,反映的是围绕美国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议。这篇文章得到了弗里德曼的高度推崇。其实它根本不是那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学术论文,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角度。张五常的《蜜蜂的寓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在春光明媚的农场,飘散着浓郁的花香,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而经济学家在旁边思考着产权问题。这是多么地浪漫而诗意,怎能让人不争着一睹为快。(下载详细内容)[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220:21:43编辑过]
同学们经过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应该看到,在我们的学习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经济学论文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在我们同学的论文中也时常出现。为了使大家能顺利地完成博士期间的学习,写出优秀的论文毕业,我就谈一谈这些倾向性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研究和论文写作中能注意克服和避免。一、一边倒一边倒是指现在的经济学论文往往倒向某个权威、某个名著、某个社会思潮或某个流派,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是个社会现象。因为社会思潮本身就是动态摇摆、受学术权威影响的。古代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一切以皇帝的"金口玉言"为转移。清朝末年,梁启超、康有为主张变法,"西风东渐",崇尚西方,但以后渐渐变成"月亮也是外国的圆",出现了对洋人的一边倒,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言必称希腊"。但同时他老人家又培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一边倒,那时候是经典著作不离手,文章只要写上马克思说、恩格斯说、列宁说、毛泽东说就完成了,那时候不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党支部不能一分为二,都是好的;对资本主义不能一分为二,都是坏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感到西方的一些理论知识有借鉴价值,就引进了大批西方理论,这本是对的,但某些年青同志消化不良,逐渐形成了新的一边倒,即言必称凯恩斯、言必称亚当.斯密,羞言马克思,以为马克思主义是完全过时的,满纸"洋话",也没有中国实际。现在实际上存在两种学术思想观点的冲突,我们身边就有一种思潮,以为西方经济学才是真正的经济学,用西方经济学可以解决中国的全部问题。其实人类文化遗产有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有其真理的成份,但任何流派都有其局限性,西方经济学也一直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流派,并都不是至高无上的绝对真理,所以我在序言里提到兼收并蓄。对任何理论都应独立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边倒是做学问的大忌,一边倒的实质是闭着眼睛被人牵着鼻子走,但最后其局限性就会被暴露出来的,因为历史上没有一个流派没有缺点,是完善的。青年中存在三个一边倒:一是由马克思主义完全倒向西方主流派思想;一是由中国倒向外国,好象中国人毫无贡献,都是外国人的贡献;一是由无名人倒向有名人,由少数人倒向多数人。但是学问在于理,要看小人物讲的是否有道理。过去一讲好处、一讲社会主义优越性,就都归于计划经济,没搞好经济就是因为计划没搞好;而现在企业一出现问题,就都是归于市场机制不健全,转轨没转好。国有企业为何改革这么多年,步履维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不少地方指导思想上的一边倒。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其名,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是其实,不能把马克思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联系起来,以解决中国国有企业问题。马克思是如何对待他的前人的呢?他说黑格尔是天才的辩证法家,马克思主义是从非马克思主义那里学来的。现代西方好多大学有马克思主义课。萨缪尔森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呢?他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二十六岁时所说的这段话被选为他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墓碑,但是这段话也可以用来作为一切伟大的政治经济学名家的座右铭"。我们的论文要客观看一个事物,特别是我们的创新观点,要从独立思考中得来。所以,一边倒问题必须解决,如果不解决,这是一个羁绊,论文无法写。我们要从忽左忽右中解脱出来。中国有中庸之道,在过去是受到批判的,实际中庸之道可作两方面解释,一是庸俗的理解,即没有自己观点的无原则的调和;一是科学的理解,是两个极端之中的选择,也就是取二者之长的思想,是科学的。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每个人可能稍左或稍右,但极左或极右一定要被舍弃。总之,我们做学问也好,写论文也好,一定要兼收并蓄,博学多闻,融合综合各家所长。二、文抄公有人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认为写文章就是看谁抄的水平高,有两种表现。一种是不理解地盲目转抄,为了迎合某些权威的观点,而机械地照抄名人的文章。例如有人把马克思讲的"农村城市化"解释为"农村城市化就是就地城市化"。之后,就到处传抄,为推行中国农民"离土不离乡"的观点找根据,其实根本不理解马克思原话的真正含义,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就是不掌握城市化的基本规律而盲目转抄。另一种是为水份而抄,为了文章数量要求而大篇幅地抄别人的东西。比如一个小问题,他可以从古讲到今,几句话就可以讲清的要写几段或写上万字,这样文章结构就失调了,就不能平衡了,这是由于腹中空必然出现的现象。这两种抄还不是指"抄袭"的抄。抄袭是把人家成果据为己有,弄虚作假,性质就不同了,是品质问题。我已说过多次,今后为在论文中或考试过程中发现抄袭现象,一定从严处理,请大家一定重视起来。总之,我们写文章必须克服文抄公倾向,对所要讲述的问题有充分地理解,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我们可以借鉴别人的东西,但也必须理解人家的原意,没有理解地照搬就是抄。三、拉大旗语出鲁迅的话:拉大旗,作虎皮,裹着自己去吓唬别人。我们有的同志写文章癖好"深奥",以为题目越大越好,引经据点越多越好。文章写到人家看不懂的程度,反而说明作者的浅薄和幼稚。有位名家说得好:"浅入浅出是水平所限,可以理解";"浅入深出"是故意装潢,不可取;只有"深入浅出"才是好文章。可是,我发现还有一种"不入深出"的现象,不懂装懂,故弄玄虚,值得大家警惕。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经济学家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尽量使自己的产品适销对路。要有两种学习,一是从书本中学习,一是从实践中学习,后者往往更重要。经济理论往往不是一把锣丝刀,在美国能用,在中国也能用,当我们将发达国家能用的理论,照猫画虎地移到中国时,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实践永远是经济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以王延辉的论文为例。95级王延辉同学的那篇《城市经济制导管理》的毕业论文现在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李京文先生作序,新华社还做了肯定报道。可当时在我们博士点内外就曾引起很大争议。王延辉的论文提出以后,甚至作为优秀毕业论文通过答辩以后,还有人说王延辉的论文"不是真正的论文"。我们学校有些人实际认为,只有纯理论的论文,完全按西方经济学的模式写出的论文才是真正的论文。在座的同学中也有持这种观点的。后来我让你们做一次作业,要求参考王延辉提出的城市管理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加以改进,提出你的新体系。结果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没有一位同学提出稍有改进的有价值的,可以操作的新指标体系。包括当时对王延辉的论文持贬义的同学。这是怎么回事?所以我称这件事为"99W风波"。这里面不仅有思想认识问题,也有思想意识问题,学风不正的问题。谁要超过自己,不是抱着虚心向人家学习的态度;人家稍有突破,挑剔多于支持帮助。相反,有的同学的论文确实不象论文的时候,反而没有人说话了,有的人反而要说好话,这是什么学风?也要请大家深思。四、硬创新就是自己肚里没有东西,没有新的思想,但为了写毕业论文,就硬着头皮"创新",把"非新"想方设法说成"新"。这种情况时有发生。经济学的创新来源是要解决实际经济问题,要有针对性,要对切实存在的问题有切身感受,才能写出东西来。有的同志常常对实际问题没有真实感受,更没有切肤之痛,但为了要有"新观点",就只好在玩弄概念上下功夫,结果不伦不类,没有意义。还有一种创新是由于孤陋寡闻造成的,人家已有的成果你不知道,你的成果不是先于人家拿出来的。比如计算机现在已出奔腾Ⅲ,而你拿出586还以为是创新。即使这个586是你自己埋头发明的,但也不行了,知识产权不属于你。所以你要经常翻阅资料,掌握前沿性学术问题,才有可能真的创新。把不好的东西炒作成好的,这是商界常有的现象。常常闹出笑话,我有这样的例子。还有一种"创新",就是抛开前人一切成就,追求另辟"蹊径","与众不同",盲目"突破",不知道新旧更替的辩证法,即"温故知新"的道理。"温故而不知新,其病也庸;不温故而欲知新,其病也妄"。我不得不真率而不情愿地告诉大家:我们中间"庸"的也有,"妄"的也有。五、卖杂货卖杂货就是指写文章中的堆砌现象,甲乙丙丁、ABCD、1234开中药铺。文章本来是有机联系的,应加以论证,突出重点,是有序的,不是堆在那的。卖杂货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本来心中无数,没有重点,没有先后,只好眉毛胡子一把抓,西瓜芝麻一起捡。不管是资料还是词藻,自己觉得好就摘下来往一个口袋里装;二是缺乏逻辑修养,理不清概念边界,不懂形式逻辑规律。"茶壶里煮饺子"。自己不会修改自己的文章,看不见错别字,反而爱不释手。最近我们做了两次指标体系的作业,第一次是"管理实绩",第二次是"经济发展"。共同的问题是没有了解"管理实绩"和"城市发展"概念和要求的区别,反正把所知指标名称都拉来堆在那里,有的几十,有的百余,什么联系,说明什么,怎么计量,怎么综合,对不起,不同程度一笔糊涂帐,有什么用?六、落窠臼所谓"窠臼"是指不恰当的陈规旧习,如过去的"八股文",就是一种"窠臼",甚至是"桎梏",严重约束着思想。后来,鲁迅反对过"洋八股",毛泽东反对过"党八股",这些都是当时的新八股,新窠臼。现在有新八股吗?有的。我们有些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不知哪里来的跟谁学的"套子",套的文章浓浓的书卷气,从理论到理论,佶屈聱牙,缺乏实际知识和生动语言。论文写成讲义,真有点象王妈妈的裹脚布,让人难以卒读。前面说的"文抄公"、"拉大旗"者一般就有这种特征。我发现,还有一种"新时尚":"没有数学模型不好看",因而为了好看硬塞数学模型,不管有必要没有必要,甚至不管自己懂了没有。写经济论文是应该充分认识到定量分析的重要性的。马克思和当代许多经济学家都十分重视数学的应用,有的本身同时就是数学大师。列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对经济研究确有帮助,对经济学的发展确有贡献。近年来,在经济学中,有出现了数理学派,作为科学研究,也需要不断发展,我想可以发展成为社会自然经济学,即从自然科学高度来解释经济现象。但是终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能指望用它来改造整个经济学,更不能用它来代表经济学的主流。1+1=2,在自然科学领域这是铁的规律,在社会科学领域,1+1往往不等于2(如果是系统优化组合,可以大于2,否则小于2),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也不能把自然科学的"套子",套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上。禁锢我们思想的枷锁有时侯还是我们曾经尊崇的前人,名家的权威理论和结论,在时过境迁需要改变这些理念和结论时,我们不知道改变,跟不上潮流,抱残守缺。在萨谬尔森的《经济学》绪论中,曾将这种人称为"已故经济学家的俘虏",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绪论中称之为"死者捉住生者",多么深刻!七、爱包装论文不是商品,这是大家都能同意的。但是商品意识却在悄悄侵蚀我们的灵魂,这就是包装论文。凡是画蛇添足的内容,弄巧成拙的文字游戏,自我吹嘘性的明示和暗示,等等都属于包装。殊不知,朴素无华的美与浓施粉黛的美,人们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而多数人是喜欢前者,不喜欢后者的。有实事求是之意,而无哗众取宠之心,是我们的美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博士论文后面常看到一长串"参考文献"帐单,有的是确实看过的,参考过的,有的则是"拉来"包装的。我劝作者,与其有时间包装自己,不如把这些时间花在"推敲"的功夫上。对文字的加工、润色当然不属于包装,而是正常做文的重要环节。八、急功利这是影响一个人的最主要因素,是出现以上七方面问题的总根源。我们一定要争取过功利关。这方面我不必多说了,大家要加强修养。上面我讲的几个问题都是当前经济学论文中常出现的,集中在一起,好象是一无是处了。不是的,我讲的仍然是"支流",大家的主流还是努力的,有进步的,但是要注意支流对主流的可能冲击,要打预防针,希望同学们今后的学习和论文写作中加以注意。趁这个机会我要就如何写好博士论文还要讲一个观点,举一个实例。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师生之间教学关系是"接力棒"关系,我是第一棒,你是第二棒,一定要接得上来,我没有跑完的路程由你接着去跑。一个实例就是,不久前,有位同学提交论文提纲,他的论文是以城市公共物品为题的,我认为这个选题很好,很值得研究。对这个问题我也作了一些研究,也有不少重要问题研究不够,需要后来者接力和发展的,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公共物品重要性的研究。我在《城市经济学》城市公共经济一节中开章明义地指出,"城市公共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城市政府应该直接管理的部分。城市公共经济与分散经济之间的结构关系,既具有生产力性质也具有生产关系的性质,处理好这个关系,是重要的经济组织技术,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重大"。同时,也指出,"公共经济是一种产生于竞争性分散经济基础之上,又反过来对分散经济起扶助、制衡、服务和推动作用的经济系列"。城市公共物品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它是私人经济所不能替代的,是私人经济所不能、所不宜、所不愿提供的。但是我对这个问题有两个研究不够,一是在理论上,对公共物品的生产力性质和生产关系性质说的不深不透,对二者的统一性缺乏深入浅出的分析;二是在实践上,对中国城市公共物品对整个经济发展所起的正向作用和负向作用,缺乏调查研究和有说服力的数据。2、城市公共物品发展的规律性研究。由于城市公共物品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性,使得城市公共物品的投入与整个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该规律性表现为,城市公共物品要适度超前发展,超前投入,同时,城市公共投入占整个社会的产出比例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我在《城市经济学》中指出"公共投入将逐渐增长,推动着社会产出的增长,同时公共投入的支出将得到社会产出的补偿",实际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瓦格纳支出定律"。因此,结合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要实现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城市公共投入比例的适宜增长,才能保证城市经济有较强的持续发展动力。但是这种"适度超前"和"适宜增长"要结合中国城市实际进行定量分析,得出有说服力的可操作的科学结论,而我据此尚有相当距离。我们常说,城市基础设施欠账,欠多少?如何弥补?资金如何彻底解决?我心中无数,常引以为憾。3、城市公共物品的经营管理方式。由于"城市公共产业的性质、特点和要求是它的供给性、垄断性和计划性,是市场机制不能直接起作用的经济领域",同时,城市公共物品具有重要的非竞争性、非排它性和较强的空间性,使得城市公共物品在经营管理上必须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必须实行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实际上,"城市公共经济是与公有制、国有制相联系的,但也不完全是一回事,寻求公共经济中的国有和民有、国营和私营的最佳结合形式,已经提到国内外各类城市政府的面前"。同时,由于"公共产业是为公众服务的事业,也是公众最关心的城市事业,它的发展也最需要公众的配合和支持……群众监督,走群众路线,应该不是一句空话,而应该是形成制度的实际行动。"因此,在城市公共物品的经营管理方式上,要求根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行垄断与竞争相结合、政府管理与群众监督相融合的经营管理模式。这牵涉到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怎么改,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和有重大意义的课题。4、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价分析。对于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价研究,主要表现为按平均成本定价、按边际成本定价、按受益比例定价、成本加成定价等等,但由于各种城市公共物品具有不同的特性,因此要区别对待,结合实际来进行分析,不能一概而论。"明智的选择应该是根据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制定一个人均消费的最低标准,在这个标准内实行供给,超标准的按市价收费,也许是最佳方案。"尤其是在当前,城市供水、交通、环境治理等公共物品的提供,也已日益成为各个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选取适当的定价方式,成为当前各个城市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如对于供水来说,工业用水与居民用水就不能采用统一定价,而应该实行分行业、分用途来进行区别定价,以保证城市社会的正常健康发展。我最近有个新想法,鉴于全国水资源紧张,水环境恶化,对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因而水的定价还不能只是城市的个别行为,而应有全国性的宏观调控政策,就像供电加价以支援三峡建设一样,应该有用水加价的全国性措施以支援全国特别是西部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改善工程,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加以充分论证。5、城市公共物品的生产函数。由于城市公共物品的特殊性,使得城市公共物品的产出函数具有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函数,即公共物品的产出不仅决定于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等),而且决定于生产条件。以城市警察服务这种公共物品为例,如果以犯罪率、侦破率为其产出目标的话,那么一个城市内部各个社区居民的素质及分布状态为其生产条件,将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其产出成绩。因此,对于城市政府来说,如何切实改善服务条件,对于提高城市公共物品的效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外国人已经给出的函数模型,不能照搬了事,还应该加以改进,出新成果。6、城市公共物品的结构分析关于城市公共物品的结构分析,突出地表现为空间结构、内部结构方面。在内部结构方面,必须合理处理好各项城市公共物品在整个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层次性,以确保最基本、最重要的公共物品得到充分、及时的供应;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各项城市公共物品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以实现各项公共物品的良性运行。在空间结构方面,城市公共物品的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实现城市公共物品空间结构的合理布局,才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从而实现经济联系方向的合理循环。在城市公共物品中,道路与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一直是各个城市没有解决好的问题,如何使城市交通紧张缓解以至通畅,是进一步加强研究的重点。此外,城市公共政策与基础教育的研究也十分重要,也许可以说这是公共物品的"软件"建设,在我的书里几乎还是空白,亟需发展和填补。作为我的学生要写公共物品论文,就应该至少在以上六个方面"接力"。可是那位同学的论文提纲反映的不是这个思想。他是撇开这个基础另起炉灶。如果这个新炉灶比我的炉灶更好当然也好,可惜不是这样。首先,他想把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城市经济学改造成为理论经济学,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中以"帕累托最优"为核心的"效率"概念来推论城市公共物品的供应。其实,去掉"城市"二字其学说也能成立,算是好的,可射向哪里?脱离实际太远等于无的放矢;其次是他对中国城市公共物品供应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关键问题相当缺乏了解,没有新鲜资料和深刻分析;他对中国理论界的一些研究成果也表现没有什么兴趣,对80年代以来多数人都赞同的"经济效益"观反而持有贬义;第三,他使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他自认为"很有创意",其实其数学模型G=f(N)―N╳f'(N)是从西方原封不动搬来的,并没有做城市公共物品的实证研究;最后,他引用的基本资料不详实,例如他第一次送给我看的提纲,有三处提到我或引用我的观点,都不确切甚至张冠李戴。以上说明,我们的学习任务还任重道远。这使我想起了被称为"9916"的事件。1999年1月6日,研究生部召开了由全体城市经济学博士生参加的座谈会,会上你们怎么谈的我不知道,但是从《会议纪要》中可以看出,有些同学提出我对学生要求"过严",考试"频繁",作业"繁重"等问题。会后,多数人又不同意这个纪要的观点,认为"没有代表性",弄得我无所适从。我自己的认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对你们的要求过松,以至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坚持本博士点的"点训":厚德、博学、敬业、济世,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希望我们的认识能够统一起来。有人将教师比作人梯,学生是上梯子的人,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和恰当,我愿意自己是这样的梯子,让同学们能踩着我的肩膀去攀登科学的高峰。同学们对饶老师的讲话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陈福军说:现在确实存在一边倒的问题,比如现在人们都言必称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理论无人问津,举一个前几天的例子,我让朋友帮我借本《资本论》,他借完之后,拿着马克思的《资本论》怕碰到熟人,就感觉现在还看《资本论》,太过时了,不好意思。安筱鹏对产生一边倒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产生一边倒有体制原因。现在年青学者写论文就需要考虑是否能发表,哪些论文能发表,而往往是符合编辑口味的观点,与权威一致的观点,才能给发表,所以会产生一边倒的现象。王雅莉说:产生一边倒的原因除了体制问题外,还有就是一些年轻人本身对经济学理论一知半解,他不能真正掌握和理解经济学理论,甚至根本不知道这个理论观点究竟是什么,就盲目地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例如我给研究生讲马克思理论,他们不愿意听,认为都知道了,其实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理论是非常重要的。王乐认为:存在一边倒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前社会中的不良风气传入了学校,传入了知识分子中。此外,还存在机制本身的问题,因为在学校评职称要看研究成果,看论文发表数量,所以有些同志是为了发表论文、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而且写论文时要考虑论文是否能发表,因而导致一边倒现象的发生。二是我们许多同志对经济学理论没有真正掌握,一知半解,所以只好看名家怎么说,人云亦云。段继凯说:我认为当前经济学论文中存在一边倒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学界存在不良风气,出现了学霸,一些人为了自己的论文能发表,追随名家,就迎合编辑的口味,从而导致一边倒的现象十分严重。邢福俊同学发言:我们既应该克服照抄照搬的自觉落套行为,又应该努力克服一些不自觉的落套行为。安筱鹏同学认为:经济学中的数理化关键在于怎样应用,如北大经济研究中心的林毅夫先生就曾经用数理化手段证明中国62年的困难属于人祸而非天灾。葛竟天同学认为:数理化只是一种工具,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中就应用了大量的数学公式。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受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太深,几乎形成定式,严重束缚人的潜力发挥。课后,王雅莉就一边倒的问题写了一篇文章,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以马克思的实践观为立论基础,根据经济学思想发展探讨了当代社会思潮结构及其本质联系,该篇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经济学思想看当代社会思潮结构。当前世界上存在的多种社会思潮可以归纳为两大价值观念所决定而形成的社会思潮:即一是以"私"本位即以个人占有主义的物质利益论或个人效用最大化理论为基础的思想逻辑,一是以"公"本位即以占有主义的物质利益论或集体共享理论为基础的思想逻辑。由这两大价值观念出发,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理论体系和所谓"趋同"的社会思潮,它们对世界性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第二部分,当代社会思潮中的经济学价值观。探讨了个人占有主义价值观的终结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扬弃。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社会思潮趋势。根据众人的需要层次和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需要实现形式推导出的利益机构论是以个人发展主义为基点的利益结构论,即这里的研究基础-对个人需要的满足,是围绕着个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完善的需要而展开的,这正式马克思长期坚持的重要观点之一,是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之一。这一点却被社会主义经济学界忽略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出发点是人,是如何使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人的发展和自我完善服务。从而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自由的社会发展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由此可以说个人发展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重要的分析基础之一。我们应当遵循马克思的实践论观点,实实在在地从客观实际出发,不再把生产资料公有制既当作分析的基础又当作目的,而是围绕着每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研究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优越性,使以个人发展主义为基础的新集体主义观念逐步建立起来。这种新集体主义的产生和西方社会的公有制正是观念的发展,这些也许是当代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预测模型的分析(一)模型变量的选择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为国内生产总值(Yt)。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因素比较多,根据其影响因素的大小和资料的可比以及预测模型的要求等方面原因,本文选择以下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X1t)、财政支出总量(X2t)、固定资产投资总量(X3t)、上期国内生产总值(X4t)、出口额(X5t)等。在这些指进标中,储蓄能够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但是过多的储蓄也会减缓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有利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主要因素;上期国内生产总值的多少对下期国内生产总值有一定的影响;进出口额能反映一国的经济实力。因此,上述解释变量的选取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二)理论模型的设计通过散点图发现,被解释变量Yt跟解释变量X1t、X2t、X3t、X4t、X5t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于是得到模型的理论方程:Yt=β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чtt=1980、……、20011.模型的参数估计对于理论模型运用OLS进行参数估计,再用Eviews软件进行运算,得到的结果如下:Yt=-273.74-0.66X1t-0.34X2t+0.96X3t+1.00X4t+0.62X5t(-0.34)(-6.31)(-0.95)(6.00)(13.60)(6.55)R2=0.999681,D.W=1.7047,F=10039.382.模型的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从上面模型可以看出β2
一、优秀经济学论文的特点(a)选题选题应该能够解释关系较多人利益的现实活动,如用激励理论研究中国农业问题。解释范围太狭隘的选题写作意义也不大,但可以作为小品文,如研究清华北大占位问题,复旦大学门口的小吃摊问题。[参见:林毅夫,《本土化、规范化、国际化》](b)内容利用简单而深刻的经济学模型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内容的好坏主要取决于(1)用同行通用的规范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2)语言清晰准确表达要表达的意思;(3)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c)写作形式形式规范,内容才能规范。如必须有理论综述部分,就要求确实要了解该领域目前的研究进度。必须有模型的假设,就必须设计出有意义的假设。必须有规范的实证检验,就不能随便罗列一些数据,而必须找到确实能够支持自己论点的证据。二、经济学论文写作的思维方式一切从个人利益最大化角度分析,构造主要主体的利润函数和约束条件,求最大化解。三、典型的三段式经济学论文(a)基础理论,包括理论综述、现实意义手段: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b)模型,包括假设、界定函数式、求解均衡解、模型的推广如何提高模型:经典模型,了解其思想精髓。手段:《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博弈论》(c)实证分析手段:《计量经济学》四、写作建议(a)选题:知道现实的问题,然后给以经济解释。建议了解实际,最好工作两年;或者了解学术前沿未解决的问题或者加工完美那些已经存在但还粗的模型。建议修博士学位。并且要具体钻研某一特定领域,个人认为至少需要3年时间,樊纲认为需要10年。注意不要选错了领域,人生可没有太多的3年可用于“试错”。(b)学透《高级微观经济学》、《博弈论》、《计量经济学》三门课程,估计要花3年时间。(c)一个工具只用于解决一个目标(丁伯根法则),保持文章的主线。一篇论文只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如果要解决所有问题,就不会有论证力度,也不会有学术性。其实,一篇好的经济学论文,一定是用最少的篇幅,提供了最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信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渠道获得中国的数据。查找《中国统计年鉴》等是一个选择,特别是在几年前,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好多图书馆里都收藏《中国统计年鉴》等,翻出有你所需数据的那一页,复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拿出纸和笔,把所需要的数据都抄写下来。为了便于对这些数据做进一步的处理,接下来的工作可能有点枯燥:把你找的数据一个一个地输入到电脑。当然,现在情况改善好多了,比如要查找2004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免费下载,网址是http://www.stats.gov.cn/。如果你需要一应俱全的最新宏观经济数据,一个宝贵的来源是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进度统计数据》,网址是http://www.stats.gov.cn/tjsj/。如果想要从数据收集之日起的完整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权威的来源是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出版的《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在这两本年鉴里,提供了核算中国GDP的详实数据。特别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96-2002)提供了电子版,电子版数据不仅提供1996-2002年的详实数据,还大致回溯了1952-1995年间的数据,非常好用。如果你想要从数据收集之日起的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数据,《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新中国55年统计资料汇编》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遗憾的是,它们都没有提供电子版,但后者可以在中国资讯行下载。另外,还有许多收费网站提供较为详实的中国宏观经济数据,比如中国资讯行数据库http://www.bjinfobank.com/、中国经济信息网http://www.cei.gov.cn等。这些数据库很方便,但如果你没有登陆权限,也只能够“望梅止渴”了。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你想要的数据,下面的一个网站也许有用。人大经济论坛http://www.pinggu.org/bbs/?fromuser=snow000123提供大量的可供下载的经济学资源,而且还有许多有用的连接。当然,这是一个免费的网站,但下载某些资源时,说不定要求一定的所谓积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