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网络工程
  • 信息时代下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之我见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信息时代下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之我见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当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发展的要求,存在许多问题,而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无法解决,充分利用现代办公手段,结合信息时代人事档案管理理惫,加强学生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档案管理;问题;信息化;利用率 高校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家庭经济状况等主要原始资料,同时记录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生活、实殴的经历。档案管理工作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面对学生择业观念变化,就业流动性加强等实际情况,加强学生档案管理,提高档案利用率,为日后建立其他类型的人事档案奠定基础,为国家和社会选拔人才提供依据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高校的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具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认识欠缺,意识淡薄 由于学校对学生档案缺少宣传、即使有了宣传教育,内容形式也单一,学生对档案内容了解甚少,对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加上现在就业形式多样,有的学生毕业后进入私营、外资、合资企业不需要档案,导致学生认为档案可有可无,档案意识淡薄。 二、体制不顺,模式落后 (一)由于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归口不一,有的放在院档案室综合管理,有的放在院学生处统一管理,有的放在各个系分散管理,各行其是[1],这样混乱的结果导致学生档案无专人负责,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是推诿扯皮,漏洞百出。 (二)现在的档案管理基本是传统的手工操作,实体管理,收集材料数量多,整理强度大,效率低,归档材料收集困难,得不到及时补充,无法保证材料的完整性和延续性。 三、内容不全面,形式不统一 (一)由于我省实行网络招生,只需网上阅档录取,不需要纸质档案[2]。新生入学材料像高中学籍鉴定,团组织关系等很容易被忽视,甚至出现有的学生无档案,致使一些新生归档材料内容不全面。加上由于各高中学校归档材料范围不同,学生原始资料形式不统一,比如有的学校给了十几页的成长记录,有的学校给了几十张综合素质报告册。 (二)没有明确的归档范围和标准。如有的学生成绩是原件,有的学生成绩是复印件,有的学生部分材料上盖系公章代替院公章等归档范围混乱[3],另外还缺少反映学生实殴材料(像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材料),缺少反映学生实际客观材料(像学生的诚信度、处分及撤消等)。反映不了学生的客观实际情况。不利于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四、管理不透明,开发利用率低 在传统的档案管理中,过分强调档案的特殊性、保密性,人为剥夺了学生对自己档--案的知情权,[4]严重降低学生的积极性,加上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专门的现代设备和管理软件,导致档案材料从入学时临时收集,堆积放置,到毕业时突击整理,完成传递。丰富的档案资源,几乎没有被开发和利用过。[5]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的提高,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学生档案管理: 一、制度保障,加大宣传,强化档案意识

  • 国际合作办学中计算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国际合作办学中计算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国际合作办学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形式,随着教学合作形式的不断完善与规范,已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宁波大学与加拿大汉伯学院的中加合作项目IBA(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国际商务管理)已创办十年,经过十年的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与管理经验。本文介绍我们在教学中所做的尝试,探讨合作办学中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制定课程计划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二是学生学习的目的和今后工作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中加合作项目开办之初,就针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引进国外的教学计划到IBA项目体系建立过程中,合作双方始终遵守共同商讨,同时结合双方的各自市场需求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出版课程描述。使中加合作IBA项目的教学计划既包含了我国高校相关专业的特点,又兼容了国外相关专业课程设置的特色。 二、教学基本任务与步骤 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结合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应用计算机能力。教学的目的并不要求学生系统详尽地掌握有关计算机知识,而只是要求他们利用计算机这个工具,以便于今后的工作和学习。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求熟练使用计算机,并能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进行一定开发,以解决自己科研、学习和工作中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计算机课程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设备,尤其是网上教学资源优势,从而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根据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和教学对象的具体情况,我们将整个教学分为三个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深化、充实、扩展和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基本知识方面侧重于近年涌现的新概念和新技术,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全面的充实。该课程教学手段已全部采用WINDOW环境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计算机语言课程内容也全面转向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认为,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所学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因此,非计算机专业必须系统地开展计算机三个层次的教学。 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除了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的教学中要继续不断地充实与更新教学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计算机应用为目标的教学上。为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非计算机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教学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不仅让学生学习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更要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不仅让学生了解有关专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研究方向,搜集有关方面的技术资料,而且还要了解国内外的最新动态,以拓宽学生本专业在计算机应用的视野,全面提高学生在所学专业中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不是系统的理论课程,而是带有较强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应注重培养学生敢用、会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较快地接受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这些能力单靠课堂教学是培养不出来的,而是需进行大量的上机实践。计算机课程应由以教师为主向以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过渡,正确的指导和大量的上机实践是学好计算机课程的基本保证。计算机教育改革,首先必须改革传统的以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展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研究,将传统的教学活动(包括授课、答疑、批改作业、辅导、考核等)转移到网络上来。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各种辅助工具,如博客(Blog)、多媒体课件等,为教师提供了更好的教学手段和示教方式。也便学生自学,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分析、综合及应用能力。 1 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室,改善教学环境 以往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都是理论课与实践课交替进行,利用黑板加电脑投影仪来完成主要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比如,一次理论课结束后,由于学生没有实践认识,对所讲授的知识常常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因为枯燥内容而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而一次上机课结束后,教师因为不停的指导学生、回答问题而疲于奔命,学生也因操作不熟练、指导教师讲解不系统等而对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产生恐惧的心里。 多媒体电子教室是一种比较高级的计算机教室,它具有多种形式,如多媒体双向交互式电子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M3计算机教室(Multimedia Multifunction Multiplatform Computer Classroom)等。这种教室的特点是,具有师生双向交互功能和多媒体功能,可实现跨平台操作,能够满足计算机教学的多种需要。尽管建设这样一个教室所需的费用相对高些,但教学效果好,投资效益高。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进行计算机教学,特别是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及计算机应用软件(如,WIN98/2000/XP、WORD、EXCEL、FOXPRO、VB等)的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拓展了学习的空间与时间,收到较好的效果。 2 应用网络环境,创造一个活的计算机课堂 在计算机课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很棘手,学生学习中觉得抽象、枯燥,记忆困难。如果教师在讲授时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讲解方式,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特别是利用网络博客(Blog)创建个人学习空间,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了一个真实情景,让他们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学习中进程对问题的认识过程,推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3 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结合实际学习 我们在设置课程体系时注意专业与实际的结合,每学期的课程设置都是以一个具体的大作业为目的,学生学完本学期内容则可独立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且学期之间具有连贯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也进行精心的设计和规范,基本采用案例式教学,即首先提出问题,给出一个在真实环境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老师来讲授如何分析问题,并从中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解决方案中将会涉及到新的知识点,那么由老师教授该知识点的理论知识,这种方式符合人类学习和认知事物的自然过程。其次,老师给学生演示整个问题的实际解决过程 (上机演示), 学员再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同一问题的分析和求解,学员通过观看老师的亲自上机演示和自己的亲自操作,不仅能迅速掌握解决问题方法, 而且可以学习到良好的习惯,最后,是提出一个相类似的问题,问题和练习均取自现实生活中,要求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和解答,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更加扎实。教学方法上,特别注重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如合作沟通能力、 表达演讲能力、 信息获取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4 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鼓励学生参加国家或全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而且也可对教学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测。另外对于学生走向社会,提高其就业、岗位竞争能力、拓宽就业面等也有现实的作用。根据自己的能力取得相应的证书,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计算机教师付出较大的心血,不再是简单的讲好课的问题,而是需要教师在备好课的同时依据国家和省级考试大纲为授课和备课的基准点,关注计算机发展的动态,并将相关知识点融和到日常授课中。 四、教材与补充材料 由于计算机学科发展迅速,所以我们不能拘于某一种教材。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如设备使用情况,教学安排时数,学生学习基础等情况等)组织教学内容并自行编写教学课件,。特别是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将相关教学内容课件、习题、练习、参考资料等放在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并为每个学生开辟自己的网络空间供其递交作业。考虑到学生出国交流平台,在教学中尽可能使用英文界面,从而形成一个即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又面向实际应用活的教学环境。 五、考试形式与安排 为了与国际教学模式接轨,我们对学生考试及考核方法进行改革,将考场从教室移到实验室,使学生的实际水平真正体现到计算机的实际使用上来,这样的考试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要比笔试更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引进国外大学先进的学生评估体系。教师注重对整个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的控制,避免一考定终生。学生期末成绩由学生出勤、课堂参与、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平时测验、期中考查、期末考试等多项指标组成。每项指标在总评中所占比例可由教师灵活掌握。这样的评估方法,一方面便于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另一方面也让学生逐步遵循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规律,有效地进行学习。评估的结果也比较科学、全面。 国际合作办学中计算机课的设计与教学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会碰到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教学如何能更具科学性?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我们也希望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引入先进的教育机制,了解、吸取并实践国际上通行的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师资培训、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经验,尽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和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 

  • 试论成人教育网络课程的激励机制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试论成人教育网络课程的激励机制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网络学习相对于传统课堂学习而言,具有很多优势,但是网络学习也有其局限性,更需要依靠学习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网络学习的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这些激励机制包括:愿景激励,兴趣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竞争激励和合作激励。 论文关键词:网络学习;激励;机制 网络学习相对于传统课堂学习来说,具有教学内容丰富,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图文并茂、声形兼备,更具生动性等特性。网络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不受时空限制,能充分体现学员的自主性和教学的时代性,网上资源的无限共享性和无冲突性等特点,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欢迎。但是网络学习也有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缺少辅导教师面对面的评价和监督,学习的完成要靠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等等。因此建立网络学习的激励机制是网络课堂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真正为广大市民的学习提供服务的重要保证。 激励原本是一个心理学的术语,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其实质是通过把需要、内驱力和目标3个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要素连接起来,使有机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内驱力的驱动下,去努力达到目标的整个过程。激励机制就是这些有效方法的一个有序集合。网上课堂的建立为创建学习型社区提供了一个基本载体。如何通过这一载体可持续地引导社区居民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人人皆学,建立网上课堂的学习激励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愿景激励 愿景是人们心中或头脑中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个人愿景是个体对自己未来发展所持有的意象或景象。当一个个体拥有清晰的个人愿景时,便会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驱使他去实现这个愿景,这也是自我实现的需要。组织愿景是指当一个组织有了比较一致的共同意象或景象时就可以称之为组织愿景。组织愿景一旦形成就会在组织中形成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一种无可言表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创造出人与人互相关联,融为一体的感觉与体验;这种感觉与体验遍布在整个组织的全部活动之中,贯穿于整个组织活动的始终,并使各种不同的活动融会贯通起来。组织的共同愿景对组织中的个体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为个体学习提供了焦点和能量。在缺少愿景的情形下,个体学习充其量只会出现被动的适应型的学习。 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课堂学习中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关系,即使学习者缺乏必要的内部诱因,也能从外部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由于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学习固定的外在激励因素,学习者的动机主要依靠学习者的个体特质、个人素养来激发与维持,因此更有必要对学习者实施愿景激励。对于网络学习群体而言,个人学习愿景就是提高技能、丰富生活,完善人生。共同愿景则强调团队整体的进步与发展,是建设学习型社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 激发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可以通过在网上开展学习口号、有奖征集活动等举措来帮助学习者形成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参与活动的学习者会认真思考学习的需要和目标,从而在头脑中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一个比较清晰的景象,逐渐树立起个人学习的愿景和组织学习的共同愿景。学习口号一旦征集成功并在网上公布以后,由于这是学习者自己提出的学习口号,必将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宣传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弘扬区域传统特色文化为实现个人愿景和共同愿景打下必要的思想基础。 愿景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斯洛与罗杰斯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系统论。网络学习中的个人学习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网络学习中的个人学习是人本主义在教育领域中最佳实践。网络个人学习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以生为本的人文精神。网络个人学习强调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我们实施愿景激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唤起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与复苏,激发起人之潜能,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与人文精神,从而达到原景激励的作用。 作为现代自然与社会科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系统论,在网络组织学习中起着宏观的指导作用。网络学习中的组织学习,除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而外,还渗透了系统论的指导思想。系统论告诉我们,任何人和事物都可以归纳在一定的系统之中,从某种意义上,组织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系统行为,系统行为的最大功能就是可以在系统内部产生一系列的互动效应、连锁反应,从而有的方矢地推进愿景激励的实施。 二、兴趣激励 兴趣激励是诱发学习者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和探究的心理特点。网络学习环境的图、文、音、视等的多媒体性、交互性和娱乐性等特点,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开放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富有创意、高效便捷、具有个性化特点的课件和辅导,都能给网络学习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和极大的兴趣。但是一旦网络学习者对这些模块熟悉之后,他们的兴趣也随之慢慢减弱了。因此,我们要不断改进网络学习环境,不仅仅是一次性地整体改变,而且还要不定期地改进网络学习环境的某一部分,以此来吸引网络学习者对网络学习的兴趣。 丰富的网络学习内容是激励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内容应适合不同人群和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于中心城区的白领阶层,可设置一些适合职场需要的学习内容,比如英语学习,职场技能,科技情报和专业电子期刊等。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则可设置一些小制作、小发明、课外辅导等内容,以吸引他们经常上网学习。网络学习的形式应是生动有趣的,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激励网络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可以设置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比如知识竞答室,测试学员在网络学到的知识,可以向通过测试的学员授予相应的称号,只要坚持学习参与测试,就可以获取从小学生一直到博士的头衔;此外,还可以在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设置一些弹出式礼包,里面的礼品是随机获取的,可以是金额不等的学习币,也可以是免费学习券,还可以是实物兑换券等。 兴趣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追求本我。从弗洛伊德观点看来,兴趣就是人追求自己潜在的本我。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都有着区别与他人的自我与本我,我们实施兴趣激励,其实则就是唤起潜在的本我,从而激发起人的学习潜能。兴趣激励是一种外在表现形态,其思想内涵就是弗洛伊德所强调的追求潜在的本我,兴趣激励的过程,也就是追寻潜在本我的过程。兴趣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通过满足人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征服感,从而充实自我,追求本我。这里既有人类无意识感知外部世界的动物属性,也包括人类主动追求对外部世界认知的社会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激励就是通过追求潜在的本我,从而达到提高对外部世界认识的目的。 三、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即内在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激励,包括向学习者授权,对他们的学习成绩的的认可,公平、公开的奖励制度等等。精神激励是一项深入细致、复杂多变、应用广泛,影响深远的工作,它是管理者用思想教育的手段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方式。 对网络学习群体的精神激励可以包括采纳他们的建议。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才智,但究竟如何激发他们,则需要动一番脑筋。实践证明,让学习参与者提建议就是一个好方法。网络学习的群体可以就网上学习的内容,形式等提出他们的建议;网络平台的管理者则根据学员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对网上课堂进行定期调整。网络学习群体一旦发现他们的建议被采纳,则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精神激励还包括让网络学习者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通过在学习平台上开设网上展示厅,学员可以上传个人满意的摄影作品、书画作品和手工艺作品等。对于作品点击率高的学员,网络平台的管理者还可以帮助学员在网上开设个人展厅,集中展示某一主题的作品。此外,还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设置学员学习积分排行榜,对于积分排名在前的学员可以评选月度、季度和年度的学习之星,并颁发荣誉证书。对于坚持学习并通过测试的学员,则分别授予从小学生到博士的头衔,。对于多次获取荣誉的网络学习者,还予以奖励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精神激励的主要理论基础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在通常情况下,人的各种需求是有一定层次性的。当人的低层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就渴望得到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激励的主要作用机理就是通过满足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即通过满足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来激发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精神激励正是通过不断地引导、激发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最高精神需求,从而为个人学习引来源头活水,带来源源不竭的动力,这就是精神激励最大的优点与特点。 四、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奖金、奖品等,通过物质上的奖励,激发其努力学习的动机与积极性。 参加网络学习的学员可以获取一定的学习积分,学员学习积分是指学员(市民)完成网络课堂的学习内容,经学习过程量化考核,从而反映个人学习成果的情况。学习积分的获得一方面通过经常登陆学习网站,另一方面则通过学习、测试和参加论坛的讨论获取学习积分。获得学习积分的同时就获取了学习币。一个学习积分可以兑换一个学习币。具体的积分获取途径如下所述: (一)课程学习积分。每完成1学时课程学习获得1学分,单门课程最高学分不超过3分,单门课程少于1学时超过0.5学时,获得0.5学分,不足0.5学时课程不计分。课程进度为100%,完成80%进度即给学分,达不到则不给学分。 (二)课程测试积分。采用答对率进行计分,学员在完成某门课程测试或者完成某门指定测试,达到60%的答对率(即合格),就可以获得该门测试的学分,每门测试的学分设定根据具体测试内容随机设置。一般情况下为1学分。 

  • 网络发展与医科院校政治思想工作平台构建_网络发展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网络发展与医科院校政治思想工作平台构建_网络发展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摘要:网络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结合医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观念、提高网络信息技术水平、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丰富的思想政治网络信息平台网络平台、加强对网络的监管的措施。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医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网络以其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及迅即性等优势赢得了人们普遍的青睐和追逐,中国网民中在校大学生所占比例高达21%,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生活方式日益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本文针对网络发展形势下医科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提出思想教育综合工作平台构建的系列措施。 一、网络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医科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网络作为当前一种最先进的信息传媒工具,以其全球性、多元性、开放性、互动性、匿名性及迅即性等优势扩大了医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面,提供了广阔的交往空间,拉大了大学生的交往距离,增进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同时网上交往行为的隐秘性、间接性、虚拟性以及网络信息中大量存在的消极、庸俗、黄色甚至反动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品味、价值追求,对学校德育工作形成的干扰和抵消作用极其深刻。网络使医科院校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是非荣辱观念模糊,诚实守信行为缺失,与人为善精神淡漠。部分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明确,绝大多数学生还不会利用网络来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利用网络查阅有用资料进行学习,自觉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生也非常少;加之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少,不健康内容难于控制、网络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同时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带来隐患。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辨别力不高,也难免会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迷失方向,受到一些消极、极端、反动信息的影响,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造成网络中不健康思想在大学生中大面积传播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网络中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性的东西太少,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出现并迅速发展的时候,没有主动出击,占领这一重要的阵地。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式,医科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唱响主旋律,转变观念,拓宽网上育人新领域,进一步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坚持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校整体育人工作相结合,努力构建优化的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提高工作者和学生的网络水平和审美情趣,确保做到网络延伸到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做到哪能里。 二、医科院校政治思想工作平台构建 (一)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观念、提高网络信息技术水平 信息网络的特点,要求医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逐步树立个性化和平等交往等新的教育观念。个性化就是要注重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地位的作用。网络发展为个体与整个世界的连接提供了快捷的信息通道,大学生通过网络自由地选择和接收各种信息,从而使过去那种大一统、我说你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失去了曾经有过的震撼力和感召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重视大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其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才能收到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想在网上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放下架子,树立平等交往观念,与学生平等相处,友好交流,建立感情,促进学生将教育内容化为自身的需要。 同时通过各种培训,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使自己能在各种信息交叉渗透和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具有通过网络进行信息搜集、信息处理和信息传递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及对信息筛选、鉴别和使用的能力,并有效地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我校就面向所有教师开展CAI、互联网的基本原理、网络终端的设置、上网软件的使用、网站建设等相关知识培训。普遍提高了辅导员队伍的网络技术水平,为思想政治网络平台建设打下了基础。 (二)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网络平台 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必须尽快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领域,积极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建立健全校园信息网,普及使用网络知识,制作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思想政治教育软件,直接上网竞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这是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医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义无反顾地用正确的思想指导校园网,唱响主旋律,抢占主战场,建立红色网站,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校已建立并逐步完善校园网,各系院均开辟学生工作网页,及学院学生工作部网站,建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网络平台。 (三)优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信息平台

  • 探讨关于高校二级院系监考布置系统的设计和实现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探讨关于高校二级院系监考布置系统的设计和实现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通过对高校二级院系在监考布置过程的总结,开发了适合二级院系教务员使用的监考布置系统,该系统可以避免工作失误,减少监考布置过程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一、高校监考布置流程 在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布置监考是教务部门及二级院系每学期期末的重要工作之一。以西安科技大学为例,本科教学工作实行了二级管理,监考布置由教务处及二级院系合作完成,监考布置的过程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性质的不同,其过程分别为摘要: 1、若课程为考查课,则在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到教务科填写监考通知单,教师指定考试时间,由教务科布置考试教室;之后,任课教师将监考通知单送达任务班级所在院系教务办公室,并由教务员根据监考时间布置本院系教师进行监考,并通知本系监考教师。 2、若课程为考试课,则由教务处统一布置考试。首先教务处布置考试课的时间、地点,并指定任务教师监考,之后,由各二级院系教务员根据教务处填写的初稿,布置本学院教师监考本系学生的考试,经教务部门汇总形成最终考试布置,并下发各学院通知教师。 二、监考布置中存在的新问题 在高校监考布置过程中,各二级学院教务员在布置本院系教师进行监考时,需要考虑到以下新问题摘要: 1、要参照教师的课表,不能和教师的上课时间冲突; 2、由于监考大都在临潼校区,监考最好能够布置当天有教学任务的教师,这样既方便了教师,也可以减少学校班车压力; 3、在布置监考时,要保证每学年各位教师监考次数大致相当; 4、对于年龄较大的老教师,要进行照顾,尽量少布置或者不布置监考,另外,也要考虑到教师因其它一些原因无法监考的情况。 因此,每布置一名教师的监考,教务员需要对照教务处的监考通知单(或者监考布置初稿)、教师课表、校历、监考次数统计表,甚至查找教师个人年龄的信息表。假如仅仅布置几名监考教师,这样的工作量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由于监考布置是每一学期都要面对的,而且都要布置大量的教师,为此,依据现有资源,开发二级学院使用的监考布置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三、监考布置系统的需求分析 根据图1监考布置的流程,以及二级院系教务员进行监考布置的需要进行总结,对于监考布置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满足以下功能或要求摘要: 1、该系统要能够根据制定的选择监考教师规则,选定出符合条件的教师,供教务员布置教师时进行选择; 2、考虑到部分符合教师可能会临时有事无法参加监考,查询到的教师要有一定的裕量,确保在必要时进行替换; 3、考虑到每学期开课时间及周次不同,系统应该能够将每学期的校历布置录入数据库中,以保证查询条件监考日期和教师上课起止周次的匹配; 4、系统应该具有数据添加功能,用于添加新教师信息、教学任务信息等; 5、为了应对部分教师教学任务的变更,系统应该具有教学任务变更的功能,及时更新数据库,避免因教师教学任务变更带来的冲突; 6、考虑到部分教师因非凡情况,一学期或一学年不能布置监考的,系统应该可以对其进行标记,以在筛选时将其排除在外。 四、系统设计和实现 1、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通过对监考布置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该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2所示。 (1)教师信息维护。该模块主要用于增加或者删除教师、修改教师信息等操作; (2)校历设置。该部分用于设置每学期的校历,使之和具体日期相互对应,以保证查询条件监考日期和教师上课起止周次的匹配; (3)教学任务维护。该模块包含教学任务导入、手动录入及教学任务变更等功能; (4)人员照顾设置。用于标记需要照顾人员,设置可以布置监考教师的最大年龄等限制条件; (5)监考布置。该模块为该系统的主体部分,用于选定符合条件的教师,并布置监考任务; (6)报表输出及帮助。报表输出用于对布置的监考进行统计,并输出监考次数报表;帮助部分提供该系统的操作指南,以帮助新用户了解系统的具体操作。 2、监考教师的选择 在图2所示监考布置系统中,监考布置部分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实现过程中,要考虑如何最优的选择监考教师。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我们筛选得到4个条件,如表1所示,将它们的不同组合作为查询选择监考教师的依据。 选择监考教师的流程如图3所示。查询系统首先根据确定的监考时间和人数需求,按照4个查询条件全部满足的情况进行查询,若查询结果非空,且能够保证监考人数需求,则查询结束,并输出查询结果;若不能够满足需求,则减少优先级最低的查询条件D,按照查询条件AUBUC进行重行查询,直至查询得到满足需求人数的结果。 运行该系统进行监考教师布置,运行结果如图4所示。在该结果中,显示了查询得到的监考教师的姓名、监考次数,选择教师后,可以在左侧查询该教师的具体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信息,以便监考布置人员进一步选择。 五、结语 二级院系监考布置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结合教学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开发的,该系统的应用,可以避免工作失误,减少监考布置过程的工作量,并提高工作效率。

  • 浅谈聋校网络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浅谈聋校网络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题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逐渐信息化与技术化,网络辅助教学也以它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功能快速地进入聋校课堂,成为一种先进的、深受聋生喜爱的现代教育手段。它不仅能使聋生更好地获取知识、理解文字,更是以无可比拟的优势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以其超文本的功能为聋校教育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给发展迟缓、艰难的聋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 然而,透过五彩斑斓的聋校网络课堂,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些让人尴尬的场面与现象: 1.换汤不换药 网络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的仍是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式教育依然盛行。 2.弄巧成拙 由于追求网络化,以致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于是置教学内容于不顾,置聋生接受能力于不顾,板书也被抛在一旁,把课上成了动画欣赏课或电影解说课。 3.大材小用 对网络技术过分依赖,以致把教材、教案、图片、影视等统统简单地搬到电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制作出来的课件不过是一些用黑板、投影仪、录像机就能完成的教案再现、图片展示与图像演绎。 4.本末倒置 认为聋生动手能力差,不会用电脑,于是多媒体成了教师讲解演示教学内容的工具。课堂上,教师与多媒体唱主角,而本应是主角的学生却变成了在底下观看表演的观众。 透过现象看本质,以上种种无不告诉我们:聋校的网络教学正走入一个个误区。 那么如何走出这些误区,构建一个完整、和谐、适合聋校的网络课堂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明确一个中心 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提出: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课堂里,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出发点,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教育技术的运用,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也就是说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进行发现、探究、认识社会、接受新信息并最终完成意义构建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帮手。时刻铭记这一点,才能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才不会本末倒置。 二、要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则 网络教学固然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求来确定是否用它和怎样用它,决不能盲目崇拜和效仿。通过讲授就能把课堂内容阐述清楚的,我们完全可以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简单行事;用实物演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走进实验室或移开讲桌当舞台未尝不是个好办法;需要借助幻灯、录像等简单电教手段作为补充的,我们也只需做几张幻灯片、借几本录像带即可。只有那些需要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手段才能把问题讲清楚的,我们才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做成课件,通过课件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的优点,使其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辅助作用,以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才不致于大材小用、资源浪费。 三、要避免人机两张皮,力求二合一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聋校教师中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人毕竟不多,而帮助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往往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独立操作时,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就连公开课上也往往出现主教(上课老师)与助教(电脑操作老师)眼神交流、窃窃私语的不和谐场面。于是,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不同步,人机两张皮,上课变成了看电影,教师成了解说员。 要解决这一矛盾,毋庸置疑,老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只有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真正懂得了电脑,熟悉了网络,内容与形式、人与机才能做到完美的二合一。但必须正视的是,一个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课件的制作毕竟麻烦,就算我们能力上毫无问题,时间上也不允许(一年一度的市级赛课就要花费老师个把多月的时间制作课件)。 所以,针对聋校教材的配套网络资源如能早日开发研制出来,相信人机二合一也能在聋校课堂上频频出现。 四、以聋生为本,合理运用 聋校课堂就是在补偿聋生听力或语言障碍造成的缺陷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算等能力的培养,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是完整的聋校课堂。网络教学虽然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聋生的视觉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补尝了他们的听力缺陷,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夸大它的功效、对它趋之若骛,而应结合聋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后,合理地利用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事半功倍地完成好聋校课堂的教学目标。 总之,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立足聋校课堂,以聋生为本,冷静对待渐已成为主流的网络教学,才能走出网络的误区,构建完整和谐的聋校课堂。

  •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_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_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对网络的依赖,来自互联网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文章简要地分析了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几种安全隐患,并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范措施。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随着互连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全面地影响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上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用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网络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旦计算机网络受到攻击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瘫痪,整个社会就会陷入危机。如何更有效地保护重要信息数据,提高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已经成为所有计算机网络应用必须考虑和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计算机安全定义为: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取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漏。上述计算机安全的定义包含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两方面的内容,其逻辑安全的内容可理解为我们常说的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而网络安全性的含义是信息安全的引申,即网络安全是对网络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归结起来,针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灾害 计算机信息系统仅仅是一个智能的机器,易受自然灾害及环境(温度、湿度、振动、冲击、污染)的影响。目前,我们不少计算机房并没有防震、防火、防水、避雷、防电磁泄露或干扰等措施,接地系统也疏于周到考虑,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能力较差。日常工作中因断电而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噪音和电磁辐射,导致网络信噪比下降,误码率增加,信息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受到威胁。 (二)、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 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然而,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曾经出现过的黑客攻入网络内部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大部分就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所招致的苦果。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一旦后门洞开,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三)、黑客的威胁和攻击 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黑客攻击手段可分为非破坏性攻击和破坏性攻击两类。非破坏性攻击一般是为了扰乱系统的运行,并不盗窃系统资料,通常采用拒绝服务攻击或信息炸弹;破坏性攻击是以侵入他人电脑系统、盗窃系统保密信息、破坏目标系统的数据为目的。黑客们常用的攻击手段有获取口令、电子邮件攻击、特洛伊木马攻击、www的欺骗技术和寻找系统漏洞等。 (四)、计算机病毒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曾引起世界性恐慌的计算机病毒,其蔓延范围广,增长速度惊人,损失难以估计。它像灰色的幽灵将自己附在其他程序上,在这些程序运行时进入到系统中进行扩散。计算机感染上病毒后,轻则使系统工作效率下降,重则造成系统死机或毁坏,使部分文件或全部数据丢失,甚至造成计算机主板等部件的损坏。 (五)、垃圾邮件和间谍软件 一些人利用电子邮件地址的公开性和系统的可广播性进行商业、宗教、政治等活动,把自己的电子邮件强行推入别人的电子邮箱,强迫他人接受垃圾邮件。与计算机病毒不同,间谍软件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对系统造成破坏,而是窃取系统或是用户信息。 (六)、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犯罪,通常是利用窃取口令等手段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传播有害信息,恶意破坏计算机系统,实施贪污、盗窃、诈骗和金融犯罪等活动。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网络诈骗,其低成本和高收益又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犯罪的增长。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三、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策略

  • 利用开源框架Struts+Hibernate实现Web应用程序_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利用开源框架Struts+Hibernate实现Web应用程序_网络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目前的开源框架来开发一MVC结构Web程序的主要过程,对作为Struts与Hibernate核心的配置文件作了简单介绍,最后提出了在开发类似项目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Web;开源框架;解决方案;Struts;Hibernate;MVC;计算机 一、概述 大多数Web应用在职责上至少可被分成四层,表示层、持久层、业务层和域模块层,每一层相互独立,在功能上与其他层互不混合,这样为程序的后期维护及扩充提供了方便,而在Web应用的分层设计中,MVC模式成为一种十分流行的结构,Struts则是MVC模式的一种具体实现,他让开发人员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如何解决实际业务处理问题上,同时Struts框架也允许开发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扩展和定制,从而更好地适应用户的需要。在数据持久层上,Hibernate是目前最好的框架之一,Hibernate不仅管理Java类到数据库表的映射,还提供数据查询和获取数据的方法,可以大幅减少开发时人工使用SQL和JDBC处理数据的时间。Struts架构与Hibernate相结合实现Web应用已成为Web Service十分流行的解决方案。下面我们将简要介绍一下采用Struts+Hibernate实现Web应用的主要方法。 二、数据库设计及持久化 大多数Web应用都要涉及到数据库,数据库的设计是系统设计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数据库设计得是否合理对系统的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数据库如果设计的不好,有可能会使整个系统在最后阶段推倒重建。这里我们不打算详细讨论数据库的设计细节,只要遵循一般的数据库设计原则即可。包括找出所有实体,建立关系,画ER图,建立数据库表等。持久化是通过Hibernate来实现的,Hibernate对数据库的增加、删除、更新、查找操作进行了封装,使程序员可以使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设计程序,而不用为写大量的SQL语句而苦恼。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配置文件来帮助程序完成数据持久化,其中包括一个Hibernate基本配置文件和若干个数据库表与基本Java类对应的配置文件,以用户登录系统为例,二配置文件主要内容如下: hibernate.cfg.xml:(使用Mysql数据库) PUBLIC -//Hibernate/Hibernate Configuration DTD//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configuration-3.0.dtd com.mysql.jdbc.Driver jdbc:mysql:///user root 100 org.hibernate.dialect.MySQLDialect User.hbm.xml: -//Hibernate/Hibernate Mapping DTD 2.0//EN http://hibernate.sourceforge.net/hibernate-mapping-2.0.dtd name= hibernate.User table=user name=id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id name=name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name not-null=true length=20 / name=psw type=java.lang.String column=psw not-null=true length=20 / 三、视图(View)组件的实现 当用户提交表单时(如当用户登录时)Struts会把请求参数封装到动作表单(Form Bean)里,所以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动作表单类,它继承ActionForm类,这个表单类实际上是一个JavaBean,类中需要创建与HTML提交表单中字段对应的相同名称的属性,并创建每一个属性的set和get方法,如登录表单中有用户名(name)和密码(psw)两个字段,则在表单类中应创建与之对应的属性name和psw,同时创建对应的方法setName()、getName()、setPsw()、getPsw(),另外还可以有Validate方法对输入字段进行验证。 其他的视图页面文件只需使用简单的Jsp文件即可。 四、控制器(Control)组件的实现 控制器是Struts的核心,主要负责接受客户端的HTTL请求,更新属性以及生成Jsp页面呈现在客户端浏览器上,它位于试图组件(V)与模型组件(M)之间,将二者有机地联系起来,发挥协调作用。控制器组件的核心是一个Action类,它主要负责访问业务逻辑层,类中的execute方法负责处理用户的请求,所以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改写execute方法,在其中添加相关的业务逻辑处理代码。 五、配置struts-config.xml与Web.xml文件 在设计完数据层、视图层和控制层后,还要对struts-config.xml与Web.xml文件进行配置,struts-config.xml文件是MVC各层联系的纽带,它主要定义了form表单的名称及对应的具体类,配置了与表单对应的处理Action类及执行后转发的页面,配置了请求范围和错误提示页面等。只有一个登录模块的struts-config.xml文件可能会象下面这样: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DTD Struts Configuration 1.2//EN http://jakarta.apache.org/struts/dtds/struts-config_1_2.dtd type=action.LoginAction name=loginActionForm scope=request input=/login.jsp …… Web.xml是一个通用的配置文件,适用于所有Web应用,它主要配置了ActionServlet的声明和初始化,系统启动是创建Servlet的实例数目,系统初始化参数配置,默认显示的页面等。鉴于篇幅具体文件内容在此省略。 六、中文问题 由于浏览器与Java采用的字符编码不同,所以在进行中文存储与显示时常出现乱码,常用的解决方法是编写一个过滤器组件,进行编码的转换,然后在Web.xml文件中对过滤器进行配置。 七、其他问题 由于数据源的多样性,如:Oracle,MySQL,SQL Server等,一旦数据源发生变化,或将来由于某种原因而不再使用Hibernate,在数据层会有较大改动,为保证系统的灵活性,通常的做法是在数据层使用DAO模式,即在业务核心方法与具体数据源之间再增加一层,用这一层来连接业务逻辑与数据源,实现二者的解藕。 八、结束语 通过对一个通用的Web应用程序的设计,我们可了解使用Struts+Hibernate框架设计Web应用系统的一般过程,表面看来使用Struts+Hibernate框架比单独使用Jsp+JavaBean方式还要复杂,但这样做的好处也显而易见,那就是设计的程序层次清晰,程序的可维护性与可扩充性大大加强,各层次间的耦合性非常小,将来一旦有需求变化,可以很容易更改。我想在程序设计的初期多做一些工作来换取程序良好的可维护性、可扩充性及可移植性是值得的。 参考文献: [1] 邬继成.Struts与Hibernate实用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 张桂元 贾燕枫. Struts开发入门与项目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梁立新.项目实践精解:基于Struts-Spring-Hibernate的Java应用开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 谈谈Web3D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谈谈Web3D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 近年来,大量现代化的媒体形式在教学中予以应用,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显著,现代教学媒体已成为传播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80年代初,计算机开始较广泛应用于辅助教学,CAI概念也逐渐为人所熟识。今天,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则将为今后的教学形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一种逼真地模拟人在自然环境中的视觉、听觉、运动等行为的高级人机交互技术,是当前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前沿技术。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够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虚拟环境中的参与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给学生体验式学习的愉悦经历。因此,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学校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Web3D技术简介 Web3D技术是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一种,通过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开发出应用在网络页面中,达到照片级渲染效果的虚拟场景,实现相应的动画效果,并可根据浏览者输入的指令及时反馈信息,达到人机交互的目的。Web3D还可以简单地被看成是Web技术和3D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网络性、三维性和交互性是其显著的本质特征。通过应用Web3D技术,用户可以在网上浏览以三维形式表现的物体,并对其进行交互性操作以体验身临其境的奇妙感受。 Web3D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媒体教学方式多以文字、图片、声音或视频资料出现,学生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而利用Web3D技术构造的虚拟环境在呈献知识信息的方式方法上却有着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在广泛的科目领域提供无限的虚拟现实的体验,从而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速和巩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人们的想像力、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十分显著的学习效果。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信息展示方式上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利用Web3D虚拟技术,可以彻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逼真、生动的感性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知识难点。例如在学习建筑工程时,通过Web3D技术,学生可以自由地在虚拟建筑物中进行游历,了解各种建筑设计的特色,甚至通过特定的Web3D功能可以透视建筑物的内部结构,或由学生亲身体会模拟搭建各类建筑的过程。这些体验都是学生感兴趣,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却往往无法实现的。 2.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在现有的教学环节中,由于学生上课的时间、空间环境,无法对所有的实践性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大部分情况下由教师演示,或直接观看过程录象。一些实验设备由于价格昂贵,数量较少,学生也无法展开全面的使用或根本不能进行操作,而利用Web3D技术构建的虚拟实验环境和虚拟实验设备恰好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各种各样的虚拟实验,获得与真实实验一样的体验,从而丰富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机械手臂运动的课程中,利用Web3D构建机械手臂的三维模型,发布为网络浏览器可以浏览的网页格式,通过在网页中加入相应的JavaScirpt脚本语言,以使该模型具有交互功能。学生通过调节机械手臂的每一零部件的运动参数,即可获得即时的模型运动反馈信息。这样,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机械手臂中每一个零部件的运动方式,直观的理解每一个调节参数的作用,从而对整个机械手臂的机构运动有了感性的认识。 3.节省大量教学成本 在许多试验和操作性环节中,需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验设备及耗材,这无疑增添了教学成本,而Web3D技术的应用则将可以这些方面的成本降到最低。通过计算机上模拟试验过程,不需要通过对设备实物的操作,尤其是在需要耗材的实验中,可以省去购买耗材的成本。学生可以在设计好的虚拟环境中作多次试验,既不会产生机器的耗损,也不消耗任何材料,这不但节省了成本,也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次数,有利于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和学习效果。例如在数控加工中心的训练中,要求学生对金属毛坯材料进行车、铣等加工操作,在真实的加工环境中,需要使用真实的铸铁毛坯工件,学生实验结束后,这些材料就无法再次使用了,而且若出现操作上失误,还会相应的增加材料使用量,从而造成浪费。如果采用虚拟加工,学生对计算机生成的三维毛坯工件在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加工,既不必担心学生因误操作加工产生废料,也可以让学生对虚拟加工中心进行多次操作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4.避免真实实验中的危险环节 在真实的实验环节中,存在各种危险隐患,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实验环节在传统教学中多数以演示为主,学生无法直接参与,因而不能形成对该实验的感性认识。通过使用Web3D技术进行虚拟实验则打破了这种瓶颈,学生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可以放心地去做各种危险的或对人体有危害的实验,而不用考虑会造成伤害。这样不但使学生对这些学习内容有了感性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对于这些内容的兴趣,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结束语 Web3D虚拟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对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了扩展,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可以让学生与研究对象进行三维交互,不仅能够让学习者感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使学习者成为虚拟环境中的参与者,对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技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将Web3D技术应用于高校教学是必然趋势,必将在提高教育技术水平、改造实验环境和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丹,Web3D技术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育信息化,2006.(3). [2]郭磊,鞠盈盈,安静,基于Cult3D的陶瓷产品网络定制系统关键技术,中国陶瓷,2008(7). [3]苗壮,李凡长,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改革研究,黑龙江教育,2007(1). 

  • “把关人”在网络正面宣传中的挑战与对策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把关人”在网络正面宣传中的挑战与对策_网络工程毕业论文范文 近年来,湖北先进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各类事件的出现使人振奋,隐藏在电脑背后的主体网民们已成为这些正面典型事件宣传发展的主角,他们借助网络时代迅速兴起的各类在线产品与服务参与事件、发表言论,已不仅仅是受到事件产生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事件的进程与走向,显示出网民团结的强大力量。可以说,互联网的个人传播时代真正到来了。 正面典型事件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的难点 传统媒体对于正面典型事件的传播,我们一直非常重视,而对于互联网上的正面典型事件传播则关注得不够,加之网络传播的经验不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但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发展对这些问题若不加以克服也是不利于放大正面典型的示范效应。 把关人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卢因提出的。他指出群体传播中存在一些把关人,在一切信息的采集、制作过程中,传播者都起着把关、过滤的作用。公众声音由于途径的原因也不能得到有效的表达。有鉴于此,直至近年来网络媒介的兴起,人类信息传播的方式及内容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传媒开始借助网络这个版面无限、发言自由、反馈及时的平台,实现了受众话语的公开表达,受众和传者的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新闻传播环境大大降低了发布和传播信息的门槛。网络时代人人都有话语权,对传播者的传统把关人这一角色的地位提出了强烈的挑战。同时在传播过程中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Which channel)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改变最终效果,因为某些典型正面人物也会由于谁、说什么或渠道可能带来的政治色彩引起受众的心理上反感及行动上的抵触。 在互联网传播中,把关人的角色和地位由于网络的产生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新闻把关人了。互联网中的把关人更多的是网民自己,也有相当一部分人甚至媒体人都认为互联网的多节点性可以忽视把关人的作用。网民已成为网络传播的主要把关人,即受众为自己把关,也有甚者认为网络已无需把关人。 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数量较之传统新闻传播中的把关人增多了,但其整体功能却明显地弱化了。信息的泛滥使网络编辑应接不暇,要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循规蹈矩地选择并编辑海量的信息,即使对训练有素的编辑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把关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忽视。另一方面,信息的自由传播使人们在长期的压抑下得到精神发泄的渠道,而网络传播集中管理的难以执行又使各种信息的传播得到畅通。 把关人在网络中的引路对策 在网络环境下,各类新闻媒体人在宣扬正面典型人物时要做的不仅仅是个信息的把关人,更是一个信息的引路人。面对网络的海量信息反馈和众说纷纭的意见,编辑要善于选择、鉴别、把关,还应为公众提供一个交流平台。针对这些变化编辑在对正面典型人物的编辑时,是可以有所作为的。要融入正面思想、体现主流意识,充分发挥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在海量信息面前,编辑应该充当信息引路人的角色,进行有效的信息引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信息的筛选与传统媒体类似,正面典型人物网络新闻编辑进行信息筛选,首先是要截留有害信息和不适合传播的东西,同时另一个重要目的是要为读者提取有效信息,也就是对读者有价值的信息。众所周知,网络传播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其海量信息的优势,但目前状况是,网络上的垃圾负面信息的增长速度是正面有益信息速度的好几倍,网络好比一个汪洋大海,充斥着各种生物,然而珍珠却是极难寻找的。 编辑要进行有效的信息引导,首先要为受众提供有用高效有益的信息,才能吸引受众的眼球。信息的筛选是网络编辑工作的第一环节,是新闻信息产生影响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正面典型人物新闻做得成功,新闻信息才可能获得被受众点击的机会。网络编辑信息筛选时应结合传统媒体正面典型人物新闻,整合编辑同时适应网络环境。一方面,需要克服网络信息无编论,即受众面对信息海洋迫切希望有人对信息进行整理,为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网络信息的编辑工作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要求更高。需要编辑将正面典型人物各类媒体资源整合,进行大量专题报道,在此时编辑不仅仅是把关人,而且是策划人……设计师。另一方面,需要避免新闻媚俗化。从近年来的正面典型人物网络宣传报道来看,媚俗化会逐渐影响新闻宣传的发展。随着受众素质的不断提高,对自我、超越自我及更高层次的需要会越来越强烈,不能提供这方面服务的媒体必然会失去受众,陷入困境。这就要求网络编辑严把相关新闻筛选关,做到假不可用、险不可用、长不可用、虚不可用、劣不可用、乱不可用、浅不可用、涩不可用、套不可用、恶不可用。防止网络新闻的过度媚俗化倾向。 迅速深度的解读正面典型人物进行及时的深度报道是网络新闻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作为传统媒体重点的独家新闻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已很难存在,由于各类新闻信息资源的源头被空前地共享,竞争的焦点已不仅仅在于独家的发现,而在于独到的开发及整合。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其传播格局与信息匮乏时代迥然相异。现在的受众不仅仅满足于知道正面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还希望知道有关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事件进展的详细过程、事件背后的原因以及事件发展的趋势与前景展望。作为一名网络编辑要做好网络新闻的摘选,就必须了解网络新闻的特点,强化对相关新闻报道资源的整合,树立全新的新闻编辑思想面对网上的信息海洋,为受众提供准确、全面、系统的信息。由于新闻报道的大多数内容还是依赖传统媒体提供,同质化现象在网络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所以还需注意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充分挖掘新闻资源所蕴含的价值,加强对网络新闻的再创造,更好地为网站版面增光添彩。 对各类媒体报道在网站中专题报道是网络媒体有机组织新闻内容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同湖北群星现象来说,该现象中所宣扬的个体事件和人物,都是发生在我们身边实实在在的,是老百姓自己所愿听到和看到的,这些典型人物群体事件贴近群众,能够使人信服,同时都传递的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具有积极地导向作用。将众多的传统媒体相关新闻资源熔化焊接在一起,组织在一系列网络报道中,通过多渠道、全方位、多层次的展示湖北群星新闻人物和新闻人物事件的全景、全貌、全过程,可以使湖北群星新闻信息资源配置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受众不仅仅对孤立的一个新闻事件感兴趣,而且还对事件的社会背景,事态发生的原因、进展与周围环境等各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网络媒体组织专题就需要发掘这些相关信息与报道客体之间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解读新闻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巧妙安排材料,精耕细作报道结构。网络报道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所传递的信息多,在进行专题新闻报道之前,往往拥有丰富的信息和材料,需要巧妙地安排这些材料,让新闻事件更具有吸引力是加强宣传正面人物示范效应的重点方法。 实践表明,一个先进典型能否激励、鼓舞、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关键在于学习宣传形式是否适应了受众群众的思维方式、接受程度。先进人物新闻报道在网络媒体中的传播优势需要正确的运用,一个合格的网络新闻编辑绝不是粘贴编辑,进行即时的报道、有效的把关、积极的引导、整合海量信息,这对网络新闻编辑提出了远远高于传统媒体编辑的要求。如何正确运用辩证的方法发挥网络媒体在传播中的优势,也是我们在宣扬先进典型人物时需要重视的问题。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